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51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
1.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门学科。
2.组织是由许多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
二、选择题
1.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是(B)
A组织B细胞C核糖体D蛋白质E器官
2.一般功能活跃的细胞形态结构特点是(D)
A细胞核较小B细胞核着色较深C细胞核较大,着色较深D细胞核较大,着色较浅E细胞核较小,着色较浅
三、是非判断题
1.(×)组织学主要是借助解剖刀、剪、钻、锯等进行剖割研究的。
四、解释名词
1组织由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基本结构称组织。
2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3系统.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
基本组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一般把构成人体的组织归纳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
2.根据细胞连接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桥粒、缝隙连接。
3.细胞衣是由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的低聚寡糖链组成的。
4.微绒毛是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状突起组成,其直径约为。
5.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基膜可分为透明板、基板和网板三层。
6.上皮组织的主要结构特点有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则,具有明显的极性和细胞间质少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
7.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又称为内皮,而分布在胸腔、腹膜和心外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又称为间皮,它们均来源于中胚层。
8.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而腺主要是由腺上皮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以分泌为主。
9.根据分泌物排出和运输方式不同,腺可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如汗腺属于外分泌腺,肾上腺属于内分泌腺
10.上皮组织的再生和更新能力较强,在生理状态下上皮细胞不断地衰老、死亡和脱落
11.结缔组织是由少量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与上皮组织相比,结缔组织的主要结构特点是细胞种类多排列稀疏而无极性、细胞间质多、组织内富含神经、血管、淋巴管。
12.结缔组织起源于间充质,根据其基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固有结缔组织、血液、骨组织、软骨组织四种。
13.固有结缔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14.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是;细胞种类多、纤维排列疏松、基质丰富
15.在正常情况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主要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等,纤维种类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它们均可由成纤维细胞形成。
16.处于功能静止时的成纤维细胞又称纤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转化成为成纤维细胞。
20.血是由血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其中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
21.根据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可把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种,横纹肌是指骨骼肌和心肌,随意肌是指骨骼肌
22.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其中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个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
23.神经细胞的胞突可分为轴突、树突两种,其中树突可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并将其传至胞体。
24.神经元的分类的主要依据有神经元突起的数目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轴突的长短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不同等。
二、选择题
1细胞间质最不发达的组织是(D)
A结缔组织B肌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E间充质
2连接复合体是指(D)
A紧密连接B桥粒C中间连接D二种以上连接E缝隙连接
3电镜下,基膜可分为透明板、基板和网板三层,其中网板的形成是由(C)
A上皮细胞B纤维细胞C成纤维细胞D间充质细胞E网状细胞
4可扩大细胞表面积,与细胞的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结构是(D)
A纤毛B质膜内褶C细胞衣D微绒毛E基膜
5变移上皮属于(B)
A复层扁平上皮B假复层上皮C腺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E感觉上皮
11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是(D)
A细胞种类多,细胞间质少
B来源于三个胚层C细胞间质多而无纤维
D细胞种类多,无极性,分散在细胞间质内E细胞密集而细胞间质少
6有关结缔组织功能的错误说法是(D)
A收缩运动功能B营养功能
C连接功能D修复功能E保护功能
7有关疏松结缔组织的正确描述是(A)
A纤维细胞是功能活跃的细胞
B胶原纤维排列紧密而规则C来自外胚层
D主要组成肌腱、韧带和真皮E细胞间质中的纤维排列疏松,基质丰富
8成纤维细胞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特点是(E)
A可形成基质和纤维B核小着色深,细胞质较多呈酸性C具有吞噬功能
D机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又称为纤维细胞E纤维细胞不能转化为成纤维细胞
9对致密结缔组织的错误描述是(A)
A纤维多而致密B细胞种类多而功能重要C以支持连接作用为主
D纤维排列整齐的称致密结缔组织
E主要由弹性纤维组成的称为弹性组织
10对脂肪组织的错误描述是(B)
A由大量脂肪细胞组成B可分为白脂肪组织和棕脂肪组织C属于结缔组织
D白脂肪组织是由大量多泡脂肪细胞组成E白脂肪组织为机体提供化学能
11对软骨组织的错误描述是(D)
A软骨组织富含血管B软骨囊含纤维少C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D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E软骨细胞间质内含有纤维
