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_第1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_第2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_第3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_第4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试卷第页,总9页15.D16.A17.B18.(1)一向简慢贵人,不私下巴结上司。(2)解除官印离开彭泽县,于是写下了《归去来》。(3)不曾到过(游历)别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解析】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A项,属:撰著。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以:①助词“的”,②动词“到”,③介词“因为”④介词“在”。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④说明清贫病弱⑥说明为谋生而做官。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陶渊明不懂乐韵。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重点译“简贵”、“私事”各1分,大意1分;(2)重点译“去”、“赋”各1分,大意1分;(3)重点译“造诣”、“之”各1分,大意1分。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被陶潜命令用于种秫谷(可酿酒),他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他于是命令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慢贵人,不私下巴结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没过多少时间,征陶潜去官府里做官,他没有去。后来他谢绝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见。陶潜的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人有时备了酒邀请他,有时邀请陶潜一起喝酒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喝得畅快淋漓后就回家。不曾到过(游历)别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不喝,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所有文集流传于人世。.①写郑板桥去世后,很多人靠制造板桥书画的赝品来挣钱,甚至变得富有;作用:表明了板桥作品的生命力,以及板桥名声的生命力。②写今天很多的旅游胜地都能看见“难得糊涂”的横幅;作用:说明郑板桥是一个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同时也揭示出“难得糊涂”的不同含义,刻画出郑板桥的精神品质。.①要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不能人云亦云。②学习古人,学习书本,但不能拘泥于古人和书本。③不能机械模仿,不能依样画葫芦。21.观点一:我觉得“难得糊涂”的意思是“不能糊涂”,在现实苦难和世道不公面前无论别人如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于一个关心百姓、心系国家充满激情的人,不会糊涂,也不能糊涂,郑板桥的书画作品正是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格的写照。观点二:“难得糊涂”是指对于那些为蝇头小利而偷生的势利小人,要他们在利益面前糊涂一下,放松一把,那也是难以做到的。整天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的人,生活得会很累,因此“难得糊涂”警示我们:不要在名利面前过于计较,要学会大度、宽容和超脱,人生才能达到真正的快乐。观点三:很多人的处世之道:不要凡事都要弄个明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无关的事,糊涂一点好。人生不必过于认真,“难得糊涂”嘛,这种处世手身之道带有明显的自私和利己主义,是我们应该摒弃的思想。(观点明确、积极给4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相关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思想是否健康、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从文中“板桥去世后,他竟然卖赝品而稍稍变富,而且子孙因此而变成小康人家。板桥书画,可谓‘活人一术’”、“在我们今天的许多旅游胜地,几乎到处可以看到“难得糊涂”的横幅。”等可以分析概括得出答案。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概括题目,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内容,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从文中“在现实生活中,板桥敢于冲破种种流俗观念。在学术、艺术思想领域,板桥坚决主张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独立的见解,反对人云亦云,反对囿于古人,在今人之下。”可以概括得出答案。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具体的解释。本题考生可结合文本具体内容逐一加以分析,注意语言通顺,言之成理。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2.虚心的往往成功,骄傲的常常失败;勤奋的往往成功,懒惰的常常失败;自信的往往成功,自卑的常常失败。【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注意要求“成功与失败”是写作的中心,而且排比修辞的要求也要注意,注意从两个词语的关系加以分析。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3.参考例文:考验考验最能揭示一个人的意志和精神修养。考验能激发人的潜力,助长人的才干,使人收获经验和学识。但是,考验同样能反映出人性的胆怯、懦弱,暴露出人自身的缺点,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从而燃起对进步的渴望。意志软弱的人会被挫折击垮,而性格坚忍的人往往会从中吸取教训,摔倒了,站起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如梅花历经严寒才会开放,生铁百次锤炼才能成钢,逆境往往能够造就真正的人才。正是因为受尽考验与磨难,才肯下决心磨砺自己。而古今往来,凡是性格坚定,且立下鸿鹄之志的人,鲜少有不成功。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深刻表明了考验对于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只有挫折才能让人认识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动力!回首我国近代百年沧桑历史,正是因为朝政腐败、国力虚弱,我们的国家才会任人宰割而毫无还手之力!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南京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上血泪斑斑的签字背后,是多少中国人民被践踏遭屈辱的史实啊!所幸的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挺住了时代的考验。改革开放、奋发图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终于能让我们能自豪地对世界说一声:“我是中国人!”每一个国民都不会忘记近代的屈辱史,而这考验必然使我们的民族自强不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皆因知耻而后勇!当今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随时都要接受失败的考验与磨难,这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拥有强劲的实力,是否做好充足准备。良好的心态使稳定发挥的前提。如果面对人生的考验,我们没有树立足够的信心,就相当于在站在起跑线上却主动放弃参赛资格,何其可惜!如果面对人生考验,我们没有坚定信念,立下破釜沉舟的决心,就相当于百米冲刺的最后一步将获胜的机会白白浪费给别人,何其不智!如果面对人生的考验,我们没有冷静的头脑沉着应对,就相当于空有满腹才智,却活活被气死的周郎,又何其令人扼腕叹息!回想在剑桥大学演讲的那次不愉快的插曲,温总理面临的是何等屈辱!但他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的举止自始自终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何其不令人为之心折?这就告诉我们,考验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自己是否有应对的勇气和自信。我们一生中会面临许多考验,或大或小。这些都是我们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考验能让我们不断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并不断弥补和克服,这对我们成人成才都是极为有利的。所以,我们要接受考验,并在考验的磨砺中不断成长,获得人生的辉煌。文章开头提出问题,阐述中心论点:“考验最能揭示一个人的意志和精神修养。”接着分析问题,然后,引用古人和孔子的言论加以印证,接着联系现实,从“当今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随时都要接受失败的考验与磨难,”加以分析。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举例恰当,逻辑性强,说理透彻,且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