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热力学基础课件_第1页
9热力学基础课件_第2页
9热力学基础课件_第3页
9热力学基础课件_第4页
9热力学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尔文克劳修斯第9章.热力学基础卡诺开尔文克劳修斯第9章.热力学基础卡诺1一、内能功和热量实际气体内能: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理想气体内能内能是状态量,是状态参量T的单值函数。内能是状态参量T、V的单值函数。9.1内能功和热量准静态过程一、内能功和热量实际气体内能:理想气体内能内能是状2系统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作功是系统热能与外界其它形式能量转换的量度。1、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摩擦升温(机械功)、电加热(电功)

功是过程量2、热量传递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热量是过程量热量是系统与外界热能转换的量度。使系统的状态改变,传热和作功是等效的。系统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作功是系统热能与外界其它形式能量转换的3当热力学系统在外界影响下,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称为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热力学过程非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二、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系统从一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如果过程中所有中间态都可以近似地看作平衡态的过程。非静态过程:系统从一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过程中所有中间态为非平衡态的过程。当热力学系统在外界影响下,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4弛豫时间:

从平衡态破坏到新平衡态建立所需的时间。对于实际过程,若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特征时间远远大于弛豫时间,则可近似看作准静态过程。p-V图上,一点代表一个平衡态,一条连续曲线代表一个准静态过程。这条曲线的方程称为过程方程,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的极限。弛豫时间:对于实际过程,若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特征时间远远大于5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当活塞移动微小位移dl时,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元功为:系统体积由V1变为V2,系统对外界作总功为:1、体积功的计算外界对系统作功准静态过程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当活塞移动微小位移dl时,系统体积由6系统对外作正功;系统对外作负功;系统不作功。系统对外作正功;系统对外作负功;系统不作功。72、体积功的图示

比较a,b过程可知,功的数值不仅与初态和末态有关,而且还依赖于所经历的中间状态,功与过程的路径有关。——功是过程量由积分意义可知,功的大小等于p—V图上过程曲线p(V)下的面积。2、体积功的图示比较a,b过程可知8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Cm(摩尔热容):1mol物质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1、热容法2、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Cm(摩尔热容):1mol物质升高19一、热力学第一定律某一过程,系统从外界吸热Q,对外界做功A,系统内能从初始态E1变为E2,则由能量守恒:Q>0,系统吸收热量;Q<0,系统放出热量;A>0,系统对外作正功;A<0,系统对外作负功;E>0,系统内能增加,E<0,系统内能减少。规定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普遍形式9.2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热力学第一定律某一过程,系统从外界吸热Q,对10对无限小过程对于准静态过程,如果系统对外作功是通过体积的变化来实现的,则热力学第一定律另一表述:制造第一类永动机(能对外不断自动作功而不需要消耗任何燃料、也不需要提供其他能量的机器)是不可能的。对无限小过程对于准静态过程,如果系统对外作11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等值过程中的应用1.等体过程V=恒量,dV=0,dA=pdV=0,T2T1pV0ab等体过程中,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气体的内能,系统对外不作功。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等值过程中的应用1.等体过程V=122.等压过程p=恒量12p21OVVV等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2.等压过程p=恒量12p21OVVV133.等温过程T=恒量,dT=0,dE=0pVp1p2III..OV2V1等温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对外做功,系统内能保持不变。3.等温过程T=恒量,dT=0,dE=0pVp1p2II14一、热容量与摩尔热容量表示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热容量:系统在某一无限小过程中吸收热量dQ与温度变化dT的比值称为系统在该过程的热容量(C)摩尔热容量:1mol物质的热容量(Cm)单位质量的热容量叫比热容。9.3气体的摩尔热容量一、热容量与摩尔热容量表示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热容量:系统在15二、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量1、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量理想气体单原子理想气体双原子理想气体多原子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内能另表述二、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量1、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量理想气体16迈耶公式在等压过程,温度升高1度时,1mol理想气体多吸收8.31J的热量,用来转换为膨胀时对外做功。2、理想气体的等压摩尔热容量绝热系数3、比热容比理想气体迈耶公式在等压过程,温度升高1度时,1mol理17一、绝热过程系统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做功全部是以系统内能减少为代价的。绝热方程气体绝热自由膨胀气体真空Q=0,W=0,△E=09.4绝热过程一、绝热过程系统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绝18绝热线与等温线比较膨胀相同的体积绝热比等温压强下降得快绝热线等温线等温绝热绝热线比等温线更陡。绝热线与等温线比较膨胀相同的体积绝热比等温压强下降得快绝热线19二、绝热方程的推导联立消去dT二、绝热方程的推导联立消去dT20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由状态a(p1,V1)先等压加热至体积增大一倍,再等容加热至压力增大一倍,最后再经绝热膨胀,使其温度降至初始温度。如图,试求:(1)状态d的体积Vd;(2)整个过程对外所作的功;(3)整个过程吸收的热量。解:(1)根据题意又根据物态方程oVp2p1p1V12V1abcd例: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由状态a(p1,V21再根据绝热方程(2)先求各分过程的功oVp2p1p1V12V1abcd再根据绝热方程(2)先求各分过程的功oVp2p1p1V12V22(3)计算整个过程吸收的总热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整个过程吸收的总热量等于各分过程吸收热量的和。oVp2p1p1V12V1abcd(3)计算整个过程吸收的总热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整个过程23方法二:对abcd整个过程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oVp2P1P1V12V1abcd方法二:对abcd整个过程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oVp2P1P24某理想气体的p-V关系如图所示,由初态a经准静态过程直线ab变到终态b。已知该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量CV=3R,求该理想气体在ab过程中的摩尔热容量。解:ab过程方程为设该过程的摩尔热容量为CmoVpab例:某理想气体的p-V关系如图所示,由初态a经准静态过程25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整个过程叫循环过程,简称循环。循环工作的物质称为工作物质,简称工质。循环过程的特点:E=0若循环的每一阶段都是准静态过程,则此循环可用p-V