12使长骨长长的结构是(A)
A骺板软骨B骨外膜C骨内膜D骺线E骨髓腔
13对血小板的错误描述是(A)
A具有促使血管收缩的功能B是骨髓内的巨核细胞脱落下的小块细胞质
C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D释放血小板凝血因子E呈双凸盘状,无核
14对骨骼肌光镜结构的错误描述是(A)
A胞核多位于肌纤维的周缘分布B可看清基质内充满细肌丝和粗肌丝C可分辨出肌原纤维的明暗相间的横纹D骨骼肌的肌质内充满了肌原纤维
E每个骨骼肌纤维的细胞核可多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
15心肌纤维光镜结构的特点是(B)
A呈梭形并有分支B多核不含肌原纤维C有多个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D心肌纤维间特化形成闰盘E是多核柱状细胞
16对神经组织的正确描述是(D)
A神经胶质内含有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B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C神经胶质细胞又称为神经胶质D神经胶质细胞只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E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
17对神经元的错误描述是(E)
A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B突起分树突和轴突C胞体由胞核、胞质和胞膜组成D树突内无尼氏体E神经元的突起彼此以突触相互连接,形成神经通路和网络
18轴突和树突的主要区别是(C)
A轴突短分支多而树突长分支少B神经元的轴突内含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C树突将冲动传入胞体,轴突将冲动传离胞体D树突内无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E树突主要是将冲动传离胞体
三、是非判断题
1.(N)细胞连接只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呈点状、斑状、带状等形状的复合体。
2.(Y)凡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连接连在一起,即可称为连接复合体。
3.(Y)紧密连接除具有连接作用外,还起到阻挡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间隙的作用。
4.(Y)细胞衣是由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的低聚寡糖组成。
5.(N)微绒毛常见于输卵管的腔面,而纤毛则常见于呼吸道的粘膜上皮细胞表面。
6.(N)内皮是分布于胸腹膜的上皮,而间皮是指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的上皮。
7.(N)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一般没有神经血管分布。
8.(N)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而种类多,纤维排列紧密而规则。
9.(Y)成纤维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糖胺多糖和糖蛋白等成分。
11.(N)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纤维主要是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而不含弹性纤维。
12.(Y)在所有的致密结缔组织中,只含有胶原纤维而不含有弹性纤维。
13.(Y)脂肪组织根据其颜色、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白脂肪组织和棕脂肪组织。
14.(N)成熟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具有结合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另外还能与一氧化碳结合,其亲和力比氧大且不易分离
15.(Y)骨骼肌纤维含有三联体,而在心肌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内常含有二连体。
16.(N)神经元的胞体全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
17.(Y)神经元的突起可分为轴突和树突两种,每个神经元的树突有1至多个,比轴突细而长,分支少。具有接受刺激和将冲动传向胞体的功能。
18.(Y)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是根据神经元的功能进行分类和命名的。
四、解释名词
1.纤毛和微绒毛;微绒毛是细胞向表面伸出微小的细指状突起,内含微丝,长约0.1μm,电镜下微绒毛有纵行的微丝,其主要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与细胞的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纤毛是向表面伸出能摆动的较大突起,内含微管,长约5~10μm,直径约0.2μm,电镜吓纤毛内有9*2+2微管,是可运动的结构。2.被覆上皮;指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外表面的上皮。
3.内皮;指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4.腺和腺上皮;.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是由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组成的器官。
5.细胞间质和基质;细胞间质是位于细胞之间的非细胞物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基质呈均质状,是细胞间质的组成成分之一。
7.胶原纤维和神经纤维;胶原纤维是位于细胞间质内,由胶原蛋白组成纤维状的非细胞结构;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突起和神经胶质两种细胞成分组成的纤维状结构。
8.神经元和神经原纤维;神经细胞又成为神经元,神经原纤维是位于神经元内由神经丝和神经微管组成的丝状结构。
9.树突和轴突;树突是质由神经元发出的具有接受刺激和将冲动传向胞体等功能的树状.突起;轴突是由神经元发出的具有将冲动传离胞体功能的细长突起(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10.电突触和化学突触;电突触是质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结构,化学突触是指神经元质间借神经递质传递神经冲动的特化的连接结构(由突触前部、突触间隙和突触后部组成)
五、问答题
1.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结构特点有: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则,细胞间质很少;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可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上皮组织中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其营养物质由深层结缔组织的血管提供。
2.简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结构特点有:细胞种类多、细胞散在;细胞间质多,纤维分布稀疏;基质丰富;分布广泛。循环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动脉的内膜主要由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组成。
