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740人教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740人教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740人教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740人教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740人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740人教课件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探究二:新变化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探究三: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初识全貌: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锻炼你的归纳能力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增长模式(3)、产业结构(2)、社会政策

(1)、经济政策“新经济”出现初识全貌: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锻炼你的归纳能力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740人教课件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战争剩下的只有废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战争剩下的只有废墟聚焦个案:探究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核心——形成你的分析能力探究二:新变化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聚焦个案:探究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核心——形成你的分析能力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二战后加强宏观调控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政策)(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含义2、发展历程①开始出现: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②进一步发展: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普遍奉行“黄金时期”③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滞涨”(70年代初)“混合经济”“复苏和繁荣”(80年代到90年代)“衰退”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理论:凯恩斯主义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项目期间(年)年均生产率增长消费品价格提高美国1963-19731.93.61974-1979-0.18.6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能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什么?提示:不能。局部调整——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提示:现象:滞胀措施:减少干预结果:混合经济探究:此图表说明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何种经济现象?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何种措施?产生了何种结果?项目期间(年)年均生产率增长消费品价格提高美国1963-19补充:混合经济的出现混合了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即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既有国有制经济,又有私有制经济的经济。70年代以来70年代以前,是以国家干预为主。70年代以后,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原因:(1)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出现了经济“滞胀”的新危机(2)各国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滞胀”使得当时的主流凯恩斯主义被质疑,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力扩大。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走向衰落。所以70年代初欧美各国主要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黄金时代20余年的繁荣,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已发生了质变,从此可以永久地摆脱危机。到70年代初,西方各国再次陷入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供大于求,则生产停滞,即生产>市场→生产停滞。供小于求,则通货膨胀(商品少,物价不断上涨),即生产<市场→生产停滞。理论上二者不可能同时并存,犹一人不可能同时感到又饥又饱,又冷又热。但实际上,经济部门众多,有些部门是生产停滞,有些部门是生产停滞。30年代大危机主要是生产停滞,没有通货膨胀。而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危机是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显而易见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危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固然带来了20年的黄金时代,但也带来了“新危机”,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减少,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能力在下降。凯恩斯主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陷入大经济危机的西方,但是其治标不治本,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万能的,不是根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良药。短期可以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经济繁荣,长期却导致新型的经济危机。含义:时间:补充:混合经济的出现混合了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即航天电站煤炭铁路航空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010010010075西德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探究:从材料可看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行业公有化程度较高?这些行业有何共同特点?提示:行业:航天电站煤炭铁路航空等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航天电站煤炭铁路航空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2、发展历程3、评价

积极性:消极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滞涨、美2001年经济衰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2、发展历程3、评价积极性材料一:国联邦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材料二: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先后实施了8个月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等国有化……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美英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史料探究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材料一:国联邦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探究点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深化探究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美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它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2/3,黄金储备的2/3,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材料所述经济地位的原因。答案答案海外市场的拓展;科技革命的推进;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探究点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深化探究材料第二次探究点2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年份项目20世纪70年代1981年1982年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2.81.9-2.53.6探究点2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年份20世纪70思考依据材料,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何在?答案答案特点: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原因:①直接原因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②经济的大发展使生产急剧扩大,大大超过了市场支付能力,严重的相对过剩,在70年代爆发出来。思考答案答案特点: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为什么要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直接目的:减少社会矛盾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要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如果自由社会不建立福利国家制度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一。这个词很容易与福利制度混淆,实际上二者并不能完全等同。福利制度的出现要大大早于福利国家制度,早在19世纪中叶,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就已经开始实行福利制度,德国首相俾斯麦是施行保险制度的第一人,可见,早在19世纪福利制度就已经实行,但无论是19世纪中叶的英国还是19世纪末期的德国都不能算是福利国家制度,当然也不能称之为福利国家。真正的现代福利国家的兴起,应该是从罗斯福新政开始,新政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福利制度的建立,而公开宣称自己为福利制度国家的,当推1948年的英国执政党工党,而后欧洲许多国家陆续建立起完整的福利体系,福利国家制度才大规模出现,因此课文笼统地说福利国家制度在二战后得到发展是有道理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各国政府所实施的社会福利,项目不多,范围较狭,并且主要是一些救济性措施,尚未形成一套体系。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并维护其统治地位,通过政府所推行的各种社会福利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制度广泛流行,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宣称本国已经成为“福利国家”。所谓的福利国家,就是国家通过政策或者制度,规定最低的住房、医疗、工资和教育等标准,通过高税收缩小贫富差距,以最大限度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其主要载体是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使每一个公民能保证一定水准的社会福利。福利国家的广义定义是政府要负责促进和提供社会福利,至于促进和提供的具体福利,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各发达国家的福利计划各有特色,社会福利水平,包括社会福利覆盖的范围和达到的规模存在很大差别。瑞典、丹麦、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等国的社会福利水平较高,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则较低”。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一。这个词很容易与福利6.过程:3.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成功实践:20世纪30年代发展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代1.含义: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增进社会福利。二、建立“福利国家”生产力迅速提高(黄金时代,成果共享)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英国、丹麦等占三分之一以上)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为穷人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产妇的医疗费由国家负担;16岁以前公民每年有补助,公立学校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免费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家属得到抚恤金。2.物质基础:4.资金来源:5.范围:(社会政策)6.过程:3.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成一是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有关社会保险金者才能享有的福利,它的主要项目有老年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残废保险等。二是福利补贴。不论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公民都可以得到的补贴。9.实质:是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8.特点:7.种类:覆盖范围广;低收入阶层受恵多一是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有关社会保险金者才能享有的福利,它的

