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行业之泉峰汽车研究报告_第1页
零部件行业之泉峰汽车研究报告_第2页
零部件行业之泉峰汽车研究报告_第3页
零部件行业之泉峰汽车研究报告_第4页
零部件行业之泉峰汽车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零部件行业之泉峰汽车研究报告铝压铸企业,前瞻布局新能源业务铝压铸企业,前瞻布局新能源业务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逐步形成了以汽车热交换

零部件、汽车传动零部件、汽车引擎零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产

品体系,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汽车。此外,公司还生产部分洗衣机零部

件产品。公司产品种类众多,重点专注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热交换系统、汽

车传动系统、汽车引擎系统、刹车与转向系统零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

研发与制造。近年来,公司在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依托

在在铝合金焊接、消失型芯铸造及精密齿圈制造技术等创新性技术,开拓了电

机壳体、转向系统零部件及电子制动、驻车等系统零部件产品,将为公司未来

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客户资源优质。公司主要产品对应的客户为法雷奥集团、舍弗勒集团、博格华

纳集团、博世集团、麦格纳集团、马勒集团、康奈可集团等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日、法、美四大整车系列,对应的整

车车型主要包括大众、奔驰、宝马等德系车,本田、丰田等日系车,标致、雪

铁龙等法系车以及通用、沃尔沃等美系车。产品竞争力强。公司是国内拥有较大经营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之一,生

产的汽车零部件主要用于各类乘用车,在发动机钢制正时链轮、汽车空调压缩

机缸体和液力变矩器定子等细分产品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实控人潘龙泉先生,其控制的企业主要从事电动工具生产销售、汽车

零部

件生产销售以及投资管理三个版块的业务。公司实控人持股集中,股权激励绑定人才。公司由潘龙泉通过泉峰精密和泉峰

中国投资间接控制公司

58.83%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20

6

月公司发

布股权激励计划,向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副总经理以及中层管理和技术人

员(共

37

人)授予

155.69

万限制性股票。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

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和技术人员

的积极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公司

2013

年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

域,公司持续大幅度拓展该方向业务。迄今为止,世界诸多品牌的新能源车型

均装备本公司产品,比如宝马、大众、奥迪、戴姆勒、标致雪铁龙、雷诺、沃

尔沃、捷豹路虎,

本田、日产、现代、福特野马、蔚来等。2014

年新能源业务

营收为

0.004

亿元,占营收比重为

0.08%;2020

年公司新能源业务营收为

2.26

亿元,占营收比重为

16.30%。研发持续投入,业绩稳健增长毛利率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提升。2014-2020

年公司毛利率从

19.2%提升至

26.1%,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以及管理水平提升。受益于此,2014-2020

年公司净利率从

5.4%提升至

8.7%。研发持续投入。公司高度注重研发能力建设,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

核心竞争能力。公司保持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建

设、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建设。

2016-2020

年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保持在

6%以上,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在

15%以上。业绩稳健增长。公司经营稳健,营收收入从

2014

年的

5.17

亿元增长为

2020

年的

13.86

亿元,CAGR为

18%;归母净利润从

2011

年的

0.28

亿元增长为

2020

年的

1.21

亿元,CAGR为

28%。铝压铸前景广阔,泉峰汽车先发优势明显轻量化大势所趋,车身用铝前景广阔轻量化作为汽车节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据实验,汽油乘用

车减重

10%可以减少

3.3%的油耗,减重

15%可以减少

5%的油耗;柴油乘用

车则可以分别相应减少

3.9%和

5.9%的油耗;电动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也可以分别相应减少

6.3%和

9.5%的电能消耗。铝合金是轻量化的最佳解决材料。根据初步测算,铝合金用量达到

250kg相当于

减少了

500kg的汽车用钢量。对于一辆

1.5t的乘用车,则相当于在现有水平上减

少了

30%左右的重量,将燃油效率提高了

20%以上,效果显著。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规划,车辆整备质量在未来将快速降低,单车用铝量快速上涨。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0

