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1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2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3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4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2编号:ycxymkxc79001版本号:2013-1永春县新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新一煤矿新村790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负责人:肖柳树编制单位:新一煤矿新村790井实施负责人:姚志常发布时间:2013年12编制时间:2013年10月14日应急预案编写小组组长:肖柳树副组长:姚洪文成员:周建华黄达生潘都枝王慈旭郭星同编制人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专业签名肖柳树新一煤矿新村790井安全副矿长采矿姚洪文新一煤矿新村790井技术负责人采矿周建华新一煤矿新村790井生产副矿长采矿潘都枝新一煤矿新村790井机电技术员机电王慈旭新一煤矿新村790井地质技术员地质黄达生新一煤矿新村790井安监科长/郭星同新一煤矿新村790井调度室主任/

批准页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主要负责人(签章):日期:目录TOC\o"1-2"\u1总则 61.1编制目的 61.2编制依据 61.3适用范围 61.4应急预案体系 61.5应急工作原则 72事故风险描述 72.1顶板事故风险描述 72.2瓦斯事故风险描述 82.3机电事故风险描述 82.4运输事故风险描述 82.5放炮事故风险描述 82.6火灾事故风险描述 92.7水害事故风险描述 92.8其它事故风险描述 9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03.1应急组织体系 10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14预警与信息报告 134.1预警条件 134.2预警方式、方法及信息发布程序 144.3信息报告 145应急响应 165.1响应分级 165.2响应程序 165.3处置措施 175.4应急结束 236信息公开 257后期处置 258保障措施 268.1通信与信息保障 268.2应急队伍保障 278.3物资装备保障 278.4其他保障 299应急预案管理 309.1应急预案培训 309.2应急预案演练 319.3应急预案修订 319.4应急预案备案 319.5应急预案实施 3110附件 32附件1:新村790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图 33附件2:新村790井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图 34附件3:新村790井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及联系电话 35附件4:伤亡事故电话通知顺序 36附件5:伤亡事故汇报及抢救程序图 37附件6:外部应急单位通讯电话一览表 38附件7: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图 39附件8:三泉矿山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成员及联系电话 40附件9:三泉矿山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装备情况表 41附件10:矿井兼职应急队伍成员及联系电话 43附件11:矿井兼职应急队伍装备情况表 44附件12:矿井与三泉矿山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救护协议 45附件13:矿井与天湖山能源有限公司天湖岩矿天湖岩卫生所医疗协议 47附件14:永春县新一煤矿新村790井井上下对照图 48附件15:永春县新一煤矿新村790井避灾线路图 49附件16:永春县新一煤矿新村790井工业广场布置图 50永春县新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新村790井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增强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科学、快速、有效、安全地处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规范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程序,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煤矿安全生产。1.2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永春县煤炭管理局应急预案》,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井内部发生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工作和Ⅳ级及以上人身事故、Ⅲ级及以上非人身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适合于顶板、水、火、瓦斯爆炸、中毒窒息、机电、提升运输、爆破等事故。事故级别:按照煤矿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依照国家处理事故的有关规定,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指井下被困人员30人(含30人)以上的事故。Ⅱ级(重大),指井下被困人员10人(含10人)以上、29人以下的事故。Ⅲ级(较大),指井下被困人员3人(含3人)以上9人以下的事故。Ⅳ级(一般),指井下被困人员1人(含1人)以上3人以下的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本矿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办公室设在调度室,由调度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图(见附件1)1.5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抢险人员自身安全、迅速抢救遇险人员作为制定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首要前提,制定煤矿生产事故抢险救援方案。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煤管局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煤矿事故现场施救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以矿井领导为主,矿井有关职能机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做好事故抢救的指挥和抢救工作,必要时由县煤管局直接组织和指挥。矿井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职责,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1.5.3自救互救,安全抢救。事故发生初期,事故矿井应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线路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扩大事故,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1.5.4快速反应,形成机制。加强以煤矿自身兼职应急队伍为主,与就近有资质的专业救护队伍三泉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签定救护协议,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群体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1.5.5依靠科技,预防为主。