药物分析3课件_第1页
药物分析3课件_第2页
药物分析3课件_第3页
药物分析3课件_第4页
药物分析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药物分析方法学样品预处理技术2鉴别试验3杂质检查4常规化学分析方法5仪器分析方法6部分现代分析新技术简介7样品采集方法1采集方法2样品保存方法3采集原则13.1样品采集方法采集方法3.1.2采集原则3.1.13.1样品采集方法样品采集涉及从整体中分离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收集,对分析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影响极大。药物分析中常会遇到性状和均匀性不同的分析对象.因此,这里主要介绍液态和固态样品的采集。3.2样品预处理技术样品预处理技术2药物分析样品预处理方法3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4样品预处理的原则1目前,有许多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技术可供选择,应当根据分析测定的目的,分析测定的对象及其状况,所具备的分析测定的条件,选择可实施的分析样品处理程序。按照分析样品的形态,可将样品预处理技术分为固体样品预处理技术、液体样品预处理技术及气体样品预处理技术。药物分析中用于固体和液体样品的常用预处理技术见表3-1、3-2。样品预处理的原则3.2.1样品预处理技术3.2.23.2样品预处理技术经有机破坏后的预处理方法23.2.3药物分析样品预处理方法2.溶剂萃取:(1)液-液萃取技术(2)液-固萃取技术3.2.4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4.超声波萃取3.2.4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5.微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也称微波萃取技术,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萃取效率的一种新技术。优点如下:萃取时间短、选择性好、萃取效率高、萃取温度较低、设备简单、节能环保。3.2.4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6.超临界流体萃取3.2.4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7.加速溶剂萃取加速溶剂萃取是通过改变萃取条件来提高萃取效率和加快萃取速度的萃取方法,属于液-固萃取的一种,改变萃取条件通常是提高萃取剂的温度和压力。8.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可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新技术之一。3.2.4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9.其他样品预处理技术(1)凝胶渗透色谱(2)吹扫捕集法(3)免疫亲和色谱(4)分子印迹技术3.2.4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3.3.1药物鉴别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特点1.选用的方法要有一定的专属性、灵敏性,且便于推广;2.化学法与仪器法相结合,每种药品一般选用2-4种方法进行鉴别,相互取长补短;3.尽可能采用药品质量标准中收载的方法;4对于药物制剂的鉴别,通常需要将主药提取出来后,再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鉴别。3.3.2药物鉴别分析方法化学鉴定法2波谱鉴别法3色谱鉴别法4晶形分析5物理常数测定法13.4杂志检查杂质限量检查方法2杂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查方法3杂质分析方法验证4杂质的来源及类别13.4.1杂质的来源及类别药品中的杂质按照其来源可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按照来源不同还可将杂质分为工艺杂质、降解产物、从反应物及试剂中混入的杂质等。按照杂质毒性分类,杂质又可分为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按杂质结构及理化性质一般分为三类: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及残留溶剂。3.4.3杂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查方法药典中一般药物中杂质检查涉及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1.利用药物与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2.利用药物与杂质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此外,一些新技术如CE,SFC以及联用技术等,近年来发展很快,在测定特殊杂质中的应用正逐年增加。1.物理法2.化学法3.光谱法4.色谱法5.热分析法3.4.4杂质分析方法验证杂质检查可分为限度试验和定量测定两种情况。用于限度检查的分析验证侧重于专属性、检测限和耐用性;用于杂质定量测定方法的验证则强调专属性、定量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1)专属性(2)线性与范围(3)准确性(4)灵敏度3.5.1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也称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通过定量关系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滴定分析常采用直接滴定、返滴定和置换滴定三种滴定方式。3.5.1滴定分析法非水溶液滴定法2沉淀滴定法3配位滴定法4氧化还原滴定法5酸碱滴定法13.5.2重量分析法重量法是称取一定重量的供试品,将其待测成分以单质或纯粹化合物状态分离出来,根据单质或化合物的重量及供试品的重量以计算成分含量百分数的定量方法。由于供试品中被测组分性质不同,采用的分离方法各异,重量分析又可分为挥发法、萃取法、沉淀法和电解法等。3.5.2重量分析法挥发重量法萃取重量法沉淀重量法:重量分析中分析结果常按百分含量计算。称量形式的称量值W与其样品重S的比值即为所求的百分含量(X)。式中,F为换算因数,换算因数是待测组分的分子量与称量形式的分子量的比值。3.5.2.1挥发重量法挥发重量法是利用被测组分具有挥发性,或将其转化为挥发性物质来进行挥发组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挥发重量法又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3.5.2.2萃取重量法萃取重量法是采用不相混溶的两种溶剂,将被测组分从一种溶剂萃取到另一种溶剂中来,然后将萃取液中溶剂蒸去,干燥至恒重,再称量其干燥物重量的一种方法。3.5.2.3沉淀重量法沉淀重量法的操作步骤是:取样-溶解-加沉淀剂促其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或灼烧)至恒重-称重-计算。称量形式的称量值W与其样品重S的比值即为所求的百分量(X)3.5.2.3沉淀重量法3.6仪器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2电化学分析法3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4质谱分析技术简介5色谱分析方法13.6.1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实现待测样品内不同组分高效、快速分离分析的技术。