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页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与文言实词比较,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较高,这是由于其能显示多种语法关系,能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语气。常见文言虚词的考察范围,近年来有些变化。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只保存了18个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假设〞“所〞“为〞“焉〞“也〞“以〞“因〞“于〞“与〞“那么〞“者〞“之〞。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察表达出如下特点:其一,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大多取自中学课本;其二,考察角度上,一般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要求考生能理解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其三,题型设计上一般是四个选项,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技法指导】高考关于文言虚词的题型设计一般要求辨析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要答好这类文言虚词辨析题,关键在于平时要加强积累;当然,也须辅之以技巧,以求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笔者介绍一些根本的方法,供考生参考。一、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第7题B项〕“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清不以怠遇其人〞,前者为动词,意思是“认为〞,后者为介词,意思是“因、由于〞。二、数学代入法如〔201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8题的C项〕“遂得免焉/风雨兴焉〞,其中第一句中的“焉〞是语气词,不译,“遂得免焉〞大意是“于是〔法成〕得以免罪〞;第二句考生熟知,“焉〞为兼词,相当于“于之〞,从那里,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三、语法切入法如〔2019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10题C项〕“金公以御史为参军/以勇气闻于诸侯〞是考察这两句的语法构造,第一句的“以御史〞修饰“为参军〞、第二句的“以勇气〞修饰“闻〞,两者都是偏正构造,语法构造一样,故句中“以〞的用法也一样,此处都是介词,“凭借、凭……的身份〞。四、语境推断法如〔201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8题A项〕“其唯?易?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大意是“他所学的知识没有经名师传授,友人劝他,胡叟说:‘先圣的言论,精义传神的地方……’〞,由此可推断“其唯?易?乎〞中的“其〞是副词,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大概、恐怕〞;第二句出自课文?逍遥游?,原文的语境是“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中“正色〞与“远而无所至极〞两者备选,可见此处的“其〞为连词,表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2019年高考语文18份试卷中,考察频率最高的5个虚词为:“之〞〔考到6次〕“以〞〔5次〕“而〞〔5次〕“于〞〔4次〕“其〞〔3次〕。下面笔者详细列出“而〞“以〞“之〞三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供考生参考:一、而〔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2.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假设〞。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6.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二〕用作代词,只用于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某所,而母立于兹。〔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二、以〔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等,视情况可译为“用〞“拿〞“凭借〞“根据〞“按照〞“凭……身份〞等。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可译为“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可译为“凭借〞〕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以〞可译为“按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以〞可译为“凭……身份〞〕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4.用在表示人的词语前面,可译为“率领〞“带着〞,实际上是表示工具的“以〞字的活用。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一样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1.表示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不译。如: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2.表示承接。“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3.表示目的。“以〞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用来〞。如:作?师说?以贻之。4.表示结果。“以〞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致〞等。如: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5.表示原因。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6.表示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开展或推断的结果。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三、之〔一〕用作代词,分几种情况: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可译为“他〞“他们〞或“它〞“它们〞。如:作?师说?以贻之。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均之二策〔二〕用作助词,分几种情况:1.构造助词。作为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可不译。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2.构造助词。作为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3.构造助词。用在被提早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时应省去。如:何陋之有?4.构造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译时应省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关于“于〞。“其〞的用法和意义,考生可按以上的方法作相关整理,在此不赘述。【同步突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1~4题。韩信将兵上〔1〕尝沉着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2〕。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如公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注]〔1〕上:指汉高祖刘邦。〔2〕差:高低。1.解释以下句子中黑体的词语。