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在法西斯德国的强迫下签订的

B.都有利于法西斯德国发动战争

C.都有利于维护邻国的利益

D.都被称之为绥靖政策参考答案:B2.“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该观点最早源自()A.启蒙思想家 B.宗教改革者 C.人文主义者 D.古代儒学大师参考答案:考点:文艺复兴.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人文主义的含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思想解放.解答:从题干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材料强调人,肯定人性,强调人们追求现世幸福,鼓励人们追求财富,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C项正确.启蒙思想家主要强调理性,反对封建制度,故A项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者强调否定教皇权威,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故B项不符合题意.儒学大师强调封建伦理道德,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材料中“君”的行为A.表达对神灵虔诚和崇敬B.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C.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D.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君亲牵牲”“君亲制祭”“君亲割牲”等信息可知,国君在祭祀中具有特殊政治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叙述了太庙之内的祭祀场面,主要是祭祀祖先,实质是国君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皇权强化的信息,而是强调国君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排除C。家国一体主要是对宗法制作用的表述,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4.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可能在(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晚期

D.20世纪早期参考答案:D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摸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参考答案:A“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就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所以本题考查的就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宗教改革反对教皇的控制,强调“因信称义”;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和自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C选项错在宗教改革中没有崇尚理性;D选项错在“重视法律”这一点上。点睛:本题的解题方式称之为“题眼法”,也就是运用逻辑推理的能力分析本题的题眼。本题问的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而这一问题实质上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因此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本题的题眼,抓住这一点问题迎刃而解。6.1915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所创的三喜牌香烟大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由此,引起了英美烟草公司的嫉妒,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昌牌,将对南洋兄弟公司提起诉讼。南洋公司自知势力不敌,遂将“三喜”改名为“喜鹊”牌,并将原因公之于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的销路反而更好,从上诉材料可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A.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

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C.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政府的保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参考答案:D略7.“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说明这一科学成就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且成就巨大,B项符合要求。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C项错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影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D项错误。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牛顿8.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参考答案:D9.“罢黜百家”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用思想上的统一促进文化的繁荣

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参考答案:C董仲舒儒学。汉武帝为了实现政治上的统一,通过独尊儒术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权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A项材料未体现,B项中的阴阳五行思想表述片面,D项是说影响而非关系。因此选C.10.《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该作品属于(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参考答案:C文学成就。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红楼梦》的这些名字实际上是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严重不满,《红楼梦》的风格属于现实主义,故C项正确。11.下列科技成就中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最深远的是

A.华佗发明麻沸散

B.蔡伦改进造纸术C.《石氏星表》问世

D.张衡发明动仪参考答案:B12.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A.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B.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C.确立了贵族特权政治D.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结合所学可知,周王将诸侯及贵族所属的臣民收归自己,这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西周时期封建统治尚未建立;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周王将土地和臣民收归于自己,没有提及贵族特权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贵族特权在西周之前已经得到确立。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3.1945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入选。对这一纲领认识正确的是()A.外部有助于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本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良方案C.结果上解决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D.手段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参考答案:考点:D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企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解答:A.1945年,美苏冷战尚未开始,A项错误;B.该竞选纲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修补,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不可能彻底解决社会贫富分化的问题,B项错误;C.该方案不可能彻底解决社会贫富分化的问题,C项错误;D.竞选纲领的内容包含了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措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项正确.故选D.14.下列康熙帝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涉及到反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是A.平定三藩 B.设台湾府

C.三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参考答案:D15.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参考答案: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BD体现的是民族主义,即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C体现的是民生主义。故本题选A,民权主义强调用革命手段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6.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A、都是片面的

B、都是相对进步的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有利于封建统治参考答案:B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评价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体分析解答。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所以具有进步意义;到秦朝时,历史环境变了,分封制已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而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坚强中央集权和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同样具有进步意义。故应选B。17.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嘉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嘉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A.最早到达非洲最南端,开辟了前往东方的航道B.横跨三大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C.作为友谊使者,开通了亚洲与非洲的海上航路D.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参考答案:B【详解】1522年9月6日,麦哲伦船队剩余18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因此受到西班牙国王的嘉奖,故B项正确;迪亚士最早到达非洲最南端,开辟了前往东方的航道,故A项错误;郑和作为友谊使者,开通了亚洲与非洲的海上航路,故C项错误;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故D项错误。18.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参考答案:B19.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它始终代表着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B.其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C.从西汉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D.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积极作用参考答案:A20.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A.孟子的“仁政”B.朱熹的“理学”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的“心学”主张“心即理”“致良知”,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仁政”“经世致用”,排除AD;朱熹的“理学”不符合“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排除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联系所学王阳明的思想分析解答。21.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原则,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并于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当时采取“一边倒”方针的主要意图是A.创造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

B.借助苏联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C.与苏联结盟共同谋求世界霸权

D.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参考答案:A22.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A.宣扬“天人感应”理论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参考答案:D天人感应理论是罪己诏下达的,理论根据,但不是主要意图,排除A;罪己诏的下达,能够强化君主专制制度,主要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稳定民心,排除B;罪己诏,主要是皇帝协调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利用封建迷信思想来欺骗民众,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对臣民的教化功能,排除C;罪己诏的下达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缓解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统治秩序,D正确。23.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列宁却说它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参考答案:C2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参考答案:C25.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A.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民生主义源自于剩余价值学说 D.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参考答案: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的分析理解。依据材料“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可以看出马克思和孙中山均认识到资本主义存在弊端,故A项正确。BC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明显错误,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26.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参考答案:D27.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28.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B.传统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参考答案:D29.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了,对于“新”的主要含义,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观点,你认为最正确的是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推翻清政府,改革国家体制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有识之士萌发了新思潮,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师夷长技以制夷”,故D项正确。A项各朝各代都存在,故排除。B项是清初的内容。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与题意不符。30.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所以二战后美国通过赠予、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但却没有引起世界汇率的剧烈波动。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突出表现在A.缩小了南北贫富差距B.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参考答案:B材料“美国通过赠予、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反映了美国的“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行为促进了当时世界贸易的发展,故B正确;美国向世界散发大量美元并不能缩小南北贫富差距,故A错误;“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以及“向世界散发大量美元”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故C错误;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在二战后已经确立,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美国……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通过逻辑推理,即可得出“促进当时世界贸易的发展”的结论,从而排除无关选项。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斯拉夫派的一个成员宣称:“西方将了解到它所夸耀的自由和自由主义制度在危险时候没有什么用处,赞美这种制度的俄国人将被迫承认强有力的、指导一切的专制制度是保持民族伟大的唯一手段。”

——《全球通史》材料二:俄国渴望与西方的交往已有300年了,300年来,俄国已从那里获得了最重要的思想,最富有成效的学说和最生动、令人爱好的事物。——彼得Y.恰达耶夫材料三:完全违背时代潮流的农奴制经济是俄国专制制度的基础……历史的辩证法却诠释了它不可能永远按老样子存在下去,外部世界改革与革命的潮流的冲击和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它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面貌。——《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当时社会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俄国采取“改变自己的面貌”的具体措施。(9分)参考答案:(1)特点:封建专制主义盛行,极力抵制西方国家的民主自由趋势;西方的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俄国影响深远。(6分)(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必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奴仍需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加强村社管理。(9分)32.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措施分别有什么历史意义?参考答案:①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了五百人会议,成立了十将军委员会。②意义: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起了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自然打破了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而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则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材料一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袁伟时《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应如何理解康有为“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2分)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2)材料二中当时中国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录,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