2.中动脉的中膜主要由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又称为肌性动脉。
3.毛细血管管壁由内皮基膜组成,二者之间散在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细胞突起紧贴在内皮细胞基底面,称周细胞。
4.一个典型微循环的血管组成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微静脉。
5.在微循环中,微动脉起到控制微循环总闸门的作用。真毛细血管行程迂回曲折,血流很慢,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6.心壁由三层膜组成,从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7.心室肌纤维大致可分为内纵中环外斜三层。
8.在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支持性结构称纤维环,它是心肌纤维和心瓣膜的附着处。
9.电镜下根据内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毛细血管可分为三类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
二、选择题
1.对心血管功能不正确的描述是(D)
A.代谢产物的运输B.产生和分泌多种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C.参与肌体体液调节D.不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E.体循环的深静脉多与相应的动脉伴行。
2.对静脉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A)
A.三层膜的分界比动脉清楚B.体循环的静脉分浅、深两组C.静脉的吻合支较丰富D.一般的静脉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静脉瓣E.体循环的深静脉多与相应的动脉伴行
3.从断面观察,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是(C)A.由1~2层扁平的内皮细胞附着在基膜上,外面包有肌细胞B.由1~2层扁平的内皮细胞附着在基膜上,外面包有周细胞C.由1~3个单层扁平的内皮细胞附着在基膜上,外面包有周细胞等D.由1~3个单层扁平的内皮细胞附着在基膜上,外面包有卫星细胞等
E.扁平的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相间无基膜
三、是非判断题
1.(N)大动脉管壁的平滑肌发达,中动脉管壁的弹性纤维发达。
2.(N)动脉和静脉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流动着动脉血,而后者流动着静脉血。
3.(Y)微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典型的微循环中真正执行物质交换功能的是真毛细血管。
4.(Y)毛细血管的密度能间接反映组织细胞代谢功能的高低。
5.(N)动静脉吻合支与直接通路的作用相似。
四、解释名词
1.微循环;微循环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微静脉等。
2.小循环;小循环又称为肺循环,是指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循环流回左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小循环。
3.大循环;大循环又称体循环,是指动脉血自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除肺泡毛细血管)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大循环。
4.毛细血管;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称毛细血管
5.心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组成,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以维持心的节律性收缩,主要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五、问答题
1.试述中动脉和中静脉管壁的组织结构区别。
列表比较如下:
中动脉中等静脉
内膜:内弹性膜明显,是内膜和中膜的分界薄,多数没有内弹性膜
中膜由10~40层环形平滑肌组成,平滑由稀疏的环形平滑肌和少量结
肌间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组织构成
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由结缔组织组成,厚度大于中膜,由结缔组织组
其中含有营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成无外弹性膜
免疫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免疫系统由淋巴器官、淋巴组织、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组成。
2.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是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3.大颗粒淋巴细胞可分为杀伤淋巴细胞、天然杀伤淋巴细胞两种。
4.抗原呈递细胞具有捕获、传递、长期保留抗原的作用。
5.淋巴器官根据发生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周围淋巴器官。
6.T淋巴细胞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三个亚群。
7.胸腺内淋巴细胞进出的主要通道位于皮、髓交界处,称毛细血管后微动脉,其内皮细胞为高内皮细胞。
8.血-胸腺屏障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完整的内皮基膜血管周隙及其中的巨噬细胞上皮基膜连续的上皮网状细胞。
9.淋巴结的皮质由浅皮质、深皮质、皮质淋巴窦组成。
10.脾具有滤血、贮血、造血免疫功能。
11淋巴结的实质可分为周围的皮质、中央的髓质。
12.淋巴组织可分为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两种形式。
二、选择题
1.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包括(C)
A.淋巴细胞B.浆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其他抗原呈递细胞
D.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E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2.对大颗粒淋巴细胞的描述一下哪项是错误的(C)
A.胞质内含许多散在的溶酶体B.表面无特异性抗原受体C.体积比T、B淋巴细胞小
D.包括K细胞和NK细胞两类E.能杀伤肿瘤细胞
3.中枢淋巴器官(C)
A.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晚B.培育效应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C.淋巴细胞的增殖不受抗原影响
D.出生前其结构和功能尚未发育完全E.是接受抗原刺激的场所
4.周围淋巴器官是(A)
A.免疫反应的场所B.是B淋巴细胞的培育场所C.由上皮性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组成
D.指淋巴结的生发中心E.主要由T淋巴细胞组成
5.胸腺髓质与皮质相比,髓质的(A)
A.胸腺细胞少,上皮细胞多B.胸腺细胞多,上皮细胞少C.胸腺细胞和上皮细胞都少
D.胸腺细胞和上皮细胞都多E.无胸腺细胞
6.胸腺小体位于胸腺的(B)
A.皮质B.髓质C.皮、髓交界处D.皮、髓质E.小梁
