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课件_第1页
第四章-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课件_第2页
第四章-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课件_第3页
第四章-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课件_第4页
第四章-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1重氮化反应

重氮盐(亲电反应)X:-Cl、-Br、-NO3、HSO4,HX常用HCl、H2SO4ArNH2:重氮组分第四章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1重氮化反应1一、反应机理1.亲电试剂在稀酸介质中:在稀HCl介质中:在冷的硫酸介质中:亲电试剂:在稀硫酸中:N2O3在稀HCl中:NOCl、N2O3在稀HBr中:NOBr、N2O3在浓硫酸中:NO+亲电性:NO+>NOBr>NOCl>N2O3一、反应机理1.亲电试剂22.反应历程(1)N-亚硝化反应:X:Cl,Br,ONO(2)形成重氮盐:2.反应历程(1)N-亚硝化反应:X:C33.重氮反应速率在稀硫酸中:在稀盐酸中:3.重氮反应速率在稀硫酸中:4二、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1.酸的用量和浓度无机酸的作用:A:芳胺溶解

(不溶)(溶解)(游离胺)

B:与NaNO2反应生成HNO2二、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1.酸的用量和浓度(不溶)5酸的用量:酸用量不足时:发生自偶合反应重氮盐易分解酸用量过多时:影响游离芳胺的生成,反应速率降低。酸应适当过量:通常芳胺与酸的摩尔比为Ar-NH2:酸=1:(2.5~4)酸的用量:酸用量不足时:发生自偶合反应62.亚硝酸用量亚硝酸不足时:发生自偶合反应亚硝酸过多时:过量的HNO2分解产生其他副反应(使偶合组分亚硝化、氧化、或其他旁支反应)亚硝酸应适当过量。HNO2过量较多时,可采用尿素或氨基磺酸分解。2.亚硝酸用量亚硝酸不足时:发生自偶合反应73.反应温度温度较高时:重氮盐不稳定HNO2易分解一般控制在0~5℃;重氮盐稳定性好时,可控制在10~15℃。3.反应温度温度较高时:重氮盐不稳定84.芳胺的碱性芳胺的碱性强,有利于亚硝化反应;同时铵盐的稳定性提高,游离芳胺浓度低,不利于重氮化反应。酸浓度低时,芳胺碱性强,重氮化反应快;酸浓度较高时,芳胺碱性弱,重氮化反应快。4.芳胺的碱性芳胺的碱性强,有利于亚硝化反应;同时铵盐的稳定9三、重氮化合物的稳定性1.重氮盐pH稳定性重氮盐的结构随pH而变化:pH<6,较稳定不稳定pH=11pH>13,无偶合能力三、重氮化合物的稳定性1.重氮盐pH稳定性pH<6,较稳定10重氮盐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会发生分解:酸性介质:碱性介质:

重氮盐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会发生分解:112.对温度稳定性:受热易分解。3.对光稳定性:对光敏感,易分解。4.对金属稳定性在酸性介质中,某些金属或金属盐,如铜、铁、铅及其盐类,可加速重氮盐的分解。2.对温度稳定性:受热易分解。12四、重氮化方法1.顺法(直接法):将芳胺溶于稀酸中,在冷却条件下进入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适用于碱性较强的芳胺:胺:酸=1:2.5(mol)碱性较弱的芳胺:胺:酸=1:3.52.逆法:将芳胺和亚硝酸钠的中性或碱性混合液,加入到冷的无机酸中进行重氮化。适用于含磺酸基或羧基的芳胺。这些芳胺可形成分子内盐,难溶于水。如四、重氮化方法1.顺法(直接法):将芳胺溶于稀酸中,在冷却条133.亚硝酰硫酸重氮化法将亚硝酸钠加入到浓硫酸中,边搅拌边缓慢升温到70℃,保温溶解,冷却到室温,形成亚硝酰硫酸(NOSO4H),再进入芳胺进行重氮化。适用于碱性极弱的芳胺。这类芳胺一般含有多个吸电子基,如1-氨基蒽醌。3.亚硝酰硫酸重氮化法14§2偶合反应重氮盐+偶合剂偶氮染料偶合剂:(1)酚:如苯酚、萘酚及其衍生物(2)芳胺:如苯胺、萘胺及其衍生物(3)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如(4)氨基萘酚磺酸类:如H酸、J酸等。§2偶合反应重氮盐+偶合剂15一、偶合机理亲电反应偶合组分上电子云密度高,偶合能力强。一、偶合机理亲电反应16二、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1.重氮盐组分重氮盐上吸电子取代基的吸电子性越强,吸电子取代基数目越多,偶合反应越快。2.偶合组分偶合组分中给电子基的给电子能力越强,给电子取代基数目越多,偶合反应越快。