图上的一条闭合曲线表示。pVabcd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正循环。沿反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逆循环。9.5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整个过程叫循26正循环工质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对外作的净功等于曲线所包围的面积。pVabcd整个循环过程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的总和为Q1放给外界的热量总和为Q2正循环过程是将吸收的热量中的一部分A净转化为有用功,另一部分Q2放回给外界正循环pVabcd整个循环过程正循环过程是将吸收的热量中的一27热机:通过工质使热量不断转换为功的机器。一、热机热机的效率奥托循环热机效率工质为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利用燃料的燃烧热产生巨大压力而作功。绝热绝热热机:通过工质使热量不断转换为功的机器。一、热机热机的效28二、致冷系数工质对外作负功致冷系数整个循环过程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的总和为Q2放给外界的热量总和为Q1工质把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它所作的功以热量的形式传给高温热源。二、致冷系数工质对外作负功致冷系数整个循环过程工质把从低温热29三、卡诺循环由两个准静态等温过程和两个准静态绝热过程所组成的循环称之为卡诺循环。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工质三、卡诺循环由两个准静态等温过程和两个准静态绝热过程所组成的3012:与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接触,T1不变,体积由V1膨胀到V2,从热源吸收热量为:23:绝热膨胀,体积由V2变到V3,吸热为零。34:与温度为T2的低温热源接触,T2不变,体积由V3压缩到V4,从热源放热为:41:绝热压缩,体积由V4变到V1,吸热为零。12:与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接触,T1不变,体积由V131对绝热线23和41:对绝热线23和41:32说明:(1)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温度一定的高温和低温热源(2)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温度有关(3)卡诺循环效率总小于1(4)在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工作的一切热机中,卡诺循环的效率最高。说明:(1)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温度一定的高温(2)卡诺循33逆向卡诺循环反映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其能流图如图所示。工质把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Q2和外界对它所作的功A以热量的形式传给高温热源Q1.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工质逆向卡诺循环反映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其能流34致冷系数电冰箱致冷系数电冰箱351mol氧气作如图所示的循环.求循环效率.解:QpVpV000等温abc02VQQcaabbc1mol氧气作如图所示的循环.求循环效率.解:QpVpV0036一、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它只从一个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另一表述: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全部变为功的热机)是不可能实现的。9.6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它只从一个从单一37二、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两种表述的一致性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二、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两种38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39三、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对于孤立系统,从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过渡是自动进行的,这样的过程叫自然过程。具有确定的方向性。(1)功变热是自动地进行的。功热转换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2)热量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热传递过程是有方向性的。(3)气体自动地向真空膨胀。