7.胸腺皮质内,能分泌胸腺激素的是(B)
A.扁平上皮网状细胞和星形上皮网状细胞B.扁平上皮网状细胞
C.星形上皮网状细胞D.胸腺细胞E.上皮网状细胞和胸腺细胞
8.淋巴结内的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A)
A.浅层皮质B.深层皮质C.皮、髓交界处D.髓质E.淋巴窦
9.淋巴结内的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B)
A.浅层皮质B.深层皮质C.皮、髓交界处D.髓质E.淋巴窦
10.淋巴结滤过淋巴清除抗原的细胞是(A)
A.巨噬细胞B.网状细胞C.淋巴细胞D.内皮细胞E.以上都不是
11淋巴结和脾内发生细胞免疫应答,结构明显增大的是(A)
A.淋巴结的深层皮质和脾动脉周围淋巴鞘B.淋巴结浅层皮质和脾动脉周围淋巴鞘
C.淋巴结浅层皮质和脾小结D.淋巴结深层皮质和脾小结E.淋巴结的皮、髓交界处
12.对淋巴窦的错误描述是(A)
A.淋巴窦壁的通透性大,故淋巴在其内的流速较快
B.淋巴窦内有许多星状内皮细胞附着C.淋巴窦内有巨噬细胞
D.淋巴窦内有网状纤维支撑E.淋巴结的皮质和髓质都有淋巴窦分布
三、是非判断题
1.(N)淋巴器官的交错突细胞主要分布于胸腺髓质和B淋巴细胞集中的区域.
2.(Y)初级淋巴小结和次级淋巴小结的差别在于是否有生发中心。
3.(N)中枢淋巴器官与造血机能相关,骨髓和脾具有造血机能,同属中枢淋巴器官。
4.(Y)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关键部位。
5.(N)大颗粒淋巴细胞既不需要抗体也不需要细胞毒性因子就能消灭抗原。
6.(N)各类胸腺上皮细胞参与构成胸腺皮质和髓质的支架,并且都能分泌胸腺激素。
四、解释名词
1.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指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其他抗原呈递细胞等。
2.中枢淋巴器官;中枢淋巴器官是指淋巴细胞早期分化的场所,具有培育淋巴细胞的作用。如胸腺和骨髓。
3.淋巴窦;淋巴窦是淋巴结内淋巴流经的通道,包括被膜下窦、小梁周围淋巴窦和髓窦。
五、问答题
1.比较胸腺、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同。胸腺、淋巴结的结构可分为皮质和髓质,淋巴结的皮质包括:浅皮质、深皮质及皮质淋巴窦,胸腺的皮质则以上皮网状细胞为支架,间隙内含大量胸腺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结的髓质由髓索和髓窦构成,胸腺的髓质由上皮网状细胞、胸腺细胞、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和胸腺小体等构成。脾的结构无皮质和髓质之分,它由红髓、白髓和边缘区构成。胸腺、淋巴结和脾都有被膜和小梁结构,除脾的被膜和小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外,胸腺和淋巴结的被膜和小梁由结缔组织构成。胸腺是培育T淋巴细胞的场所并可分泌胸腺激素,淋巴结和脾都是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可过滤淋巴,脾还具有贮血、滤血和造血的功能。
2.什么是淋巴细胞再循环,其过程和意义如何?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又可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回到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内,这样,淋巴细胞能从一个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迁移到另一个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在全身周而复始地不断周流,这种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不仅有利于淋巴细胞发现和识别抗原,而且能沟通信息,使分散于全身的淋巴细胞成为一个功能整体,提高免疫功能。
3.说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及其机能。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由骨髓中的定向干细胞、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血液内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中的巨噬细胞组成。后者包括结缔组织的巨噬细胞、肝的Kupffer细胞、肺的尘细胞、淋巴结和脾的巨噬细胞、腹膜腔和腹膜的巨噬细胞、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以及骨组织的破骨细胞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防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吞噬、清除异物和衰老伤亡的细胞外,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还有重要作用,它是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
消化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消化管壁的组织结构从内向外一般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四层。
2.消化管壁粘膜层一般由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层三层结构组成。
3.食管壁的肌层,上段为骨骼肌;中段为骨骼肌和平滑肌;下段为平滑肌。
4.肠绒毛是由粘膜和固有膜向肠腔突出而形成。
5.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肝小叶。
6.每个肝小叶中央都贯穿一条中央静脉。
7.每个肝细胞有三种不同的接触面,即相邻肝细胞的接触、肝细胞与肝血窦、肝细胞与胆小管的邻接。
8.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之间细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小管。
9.出入肝门的三种主要管道是.门静脉、肝动脉、肝管。
10.组成胰岛的细胞主要有.A细胞、B细胞、C细胞、D细胞。
11.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B细胞,而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是A细胞。
12.在胰岛内A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20%、B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75%。
二、选择题
1.消化管的粘膜包括(C)
A.上皮和固有层B.上皮和粘膜肌层C.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
D.上皮和粘膜下层E.上皮、固有层和粘膜下层
2.消化管的肌层一般排列为(C)
A.内斜、中环、外纵三层B.内纵、外环两层C.内环、外纵两层
D.内纵、中环、外纵三层E.不规则
3.对小肠的错误描述是(C)
A.全长5~7mB.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C.管壁厚薄均匀,肠腔平滑
D.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E.上端起于胃幽门
4.对小肠组织结构的错误描述是(E)
A.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环状襞B.上皮和固有膜向肠腔突出形成小肠绒毛
C.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D.上皮层由柱状细胞与杯形细胞组成
E.十二指肠腺位于固有层内.
