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综合笔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1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综合笔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2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综合笔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3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综合笔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4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综合笔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综合笔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地形起伏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

B.三种季风气候俱全

C.跨经度和纬度最多的洲

D.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3个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季风区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此亚洲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种季风气候。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南极洲,围绕南极的大陆,地球七大洲之一。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南极洲由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总面积1424.5万平方公里,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A项排除。

C项:跨纬度最大的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大的洲是南极洲。C项排除。

D项:截止2021年3月,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7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菲律宾。D项排除。

2.余某是某小学校车的随车照看人员,其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在车下维护学生上下车秩序

B.制止学生在校车行驶过程中的打闹行为

C.安排一名晕车学生坐在校车的副驾驶座位

D.发现校车驾驶员身体严重不适而制止校车开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知识。

第二步,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条,校车的副驾驶座位不得安排学生乘坐。校车运载学生过程中,禁止除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以外的人员乘坐。本题中,余某安排晕车的学生坐在校车副驾驶,违反法律规定。

因此,选择C选项。

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随车照管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学生上下车时,在车下引导、指挥,维护上下车秩序;

(二)发现驾驶人无校车驾驶资格,饮酒、醉酒后驾驶,或者身体严重不适以及校车超员等明显妨碍行车安全情形的,制止校车开行;

(三)清点乘车学生人数,帮助、指导学生安全落座、系好安全带,确认车门关闭后示意驾驶人启动校车;

(四)制止学生在校车行驶过程中离开座位等危险行为;

(五)核实学生下车人数,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车后本人方可离车。

3.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的二重性是指:

A.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C.价值和价格

D.价值和使用价值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知识。

第二步,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二重性,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有使用价值,商品才能交换。商品的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因此,选择D选项。

①交换价值初始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后来指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关系。一般而言,交换价值指的是商品交换货币的多少。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是统一的,交换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按照经济学的严格定义,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时单位商品量需要货币的多少。或者说,价格是单位价值(单价)。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是一项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为商品、服务及资产所订立的价值数字。

4.创新驱动的本质是指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知识。

第二步,创新驱动是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的效益来实现集约的增长方式,用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创新驱动的本质是指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因此,本题正确。

5.平流层是大气层的最底层,同地球上的生物关系密切,该层空气上下对流强烈,因此形成了风、雨、雷、电、霜、冰雹等天气现象。(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其中,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对流层内温度、湿度等各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该层中除气流做垂直和水平运动外,化学过程十分活跃,并伴随气团变冷或变热,水汽形成雨、雪、雹、霜、露、云、雾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因此,本题错误。

①从对流层顶到50~55KM高度的一层称为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35~40KM左右的一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为-55℃左右,故称为同温层。从这以上到平流层顶,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高,至平流层顶达-3℃左右,亦称逆温层。

②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

③中间层,又称中层,是指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

④热层,亦称热成层、热气层或增温层,是地球大气层的一层。它位于中间层之上及散逸层之下,其顶部离地面约800km。热层的空气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处于高度电离的状态,电离层便存在于在本层之中,而极光也是在热层顶部发生的。

⑤“外层”“逃逸层”,地球大气的最外层。热层(暖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部分分子发生电离;使质子和氦核的含量大大超过中性氢原子的含量。逃逸层空气极为稀薄,其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故又常称为外大气层。

6.在制定政策前应就现实条件进行调查,以尽量避免执行时遇到问题,这种做法是遵循了政策制定的(

)原则。

A.系统

B.可行

C.合法

D.民主参与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决策知识。

第二步,公共政策制定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会公正原则、有效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周密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其中可行性原则主要是指制定出来的公共政策要切实可行,特别是公共政策在政治上的可行。一项公共政策必须能够获得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接受和配合。在制定政策前应就现实条件进行调查,以尽量避免执行时遇到问题,说明制定出来的公共政策要切实可行,体现了可行性原则。