二、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1.重氮盐组分173.介质pH值A.pH值不同,反应速率不同。酚:最佳反应pH值9~10芳胺:最佳反应pH值4~7吡唑啉酮:最佳反应pH值7~93.介质pH值A.pH值不同,反应速率不同。18B.pH值不同,偶合反应位置不同。对于氨基萘酚磺酸,介质pH值不同,偶合位置不同。给电子性:-O->-NH2>-OH在碱性条件下偶氮基进入羟基的邻位;在弱酸性条件下偶氮基进入氨基的邻位。B.pH值不同,偶合反应位置不同。19合成双偶氮或多偶氮染料时,应先用弱偶合剂进行反应,然后再用强偶合剂反应。如有些氨基萘酚磺酸类偶合剂,只能进行一次偶合,如合成双偶氮或多偶氮染料时,应先用弱偶合剂进行反应,然后再用强20判断是否能进行二次偶合?判断是否能进行二次偶合?214.温度温度升高,偶合反应速率加快,但重氮盐的分解速率更快。偶合反应一般在低温下进行。5.盐效应偶合组分与重氮盐的电荷相反时,介质中盐浓度增加,反应速率降低;偶合组分与重氮盐的电荷相同时,介质中盐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加;偶合组分或重氮盐为电荷中性时,反应速率不受介质中盐浓度的影响。4.温度22§3合成偶氮染料的其他方法1.氧化偶合一些含氮杂环化合物难以重氮化,可采用含氮杂环的腙与偶合剂在氧化剂存在下进行偶合。用于制备羟基在β位的杂环类分散染料和氮杂菁的阳离子染料。§3合成偶氮染料的其他方法1.氧化偶合用于制备羟基在β位232.硝基化合物缩合法用于制备某些二苯乙烯类偶氮染料3.酮类或醌类缩合2.硝基化合物缩合法3.酮类或醌类缩合244.亚硝基化合物与芳伯胺缩合4.亚硝基化合物与芳伯胺缩合25§4偶氮染料的表示方法在有些文献中,偶氮染料表示为:重氮组分偶合组分表明染料的合成途径和结构。如:苯胺2-萘酚重氮组分:偶合组分:偶氮染料:

§4偶氮染料的表示方法在有些文献中,偶氮染料表示为:26多偶氮染料常在箭头上用[1]、[2]…表示偶合反应的次序,如多偶氮染料常在箭头上用[1]、[2]…表示偶合反应的次序,如27§5偶氮染料的结构和性质一、互变异构1.几何异构λmax(nm)319280ε220005260§5偶氮染料的结构和性质一、互变异构λmax(nm)282.偶氮式与腙式互变异构λmax(nm)410480ε2500035000

2.偶氮式与腙式互变异构λmax(nm)41029二、对酸、碱稳定性染料分子中有些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会发生水解、离子化等现象,导致染料的颜色、上染性能等发生变化。酯基、酰胺基、氰基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

二、对酸、碱稳定性染料分子中有些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会发生30三、氧化剂、还原剂对偶氮染料的作用偶氮染料在还原剂作用下会发生褪色:还原剂:保险粉的碱性溶液、二氯化锡的酸性溶液等。偶氮染料在强氧化剂作用下会发生分解而褪色。三、氧化剂、还原剂对偶氮染料的作用偶氮染料在还原剂作用下会发31第四章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1重氮化反应

重氮盐(亲电反应)X:-Cl、-Br、-NO3、HSO4,HX常用HCl、H2SO4ArNH2:重氮组分第四章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1重氮化反应32一、反应机理1.亲电试剂在稀酸介质中:在稀HCl介质中:在冷的硫酸介质中:亲电试剂:在稀硫酸中:N2O3在稀HCl中:NOCl、N2O3在稀HBr中:NOBr、N2O3在浓硫酸中:NO+亲电性:NO+>NOBr>NOCl>N2O3一、反应机理1.亲电试剂332.反应历程(1)N-亚硝化反应:X:Cl,Br,ONO(2)形成重氮盐:2.反应历程(1)N-亚硝化反应:X:C343.重氮反应速率在稀硫酸中:在稀盐酸中:3.重氮反应速率在稀硫酸中:35二、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1.酸的用量和浓度无机酸的作用:A:芳胺溶解

(不溶)(溶解)(游离胺)