气体自由膨胀过程是有方向性的。三、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对于孤立系统,从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过渡是自40四、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不可逆过程:在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不能使逆过程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或者虽然重复但必然会引起其他变化.注意:不可逆过程不是不能逆向进行,而是说当过程逆向进行时,逆过程在外界留下的痕迹不能将原来正过程的痕迹完全消除。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四、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41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就是大量分子无序运动状态的变化功变热过程、热传递过程、气体自由膨胀过程大量分子从无序程度较小(或有序)的运动状态向无序程度大(或无序)的运动状态转化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9.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玻尔兹曼熵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就是大量分子无序42二、热力学概率与玻尔兹曼熵1、热力学概率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终态存在怎样的差别?假设A中装有a、b、c、d4个分子(用四种颜色标记)。开始时,4个分子都在A部,抽出隔板后分子将向B部扩散并在整个容器内无规则运动。二、热力学概率与玻尔兹曼熵1、热力学概率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终43分布(宏观态)详细分布(微观态)A4B0(宏观态)

微观态数

1

A3B1(宏观态)微观态数4A2B2(宏观态)微观态数

6分布详细分布A4B0(宏观态)A3B1(宏观态)A2B2(宏44分布(宏观态)详细分布(微观态)A1B3(宏观态)微观态数

4A0B4(宏观态)微观态数

1从图知,4个粒子的分布情况,总共有16=24个微观态。A4B0和A0B4,微观态各为1,几率各为1/16;A3B1和A1B3,微观态各为4,几率各为4/16,A2B2,微观态为6,几率最大为6/16。分布详细分布A1B3(宏观态)A0B4(宏观态)从图知,4个45意味着此事件观察不到。

若系统分子数为N,则总微观态数为2N,N个分子自动退回A室的几率为1/2N。1mol气体的分子自由膨胀后,所有分子退回到A室的几率为实际过程是由概率小的宏观态向概率大的宏观态进行。热力学概率宏观态所对应的微观态数,用

表示。意味着此事件观察不到。若系统分子数为N,则总462、玻尔兹曼熵自然过程是向热力学概率增大的方向进行。引入态函数熵在孤立系统中所进行的自然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大的方向记性,平衡态对应于熵最大的状态,即熵增加原理。熵的微观意义是系统内分子热运动无序性的量度熵具有可加性玻尔兹曼熵2、玻尔兹曼熵自然过程是向热力学概率增大的方向进行。引入47一、卡诺定理(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其效率都相等,与工作物质无关。(2)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其效率都不可能大于可逆热机的效率。9.8卡诺定理克劳修斯熵一、卡诺定理(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48二、克劳修斯等式与不等式能分别描述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特征的表达式。二、克劳修斯等式与不等式能分别描述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特征的49在卡诺中,系统热温比的综合总是小于或等于零。任意循环过程可看成一系列微小卡诺循环组成克劳修斯等式与不等式在卡诺中,系统热温比的综合总是小于或等于零。任意循环过程可看50三、克劳修斯熵热温比的积分只取决于初、末状态,与过程无关三、克劳修斯熵热温比的积分只取决于初、末状态,与过程无关51微小过程1、熵是热力学系统的态函数2、某一状态的熵值只有相对意义3、系统熵变只取决于始态和末态引入新的态函数—克劳修斯熵,用S表示4、熵值具有可加性说明微小过程1、熵是热力学系统的态函数2、某一状态的熵值只有相对52四、熵增加原理注意:熵增加是指孤立系统的所有物体的熵之和的增加孤立系统内个别物体,熵也可能减少。孤立系统中的可逆过程,其熵不变;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其熵要增加。熵增是能量退化的量度。自然界的一切过程中能量在不断地退化,即正在不断地变成不能用来做功的无用能,这是熵增的必然结果。——能量退化原理四、熵增加原理注意:孤立系统中的可逆过程,其熵不变;熵增是能53一乒乓球瘪了(并不漏气),放在热水中浸泡,它重新鼓起来,是否是一个“从单一热源吸热的系统对外做功的过程”,这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吗?球内气体的温度变了例:在P=1.0atm,T=273.15K条件下,冰的融解热为h=334(kJ.kg-1),试求:1kg冰融成水的熵变。解:设想系统与273.15K的恒温热源相接触而进行等温可逆吸热过程例:一乒乓球瘪了(并不漏气),放在热水中浸泡,54开尔文克劳修斯第9章.热力学基础卡诺开尔文克劳修斯第9章.热力学基础卡诺55一、内能功和热量实际气体内能: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理想气体内能内能是状态量,是状态参量T的单值函数。内能是状态参量T、V的单值函数。9.1内能功和热量准静态过程一、内能功和热量实际气体内能:理想气体内能内能是状56系统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作功是系统热能与外界其它形式能量转换的量度。1、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摩擦升温(机械功)、电加热(电功)