因此,选择B选项。

(一)社会公正原则: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最基本原则。公共问题的解决,只有依据一定时代的人们所公认的公正性,才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二)有效性原则: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必须能够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这种有效性,一是指时间上要有效,就是要在恰当的时间内解决公共问题。二是在政策范围方面要有效。三是在政策标准方面要有效。

(三)连续性原则:政策要有连续性,公共政策更是如此。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强调连续性,注意发挥传统政策的优势,利用传统改造传统,可能会取得更大的社会效果。

(四)周密性原则:主要说的是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矛盾,周到细致地将一项公共政策制定出来并贯彻下去。这种周密性,既要详尽地分析所面对特定的社会问题的包含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又要注意不同的政策设计所带来的不同的社会后果,特别是不同的政策选择所需要运用的各类资源。

7.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本能的反映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理性认识就是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对。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在大脑中产生的反映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它只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如颜色、形状、声音、冷热和气味等)和外部联系,尚未达到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因此有待于发展提高到理性认识阶段。

因此,选择B选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区别在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在于: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发源于实践,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体现了认识的唯物论。

8.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注重“人在情景中”的理念。为了促进服务对象社会心理发展正常,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应重视服务对象:

A.与环境的适应

B.自我的发展

C.以往的生活经验

D.人生理想的确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工知识。

第二步,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把案主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案主所处的环境把握案主的问题。案主所处的环境一般涉及家庭、亲属、邻里、朋友、学校和工作单位等。

因此,选择A选项。

9.刘某是今年的高考状元,某教育培训机构以刘某在该机构参加过培训为由,对外宣称自己能够年年培养出高考状元,这种做法错误在于:

A.将原因当成结果

B.将个别当成一般

C.将部分当成整体

D.将要素当成系统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个别与一般是反映事物多样性和统一性辩证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个别指单个的具体事物,又指事物的个性;一般指许多个别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又指事物的共性。个别和一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本题中刘某考状元的事例只是个别现象,而该教育培训机构却说能够年年培养出高考状元,则是错误的把个别现象当作了一般现象。

因此,选择B选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庐山在黄山以北、嵩山以南

B.我国有6个省级行政区与邻国接壤

C.在我国,丹顶鹤的主要栖息地是东北

D.新疆和青海的部分地区属于印度洋流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丹顶鹤栖息于开阔的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海边滩涂、芦苇、沼泽以及河岸沼泽地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地区。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庐山位于江西省,黄山位于安徽省,嵩山位于河南省,三者由北到南的顺序依次是嵩山、黄山、庐山,A项排除。

B项:我国与邻国接壤的省份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九个省份,B项排除。

D项:新疆和青海没有河流流入印度洋,青海的部分地区属于太平洋流域,新疆的部分地区属于北冰洋流域,D项排除。

11.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学者为形式,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因此,选择C选项。

12.新材料科学技术是高科技的基础,它的一个标志技术是半导体技术。(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新材料技术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被誉为高新技术的基础。超导技术和纳米材料是新材料技术的标志性技术。

因此,本题错误。

①半导体技术是指半导体加工的各种技术,包括晶圆的生长技术、薄膜沉积、光刻、蚀刻、掺杂技术和工艺整合等技术。

②超导技术是研究物质在超导状态下的性质、功能以及超导材料、超导器件的研制、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电阻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超导材料包括金属低温超导材料、陶瓷高温超导材料和有机超导材料等。超导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国民经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与医疗卫生等具有重大价值。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

A.它能化为人民群众变革现存世界的武器

B.他大量吸收了历史上的优秀成果,从而适用于任何时期的任何问题

C.它是最高最后的思想体系

D.它已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从而永远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它能成为人民群众变革世界的武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进程。

因此,选择A选项。

14.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种类中的主犯,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B.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都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都是主犯