5.对小肠绒毛的错误描述是(C)
A.由上皮和固有层形成B.绒毛轴心有中央乳糜管C.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形成D.是小肠特有的结构E.中央乳糜管是呈盲端的毛细淋巴管
6.扩大小肠消化和吸收表面积的结构是(B)
A.环状襞、绒毛和微绒毛B.环状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
C.绒毛、杯形细胞和微绒毛D.环状襞、绒毛和小肠腺E.环状襞、绒毛和杯形细胞
7.对出入肝门结构的正确描述是(C)
A.出肝门的结构是门静脉B.出肝门的结构是肝静脉C.出肝门的结构是肝管
D.入肝门的结构是肝静脉E.以上都不是
8.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B)
A.肝细胞B.肝小叶C.肝板D.肝叶E.肝血窦及门管区
9.对肝细胞的错误描述是(D)
A.是构成肝小叶的主要部分B.是呈多角形的腺细胞C.有1~2个核,位于细胞中央
D.是呈圆球形的腺细胞E.每个肝细胞有三种不同的接触面
10.肝血窦的血液(C)
A.只来自小叶间动脉B.只来自小叶间静脉C.来自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
D.来自小叶间动脉和肝静脉E.来自小叶间动脉和中央静脉
11.肝血窦的结构特点(B)
A.内皮细胞间有间隙,内皮外有基膜B.内皮细胞间有间隙,内皮外无基膜
C.内皮细胞间无间隙,内皮外有基膜D.内皮细胞间无间隙,内皮外无基膜
E.内皮细胞为矮立方形
12.胰腺外分泌部的结构特点是(B)
A.纯浆液性腺泡、闰管极短,有泡心细胞B.纯浆液性腺泡、闰管较长,有泡心细胞
C.纯浆液性腺泡、无闰管,有泡心细胞D.纯浆液性腺泡、无闰管和泡心细胞
E.为粘液液性腺泡、闰管较长,有泡心细胞
三、是非判断题
1.(N)消化管的组织结构从内向外一般为粘膜、粘膜下层、粘膜肌层和外膜四层。
2.(Y)消化管壁的肌层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3.(N)消化管壁的肌层一般为内纵外环两层平滑肌。
4.(Y)小肠各段组织结构特征之一是杯形细胞的数量由少增多。
5.(Y)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起于盲端,称中央乳糜管,对小肠吸收脂有重要意义。
6.(Y)小肠的血清最后都汇入肝门静脉系,在肝内进行代谢机能。
7.(N)APUD系的内分泌细胞仅存在于消化管壁内。
8.(N)肝门有肝管、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出入。
9.(Y)门管区三种管道的结构特征是小叶间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小叶间动脉管径小,管壁厚;小叶间胆管管径细,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围成。
10.(N)胰岛的A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75%左右,B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20%左右。
四、解释名词
1.小肠绒毛;是小肠壁内表面由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指状突起
2.APUD系;凡是细胞内含胺量高,具有摄取胺前体,并进行脱羧基反应产生肽类和胺类物质能力的这类细胞均属于APUD系。
3.肝门管区;在肝小叶间的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等连同其所在部位的结缔组织合称门管区。
五、问答题
1.试述小肠壁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肠壁的腔面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的环状襞,襞上由粘膜上皮和固有膜向肠腔突出形成的小突起,称肠绒毛。肠壁也分四层。粘膜层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和杯行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有密集的微绒毛,扩大了小肠吸收的表面积。杯形细胞分泌粘液。小肠上皮凹陷在固有膜中形成单管状的小肠腺。
2.小肠绒毛的组织结构;小肠绒毛是小肠的环状襞上由粘膜上皮和固有膜向肠腔突出的小突起,绒毛的轴心有呈盲管状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乳糜管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纵行排列的平滑肌纤维。
3.简述肝小叶的组织结构;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呈多面棱柱体,大小不均。在肝小叶的横断面,可见中央贯穿着一条静脉叫中央静脉。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相互连接成肝索。立体结构看,肝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板状结构,称肝板。肝板间有窦状毛细血管称肝血窦。
呼吸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气管和支气管的管壁组织结构由向外分为三层粘膜层、粘膜下层、外膜。
2.气管与支气管的上皮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3.肺的传导气部由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组成。
4.肺的呼吸部由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部位。
5.肺泡上皮有两类即I型肺泡上皮细胞、II型肺泡上皮细胞。
二、选择题
1.不属于气管粘膜上皮的细胞是(A)
A.支持细胞B.纤毛细胞C.杯形细胞D.基细胞E.刷细胞
2.对肺的传导部描述错误的是(E)
A.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逐渐变为单层纤毛柱状B.上皮中杯形细胞逐渐消失
C.软骨碎片逐渐减少至消失D.气管腺逐渐消失E.平滑肌逐渐消失
3.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B)
