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3文言词语梳理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1-3文言词语梳理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1-3文言词语梳理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1-3文言词语梳理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1-3文言词语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一、解释下面加点词:1.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不可以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木直中绳_________________4.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__6.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8.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9.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1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_______________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一、1.勉励,鼓励。2.停止。3.合于。4.靠近,接近。5.片刻。6.提起脚跟。7.凭借,利用。车8.名词作动词,游泳。横渡。9.半步。10.用刀雕刻。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此处泛指雕刻。二、1.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其弯曲。2.有通又:又。暴通曝:晒干。3.知通智:智慧。4.生通性:天赋,资质。三、1.博学:广博地学习。2.神明:人的精神、智慧。3.黄泉:地下的泉水。4.寄托:藏身。四、翻译下面句子: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_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不再挺直,(这)是用火烤使它弯曲的工艺让它这样的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不是更加洪亮,但听的人听得清楚。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和智慧就自然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尘土,下饮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心专师说一、解释下面加点词:1.孰能无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惑而不从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______________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___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______7.士大夫之族_____________________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________9.师道之不复可知矣。_____________10.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圣人无常师。__________________12.郯子之徒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术业有专攻____________________1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______________15.余嘉其能行古道________________16.作《师说》以贻之。_____________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或师焉,或不焉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1.古之学者必有师2.吾从而师之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4.小学而大遗5.师不必贤于弟子四、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1.吾从而师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耻学于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学而大遗___________________一、1.谁。疑惑。2.动词,有疑惑。3.本来。4.流传。5.因此。更加。6.糊涂。7.类。8.阿谀,奉承。9.风尚。10.不屑一提,即极度鄙视。11.固定的。12.类。13.学习,研究。14.普遍。15.赞赏。16.赠送。二、1.受通授:教授。2.读通逗: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3.不通否:不从师。三、1.学者:求学的人。2.从而:跟从并且。3.众人:一般人。4.小学:小的方面学了。5.不必:不一定。四、1.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2.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3.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五、翻译下面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要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那道理、解释那疑难问题的老师。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理解句读,不能解释疑难问题,有的跟从老师学习,有的却不跟从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了但大的方面却丢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智的。赤壁赋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2.纵一苇之所如()3.渺渺兮予怀()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举匏樽以相属()6.苏子愀然,正襟危坐()7.抱明月而长终()8.而吾与子之所共食()9.望美人兮天一方()10.羡长江之无穷()1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2.虽一毫而莫取()二、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山川相缪()3.举匏尊以相属()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词并加以解释: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正襟危坐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6.侣鱼虾而友麋鹿一、1.农历每月十五日2.往,到3.心中的情思4.遗弃5.致意,劝酒6.端正7.长久,永远8.享用9.内心思慕之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10.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助词,的)11.竟12.即使二、1.冯,通“凭”2.缪,通“缭”3.尊,通“樽”,三、1.舞,使……起舞;泣,使……哭泣。2.正,使动,使……正。3.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4.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5.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6.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四、翻译下面的句子: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思慕),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时的英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居是州,恒惴栗()2.入深林,穷回溪()3.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5.觉而起,起而归()6.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8.引觞满酌,颓然就醉()9.