D.在一般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概述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不一定都是主犯。我国刑法划分共同犯罪人种类的标准是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的大小,而不是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在共同犯罪中,如果实行犯起到了主要作用,那么该实行犯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如果实行犯起到了次要作用。那么该实行犯是从犯。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了次要的作用,那么该实行犯是胁从犯。因此C项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15.可以用来发布规章的公文种类是:

A.命令

B.决定

C.通知

D.通告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三项,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所以可以用来发布规章的公文种类是命令。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二项,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B项排除。

C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八项,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C项排除。

D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六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D项排除。

16.下列中国古代作家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韩愈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因此,选择D选项。

AC项: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也常被称为“老杜”。李白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与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并非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C项错误。

B项: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并非唐宋八大家之一。B项错误。

17.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各国失业率普遍上升,这种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经济繁荣时周期性失业率下降,经济萧条时周期性失业率上升。题干中,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引起欧洲各国失业率上升,属于周期性失业。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A项排除。

B项: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了资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替代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需求的相对减小就会使失业增加。此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这种失业。属于这种失业的工人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作。B项排除。

C项: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C项排除。

18.流动性陷阱是指下列哪种情况:

A.经济体系中货币发行过多

B.利率上升使得人们想持有更少的货币

C.家庭财富将掉入资产陷阱中,不容易被转成现金

D.公众强烈偏好把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即货币持有在手中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

因此,选择D选项。

19.血浆包括各种矿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激素和维生素等。在上述各种物质中,造成血液颜色为红色的是:

A.激素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激素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但激素不是造成血液颜色为红色的原因。A项排除。

C项: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参与许多生命活动,是细胞膜及不少组织的组成部分。糖类具有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促进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作用。糖类不是造成血液颜色为红色的原因。C项排除。

D项: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不是造成血液颜色为红色的原因。D项排除。

20.按照上海垃圾分类规则,普通师生使用过的口罩、手套等属于:

A.有害垃圾

B.湿垃圾

C.可回收垃圾

D.干垃圾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知识。

第二步,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分类:(一)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二)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三)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普通师生使用过的口罩、手套属于生活废弃物,是干垃圾。

因此,选择D选项。

2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是由于:

A.汇率下降

B.最终产品与劳务增加

C.失业率下降

D.存在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能准确地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因此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是由于最终产品与劳务增加。

因此,选择B选项。

22.在职业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是一种驱动力。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个人利益

D.经济利益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

第二步,在职业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是一种驱动力。但他不是唯一的动力,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动力原因。人的精神状态、职业道德水平的高度,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选择D选项。

23.月食发生时:

A.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B.太阳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C.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D.是在新月的时候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月食,又称月蚀,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阴影又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

因此,选择C选项。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24.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A.政策问题的认定

B.政策目标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认定

D.社会问题的认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决策知识。

第二步,政策制定又被称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它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政策过程包括政策问题界定、构建政策议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等阶段。我们一般认为,政策过程首先是政策问题界定。

因此,选择A选项。

一般认为,公共政策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政策监督五个方面。

25.“五月炎蒸汽”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

A.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B.春季增温快的现象

C.雨季来临前的天气

D.春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出自南北朝时期庾信的《奉和夏日应令诗》。“五月炎蒸气”指的是春季增温快的现象,是春季炎热的天气。五月为春季末期,雨季没到,多晴天,正午太阳高度较高,获得太阳光热较多,增温快。

因此,选择B选项。

26.强震指震级等于或大于(

)的地震。

A.5级

B.6级

C.7级

D.8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强震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震级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地震愈大,震级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1.0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因此,选择B选项。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27.甲、乙夫妇带着名贵爱犬去海边度假,散步时老婆乙和狗同时掉进海里,甲赶忙跳下海,先将狗救上岸,待再救乙上岸时,乙因溺水过久抢救无效死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是不作为

B.甲的主观上是故意的

C.本案属于义务冲突

D.乙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

第二步,在犯罪的客观方面中,不作为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