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_第1页
专题十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_第2页
专题十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_第3页
专题十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_第4页
专题十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考点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图5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6分)(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4分)(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6分)(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3)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大,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4)赞同: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需求;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入。反对: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于形成市场规模;雪场均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解析本题以冬奥会申办带来的“全民上冰雪”热潮为命题背景,结合浙江省人工滑雪场建设,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区域产业发展条件等知识;图文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论证、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在本题设问中得以充分体现;浙江省滑雪场建设条件体现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因地制宜的地理观。(1)人工滑雪场因建设条件的特殊性、目标市场的区域性和限制性,在空间分布上应接近山区、分散建设,满足南方居民的需求和就近体验的要求。(2)根据材料“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可知,可依托景区已有的知名度、基础设施等。(3)人工滑雪场以人造雪的存在为基础与前提,则建设和维护成本高。可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从“建设”“维护”两个角度分析。(4)为开放性试题。先选择观点再针对性作答。如选择赞同,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回答;如选择反对,可以从建设成本、区域适应性等方面回答。(2019年天津卷)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回答2~3题。图12.(2019天津文综,1,4分)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A.船舶制造与维修 B.海洋文化旅游 C.水产养殖与捕捞 D.远洋货物运输3.(2019天津文综,2,4分)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图2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答案

本题组以天津滨海新区的相关资料为命题情境,重点考查了区域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通过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图,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凸显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的图文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彰显了人地协调观,树立了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2.B据题意分析可知,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和“渔家乐”码头,均反映的是海洋文化,反映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海洋文化旅游,B项正确。3.,A据图分析可知,图中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介于低潮线与高潮线之间,其中人工礁石放置在防潮堤的前沿地区,可以减缓海流速度,减轻海水对海岸的冲刷作用,保护海岸,同时,盐生植物可以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A项正确;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与美化环境无关,B项错误;没有增加湿地面积,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发滩涂和海水养殖,D项错误。(2019年北京卷)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9北京文综,4,4分)图示区域内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5.(2019北京文综,5,4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本题组以长三角地区区域图为材料,考查了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区域地理知识,通过选项对比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区域地理特征表述和区域发展方式蕴含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区域一体化发展,体现地理学科中区域合作的观念。4.A由图可知,该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降水集中于夏季,因此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A项正确;图中运河主要沟通了河流,而湖泊水主要来自河流汇入,B项错误;该区域虽然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但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雨水对地表盐分淋洗作用强,不易产生土地盐渍化,C项错误;当地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D项错误。5.C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区域内部物资、人员、资金和技术等的交流,从而使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工业的地域联系加强,因此②④正确,选C。区域一体化发展,会促进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但不会增加乡镇的数量,因此①错误;一体化发展会实现产业优势互补,而不是产业趋同发展,因此③错误。“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6.(2019江苏单科,25,3分)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双选)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7.(2019江苏单科,26,3分)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双选)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C.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答案

本题组以“川西林盘”这一独特的乡村聚落景观为背景,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发展等知识;试题以景观图和示意图为材料,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发展,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特色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和关注家国情怀的理念。6.

AC由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位于川西平原,这种乡村聚落外层是水渠农田,说明该地区具有地形平坦、水网密布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显示物种丰富这一优势特点,B项错误;该乡村聚落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聚落形状较为封闭,应具有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C项正确;平原地区,耕地资源较为丰富,D项错误。7.CD对乡村聚落进行拆迁合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和传统聚落的保护,A项错误;建设规模化小区,不利于乡村聚落历史文化价值的留存,B项错误;进行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有利于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C项正确;农业、旅游业相结合,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D项正确。8.(2019天津文综,13,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2)据图文信息,对该市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条件予以评价。(8分)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3)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6分)8.答案(1)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答出三点即可)(2)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有贸易口岸;有政策支持;有铁路、公路通往邻国。不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缺少我国自己的海港(不能与其他国家直接通航;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距商品的主要供应地和消费地较远(服务范围较小)。要求:评价必须涉及有利、不利两方面,答出4点即可。(3)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解析本题以珲春市图文资料为背景,综合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区位因素、产业区位分析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解答过程中,要充分提取资料信息、结合地理原理阐释地理事象的形成与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结合区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要素多角度分析聚落、产业和自然原理的设问,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以国际合作示范区切入产业发展,体现了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合作的观念;正确分析自然环境因素对聚落影响和整体性原理的运用,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1)影响聚落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河流、气候、地形、土壤、矿产资源等。从图中位置和水系可知,珲春市地处长白山区,纬度较高,辖区内大部分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加剧了气候的寒冷,加之水源不足,土层浅薄,山地森林密布,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聚落多沿地形平坦、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分布,河谷地区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层深厚,有利于农业发展与对外联系。(2)评价产业的区位条件,需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阐述。根据材料中“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可知,国家政策支持珲春市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图中显示,珲春市地处国境线附近,有贸易口岸,且有铁路、公路通向邻国,交通便利。但珲春市为内陆城市,较封闭,无海港,且水运能力较差,交通依赖陆地联系;地处东北地区,周边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生产与消费能力低。(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中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森林植被会截留大气降水,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延缓和降低地表径流的洪水期水位,使地处俄、朝交界处的下游河段径流量更加平稳,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植被可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减少水土流失,因此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考点二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图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像上的亮度高(图中显示为浅色),反之亮度低(图中显示为深色)。图Ⅰ是不同波段红树林的遥感图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