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观: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穷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有位领取福利金的穷人朋友告诉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获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补助、300多美元的现金和食品券,冬天还有暖气补贴,电话费又不用花钱,各项加起来有1000多美元,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如果再多生几个孩子,还可以多得一些补助。然而,光靠给穷人撒钱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满足。享受高福利政策待遇的穷人是对美国政府抱怨最多、对现实最不满的群体之一,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生活只能说是过得去,孩子也难以享受高等教育。

---《市场报》另一只眼看美国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英国养老院英国养老院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2.7%18.4%13.7%20.6%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日本联邦德国英辩论:建立"福利国家"是正方利大于弊?反方弊大于利?辩论:建立"福利国家"是正方反方中共十七大报告有关内容: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有关内容:“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10.评价:积极性:消极性:促进了社会平等,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①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负担过重。②给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引起中产阶级普遍不满。③助长惰性,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二、建立“福利国家”10.评价:积极性:消极性:促进了社会平等,缓和了社会矛盾,探究点福利制度的特点深化探究材料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在高福利的瑞典,失业工人领取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90%,而且可以领取300天。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思考(1)依据材料分析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8答案探究点福利制度的特点深化探究材料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答案1.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2.社会保障项目设置全;3.社会保障项目资助金额高。答案1.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2)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是为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你怎样认识这一现象?答案答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兴起(1)含义:

也称服务业,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或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并为它们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产业结构)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兴起(1)含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第一产业5.222313.1第二产业24.938384046.2第三产业69.960605740.7第三产业公用事业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

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服务行业教育、法律、医疗保健、娱乐、休闲、旅馆、饭店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2)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科技革命的推动;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3)影响:①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②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③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第三产业在二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2)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3)影响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2、“新经济”的出现(经济模式)(1)含义:(2)由来:(3)特点: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所谓“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曾两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首位走上哈佛讲坛的中国著名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所谓新经济,就应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2、“新经济”的出现(经“新经济”出现标志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基础知识经济主导信息技术内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新经济”出现标志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基础知识经济主导探究点第三产业和美国“新经济”深化探究材料一1970~1975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思考(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的表现;第三产业的兴起对经济发展有何作用?答案答案表现:增长速度快、从业人数多、所占经济比重大。作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探究点第三产业和美国“新经济”深化探究材料一1970~1材料二答案

美国专利及商标局(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新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新旧经济有何根本区别?答案基本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根本区别:建立在制造业基础之上的旧经济,以标准化、规模化、模式化、讲求效率和层次化为其特点,而新经济则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追求的是差异化、个性化、网络化和速度化。材料二答案美国专利及商标局(2)从