年车辆整备质量相较

2015

年将减重

10%,

单车用铝量达到

190kg;2025

年车辆整备质量相较

2015

年将减重

20%,单车用

铝量不低于

250kg;2030

年车辆整备质量相较

2015

年将减重

35%,单车用铝量不低于

350kg。新能源电动车为了减重以提高续航,对铝合金需求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速,

渗透率逐年上升。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18

年全国乘用车销量为

2808.1

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

105.3

万辆,渗透率为

3.75%;2020

年全国乘用车销量为

2017.8

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

136.7

万辆,渗透率上升至

6.77%。新能源汽

车追求轻量化,为达目的,铝合金是其最可取的制造材料。新能源汽车的铝合金部

件主要有车身、车轮、底盘、防撞梁、地板、动力电池和座椅等,其中车身包括用

高性能铝材制作的车身骨架和用高精铝板制作的蒙皮及车门。新能源汽车催生铝合金压铸新赛道。新能源汽车虽然取消了发动机系统,但其

电池包、电驱动系统等壳体仍采用铝合金压材质,且因需集成冷却系统,制造

工艺上更加复杂。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在车身、底盘结构件上更加积极采用

铝合金压铸件。随着高真空压铸工艺、大吨位压铸机的发展,铝合金压铸的结

构件可以满足性能上的要求,使得该类产品在新能源车得以普及。车身用铝行业增长空间巨大。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计算,纯电动车用铝最高可达

361.3kg,占整备质量的

33.1%。2018

年单车用铝为

128.4kg,渗透率(实际用铝

/理论用铝最大值)为

31%,预计

2025

年单车用铝达到

226.8kg,渗透率为

50%;

2030

年单车用铝达到

283.6kg,渗透率为

56%。2016

年乘用车单车用铝约为

110kg,国际铝业协会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187kg,

2030

年将达到

242kg,CAGR为

5.8%。据此计算,2016

年中国汽车用铝为

359

万吨,到

2025

年将达到

864

万吨,2030

年达到

1074

万吨,CAGR为

8.1%。

假设

2030

年中国铝锭价格为

1500

元每吨,按照

1074

万吨的汽车用铝量计算,

2016

年中国车身用铝规模为

450

亿元,2030

年中国车身用铝规模为

1611

亿

元,CAGR为

9.5%。技术为本、客户资源优质,先发优势明显客户资源优质,凭借强大的产品组合,公司与众多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3

年起,公司连续多年获得舍弗勒和大陆联合颁

发的优质供应商奖、舍弗勒大中华区颁发的“最佳技术合作奖”、马勒颁发的

“2015

年度优秀供应商奖”、博格华纳颁发的“2015

年度最佳合作奖”、“2017

年度最佳合作奖”以及法雷奥

2017

年颁发的“全球优秀供应商奖”。公司在压铸领域拥有先进的真空压铸技术,并掌握低速层流铸造工艺,基于真空压铸的高密封性能以及低速层流铸造工艺带来的成本优势。凭借高水准的模

具设计开发能力、门类齐全的技术工艺以及快速成型能力,公司形成了强大的

同步设计开发能力。公司积极参与客户新产品的早期设计开发工作,与客户进

行同步开发甚至是合作开发新产品,产品设计完成后,公司从模具设计制造、

压铸和机加工等全生产环节的工艺性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量产,从而为

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公司新能源先发优势明显。2013

年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以来,公司持续大幅

度拓展该方向业务。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获得了丰

富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积累,并取得了一定的行业先发优势。以自动变速箱

控制阀体为代表的核心产品,除通过系统供应商广泛配套于长城、上汽、一汽、长

安外,公司已获得比亚迪、长城等多家整车厂的直供订单。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零部

件应用于宝马、大众、奥迪等诸多知名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以及弗迪动力(比亚迪旗

下企业)、蔚然动力(蔚来旗下)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司新能源业务完整覆盖新能源“三电系统”。2019