采用先进技术、先进的应急装备,科学制定施救方案,确保施救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充分发挥矿井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积极做好煤矿生产安全预防检查工作。2.事故风险描述矿井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的种类主要有顶板、瓦斯、机电、放炮、运输、火灾、水害和其它危险及有害因素。2.1顶板事故风险描述支护材料及规格质量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职工思想认识不足,违章指挥或者违章作业等2.2瓦斯事故风险描述矿井属瓦斯矿;经煤科院重庆分院测定,矿井煤层经鉴定属无煤尘爆炸性危险和不易自燃煤层。但煤层的瓦斯含量会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可能也会增大。同时在开采过程中,瓦斯也会在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停风的上山、盲巷局部聚集,可能造成局部瓦斯燃烧或爆炸。如果矿井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放,在井巷中积聚达到一定浓度,特别是临时停工巷道未打栅栏,人员违章进入就可能引起中毒窒息事故,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3机电事故风险描述当电气设备失爆或电缆老旧或有损伤时,电气设备一旦短路或失地,容易产生火花,引起非阻燃电缆或可燃性支护材料,会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带电移动设备或电缆有损伤时,容易产生电气设备异常带电(触电)事故。2.4运输事故风险描述2.4.12.4.22.5放炮事故风险描述开采过程中使用的炸药在运输、储存、装药和爆破过程中、未爆炸或未完全爆炸的炸药在装卸矿岩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直接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破事故的作业场所主要有:炸药库;运送炸药的巷道;爆破作业的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工作面;爆破后的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工作面;爆破器材加工场所等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破伤害的场所有:爆破作业的采掘工作面;运送炸药的巷道;运送矿岩的巷道等。2.6火灾事故风险描述2.6.12.6.2经煤科院重庆分院测定,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为三类,煤炭属不易自燃2.7水害事故风险描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井下采空区、含水层等积水情况已查明,不存在采煤工作面及巷道作业过程中穿透采空区或老窑积水。矿井主要水害危险为地表水,主要表现为,井下作业中没有及时测量、填图而穿透溪流或地面积水区,就有可能造成透水事故。矿井下部有永春县新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新村790井,矿井已按《煤矿防治水规定》,各自按照规定留设安全防水岩煤柱,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北侧为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天湖岩煤矿,两矿在采矿许可证范围内平面投影有部分重叠,已签订安全生产协议,进行开采布局专项安全评价(《永春县新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与福建省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含春煤矿开采布局专项安全评价》闽煤研安评字第MK2011008号),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各自按照规定留设安全防水岩煤柱。西、南两侧无矿井。事故风险描述2.8煤矿开采时,揭露的煤岩层中会涌出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CO2、CO和N2等有毒有害气体;煤和有机物氧化反应,会生产SO2、H2S等有毒气体;井下爆破作业会产生氮氧化物、CO、CO2、NH3等有毒有害气体;井下蓄电池充电会产生H2等。如果矿井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放,在井巷中积聚达到一定浓度,特别是临时停工巷道未打栅栏,人员违章进入就可能引起中毒窒息事故,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8粉尘是矿井井下任何工作点都具有的一种有害介质,它是矿井生产建设中产生的细小矿物尘粒的统称,主要有煤尘、岩尘等。粉尘的主要危害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业人员长期吸入含尘空气,轻者能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可导致矽肺病、尘肺病;二是粉尘中有的煤尘具有爆炸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污染劳动环境,降低了生产场所的可见度,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全。矿井煤尘经鉴定无爆炸危险性,但其主要作业场所在井下,因此粉尘危害也是矿井危险有害因素之一。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指挥部、矿山救护队、兼职应急队伍等组成。应急指挥系统图:综合组综合组矿山救护队抢险救灾组矿山救护队抢险救灾组总指挥后勤保障组总指挥后勤保障组兼职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卫生医疗救护组卫生医疗救护组副总指挥副总指挥善后处理组善后处理组安全保障组安全保障组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指挥部矿井应急指挥部,设总指挥1人、副总指挥2人,成员6人。总指挥由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安监科、生产科、机电科等部门的人员以及技术负责人组成,指挥部人员如下:总指挥:姚志总指挥:周建柳员:姚洪达泗宝都慈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郭星同担任。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图(见附件2),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件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调度室应立即上报矿井主要负责人,矿井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应组织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赶赴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及善后处理的指挥协调工作,并及时向县煤炭管理局及其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灾害事态发展及救援进展情况。具体组成架构见下图:应急救援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部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治安保卫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综合组抢险救灾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指挥部未成立之前,值班领导负责现场抢险救灾指挥工作。