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庄伙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庄伙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庄伙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庄伙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庄伙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庄伙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从1933年9月到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经过一年苦战,反“围剿”失败。随后,中国工农红军A.转入农村,发动群众B.战略转移,北上抗日C.挺进中原,战略反攻D.战略决战,逐鹿中原参考答案:B结合所学,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故选B;国民革命后,助攻共产党转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排除A;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C;1948年起,国共战略决战,逐鹿中原,排除D。2.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参考答案:D3.“我不是靠一篇论文一举成名的,从儿时起,我就努力理解历代贤哲们的思想,为的是使自己博学真情起来。艺术家应为推进人类文化做出贡献,否则就是一种耻辱。”在贝多芬的作品风格中,能够体现他的这一思想是(

)A.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B.洋溢着英雄主义气概C.反映社会重大题材

D.蕴涵着深沉的哲理参考答案:D4.下表“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阶段出土器物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铺、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璧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为典型的“滇文化”器物。西汉中期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背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物大量出现。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铁钱,已占绝对优势。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克推断,汉代A.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B.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C.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所示的是滇池地区汉代墓葬随葬品中中原特色的器物增加,而本地特色器物减少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知,当时西南地区同中原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向西南地区传播,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故A正确;西南地区在秦朝就已经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排除B;从材料中不能推断铁器主要依靠输入还是本地仿制生产,排除C;仅从使用生产工具这一点,不能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有效巩固,排除D。5.下列明清时期的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潮流的是()A.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有很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严格限制商人活动参考答案:C6.汉代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这说明汉代田庄A.脱离国家控制并与世隔绝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C.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属性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参考答案:C由“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等信息可以得出C符合题意,故选C;由“在国家控制无力时,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可以看出它是没有脱离国家控制的,而且它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稳定,故排除AD;汉代正处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的时期,所以不能说汉代田庄阻碍社会经济进步,故排除B。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一书中指出,“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至周则“始定”。下列行为对确立上述关系有重要意义的是A.强化武力,平定叛乱B.策命典礼,授土授民C.武王伐纣,诸侯争霸D.明确礼制,辨别亲疏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一行为有助于确立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周代实行分封制,天子以上天的名义将土地和人民授予亲族和功臣,并将他们分派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各诸侯国与天子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强化武力,平定叛乱与确定君臣关系无关;C选项错误,诸侯争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现象,并未发生于周初,也与明确君臣关系不符;D选项维护的是贵贱等级秩序,与确立君臣关系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奥秘的学问,“使人类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微观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句话评价的科学理论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哥白尼的日心说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使人类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可知,这句话评价的科学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方面的不足,故C项正确。牛顿的经典力学涉及的是宏观物体运动,没有涉及微观领域的物体运动,排除A。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涉及的微观物质运动的相关知识,与材料“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微观领域”不符,排除B。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与材料不符,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运用相对论的相关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9.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废除

B.农村又回复到人民公社时代C.农村已经转向了土地私有制

D.规模经营土地成为发展方向参考答案:D10.在一份国际文件中有如下表述:“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该文件签署的时间和地点应为A.1949年,美国华盛顿B.1961年,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C.1989年,澳大利亚堪培拉D.1992年,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从材料“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可知它反映的是合作程度较高的联盟,即欧洲联盟,D符合。ABC与此无关。11.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两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D.没有进步作用参考答案:D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有利于战后的世界和平发展,并不是没有进步作用,D错误,符合题意。12.“根据万民法,一个公民不是叙利亚人或不列颠人或西班牙人,而是一个罗马人。”这说明依据万民法,在罗马帝国统治的范围内A.只有罗马人才有公民地位 B.各民族自由民都是罗马公民C.不承认其他各民族的存在 D.只有罗马人能得到法律保护参考答案:B“一个公民不是叙利亚人或不列颠人或西班牙人,而是一个罗马人”说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公民是都是罗马人,包括叙利亚人或不列颠人或西班牙人,故B正确;A、C、D是对材料的误读。13.继孔子和孟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程颢B.程颐C.陆九渊D.朱熹参考答案:D1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统治

B.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C.青年学生要求民主自由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参考答案:D15.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对其主要成就的正确认识是A.他们的理论肯定了人们用理智了解宇宙运行的原则B.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C.他们的理论为人类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D.他们的研究成果带来了医学和化学的重大突破参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了近代欧洲的科学技术。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为近代欧洲科技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学说并不能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故排除B项;他们的理论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不是为人类看待世界提供途径,也没有带来医学和化学的重大突破,故排除C、D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天文学和物理学成就使人们能够用理智了解宇宙运行原则,故选A。16.北京大学马克尧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A.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思想B.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的精神C.儒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D.儒学可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等级制度武器参考答案:B17.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任。……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参考答案:D18.据统计,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A.我国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B.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C.我国实现了工业从高成本到集约化的转变D.我国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的新发展参考答案:D19.学者认为:宋代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出现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A.风俗画