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10.故为之文以志()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余自为僇人()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加以解释:1.日与其徒上高山()2.望西山,始指异之()3.穷山之高而止()4.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一、1.常常2.走到尽头3.拨,分开4.至,到5.睡醒6.沿着7.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腿前伸,形呈簸箕状,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表现,此指自由惬意,无拘无束的样子。8.举;接近9.解除束缚;暗10.记二、1.通“戮”2.通“趋”三、1.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2.异,意动用法,以……为异3.穷,走到尽头,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高,高处,顶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4.青、白,青山、白水,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际,交会,名词活用作动词。四、翻译下面句子: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我这以后才知道过去等于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六国论一、解释下面加点词: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3、固不在战矣()4、此言得之()5、思厥先祖父()6、子孙视之不甚惜()7、与赢而不助五国也。()8、燕赵之君,始有远略()9、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1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1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6、洎牧以谗诛。()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暴秦之欲无厌()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2、日削月割()3、以地事秦义不赂秦()4、李牧连却之()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6、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在句中的含义1.思厥先祖父()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3.可谓智力孤危()4.后秦击赵者再()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6、其实百倍()一、1、兵器2、灭亡都,皆3、(本来)4、适宜,得当5、他们的6、对待7、结交8、开始9、才招致10、命运11、两次击退12、礼遇13、以前爱惜依附14、胁迫15、自取下策16、及,等到二、1、“厌”同“餍”,满足2、“当”同“倘”如果三、1、完:保全2、日:一天天的;月:一月月的3、义:坚持正义4、却:击退,使……退却5、礼:礼遇6、终:坚持到底四、1.祖辈父辈2.以致,以至于3.智慧力量4.两次5.旧事6、不去7、那实际情况五、翻译下面句子: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2.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呢。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有像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阿房宫赋一、解释下面加点词:1、六王毕,四海一()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5、骊山北构而西折()6、矗不知其几千万落()7、杳不知其所之也()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9、剽掠其人()10、多于在庾之粟粒()11、日益骄固()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在句中的含义1、钩心斗角()2、明星荧荧()3、韩、魏之经营()4、齐、楚之精英()5、可怜焦土()6、直走咸阳()7、气候不齐()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1、辇来于秦()2、朝歌夜弦()3、鼎铛玉石()4、金块珠砾()5、骊山北构而西折()6、族秦者秦也()7、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8、辞楼下殿,辇来于秦()9、日益骄固()10、六王毕,四海一()1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1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1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1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6、奈何取之尽锱铢()一、1、统一2、吝惜3、达到顶点4、灭族5、建造6、高耸座,所7、远到8、久,长久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9、攻击,击10、屋外贮积的谷仓11、顽固12、通“曼”,久长二、1、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2、明亮的星光;3、指金玉珠宝等物;4、指金玉珠宝等物;5、可惜;6、趋向7、天气三、1、辇,乘坐辇车2、弦,奏乐3、鼎,把鼎当做;玉,把玉当做4、块砾金,把金当做;珠,把珠当做5、北,向北;西,向西6、族,灭族,杀死一族的人7、蜂房,像蜂房;水涡,像水涡8、辇,乘辇车9、日,一天比一天10、一,统一11、虹,出现虹12、龙,出现龙13、焦土,化为焦土14、收藏,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15、鉴,以……为鉴16、尽,使……尽四、翻译下面句子: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攻击掠夺他们的人民,(才)堆积如山。指南录后序一、解释下面加点词: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予更欲一觇北()3.辞相印不拜()4.抗辞慷慨()5.北亦未敢遽轻吾国()6.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7.予羁縻不得还()8.则直前诟虏帅失信()9.数吕师孟叔侄为逆()10.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11.中兴机会,庶几在此。()12.诡踪迹()13.穷饿无聊()14.追购又急()15.诋大酋当死()16.为巡船所物色()17.殆例送死()18.质明,避哨竹林中()19.然微以自文于君亲()20.然以自文于君亲()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2.臣死有余僇()3.层见错出()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1.予分当引决()2.道海安、如皋()一、1.任命、授职2.窥视3.授予官职或接受任命4、古今异义,意气激昂5.立刻6.挑拨、陷害7.软禁、扣押8.责骂9.列举罪状10.到11.差不多12.隐蔽、隐藏13.没有依靠14.重金收买、悬赏捉拿15.辱骂16.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17.接近于18.天刚亮的时候19.无、没有20.文饰二、1.同“搢”,插2.同“戮”,罪3.见,通“现”三、1.名词作状语,按名分2.名词作动词,取道四、 翻译下面句子:1.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国家大事到这个地步,我不能够爱惜自己的身体,估计元军也尚且可以用言语来打动他们。2.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请主持国事的人相见,大家都说我出使一趟是可以解除祸患。五人墓碑记一、解释下面加点词:1.以旌其所为()2.亦已众矣()3.在丁卯三月之望()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5.为之声义()6.众不能堪,抶而仆之()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8.于是乘其厉声以呵()9.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0.按诛五人()11.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12.呼中丞之名而詈之()13.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1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15.