材料一: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3.6%。材料二: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如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史料探究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果:贫富悬殊依然存在)探究三:变化的实质材料一: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序号

起讫年月持续时间序号

起讫年月持续时间11948.11-1949.1011个月61973.11—1975.216个月21953.7—1954.510个月71980.1—1980.76个月31957.8—1958.48个月81981.7—1982.116个月41960.4—1961.910个月91990.7—1991.38个月51969.12--1970.1111个月102001.3—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美国二战后的十个衰退期(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序号起讫年月持续序号起讫年月?探究三:变化的实质结果:贫富悬殊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新变化的实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何启示??探究三:变化的实质结果:贫富悬殊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在1990年4月戈尔巴乔夫在发表的《未来世界与社会主义》一文中说:“资本主义现在远不是从前那种资本主义了”,“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诸如公有制、计划化、社会保障,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已经成了先进的西方社会生活习以为常的部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一种客观事实。但是,如何看待和分析这些变化,则受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所制约,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结论。如何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1990年4月戈尔巴乔夫在发表的《未来世界与社会主义》一文在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中,要把握好“变”和“不变”。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变”与“不变”: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既与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深刻剖析过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也与20世纪初列宁曾精辟论述过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也要看到其中“不变”的东西。变: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2、混合经济的出现3、福利国家的出现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变化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黄金时代”的出现2、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三、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不变:(1)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没有根本改变。(2)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没有根本改变(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仍然存在在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中,要把握好“变”和“不变”。资本主义黄金滞胀复苏繁荣衰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黄金滞胀复苏繁荣衰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时间特征总统原因50-70年代黄金70年代滞胀80年代复苏里根1991-2000繁荣克林顿2001年起衰退战后20年1大力拓展世界市场2发展社会福利政策3利用科技革命成果,发展新兴工业。4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80年代1减少政府开支2紧缩通货3削减税收,以刺激投资。4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90年代1-45【第三条道路】6【新经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时间特征总统原因50-70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时间总统原因50-70年代【科技革命】【加强宏观调控】70年代80年代里根【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991-2000克林顿【新经济】【第三条道路】2001年起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时间总统原因50-70年代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地区或国家发展原因同异美国西欧联邦德国①国家干预经济,宏观调控②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福利国家制度④马歇尔计划联邦德国①政治改革②非军事化西欧联邦德国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地区或国家发展原因同异美国①国解析自由放任政策是1929年经济危机前实行的政策,与题目20世纪中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生产和资本集中化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也就是垄断组织,故B、D两项错误;20世纪中期也就是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凯恩斯主义,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故C项正确。反馈·训练区123456解析答案1.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其中在20世纪中期的最主要特征是(

)A.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B.生产和资本集中化C.以国家力量干预社会经济 D.垄断组织的国际化C解析自由放任政策是1929年经济危机前实行的政策,与题目21234562.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分布表,该表体现的最主要信息是(

)行业国家邮政电话煤炭工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010010010075联邦德国1007550100100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1234562.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123456解析答案A.私有经济比重加强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C.福利政策的出现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指导解析分析表格材料可知,在铁路、邮政等行业,欧美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占绝对优势,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123456解析答案A.私有经济比重加强解析分析表格材料可123456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解析答案解析“减少税收,削减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缓解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措施。D123456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1234564.根据下图分析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原因是(

)解析答案

丘吉尔

艾德礼A.促进经济发展 B.维护世界和平C.实行社会保障 D.维护大国地位解析从材料中看出,艾德礼的承诺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这是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重要原因C1234564.根据下图分析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原1234565.从微软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比较来看,微软仅发展了十几年就拥有了2000亿美元资产,而通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这说明(