A.呼吸性细支气管B.终末细支气管C.肺泡管D.肺泡囊E.肺泡
4.对肺的呼吸部描述错误的是(D)
A.此部各段都含有肺泡B.上皮类型最后变为单层扁平上皮C.此部各段都能进行气体交换D.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有完整的管壁E.呼吸部的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5.对肺泡描述正确的是(C)
A.肺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B.肺泡上皮中最多的为II型肺泡细胞
C.II型肺泡上皮细胞可产生表面活性物质D.相邻肺泡间不连通
E.肺泡上皮细胞吞噬尘粒后即称尘细胞。
三、是非判断题
1.(Y)气管与支气管上皮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N)肺泡上皮细胞种类中II型肺泡细胞数量多于I型肺泡细胞。
3.(Y)II型肺泡细胞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4.(Y)血-气屏障是肺泡和血间进行气体交换必经的结构。
四、解释名词
1.肺泡隔;为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含稠密的连续毛细血管和丰富的弹性纤维,还有少量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扩展性。
2.血-气屏障;是指肺泡和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必须经过的结构,包括肺泡内表面的液体层、肺泡细胞及其基膜、毛细血管的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其总厚度不超过0.5微米
五、问答题
1.简述肺泡的组织结构;肺泡是半球形的囊泡,平均直径约为0.2微米,相邻肺泡间有肺泡隔,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还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肺泡巨噬细胞。相邻肺泡之间有一个或数个肺泡孔相连接。
肺泡上皮细胞有两种:I型肺泡上皮和II型肺泡上皮,II型肺泡上皮数量少,常单或几个成群地嵌在I型肺泡上皮之间,能分泌表面或性物质,对稳定肺泡直径起重要作用
2.比较肺的传导部各段管壁结构是如何移行性改变的?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假复层纤毛柱状单层纤毛柱状
杯形细胞少量更少无
软骨少量碎片大多已消失无
支气管腺体少无无
平滑肌有,成束相对增多形成完整的环肌层
泌尿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练习
1.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2.肾表面从外向内包有肾筋膜肾脂肪囊肾纤维囊三层被膜。
3.泌尿小管包括肾小管、集合小管两部分。
4.肾小管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依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三部分。
一、A型选择练习
1.对肾的错误描述是(B)
A.产生尿液的器官B.一般儿童肾高于成人C.右肾较左肾低半个到一个椎体
D.肾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E.肾单位是肾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不属于肾单位的结构是(D)
A肾小体B.近端小管C.远端小管D.弓状集合管E.细段
3.关于肾小球的错误描述是(D)
A为一团毛细血管球B.入球微动脉一般比出球微动脉粗C.毛细血管内皮为有孔型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孔上有膜E.毛细血管的外面包有肾小球上皮
4.肾小囊的错误描述是(D)
A包囊肾小球B.是肾小管盲端的膨大部凹陷成的双层球状囊
C.外层为单层扁平上皮D.外层为单层立方上皮E.内层细胞具有突起,称为足细胞
5.对滤过屏障的正确描述是(E)
A又称裂孔隔膜B.有两层上皮和少量结缔组织C.内皮为有孔型,孔上都有隔膜D.经此屏障基本上形成终尿E.由有孔的内皮、基膜和足细胞之间的裂孔隔膜组成
6.不属于肾小管的结构是(A)
A肾小囊B.近端小管曲部C.远端小管曲部D.髓袢E.细段
二、是非判断练习
1.(Y)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组成。
2.(Y)肾小管由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三部分组成。
3.(Y)毛细血管内的物质必须经过有孔的内皮、基膜和足细胞之间的裂孔隔膜这三层结构才能形成原尿。
4.(N)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肾单位内可形成终尿。
四、解释名词概念练习
1.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是肾脏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滤过屏障(血-尿屏障):毛细血管内的物质从血液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需经过有孔的内皮、基膜和足细胞间的裂孔隔膜,这三层结构称滤过屏障。
3.肾小体: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整体上呈球形。
4.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球是被肾小囊包囊的一团毛细血管球。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膨大部凹陷而成的双层囊
5.球旁复合体: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三者在肾小体血管极处构成三角形的区域。
五、问答练习