功是过程量2、热量传递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热量是过程量热量是系统与外界热能转换的量度。使系统的状态改变,传热和作功是等效的。系统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作功是系统热能与外界其它形式能量转换的57当热力学系统在外界影响下,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称为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热力学过程非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二、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系统从一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如果过程中所有中间态都可以近似地看作平衡态的过程。非静态过程:系统从一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过程中所有中间态为非平衡态的过程。当热力学系统在外界影响下,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58弛豫时间:

从平衡态破坏到新平衡态建立所需的时间。对于实际过程,若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特征时间远远大于弛豫时间,则可近似看作准静态过程。p-V图上,一点代表一个平衡态,一条连续曲线代表一个准静态过程。这条曲线的方程称为过程方程,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的极限。弛豫时间:对于实际过程,若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特征时间远远大于59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当活塞移动微小位移dl时,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元功为:系统体积由V1变为V2,系统对外界作总功为:1、体积功的计算外界对系统作功准静态过程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当活塞移动微小位移dl时,系统体积由60系统对外作正功;系统对外作负功;系统不作功。系统对外作正功;系统对外作负功;系统不作功。612、体积功的图示

比较a,b过程可知,功的数值不仅与初态和末态有关,而且还依赖于所经历的中间状态,功与过程的路径有关。——功是过程量由积分意义可知,功的大小等于p—V图上过程曲线p(V)下的面积。2、体积功的图示比较a,b过程可知62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Cm(摩尔热容):1mol物质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1、热容法2、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Cm(摩尔热容):1mol物质升高163一、热力学第一定律某一过程,系统从外界吸热Q,对外界做功A,系统内能从初始态E1变为E2,则由能量守恒:Q>0,系统吸收热量;Q<0,系统放出热量;A>0,系统对外作正功;A<0,系统对外作负功;E>0,系统内能增加,E<0,系统内能减少。规定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普遍形式9.2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热力学第一定律某一过程,系统从外界吸热Q,对64对无限小过程对于准静态过程,如果系统对外作功是通过体积的变化来实现的,则热力学第一定律另一表述:制造第一类永动机(能对外不断自动作功而不需要消耗任何燃料、也不需要提供其他能量的机器)是不可能的。对无限小过程对于准静态过程,如果系统对外作65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等值过程中的应用1.等体过程V=恒量,dV=0,dA=pdV=0,T2T1pV0ab等体过程中,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气体的内能,系统对外不作功。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等值过程中的应用1.等体过程V=662.等压过程p=恒量12p21OVVV等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2.等压过程p=恒量12p21OVVV673.等温过程T=恒量,dT=0,dE=0pVp1p2III..OV2V1等温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对外做功,系统内能保持不变。3.等温过程T=恒量,dT=0,dE=0pVp1p2II68一、热容量与摩尔热容量表示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热容量:系统在某一无限小过程中吸收热量dQ与温度变化dT的比值称为系统在该过程的热容量(C)摩尔热容量:1mol物质的热容量(Cm)单位质量的热容量叫比热容。9.3气体的摩尔热容量一、热容量与摩尔热容量表示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热容量:系统在69二、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量1、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量理想气体单原子理想气体双原子理想气体多原子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内能另表述二、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量1、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量理想气体70迈耶公式在等压过程,温度升高1度时,1mol理想气体多吸收8.31J的热量,用来转换为膨胀时对外做功。2、理想气体的等压摩尔热容量绝热系数3、比热容比理想气体迈耶公式在等压过程,温度升高1度时,1mol理71一、绝热过程系统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做功全部是以系统内能减少为代价的。绝热方程气体绝热自由膨胀气体真空Q=0,W=0,△E=09.4绝热过程一、绝热过程系统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绝72绝热线与等温线比较膨胀相同的体积绝热比等温压强下降得快绝热线等温线等温绝热绝热线比等温线更陡。绝热线与等温线比较膨胀相同的体积绝热比等温压强下降得快绝热线73二、绝热方程的推导联立消去dT二、绝热方程的推导联立消去dT74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由状态a(p1,V1)先等压加热至体积增大一倍,再等容加热至压力增大一倍,最后再经绝热膨胀,使其温度降至初始温度。如图,试求:(1)状态d的体积Vd;(2)整个过程对外所作的功;(3)整个过程吸收的热量。解:(1)根据题意又根据物态方程oVp2p1p1V12V1abcd例: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由状态a(p1,V75再根据绝热方程(2)先求各分过程的功oVp2p1p1V12V1abcd再根据绝热方程(2)先求各分过程的功oVp2p1p1V12V76(3)计算整个过程吸收的总热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整个过程吸收的总热量等于各分过程吸收热量的和。oVp2p1p1V12V1abcd(3)计算整个过程吸收的总热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整个过程77方法二:对abcd整个过程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oVp2P1P1V12V1abcd方法二:对abcd整个过程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oVp2P1P78某理想气体的p-V关系如图所示,由初态a经准静态过程直线ab变到终态b。已知该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量CV=3R,求该理想气体在ab过程中的摩尔热容量。解:ab过程方程为设该过程的摩尔热容量为CmoVpab例:某理想气体的p-V关系如图所示,由初态a经准静态过程79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整个过程叫循环过程,简称循环。循环工作的物质称为工作物质,简称工质。循环过程的特点:E=0若循环的每一阶段都是准静态过程,则此循环可用p-V

