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养殖技术】鳜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新技术_第1页
【农业养殖技术】鳜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新技术_第2页
【农业养殖技术】鳜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新技术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养殖技术】鳜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新技术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闻名遐迩的淡水珍贵鱼类。早在我国唐代(公元618-907年)名人张志和就曾以"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来赞赏其美味。但是,直到解放后,特别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力发展鳜鱼等特种水产养殖情况下,广大的人民群众方能普遍享受到它的美味。可是不少省(市)如广东省顺德、中山,湖北省浠水、武汉以及江、浙两省一些集中养殖区实施了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和过度投饵等原因而带来多种较严重疾病及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该鱼常见病的调查研究及其防治等作一分析研讨,以期抛砖引玉。一、暴发型出血性流行病该病鱼症状主要表现在鳃盖及各鳍条、体侧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Ecchymoses),尤其反映在鳃瓣内充满血块和血粘液物。肝脏和胆囊肿大,肝表层深黄色或浅白色。经肝组织切片表明,肝细胞出现自溶融化,胞核萎缩、坏死及严重充血现象。从血相分析表明:病鱼红细胞为0.78-0.98×106/mm3与血清总蛋白0.38-1.75克%,正常值分别降低56-87%与62-95%;粒性白细胞为5800-7200个/mm3较正常值增加9-15%,表明已严重炎症状况。此病蔓延甚快,在水温25-30℃条件下,急性暴发型的病鱼3-4天死亡;亚急性型约7-8天死亡。严重的病鱼池死亡率可达60%。该病病因主要在环境不良情况下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也有认为先由病毒感染,继由病菌扩大蔓延。但当指出:在水体或鱼体上寄生的生物媒介如车轮虫、指环虫、鳋类、水蛭类及棘头虫类等带菌者。据实验:取自病鱼池中的藻类和鱼鳃上寄生虫,通过分离出细菌并接种于健康鱼体上经24小时致病。可见病鱼池内生物包括鱼类寄生虫,是传染暴发型出血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防治措施:1、彻底清塘消毒由于鳜鱼喜栖于水质清洁及硬底质的水域,故须彻底清除多余泥的塘泥消毒。消毒措施:采用石灰粉与洁尔灭合剂或用福尔马林与石灰浆合剂。这些合剂的清塘消毒较用单一的石灰效力要强一、二倍以上。既可彻底除野,又可灭除真菌、细菌及病毒。2、加强饲养管理放养前鱼种要用应氏消毒剂或新品一元二氧化氯制剂2-3ppm浸浴15-20分钟。储养的饲料鱼如罗非鱼、小鲫鱼等,均先用含1.2-2‰EZO-活力源添加剂的饲料喂食后二小时内再扦捕提供鳜鱼食用。据在江苏省吴江、无锡等一些养殖场的使用结果表明,经持续食用含EZO(I型)--活力源饲料的鳜鱼较对照鱼体质结实、健壮,体色分外鲜艳,且具较强的抗能力,对预防出血病、肠炎病等有显著效果。3、药物治疗由于病鱼食欲减退,甚至厌食,加上水体中的鱼的体表均有大量的病菌,故宜采用全池泼洒一种新药鱼血停0.25ppm或新药一元二氧化氯制剂0.7-1.2ppm或应氏消毒剂0.7-1.4ppm;再辅以投喂含EZO-活力源添加剂复配增效剂的饵料鱼,这样内服外用3-4天,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由于寄生性的车轮虫、蠕虫等是带菌者,故先用"鱼虫克星"和"咪唑王"杀灭之,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二、疖疮病该病鱼症状首先在鱼体背至侧线上部体表发生红肿样炎症,逐渐充血扩大形成局部溃疡(Ulcer)、肌肉坏死成脓疥病灶,直至脓疥腐烂。用手摸之流出脓汗和脓血混合液等粘滞物。这是由点状气单胞菌感染所致。该病的蔓延亦甚快,在江、浙一带水温10-15℃时就发现此流行病,若不及时防治死亡率也较高。感染途径和防治措施与前同。三、中华鳋病与锚头鳋病该病在鳜鱼各养殖阶段均有发生,尤其在鱼种阶段为甚。前者寄生在鳃边缘悬拖着卵囊像乳白色的小蛆,又叫鳃蛆病,影响鱼呼吸及易感染烂鳃病;后者钻入体表深处,致组织红肿、坏死,影响鱼类成活率。防治措施:由于鳜鱼对有机磷杀虫剂非常敏感,故不能使用敌百虫、敌敌畏等药物,对硫酸铜、硫酸铁合剂以及灭虫精等已产生明显的耐药性,药效减退。故采用最新产品"鱼虫星"1号外用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速效型鱼虫克星对中华鳋病有特效,使用量0.3ppm全池泼洒,仅在2-3小时内见效,而且药效持续(用药后至少20多天)、成本低以及混养虾、蟹等品种无不良影响。另外还采用内服除虫方法也较好。其做法先用EZOⅢ型活力源添加剂(灭虫型)拦饲料喂养饵料鱼,于饵料鱼食后2小时内再扦捕供鳜连续食用三日即可。四、指环虫病与三代虫病该病在鳜各生长阶段均有发生,尤以鱼种阶段的危害性最大。因为鳃部常受大量虫体的刺激,致使鳃丝出血、坏死发生烂鳃等症状,其死亡率甚高。防治措施常有用福尔马林10-15ppm,或丫啶黄20ppm,或硫酸铜+氨水0.5+25ppm,或高锰酸钾20ppm,或甲苯咪唑0.5-1ppm全池泼洒。但由于这些药物的急性毒性大,使用后24小时内必须换水以防中毒影响。从1999年以来,我们研制灭蠕新药"咪唑王"用于防治鳜、鳗等指环虫、三代虫病的效果也较好。例如1999-2000年4月在广东省顺德、广州和江苏省吴江、无锡等专治理鳜、鳗的指环虫病,共治疗率达86%以上,尤对治疗鳜指环虫病的效果明显。另外,采用鱼虫克星1号防治鳜指环虫病1ppm全池泼洒也有一定的疗效。五、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