)A.通用汽车公司没有微软公司发展速度快,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B.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C.信息技术是美国的支柱产业D.美国工业已经停滞不前3解析答案1234565.从微软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比较来看,微软仅发展123456解析“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材料中微软的发展历程就说明了这一点,故B项正确。A、D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说法与材料不符。答案B123456解析“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123456材料二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123456材料二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123456请回答:(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解析答案解析根据图片材料回答“趋势”,“原因”主要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面回答。答案1938~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1973~1999年略有下降。1938~1973年的逐年上升趋势与英国政府对经济干预有关,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1973~1999年下降是因为1973年以后,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也有所削减。123456请回答:解析答案解析根据图片材料回答“趋势”,123456解析根据图片材料回答“趋势”,“原因”主要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面回答。123456解析根据图片材料回答“趋势”,“原因”主要从政123456(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质?解析答案解析根据图片材料回答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答案政府补贴。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123456(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123456(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返回解析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经过调整和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避免了大的经济波动。123456(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有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思考: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答案答案“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就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答案答案“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答案答案第一,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特别是在北欧地区,福利制度至为完善;第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四,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高科技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探究学习总结答案答案第一,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二、学习延伸根据你的观察,谈谈我国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你认为哪些行业成就比较突出?哪些行业还相对滞后?返回答案答案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中国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不断便利人们的生活。二、学习延伸返回答案答案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中国涵盖小结改革与时俱进高科技和谐社会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小结改革与时俱进高科技和谐社会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二战后各国对经济干预加深至前所未有的程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传统的自由放任束手无策自由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核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二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740人教课件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探究二:新变化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探究三: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初识全貌: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锻炼你的归纳能力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增长模式(3)、产业结构(2)、社会政策

(1)、经济政策“新经济”出现初识全貌: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锻炼你的归纳能力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740人教课件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战争剩下的只有废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战争剩下的只有废墟聚焦个案:探究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核心——形成你的分析能力探究二:新变化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聚焦个案:探究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核心——形成你的分析能力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二战后加强宏观调控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政策)(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含义2、发展历程①开始出现: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②进一步发展: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普遍奉行“黄金时期”③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滞涨”(70年代初)“混合经济”“复苏和繁荣”(80年代到90年代)“衰退”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理论:凯恩斯主义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项目期间(年)年均生产率增长消费品价格提高美国1963-19731.93.61974-1979-0.18.6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能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什么?提示:不能。局部调整——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提示:现象:滞胀措施:减少干预结果:混合经济探究:此图表说明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何种经济现象?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何种措施?产生了何种结果?项目期间(年)年均生产率增长消费品价格提高美国1963-19补充:混合经济的出现混合了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即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既有国有制经济,又有私有制经济的经济。70年代以来70年代以前,是以国家干预为主。70年代以后,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原因:(1)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出现了经济“滞胀”的新危机(2)各国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滞胀”使得当时的主流凯恩斯主义被质疑,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力扩大。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走向衰落。所以70年代初欧美各国主要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黄金时代20余年的繁荣,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已发生了质变,从此可以永久地摆脱危机。到70年代初,西方各国再次陷入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供大于求,则生产停滞,即生产>市场→生产停滞。供小于求,则通货膨胀(商品少,物价不断上涨),即生产<市场→生产停滞。理论上二者不可能同时并存,犹一人不可能同时感到又饥又饱,又冷又热。但实际上,经济部门众多,有些部门是生产停滞,有些部门是生产停滞。30年代大危机主要是生产停滞,没有通货膨胀。而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危机是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显而易见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危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固然带来了20年的黄金时代,但也带来了“新危机”,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减少,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能力在下降。凯恩斯主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陷入大经济危机的西方,但是其治标不治本,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万能的,不是根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良药。短期可以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经济繁荣,长期却导致新型的经济危机。含义:时间:补充:混合经济的出现混合了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即航天电站煤炭铁路航空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010010010075西德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探究:从材料可看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行业公有化程度较高?这些行业有何共同特点?提示:行业:航天电站煤炭铁路航空等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航天电站煤炭铁路航空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2、发展历程3、评价