图上的一条闭合曲线表示。pVabcd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正循环。沿反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逆循环。9.5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整个过程叫循80正循环工质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对外作的净功等于曲线所包围的面积。pVabcd整个循环过程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的总和为Q1放给外界的热量总和为Q2正循环过程是将吸收的热量中的一部分A净转化为有用功,另一部分Q2放回给外界正循环pVabcd整个循环过程正循环过程是将吸收的热量中的一81热机:通过工质使热量不断转换为功的机器。一、热机热机的效率奥托循环热机效率工质为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利用燃料的燃烧热产生巨大压力而作功。绝热绝热热机:通过工质使热量不断转换为功的机器。一、热机热机的效82二、致冷系数工质对外作负功致冷系数整个循环过程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的总和为Q2放给外界的热量总和为Q1工质把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它所作的功以热量的形式传给高温热源。二、致冷系数工质对外作负功致冷系数整个循环过程工质把从低温热83三、卡诺循环由两个准静态等温过程和两个准静态绝热过程所组成的循环称之为卡诺循环。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工质三、卡诺循环由两个准静态等温过程和两个准静态绝热过程所组成的8412:与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接触,T1不变,体积由V1膨胀到V2,从热源吸收热量为:23:绝热膨胀,体积由V2变到V3,吸热为零。34:与温度为T2的低温热源接触,T2不变,体积由V3压缩到V4,从热源放热为:41:绝热压缩,体积由V4变到V1,吸热为零。12:与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接触,T1不变,体积由V185对绝热线23和41:对绝热线23和41:86说明:(1)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温度一定的高温和低温热源(2)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温度有关(3)卡诺循环效率总小于1(4)在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工作的一切热机中,卡诺循环的效率最高。说明:(1)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温度一定的高温(2)卡诺循87逆向卡诺循环反映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其能流图如图所示。工质把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Q2和外界对它所作的功A以热量的形式传给高温热源Q1.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工质逆向卡诺循环反映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其能流88致冷系数电冰箱致冷系数电冰箱891mol氧气作如图所示的循环.求循环效率.解:QpVpV000等温abc02VQQcaabbc1mol氧气作如图所示的循环.求循环效率.解:QpVpV0090一、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它只从一个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另一表述: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全部变为功的热机)是不可能实现的。9.6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它只从一个从单一91二、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两种表述的一致性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二、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两种92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T293三、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对于孤立系统,从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过渡是自动进行的,这样的过程叫自然过程。具有确定的方向性。(1)功变热是自动地进行的。功热转换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2)热量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热传递过程是有方向性的。(3)气体自动地向真空膨胀。

气体自由膨胀过程是有方向性的。三、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对于孤立系统,从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过渡是自94四、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不可逆过程:在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不能使逆过程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或者虽然重复但必然会引起其他变化.注意:不可逆过程不是不能逆向进行,而是说当过程逆向进行时,逆过程在外界留下的痕迹不能将原来正过程的痕迹完全消除。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四、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95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就是大量分子无序运动状态的变化功变热过程、热传递过程、气体自由膨胀过程大量分子从无序程度较小(或有序)的运动状态向无序程度大(或无序)的运动状态转化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9.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玻尔兹曼熵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就是大量分子无序96二、热力学概率与玻尔兹曼熵1、热力学概率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终态存在怎样的差别?假设A中装有a、b、c、d4个分子(用四种颜色标记)。开始时,4个分子都在A部,抽出隔板后分子将向B部扩散并在整个容器内无规则运动。二、热力学概率与玻尔兹曼熵1、热力学概率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终97分布(宏观态)详细分布(微观态)A4B0(宏观态)

微观态数

1

A3B1(宏观态)微观态数4A2B2(宏观态)微观态数

6分布详细分布A4B0(宏观态)A3B1(宏观态)A2B2(宏98分布(宏观态)详细分布(微观态)A1B3(宏观态)微观态数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