1.试述肾单位各部的组织结构特点。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肾小球为球后毛细血管网,是入球微动脉的分支,后汇合成出球微动脉。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膨大凹陷成的双层球状囊,外层为单层扁平上皮组成,内层由单层足细胞组成,紧贴毛细血管的外面,两层之间的狭窄腔隙称肾囊腔。毛细血管属有孔型,内皮外有基膜。足细胞的突起间有裂孔,孔上有一层裂孔隔膜。有孔内皮、基膜、裂孔隔膜共同组成滤过屏障。近端小管接肾小囊外层,由单层立方上皮围城,上皮细胞腔内有发达的微绒毛,形成刷状缘,基底部有基底褶,褶内有杆状线粒体。细段由单层扁平上皮围城,上皮细胞腔面有少量微绒毛。远端小管由单层立方上皮围城,上皮细胞腔面由少而短的微绒毛,基底褶内也有杆状线粒体。
2.描述肾的位置和形态。肾位于腹腔后上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前面有腹膜遮盖。左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上缘;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缘,下端平第三腰椎下缘。一般女子略低于男子,儿童低于成人。肾形似蚕豆,可分前后两面,内、外两缘,上、下两端。前面较凸,后面较扁平。上、下端钝圆。外侧缘凸隆,内侧缘中部向肾实质凹陷形成一大腔,称肾窦。肾窦的开口称肾门。出入肾门的血管、神经及肾盂等总称为肾蒂。
3.分析肾的血液循环与其泌尿机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肾血液循环与原尿的形成、泌尿小管的重吸收、尿液的浓缩密切相关。其特点为:①肾动脉短而粗,血流量大;②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压力高,有利于过滤形成原尿;③出球微动脉再次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分布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较高,利于物质重吸收入血;④髓质内的直小管袢与髓袢伴行,有利于髓袢和集合小管的重吸收和尿的浓缩。
生殖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练习
1.男、女性生殖器均可以分为内生殖器外生殖器。
2.内生殖器是产生并排出生殖细胞的器官,外生殖器是使生殖细胞相结合的器官。
3.生精小管的生精细胞发育阶段可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
4.卵巢的外周大部分为皮质,中央为髓质。前者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退化的闭锁卵泡和黄体等。后者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5.卵泡的发育过程一般可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
二、A型选择练习
1.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B)
A尿道球腺B.睾丸C.前列腺D.附睾E.精囊腺
2.每个睾丸小叶内含有生精小管的条数为(D)
A.8~15条B.20~30条C.2条D.1~4条E.1条
3.睾丸内主要分泌雄性激素的细胞是(A)
A.间质细胞B.支持细胞C.生精细胞D.精原细胞E.类肌细胞
4.对女性生殖器的错误描述是(D)
A.卵巢具有产生卵细胞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功能输卵管是输送卵子和受精的管道
C.子宫是孕育胎儿的肌性器官D.阴道是分泌、排出月经的器官
E.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前庭球和前庭大腺
5.下列有关卵泡的错误描述是(C)
A.新生儿两侧卵巢有70万~200万个原始卵泡
B.原始卵泡到青春期约有4万个,直40~50五十岁时仅剩几百个
C.自青春期开始,每个月经周期有若干个卵泡开始发育,但通常只有2个卵泡成熟
D.在女子一生中,约有30~40年生育史,两侧卵巢仅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
E.未发育的卵泡均退化为闭锁卵泡
6.对原始卵泡的错误描述是(C)
A.位于皮质浅层B.体积小,数量多C.该卵泡是由卵原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
D.由位于中央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及周围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组成
E.原始卵泡没有明显的透明带及放射冠
三、是非判断练习
1.(Y)生精细胞的发育顺序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2.(N)睾丸是产生和贮存精子的主要场所。
3.(Y)卵巢皮质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黄体和退化的闭锁卵泡等。
4.(Y)原始卵泡中央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是在胚胎时期由卵原细胞分裂分化而成,随即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直到排卵前才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
四、解释名词概念练习
1.闭锁卵泡;退化的卵泡称为闭锁卵泡,闭锁卵泡可发生在卵泡发育的不同时期。
2.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从卵巢排出,经腹膜腔进入输卵管的过程为排卵,排卵约在月经周期的第十四天。
3.透明带;初级卵泡早期,在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出现一层嗜酸性膜,称为透明带。该结构有利于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沟通信息,以便协调功能。
血-生精小管屏障;由间质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组成,可阻止某些物质出入生精上皮,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
问答练习
1.用简图表示精子的发生过程。
2.卵泡发育一般经过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是什么?