3.6.2光谱分析方法光是电磁波,其能量(E)的高低可用波长(λ)或频率(ν)表示:3.6.2光谱分析方法3.6.2光谱分析方法3.6.2.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基本原理:紫外和可见光谱都属于电子光谱,它们都是由于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3.6.2.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Lambert-Beer定律是吸收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定律,该定律指出:被吸收的入射光的分数正比于光程中吸光数目的分子数目,对于溶液,如果溶剂不吸收,则被溶液所吸收的光的强度正比于溶液的浓度(c)和光在溶液中经过的距离。可使用公式:3.6.2.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在一般文献资料中,紫外吸收中最大吸收波长位置及摩尔吸光系数表示为:此式表示样品在乙醇溶剂中,最大吸收波长为204nm,摩尔吸光系数为1120。3.6.2.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3.6.2.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实际测试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实际分析测试中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共轭效应位阻效应跨环效应溶剂效应3.6.2.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测试系统:常用的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其组成主要包括光源、分光系统、吸光池、检测系统和记录系统等五个部分,见图3-29。其商品仪器的类型很多,性能差别悬殊,但其基本原理类同。3.6.2.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紫外光谱在药物分析中主要用于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与其他光谱测定方法相比,紫外光谱法具有仪器价格较低、操作简便的优点,历史也很悠久,主要应用于有机化合物共轭发光基团的鉴定、成分分析、平衡常数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互变异构体测定、氢键强度测定等,是一种常用且有力的药物分析和测试手段。3.6.2.2红外光谱分析(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红外光谱是研究红外光与物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吸收光谱,红外光的波长覆盖0.76~1000μm的宽广区域。红外光谱图多用透光率T(%)为纵坐标,表示吸收强度;以波长(μm)或波数σ(cm-1)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峰的位置,现在主要以波数作横坐标。波数是频率的一种表示方法,表示每厘米长的光波中波的数目,它与波长的关系为:3.6.2.2红外光谱分析物质中的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其分子的能量(E分子)为:3.6.2.2红外光谱分析3.6.2.2红外光谱分析3.6.2.2红外光谱分析3.6.2.2红外光谱分析3.6.2.2红外光谱分析3.6.2.2红外光谱分析3.6.2.2红外光谱分析3.6.2.2红外光谱分析示例3-5红外光谱鉴别青霉素类药物(详见教材P78-79)3.6.2光谱分析方法3.分子发光分析法4.分子荧光光谱法3.6.2光谱分析方法3.6.2光谱分析方法示例3-6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吡哌酸片含量(详见教材P82)示例3-7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尼莫地平(详见教材P84)5.化学发光法3.6.2光谱分析方法6.原子吸收光谱法3.6.2光谱分析方法6.原子吸收光谱法3.6.2光谱分析方法6.原子吸收光谱法示例3-8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成药(胃痛宁片)中微量元素3.6.3电化学分析法1.电位分析法2.库仑分析法3.电化学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示例3-9电位滴定法测定复方氯丙那林鱼腥草素钠片中鱼腥草素钠的含量(详见教材P90)3.6.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1.核磁共振分析基本原理3.6.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3.6.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2.的仪器系统3.6.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3.6.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3.核磁图谱识别和解析3.6.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3.6.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3.6.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3.6.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简介示例3-10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分析(详见教材P97)4.核磁共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简介3.6.5质谱分析技术简介1.质谱分析基本原理3.6.5质谱分析技术简介2.质谱分析的仪器系统3.6.5质谱分析技术简介3.质谱中的主要分子离子峰及质谱图解析3.6.5质谱分析技术简介示例3-11尿中异丙嗪代谢产物的测定及质谱解析(详见教材P103)3.7部分现代分析新技术简介新型色谱简介2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简介3微流控芯片和生物芯片分析技术简介4多维色谱分析技术13.7.1多维色谱分析技术色谱联用技术主要可分为色谱-色谱联用技术和色谱光谱联用技术。全二维气相色谱多维高效液相色谱多维毛细管电泳3.7.2新型色谱简介制备型液相色谱色谱作为一种精度高、速度快的分析工具,在医药工业、生化技术和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方面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制备分离手段。模拟移动床色谱它是提纯化合物的另一个强大且极具吸引力的分离手段。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是基于组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