3.2.2现场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姚志常车辆:闽C-1865A副总指挥周建华肖柳树成员姚洪文黄达生洪泗森郭宝电潘都枝王慈旭救援专业组综合技术组组长周建华车辆:闽C-4B961成员姚建地林金宙抢险救援组组长姚洪文车辆:闽C-49659成员姚布镇林联平姚永妙郭国贤苏诗品肖龙潭姚福彬姚布安后勤保障组组长王慈旭车辆:闽C-42196成员林元梓李联进卫生医疗救护组组长潘都枝车辆:闽C-36D27成员姚布骞郭宝量善后处理组组长郭宝电车辆:闽C-4C成员郭章辉吴跃星治安保卫组组长黄达生车辆:闽D-8R278成员尤联清叶铭安事故调查组组长肖柳树车辆:闽C-42326成员林金树姚建胜3.2.2.1综合技术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接收、处理和报告;通知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有关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有关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综合发布事故信息。3.2.2.2现场抢险救援组:根据事故性质、灾区情况、事故矿井的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组织制定抢险救灾技术方案,组织矿山救护队员、技术人员、矿井有关人员开展抢险救灾、现场控制和保护工作。3.2.2.3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组织落实应急物资供应和通信、电力保障。3.2.2.4卫生医疗救护组:组织协调有关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移治疗。3.2.2.5善后处理组:负责遇险遇难职工家属的接待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3.2.2.6安全保障组:由组长联合县煤炭管理部门协调当地警力对事故地点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维护治安,保障道路交通畅通、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3.2.2.7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并写出书面材料,开展事故调查。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条件根据矿井生产的特点、研究矿井可能引发各类事故的形成条件和机理,在《安全综合现状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加强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对较大事故隐患及危险源应立即上报县煤管局备案,同时要立即停止生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4.1.1顶板事故预警条件掘进工作面发生在支护不到位、支护质量差、无维修顶板破碎断层带、淋水、倾角大的较厚煤层处;采面常发生在初次或周期来压或工作面过老巷,也易发生在断层破碎带、厚煤层空顶、缺柱、煤层松软、小眼上方缺少贴帮柱及背帮等处。4.1.2水害事故预警条件地面防洪沟渠的设计不符合要求,排水系统不完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采掘工作面上覆地层裂隙水出水量大,短时间内排放困难;采掘时遇导水构造带和岩浆岩接触带;采掘过程中遇老窑、采空区、含水层等,且矿井没查明老窑、采空区、含水层等积水情况。4.1.3火灾事故预警条件4.1.3.1外部火源引起火灾,如违章在井下使用明火、明电放炮、电焊电气设备短路引发火灾。4.1.3.2煤炭本身内在因素引起的火灾事故。4.1.4瓦斯和有毒有害气体事故预警条件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未能及时有效地稀释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其次为人为因素造成的。4.1.5机电运输事故预警条件机械安全性能差、设备老化和人为操作因素造成。4.2预警方式、方法及信息发布程序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班队级、部门级、矿井级三级预警机制。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事故预警的分级启动条件:对于波及范围小,无人身伤亡未造成损失,基层部门、班队能自行消除的突发事件,启动班队级预警;对于波及范围较大,无人员伤亡但造成轻伤或一定财产损失,班队依靠自身和应急力量不能给予解决的突发事件,启动部门级预警;对波及范围大造成人员重伤、伤亡或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启动矿井级预警。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以下行动: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班队级预警由班队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发布。部门级预警由部门负责人按照事件的性质进行发布。矿井级预警由矿井应急指挥部负责发布。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各应急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隐患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4.3信息报告4.3.1信息接收与通报调度室值班电话为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外线23983790、内线8005)。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将有关信息通过电话或其他途径报告给或调度室。伤亡事故电话通知顺序(见附件4)(调度室)未遂伤亡事故直接报告矿井负责人,由矿井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调查分析,总结事故教训,避免事故升级或造成更大损失。伤亡事故汇报及抢救程序图(见附件5)。4.3.2信息上报矿山救护队兼职应急队伍矿山救护队兼职应急队伍第一时间第一时间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各职能科室各职能科室应急救援指挥部矿长技术负责人值班领导调度室主任矿长技术负责人值班领导调度室主任5分钟内5分钟内应急救援办公室(调度室)事故地点事故地点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事故发生的类型;③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④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⑤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⑥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4.3.3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报告,调度室必须立即向值班矿领导报告,并下达人员撤离、自救互救和避灾的调度命令;值班矿领导向矿长报告,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需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的,应立即按预案要求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长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向新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报告,由公司向县煤管局、县安监局报告,紧急情况时矿长可先用手机或电话直接向县煤管局、县安监局快报,并通知矿山救护队和医疗救治单位做好救援和救治准备。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外部应急电话见附件6)。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原则上参照“生产安全(建设)事故应急救援低限标准”,事故应急响应相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级。