B.心学

C.宋词

D.明清小说参考答案:B20.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不包括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参考答案:B21.周灭商后,将商人的至上神上帝,转换为天,周王是天的嫡长子,称天子,是诸侯的领袖,天子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而是可以直接祭天、向天祈祷,这一变化反映了A.王权开始高出神权B.最高执政者权力提高C.血缘纽带渐趋松弛D.“家天下”格局开始动摇参考答案:B“天子可以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直接祭天、向天祈祷”这说明周天子的权力比商王的权力大了很多,即最高执政者的权力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王权开始高于神权,故A项错误;西周的宗法制盛行,故C项不符合史实;家天下是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故D项不符合史实。22.“一国两制”的构想一提出,就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理解、支持,中英、中葡很快就达成了解决港澳问题的协议,台湾与大陆也打开了沟通的渠道。这显示出A.构想的合理性与初步成效B.和平发展观已深入人心C.世界认同一个中国的理念D.形式比原则更有生命力参考答案:A【详解】通过材料可知,“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后,很快达成解决港澳问题的协议,并打开了台湾与大陆沟通的渠道,显示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合理性与初步成效,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和平发展观”,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世界认同一个中国的理念”,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形式比原则更有生命力”,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英、中葡很快就达成了解决港澳问题的协议,台湾与大陆也打开了沟通的渠道”,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实践的史实分析解答。23.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由于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C.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D.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参考答案:B24.“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中国近代主张这种土地制度的是A.太平天国 B.清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材料“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反映的是绝对平均分配的土地制度。清政府实行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B不符合题意;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行的也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故排除C、D;太平天国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实行绝对平均的土地制度,故选A。25.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参考答案:B26.生活即历史。1992年夏天,深圳一家露天咖啡馆里,四个小伙子在聊天。从他们聊天的内容中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

)A.小张说:“今年春节后不久,我在深圳有幸看到邓小平”B.小李说,“我把小平同志到深圳这件事,通过互联网发给了在美国的同学”C.小马说:“今冬召开的党的十靼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D.小赵说:“听说上海浦东可能会开发开放,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到浦东去创业。”参考答案:A略27.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①均田制②迁都洛阳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参考答案:A28. 1921年苏俄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20人以下的小企业,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1922年,把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达257个。这表明苏俄A.利用资本主义作为提高生产力手段B.放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和实践C.采取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D.资本主义企业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参考答案:A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新经济政策有限度的恢复资本主义,即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做法,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推行的,故D项错误。29.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A.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B.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D.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参考答案:D根据“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说明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雕版技术革新”,排除B;D不符合材料“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排除。30.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1)古代: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文化,但有失偏颇,美化的成分很大。(2分)中国古代制度文化长期领先世界,并有鲜明的特色,如科举制度、世俗政治、重视教化等。(1分)但实行君主专制,皇权凌驾法律,是人治而非法治;(1分)儒家宣扬纲常伦理的等级秩序和重理轻欲的人性禁锢,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宗教迷信。(1分)伏尔泰美化中国制度文化,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文化来宣传其改造法国社会的启蒙思想。(1分)(2)近代: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2分)近代中国,统治者固然愚昧腐朽,政治经济落后,(1分)但中国人民是勇于反抗外国侵略,也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都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2分)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西方对不同时期中国的评价,注意题目要求,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说明,首先概述题目的含义,然后表明态度,寻找史实进行论证方面主要结合所列明的观点,既要看到中国不同时期的优点,又要结合史实明确指出西方国家所站的立场和目的,对不同阶段进行全面客观的叙述。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9年7月10日,是“新教的教皇”加尔文诞辰500周年。恩格斯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烤了他两个钟头”。――引自搜狐网2009年7月9日新闻材料二、明治初年的“神佛分离”和“废释毁佛”是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门槛和基础.当时举国疯狂砸毁佛像,勒令大批和尚还俗,强制幸存的和尚蓄发、娶妻、吃肉喝酒,禁止取法名等等。同时解放神道教,禁止佛教用神道教神做护法神,以神道教为国教,强制佛教寺院必须悬挂天照大神的神符。

――引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材料三、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避免触动宗教,希望能在不进行宗教改革的情形下富国强兵,结果这些变法都夭折了。

――引自《闲话宗教与改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为什么被称为“新教的教皇”?(2分)加尔文为什么要迫害塞尔维特?(4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日两国改革对宗教的态度。指出形成两国对宗教迥然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改革宗教政策的影响。(4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新教的教皇”:加尔文创立了加尔文教,成为政教合一政权的最高领袖。(2分)“迫害的原因”:塞尔维特是人文主义科学家,反对加尔文教观点;加尔文教推行镇压宗教异端的政策。(4分)

(2)态度:日本推行“神佛分离”、“废释毁佛”,以神道教为国教。中国改革中避免触动宗教。(4分)原因:佛教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强大精神武器,影响日本改革的进行。中国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均要求维护清朝统治,佛教对统治有利。(4分)

(3)日本废释毁佛,解放了思想,但造成佛教文化严重破坏;中国不触动宗教,导致改革失败。(4分)试题分析:宗教改革。(1)第一小问是外延式问题,要联系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结果来回答;第二小问,要联系塞尔维特的主张回答。(2)第一小问是内涵式问题,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摘录下来回答;第二小问,要联系佛教在中日两国的不同状况回答。(3)是内涵式问题,评价要一分为二。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材料二“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1)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且“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结合史实加以说明。(8分)(2)某学校一学习研究小组欲对大国崛起的历史进一步探究,请你为其确定一个探究主题。(2分)(3)联系当今中国的崛起,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1)国家: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由于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