卵泡的发育是一种连续的生长过程,一般可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①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部,卵泡中央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周围为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②初级卵泡的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立方形或柱状,随之细胞增殖成5~6层。初级卵泡早期,在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出现透明带。③次级卵泡内开始出现卵泡腔。随着卵泡腔的扩大,卵泡液增多,卵母细胞与其周围的卵泡细胞被推到一侧,突入卵泡腔中,形成卵丘。紧贴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④成熟卵泡内卵泡液激增,直径可达2㎝,并向卵巢表面突出。
内分泌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练习
1.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他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故又称为无管腺;腺细胞长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滤泡;腺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活性物质称激素。
3.能够对某种激素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或器官分别称为靶细胞靶器官。
4.根据发生和结构特点,垂体可分为腺垂体神经垂体两大部分。
一、A型选择练
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内的是(B)
A.降钙素B.T4C.甲状腺球蛋白D.酪氨酸E.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2.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E)
A.T3B.T4C.T3和T4D.甲状旁腺素E.降钙素
3.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生的原因是(E)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C.降钙素分泌不足
D.降钙素分泌过多E.长期缺碘造成的
4.肾上腺的束状带分泌(B)
A.盐皮质激素B.糖皮质激素C.性激素D.雄激素E.肾上腺素
5.男性体内分泌雄性激素的细胞(C)
A.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和睾丸支持细胞B.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和睾丸支持细胞
C.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D.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
E.睾丸间质细胞和肾上腺髓质细胞
6.腺垂体嗜酸性细胞能分泌(B)
A.促甲状腺素、催乳素B.生长激素、催乳素C.促性腺激素、催乳素
D.促甲状腺素、生长激素E.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7.神经垂体中的垂体细胞是一种(B)
A.神经细胞B.神经胶质细胞C.上皮细胞D.结缔组织细胞E.腺细胞
8.甲状腺功能过低,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在幼年发生(A)
A.呆小症B.侏儒症C.粘液性水肿D.大脖子病E.甲亢
三、是非判断练习
1.(Y)内分泌系统是机体重要的机能调节系统之一。
2.(Y)内分泌腺无导管,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由循环系统运送至靶细胞和靶器官。
3.(Y)垂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4.(Y)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垂体激素称为促激素,它们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
5.(N)神经垂体细胞仅能合成和分泌两种激素。
四、解释名词概念练习
1.内分泌:腺细胞的分泌物(激素)可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这种现象称内分泌。
2.靶细胞和靶器官:能够对某种激素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或器官分别成靶细胞或靶器官。或答:激素所作用细胞称靶细胞;激素所作用的器官称靶器官。
一、问答练习
1.列出肾上腺各主要腺细胞的名称及其分泌的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皮质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网状带—分泌性激素
肾上腺素细胞—分泌肾上腺素
髓质嗜铬细胞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2.试述内分泌腺的共同特征。
①腺细胞常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城滤泡,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②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排到它周围的血液或淋巴中;③腺细胞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气工程师专业面试电力系统过电压基础经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资料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新版译林四年级英语单元测试题库
- 2025年cpa注册会计师审计题库试题附答案
- 机械研发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 房地产开发投标书编写范本及要点
- 叉车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手册
- 省级中考数学真题详解及技巧
-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解析
- 校车运营安全管理规范指南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医养生按摩养生
- 《影像增强检查外周静脉通路三级评价模式应用规范》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样表)
-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2011-2016年第16-22届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几何试题(小学高年级组)全解析
- 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研究报告(2024年)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男生女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不等式》课件
- 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初中三年级全学期信息科技《认识物联网》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