积极性:消极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滞涨、美2001年经济衰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2、发展历程3、评价积极性材料一:国联邦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材料二: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先后实施了8个月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等国有化……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美英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史料探究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材料一:国联邦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探究点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深化探究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美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它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2/3,黄金储备的2/3,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材料所述经济地位的原因。答案答案海外市场的拓展;科技革命的推进;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探究点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深化探究材料第二次探究点2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年份项目20世纪70年代1981年1982年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2.81.9-2.53.6探究点2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年份20世纪70思考依据材料,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何在?答案答案特点: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原因:①直接原因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②经济的大发展使生产急剧扩大,大大超过了市场支付能力,严重的相对过剩,在70年代爆发出来。思考答案答案特点: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为什么要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直接目的:减少社会矛盾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要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如果自由社会不建立福利国家制度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一。这个词很容易与福利制度混淆,实际上二者并不能完全等同。福利制度的出现要大大早于福利国家制度,早在19世纪中叶,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就已经开始实行福利制度,德国首相俾斯麦是施行保险制度的第一人,可见,早在19世纪福利制度就已经实行,但无论是19世纪中叶的英国还是19世纪末期的德国都不能算是福利国家制度,当然也不能称之为福利国家。真正的现代福利国家的兴起,应该是从罗斯福新政开始,新政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福利制度的建立,而公开宣称自己为福利制度国家的,当推1948年的英国执政党工党,而后欧洲许多国家陆续建立起完整的福利体系,福利国家制度才大规模出现,因此课文笼统地说福利国家制度在二战后得到发展是有道理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各国政府所实施的社会福利,项目不多,范围较狭,并且主要是一些救济性措施,尚未形成一套体系。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并维护其统治地位,通过政府所推行的各种社会福利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制度广泛流行,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宣称本国已经成为“福利国家”。所谓的福利国家,就是国家通过政策或者制度,规定最低的住房、医疗、工资和教育等标准,通过高税收缩小贫富差距,以最大限度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其主要载体是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使每一个公民能保证一定水准的社会福利。福利国家的广义定义是政府要负责促进和提供社会福利,至于促进和提供的具体福利,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各发达国家的福利计划各有特色,社会福利水平,包括社会福利覆盖的范围和达到的规模存在很大差别。瑞典、丹麦、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等国的社会福利水平较高,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则较低”。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一。这个词很容易与福利6.过程:3.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成功实践:20世纪30年代发展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代1.含义: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增进社会福利。二、建立“福利国家”生产力迅速提高(黄金时代,成果共享)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英国、丹麦等占三分之一以上)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为穷人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产妇的医疗费由国家负担;16岁以前公民每年有补助,公立学校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免费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家属得到抚恤金。2.物质基础:4.资金来源:5.范围:(社会政策)6.过程:3.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成一是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有关社会保险金者才能享有的福利,它的主要项目有老年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残废保险等。二是福利补贴。不论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公民都可以得到的补贴。9.实质:是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8.特点:7.种类:覆盖范围广;低收入阶层受恵多一是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有关社会保险金者才能享有的福利,它的

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观: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穷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有位领取福利金的穷人朋友告诉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获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补助、300多美元的现金和食品券,冬天还有暖气补贴,电话费又不用花钱,各项加起来有1000多美元,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如果再多生几个孩子,还可以多得一些补助。然而,光靠给穷人撒钱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满足。享受高福利政策待遇的穷人是对美国政府抱怨最多、对现实最不满的群体之一,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生活只能说是过得去,孩子也难以享受高等教育。

---《市场报》另一只眼看美国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英国养老院英国养老院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2.7%18.4%13.7%20.6%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日本联邦德国英辩论:建立"福利国家"是正方利大于弊?反方弊大于利?辩论:建立"福利国家"是正方反方中共十七大报告有关内容: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有关内容:“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10.评价:积极性:消极性:促进了社会平等,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①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负担过重。②给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引起中产阶级普遍不满。③助长惰性,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二、建立“福利国家”10.评价:积极性:消极性:促进了社会平等,缓和了社会矛盾,探究点福利制度的特点深化探究材料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在高福利的瑞典,失业工人领取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90%,而且可以领取300天。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思考(1)依据材料分析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8答案探究点福利制度的特点深化探究材料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答案1.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2.社会保障项目设置全;3.社会保障项目资助金额高。答案1.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2)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是为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你怎样认识这一现象?答案答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兴起(1)含义:

也称服务业,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或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并为它们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产业结构)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兴起(1)含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第一产业5.222313.1第二产业24.938384046.2第三产业69.960605740.7第三产业公用事业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

