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理综_第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理综_第2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理综_第3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理综_第4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理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装…………订…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l.肉毒杆菌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军队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产生化武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肉毒杆菌属于细菌,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B.肉毒杆菌的毒素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并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修饰C.肉毒杆菌的遗传物质为DNA和RNAD.在自然环境中肉毒杆菌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2.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关于“细胞运输系统的膜融合’’的研究者。以下生理过程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A.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B.分泌蛋白的加工和修饰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D.浆细胞产生抗体3.如图表示聚合成生物体核酸的单体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DNA和RNA的③各有4种,在人体中共有8种B.一个单体的①与另一个单体的①直接相连构成链C.单体中的②不同,即表明是不同的核苷酸D.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就构成三磷酸腺苷4.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则均匀分布其中B.组成膜的磷脂都是可以运动的,但蛋白质分子是不能运动的C.不同的生物膜功能不同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肺泡膜、消化道内壁等都属于生物膜5.某生物小组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为显性性状,分别用Y、R表示)豌豆与某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并把F1的统计数据绘制成右图所示的柱形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中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B.亲本中另一个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C.F1基因型共有6种D.F1黄色皱粒中纯合子占2/36.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通过实验证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B.艾弗里实验中,S型菌的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后培养基中只有S型菌菌落C.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D.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均含32P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三氟化氮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质量数为134,中子数为79的铯原子: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8.7gMnO2和足量的浓盐酸反应,被氧化的Cl-为0.2NAB.标准状况下,1.12L的HCHO所含的C-H键数是0.2NAC.1L0.5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小于0.5NAD.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0.2NA9、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Na+、Cl-、SO42-、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室温下,c(OH¯)=10-12mol·L-1的溶液:K+、Ba2+、Cl-、Br-D.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10.设C+CO2=2COΔH>0,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Δ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减小B.同时增大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1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则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①v(A)=0.45mol·L-1·min-1②v(B)=0.6mol·L-1·s-1③v(C)=0.4mol·L-1·s-1④v(D)=0.45mol·L-1·s-1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12、如图是用铁铆钉固定两个铜质零件的示意图,若将该零件置于潮湿空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发生电化学腐蚀,铜为负极,铜极产生H2B.铜易被腐蚀,铜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吸收O2C.铁易被腐蚀,铁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D.发生化学腐蚀:Fe+Cu2+=Cu+Fe2+13、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功和能的联系与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可以量度能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C.能的实质就是功D.做功可以使能量消失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的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是()a点B.b点C.c点D.d点16.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B.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C.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D.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ROB17.如图,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中(容器固定),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一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N。重力加速度为g,则质点自A滑到ROB A.B. C. D.18.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l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V/m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19.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俄罗斯著名撑杆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绩第24次打破世界纪录.图为她在比赛中的几个画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B.撑杆恢复形变时,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动能C.运动员要成功跃过横杆,其重心必须高于横杆D.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对杆先做正功后做负功vBABvA20.如图所示的直线是点电荷电场中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已知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经过A点时速度为vA,方向指向B,过一段时间后该电子经过B点速度为vvBABvA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B.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C.电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时的动能D.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21.如图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做曲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D.沿着悬线延长线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23456789101112131414161718192021学校班级姓名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择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必考题(共129分)(4分)(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时的读数如下图一,金属丝直径为mm.(2)图二为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由于遮挡,只能看见游标的后半部分,这个物体的长度为mm.23.(12分)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仪器连线如图1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_______(填“红”或“黑”)色;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如图1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Ω;电流表读数为_____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Ω;将图1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事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24.(15分)如图,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ab、cd竖直放置,导轨间距离为L,电阻不计。在导轨上端并接2个额定功率均为P、电阻均为R的小灯泡。整个系统置于均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现将一质量为m、电阻可忽略不计的金属棒MN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棒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某时刻后两灯泡保持正常发光。重力加速度为g。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灯泡正常发光时导体棒的运动速率。25.(19分)如图,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MN将空间分成I和II两个区域。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度v0从平面MN上的P0点水平向右射入I区,粒子在I区运动时,只受到大小不变、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作用,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II区运动时,只受到匀强磁场的作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求粒子首次从II区离开时到出发点P0的距离。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26、(16分)气体物质A、B、C在等容(容器体积为2L)条件下进行(已知△H>0)。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I、II、III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的平均反应速率(A)=;(3)B的平衡转化率中最大的是,其值是;(4)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选填字母)A.浓度c(A)=3c(B)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3v逆(A)=2v正(C)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5)由第二次平衡到第三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可采取的措施是;⑹若开始时容器中加入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1mol,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欲使C的含量与平衡Ⅰ相同,则a、b应满足的关系为;27.(12分)、如下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墨(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L;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____g。学校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某同学利用甲烷燃料电池设计电解法制取漂白液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若用于制漂白液,a为电池的________极,电解质溶液最好用________。28.(15分)按如图所示装置连接,X、Y均为惰性电极。请回答下列问题:(1)Zn为________极。(2)连接好装置后,烧杯中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通过隔膜的SOeq\o\al(2-,4)向________(填“左”“右”或“不”)迁移,Y极及其附近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4)常温下,当Zn极质量减少32.5g时,X极生成气体8.4L(标准状况),若此时烧杯中溶液的体积为500mL,则此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__(不考虑生成的气体溶于水)。29.(12分)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

性27925064465女

性2811624701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2)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Ⅲ10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②如果Ⅵ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__________________,只患甲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___。30.(14分)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1\*GB3①=2\*GB3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GB3③过程发生的变化一般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_____期。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即: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AAaaaA地区95%3%2%B地区3%95%2%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在幼年时期会夭折,但在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杂合基因型个体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两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下表所示:在A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B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31.(14分)如下图所示为农业上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育种方法的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所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育种,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该育种方法中基因重组发生在_________的过程中。(2)从F1到F4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____的含量;从F2开始逐代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这种选择必须从F2开始而不能从F1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的两种育种方法都以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4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称为____________。(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