且矫诏纷出()16.而又有剪发杜门()17.视五人之死()18.以老于户牖之下()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独五人之皦皦()2.敛赀财以送其行()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1.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安能屈豪杰之流()3.不能容于远近()一、1.表扬2.副词,甚、太3.农历每月15日4.古今异义,品行成为(是)5.伸张6.笞打、鞭打7.党羽8.责骂9.厕所10.追究、查办11.并合在一起的样子12.斥骂13.动词,拿出14.指平民15.假托16.堵塞、阻塞17.比较18.窗户二、1.同“皎皎”,明亮的样子。2.同“资”钱财。三、1.匣子,这里名词作动词,收殓2.使动用法,使……屈身3.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四、翻译下面句子:1.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因此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替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它来阐明生死的重大意义,平民百姓对国家有重大作用。2.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魏忠贤也犹豫不决,畏惧正义。非同寻常的阴谋难以立即发动。烛之武退秦师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夫晋,何厌之有4.秦伯说5.失其所与,不知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且贰于楚也2.辞曰:“臣之壮也……”3.敢以烦执事4.夜缒而出5.越国以鄙远6.焉用亡郑以陪邻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8.行李之往来9.又欲肆其西封10.吾其还也一、1.已,同“矣”,句末语气词2.共,同“供”,供给3.厌,同“餍”,满足4.说,同“悦”,高兴5.知,同“智”,明智二、1.贰,从属于二主2.辞,推辞3.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4.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5.鄙,名作动,当做边邑。6.陪,增加7.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8.行李,也作“行理”,外交使节9.肆,延伸,扩张;封,疆界10.其,表商量语气,还是。三、翻译下列句子。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晋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对楚国存在贰心(在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国国君)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必浚其泉源2.人君当神器之重3.永保无疆之休4.莫不殷忧而道著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6.虽董之以严刑7.奔车朽索,岂可忽乎8.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9.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10.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11.简能而任之12.代下司职一、1.“无”通“毋”,不要。二、1浚:疏通,深挖。2.当:主持,掌握。3.休:美好,福祉4.殷忧:深切的忧虑。5.得志,得行其志,如愿以偿。纵情,放纵感情,即“骄傲”。傲物,轻视他人。6.董,督责。7.忽,轻视,怠慢。8.谦冲,谦虚。牧,约束,修养。9.敬,慎。10.黜,排斥。11.简,挑选,选拔。12.司,管理。三、翻译下列句子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即使(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4.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国君就可以尽情享受出巡游玩的快乐,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得到教化。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解释下面加点词:1.使人遗赵王书()2.窃计欲亡走燕()3.即患秦兵之来()4.王必无人()5.相如奉璧奏秦王()6.传以示美人及左右()7.相如因持璧却立()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9.礼节甚倨()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11.召有司案图()12.从径道亡()1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14.拜相如为上大夫()15.其后秦伐赵,拔石城()16.左右皆靡()17.于是秦王不怿()18.已而相如出()19.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20.于是舍人相与谏曰()21.徒慕君之高义也()2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3.相如虽驽()24.独畏廉将军哉()25.顾吾念之()26.今两虎共斗()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2.可与不()3.召有司案图()4.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5.秦自缪公以来()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三、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意思:1.请指示王()2.布衣之交()3.于是相如前进缶()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1.舍相如广成传舍()2.奉璧西入秦()3.完璧归赵()4.且庸人尚羞之()一、1.送给2.逃跑3.则,就4.倘若,假如5.呈献,进献6.给…看7.退后8.整饰礼仪表示敬意9.傲慢10.道歉11.官吏的通称12.便道,小路13.条约、协议14、任命、授予官职15.攻下16.退却17.高兴,喜悦18.过了些时候19.远远看见20.一起.21.只是22.比……怎么样23.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24.难道25.只是26.如果现在二、1.“质”通“鑕”,铁砧板2.“不”通“否”3.“案”通“按”,审察、察看4.“介”通“芥”,小草。“一介之使”表明使者身份之低和礼数之简5.“缪”通“穆”6.“孰”通“熟”,仔细三、1.指示,指给……2.布衣,平民3.前进,上前进献4.宣言,扬言,到处说5.亲戚,近亲及姻亲,内亲外戚四、1.第一个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2.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3.完,使动用法,使……完整4.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五、翻译下面句子: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想给秦国(和氏璧),秦国的城池又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了。2.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赵国给秦国和氏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在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要求)而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终于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见相如,完成各项礼节让他回去。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是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6.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鸿门宴一、解释下面加点词:1.沛公军霸上()2.旦日飨士卒()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4.君安与项伯有故()5.秦时与臣游()6.籍吏民()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8.范增数目项王()9.常以身翼蔽沛公()10.瞋目视项王()11.若入前为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