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服务行业教育、法律、医疗保健、娱乐、休闲、旅馆、饭店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2)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科技革命的推动;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3)影响:①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②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③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第三产业在二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2)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3)影响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2、“新经济”的出现(经济模式)(1)含义:(2)由来:(3)特点: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所谓“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曾两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首位走上哈佛讲坛的中国著名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所谓新经济,就应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2、“新经济”的出现(经“新经济”出现标志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基础知识经济主导信息技术内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新经济”出现标志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基础知识经济主导探究点第三产业和美国“新经济”深化探究材料一1970~1975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思考(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的表现;第三产业的兴起对经济发展有何作用?答案答案表现:增长速度快、从业人数多、所占经济比重大。作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探究点第三产业和美国“新经济”深化探究材料一1970~1材料二答案

美国专利及商标局(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新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新旧经济有何根本区别?答案基本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根本区别:建立在制造业基础之上的旧经济,以标准化、规模化、模式化、讲求效率和层次化为其特点,而新经济则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追求的是差异化、个性化、网络化和速度化。材料二答案美国专利及商标局(2)从

材料一: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3.6%。材料二: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如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史料探究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果:贫富悬殊依然存在)探究三:变化的实质材料一: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序号

起讫年月持续时间序号

起讫年月持续时间11948.11-1949.1011个月61973.11—1975.216个月21953.7—1954.510个月71980.1—1980.76个月31957.8—1958.48个月81981.7—1982.116个月41960.4—1961.910个月91990.7—1991.38个月51969.12--1970.1111个月102001.3—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美国二战后的十个衰退期(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序号起讫年月持续序号起讫年月?探究三:变化的实质结果:贫富悬殊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新变化的实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何启示??探究三:变化的实质结果:贫富悬殊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在1990年4月戈尔巴乔夫在发表的《未来世界与社会主义》一文中说:“资本主义现在远不是从前那种资本主义了”,“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诸如公有制、计划化、社会保障,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已经成了先进的西方社会生活习以为常的部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一种客观事实。但是,如何看待和分析这些变化,则受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所制约,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结论。如何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1990年4月戈尔巴乔夫在发表的《未来世界与社会主义》一文在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中,要把握好“变”和“不变”。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变”与“不变”: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既与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深刻剖析过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也与20世纪初列宁曾精辟论述过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也要看到其中“不变”的东西。变: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2、混合经济的出现3、福利国家的出现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变化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黄金时代”的出现2、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三、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不变:(1)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没有根本改变。(2)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没有根本改变(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仍然存在在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中,要把握好“变”和“不变”。资本主义黄金滞胀复苏繁荣衰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黄金滞胀复苏繁荣衰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时间特征总统原因50-70年代黄金70年代滞胀80年代复苏里根1991-2000繁荣克林顿2001年起衰退战后20年1大力拓展世界市场2发展社会福利政策3利用科技革命成果,发展新兴工业。4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80年代1减少政府开支2紧缩通货3削减税收,以刺激投资。4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90年代1-45【第三条道路】6【新经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时间特征总统原因50-70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时间总统原因50-70年代【科技革命】【加强宏观调控】70年代80年代里根【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991-2000克林顿【新经济】【第三条道路】2001年起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时间总统原因50-70年代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地区或国家发展原因同异美国西欧联邦德国①国家干预经济,宏观调控②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福利国家制度④马歇尔计划联邦德国①政治改革②非军事化西欧联邦德国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地区或国家发展原因同异美国①国解析自由放任政策是1929年经济危机前实行的政策,与题目20世纪中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生产和资本集中化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也就是垄断组织,故B、D两项错误;20世纪中期也就是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凯恩斯主义,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故C项正确。反馈·训练区123456解析答案1.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其中在20世纪中期的最主要特征是(

)A.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B.生产和资本集中化C.以国家力量干预社会经济 D.垄断组织的国际化C解析自由放任政策是1929年经济危机前实行的政策,与题目21234562.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分布表,该表体现的最主要信息是(

)行业国家邮政电话煤炭工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010010010075联邦德国1007550100100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