〔1〕上尝〔〕沉着与信言诸将能〔2〕如我,能将〔〕几何〔3〕何为为我禽〔〕〔4〕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2.翻译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上尝沉着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译文:3.请你从上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这个成语。答:4.从文中可以看出韩信与汉高祖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答复1~2题。时珪〔王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曰:“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选自?新唐书?〕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语。〔1〕耻〔〕君不及〔〕尧舜〔2〕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2.翻译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帝谓曰:“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译文: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假设漆。行年三十,无所容入,流弃莫执。于是乃拂拭短褐,自诣宣王,愿一见。谓谒者曰:“妾,齐之不售女也。闻君王之圣德,愿备后宫之扫除,顿首司马门外,唯王幸许之。〞谒者以闻。宣王方置酒于渐台,左右闻之,莫不掩口而大笑,曰:“此天下强颜女子也。〞于是宣王乃召而见之,谓曰:“昔先王为寡人取妃匹,皆已备有列位矣。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讴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今夫人不容乡里布衣,而欲干①万乘之主,亦有奇能乎?〞无盐女对曰:“无有,直窃慕大王之美义耳。〞王曰:“虽然,何喜?〞良久曰:“窃尝喜隐。〞王曰:“隐,固寡人之所愿也,试一行之。〞言未卒,突然不见矣。宣王大惊,退而惟之,又不能得。明日,复更召而问之,又不以隐对,但扬目衔齿,举手拊肘曰:“殆哉!殆哉!〞如此者四。宣王曰:“愿遂闻命。〞无盐女对曰:“今大王之君国也,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仇,外有二国之难,内聚*臣,众人不附。春秋四十,壮男不立,不矜众子而矜众妇,尊所好而忽所恃。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定,此一殆也。渐台五重,黄金白玉,琅玕龙疏,翡翠珠玑,莫落连饰,万民罢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强进于左右,邪伪立于本朝,谏者不得通入,此三殆也。酒浆沉湎,以夜续朝,女乐俳优,从横大笑,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此四殆也。故曰:‘殆哉!殆哉!’〞于是宣王掩然无声,意入黄泉。突然而昂,喟然而叹曰:“痛乎,无盐君之言!吾今乃一闻寡人之殆,寡人之殆几不全②。〞于是立停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择吉日,立太子,进慈母,显隐女,拜无盐君为王后。而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选自刘向?新序·杂事二?〕[注]①干:求取福禄。②不全:指不能保全国家。1.以下各组句子中,黑体词语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惟王幸许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谒者以闻/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C.邪伪立于本朝/得复见将军于此D.突然而昂,喟然而叹曰/某所,而母立于兹2.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夫人不容乡里布衣,而欲干万乘之主,亦有奇能乎?译文:〔2〕无有,直窃慕大王之美义耳。译文:〔3〕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定,此一殆也。译文:参考答案:一、1.〔1〕曾经〔2〕带着〔3〕通“擒〞〔4〕……的原因2.皇上曾经随意地和韩信议论将领们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低。3.多多益善/越多越好4.韩信:才高过人,自信又自夸。刘邦:知人善任,沉着沉稳而又机智敏锐。二、1.〔1〕以……为耻辱/比得上〔2〕比/的2.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文言文参考译文:当时,王珪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珪答复:“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鞭挞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爱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三、1.C〔都是介词,在。A项代词,我/助词,凑音节,不译。B项介词,把、拿/介词,因、由于。D项连词,表修饰/代词,你的〕2.〔1〕如今像你这样一个人,不被同乡邻里的平民百姓收容,却想要求一个大国的国君给你福禄,〔你〕是有什么奇特的才能吗?〔为“夫人〞“布衣〞“奇能〞,“不容乡里布衣〞为被动句〕〔2〕没有,〔我〕只是私下仰慕大王您美妙的品德罢了。〔为“直〞“慕〞“美义〞。〕〔3〕一旦大王驾崩,国家就会不安定,这是第一种危险。〔为“山陵崩弛〞“定〞“殆〞,关键句式“此一殆也〞为判断句〕文言文参考译文齐国有位妇女,长得极其丑陋,天下没有第二个,被称为“无盐女〞。她人长得头部下凹,眼窝深陷,身材粗壮,大骨节,翻鼻孔,喉结突出,粗脖子,头发稀少,弯腰凸胸,皮肤漆黑。年纪已三十岁了,还没有人愿意娶她,丢在路旁也不会有人捡。于是她料理整齐粗麻短衣,自己去拜见齐宣王,希望见一见齐宣王。她对报事官说:“我这个人,是齐国嫁不出去的女子。听说大王品德高尚,所以希望来充当后宫的扫除人,我愿在司马门外叩头,只求大王开恩容许我。〞报事官就把无盐女的话禀告了齐宣王。齐宣王正在渐台设宴饮酒,身边侍臣听说后,没有一个不掩口大笑的,说:“这真是天下最厚颜的女子。〞于是齐宣王召见她,对她说:“当初先王就为我娶了配偶,她们都已经占有各自位置了。我如今听郑国、卫国的乐曲,讴歌吟咏,感慨悲伤,发扬?激楚?中流传的风气。如今像你这样一个人,不被同乡邻里的平民百姓收容,却想要求一个大国的国君给你福禄,〔你〕是有什么奇特的才能吗?〞无盐女答复说:“没有,〔我〕只是私下仰慕大王您美妙的品德罢了。〞宣王说:“既然这样,你喜欢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无盐女说:“私下曾经喜欢隐术。〞宣王说:“隐术确实是我所希望的,试着做一下。〞话音未落,无盐女突然就不见了。齐宣王非常惊奇,立即翻开隐身的书来读,回到宫里思索它,还是什么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PS铝合金板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加工羽毛(绒)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入团培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莘县社工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团员考试题型及答案
- 事业管理人员考试及答案
- 恩启奶粉培训知识课件
- 恐怖完整的课件
- 急诊科护理工作总结
- 运动塑形考试题及答案
- 绘本社团课件
-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件-项目一 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与发展趋势
- 泰戈尔简介课件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4年全国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继电保护实操考试题带答案
- (2025)国库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 2025年质量月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初赛)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P20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