年公司抓住欧洲市场机遇、

加大在欧洲市场拓展,2019

年新能源产品实现销售

1.5

亿元。2020

年,公司

IPO募投项目

150

万套汽车零部件于

2020

4

月达产(主要为阀板和新能源

汽车零部件产能)推动公司销售收入达到

1.5

亿元,同时与比亚迪达成合作。

2021

年上半年,公司配套比亚迪

DMI超级混动平台车型的变速箱阀板已经开

始量产交付;在纯电动领域,公司已成功进入某美资电动汽车与新能源企业的

供应链体系,相关定点项目已经在

2021

年上半年量产交付;营业收入同比增

长超过

53%。公司的新能源业务将拓展至电池构件业务领域,已成功通过相关

客户的准入审核,标志着公司的新能源业务完整覆盖于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拟募投

22.8

亿扩产,新能源产品将逐渐贡献业绩由于公司下游新能源整车客户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新客户订单的不断获得,

公司现有产能已逐渐接近饱和。为把握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解决下游需求快

速增长带来的产能不足问题,公司需要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实现往新能源方向的跨越式发展。公司目前压铸产能严重不足,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订单需求,根据产能扩

张“2+N”总体战略,公司将持续对产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规划。除了加快建

设安徽和匈牙利两个生产基地外,以销售半径作为重点考虑因素的“大连分公

司”模式将成为公司的优先选择。2021

12

30

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募集

22.8

亿元投入高端汽车

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欧洲基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1)

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二期),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建

设期为两年,项目总投资

10.0

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

9.2

亿元,年利润总额为

1.4

亿元。2)

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欧洲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匈牙利米什科尔茨,

总投资

4.4

亿元,建设期为两年,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

3.95

亿

元,年利润总额为

0.58

亿元。3)

新能源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

发区,总投资

4.6

亿元,项目建设期

2

年,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

5.25

亿元,年利润总额为

0.79

亿元。新能源产品将逐渐贡献业绩。一方面公司新能源客户产品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随着募投项目投产,产能紧张的情况将得到缓解。2020

公司新能源产品营收为

2.26

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为

16.3%,我们预计

2025

年公司新能源产品营收

达到

43

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接近

70%。战略布局“压铸一体化”技术领域,大型压铸设备逐步用于量产一体化压铸是汽车结构简化的大趋势。一体化压铸车身是轻量化技术的升级,

减少车身零件数量,使得车身结构大幅简化;在轻量化的同时,简化供应链环

节,具备降低车重减少电池成本、原材料利用率高、工厂占地面积减少等多种

优点,实现汽车组装效率大幅提升。以特斯拉为例,Model3

后底板有

70

多个零部件,利用一体压铸技术,特斯拉

将其整合为

ModelY上的

2

个大件,焊点由大约

700-800

个减少到

50

个。由

于生产零部件需要各种模具、机器臂、夹具,组装零部件则需要不同的生产线,

因此零部件的大量减少必然能显著降低模具成本和组装成本。同时,一台压铸

机占地仅

100

平方米,根据埃隆-马斯克所述,采用大型压铸机后,特斯拉工厂

的占地面积减少了

30%,基础设施成本大幅降低。根据特斯拉官方的数据,一

体压铸技术预计将给

ModelY节省约

20%的制造成本。战略布局“压铸一体化”技术领域,大型压铸设备逐步用于量产。截至

2021

8

月,南京总部的

2700T压铸机已经进入量产使用状态,5000T的压铸机正在

安装调试,预计下半年将交付用于产品量产;马鞍山生产基地作为公司最主要

的大型压铸产能部署地,首批将增设

2700T两台,3000T、4200T、4400T、

6000T、8000T各一台大型压铸设备,预计这一批压铸设备将于

8

月末完成合

同签署工作。此外,公司的匈牙利工厂也将布局大型压铸设备,抓住技术变革

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发展战略清晰,中长期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对汽车行业变革,公司基于机遇与风险,制订了业务发展规划,将业务划分

为退出线、成长底线、增长线、爆发线、天际线,有望实现中长期跨越式发展。1)退出线:因为全球整车厂几乎都已经停止了内燃机的研发,公司也将逐步退

出该领域,释放资源,用于成长线的业务发展。2)成长底线:

扩大现有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尤其是要抓住国产替代的机遇,

将自动变速箱领域的相关产品,在未来

3

年内,力争实现倍数级增长;为公司

战略布局的业务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