B:与NaNO2反应生成HNO2二、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1.酸的用量和浓度(不溶)36酸的用量:酸用量不足时:发生自偶合反应重氮盐易分解酸用量过多时:影响游离芳胺的生成,反应速率降低。酸应适当过量:通常芳胺与酸的摩尔比为Ar-NH2:酸=1:(2.5~4)酸的用量:酸用量不足时:发生自偶合反应372.亚硝酸用量亚硝酸不足时:发生自偶合反应亚硝酸过多时:过量的HNO2分解产生其他副反应(使偶合组分亚硝化、氧化、或其他旁支反应)亚硝酸应适当过量。HNO2过量较多时,可采用尿素或氨基磺酸分解。2.亚硝酸用量亚硝酸不足时:发生自偶合反应383.反应温度温度较高时:重氮盐不稳定HNO2易分解一般控制在0~5℃;重氮盐稳定性好时,可控制在10~15℃。3.反应温度温度较高时:重氮盐不稳定394.芳胺的碱性芳胺的碱性强,有利于亚硝化反应;同时铵盐的稳定性提高,游离芳胺浓度低,不利于重氮化反应。酸浓度低时,芳胺碱性强,重氮化反应快;酸浓度较高时,芳胺碱性弱,重氮化反应快。4.芳胺的碱性芳胺的碱性强,有利于亚硝化反应;同时铵盐的稳定40三、重氮化合物的稳定性1.重氮盐pH稳定性重氮盐的结构随pH而变化:pH<6,较稳定不稳定pH=11pH>13,无偶合能力三、重氮化合物的稳定性1.重氮盐pH稳定性pH<6,较稳定41重氮盐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会发生分解:酸性介质:碱性介质:

重氮盐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会发生分解:422.对温度稳定性:受热易分解。3.对光稳定性:对光敏感,易分解。4.对金属稳定性在酸性介质中,某些金属或金属盐,如铜、铁、铅及其盐类,可加速重氮盐的分解。2.对温度稳定性:受热易分解。43四、重氮化方法1.顺法(直接法):将芳胺溶于稀酸中,在冷却条件下进入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适用于碱性较强的芳胺:胺:酸=1:2.5(mol)碱性较弱的芳胺:胺:酸=1:3.52.逆法:将芳胺和亚硝酸钠的中性或碱性混合液,加入到冷的无机酸中进行重氮化。适用于含磺酸基或羧基的芳胺。这些芳胺可形成分子内盐,难溶于水。如四、重氮化方法1.顺法(直接法):将芳胺溶于稀酸中,在冷却条443.亚硝酰硫酸重氮化法将亚硝酸钠加入到浓硫酸中,边搅拌边缓慢升温到70℃,保温溶解,冷却到室温,形成亚硝酰硫酸(NOSO4H),再进入芳胺进行重氮化。适用于碱性极弱的芳胺。这类芳胺一般含有多个吸电子基,如1-氨基蒽醌。3.亚硝酰硫酸重氮化法45§2偶合反应重氮盐+偶合剂偶氮染料偶合剂:(1)酚:如苯酚、萘酚及其衍生物(2)芳胺:如苯胺、萘胺及其衍生物(3)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如(4)氨基萘酚磺酸类:如H酸、J酸等。§2偶合反应重氮盐+偶合剂46一、偶合机理亲电反应偶合组分上电子云密度高,偶合能力强。一、偶合机理亲电反应47二、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1.重氮盐组分重氮盐上吸电子取代基的吸电子性越强,吸电子取代基数目越多,偶合反应越快。2.偶合组分偶合组分中给电子基的给电子能力越强,给电子取代基数目越多,偶合反应越快。

二、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1.重氮盐组分483.介质pH值A.pH值不同,反应速率不同。酚:最佳反应pH值9~10芳胺:最佳反应pH值4~7吡唑啉酮:最佳反应pH值7~93.介质pH值A.pH值不同,反应速率不同。49B.pH值不同,偶合反应位置不同。对于氨基萘酚磺酸,介质pH值不同,偶合位置不同。给电子性:-O->-NH2>-OH在碱性条件下偶氮基进入羟基的邻位;在弱酸性条件下偶氮基进入氨基的邻位。B.pH值不同,偶合反应位置不同。50合成双偶氮或多偶氮染料时,应先用弱偶合剂进行反应,然后再用强偶合剂反应。如有些氨基萘酚磺酸类偶合剂,只能进行一次偶合,如合成双偶氮或多偶氮染料时,应先用弱偶合剂进行反应,然后再用强51判断是否能进行二次偶合?判断是否能进行二次偶合?524.温度温度升高,偶合反应速率加快,但重氮盐的分解速率更快。偶合反应一般在低温下进行。5.盐效应偶合组分与重氮盐的电荷相反时,介质中盐浓度增加,反应速率降低;偶合组分与重氮盐的电荷相同时,介质中盐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加;偶合组分或重氮盐为电荷中性时,反应速率不受介质中盐浓度的影响。4.温度53§3合成偶氮染料的其他方法1.氧化偶合一些含氮杂环化合物难以重氮化,可采用含氮杂环的腙与偶合剂在氧化剂存在下进行偶合。用于制备羟基在β位的杂环类分散染料和氮杂菁的阳离子染料。§3合成偶氮染料的其他方法1.氧化偶合用于制备羟基在β位542.硝基化合物缩合法用于制备某些二苯乙烯类偶氮染料3.酮类或醌类缩合2.硝基化合物缩合法3.酮类或醌类缩合554.亚硝基化合物与芳伯胺缩合4.亚硝基化合物与芳伯胺缩合56§4偶氮染料的表示方法在有些文献中,偶氮染料表示为:重氮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