Ⅰ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及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Ⅱ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29人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Ⅲ级: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9人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Ⅳ级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1~2人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2响应程序发生Ⅲ级人身事故,Ⅱ级、Ⅰ级事故,立即上报县煤管局和县安监局,由上级决定启动相应预案;发生Ⅲ级非人身事故,Ⅳ级及以上事故,启动本预案;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本预案进入预备状态。5.2.1先期处置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立即按本矿的应急救援预案、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成立现场救灾指挥部,积极采取措施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报告。5.2.2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事故发生后,事故地点的人员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内向调度室报告并组织自救。由值班人员通知矿长、技术主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等人员。应急指挥部接到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由总指挥根据需要宣布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设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的队伍和人员,开展事故抢险和救援工作。涉及较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根据需要由县煤管局或县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并根据需要设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应急协调指挥工作。5.2.3

指挥与协调

应急预案启动后,总指挥组织指挥部成员听取现场情况汇报,责令矿井技术主管组织人员依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结合灾情实际情况,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将成员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人员检查落实,对矿井技术主管提出事故的处理方案应经过慎重研究和讨论,在安全系数上应留有余地,应考虑到处理灾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其补救措施。总指挥批准处理方案后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5.3处置措施

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首先听取当班值班调度的灾情汇报以及已经下达的指令情况汇报立即组织各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迅速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同时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抢险人员,尽量避免扩大伤亡。5.3.1处置基本措施按应急预案和已批准的“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尽快安全撤出灾区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或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记录;迅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根据事故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供电、通风、提升运输、排水、通讯等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根据矿山救护队侦察情况迅速制定救灾方案和救灾计划;为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条件具备时,应在靠近灾区的安全地点设立井下基地。井下救灾基地的指挥由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选派具有救护知识,并熟悉井下情况的人员担任。井下基地必须装有直通地面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电话。5.3.1.1事故发生后,矿井向上级请求,及时协调有关专业医疗救护机构和有关专家,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提供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5.3.1.2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5.3.1.2.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人员根据事故类型,佩带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有关规定。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5.3.1.2.2井下灾区人员的安全防护井下灾区人员根据事故的性质、通风气体情况,或者接到矿井调度室电话撤离通知后,(如属外因火灾或瓦斯、中毒窒息事故应立即打开使用自救器),由现场施工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按照井下避灾路线牌板标识的避灾路线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近的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设法通知事故直接波及区域人员和事故进一步发展可能波及区域人员撤离。现场工作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集合后,应清点人数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5.3.1.3现场检测与评估根据需要,应急指挥部成立事故现场检测、鉴定与评估小组,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抢救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检测与评估报告要及时上报。5.3.1.4实施抢救由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兼职应急队伍配合专业队伍按《施救方案》和有关施救规定,本着“先伤、后亡、先重、后轻”的原则抢救遇险人员。同时,做好施救和现场保护工作。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通道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5.3.2主要事故处置措施现场应急指挥部在进一步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物力以及之前开展救援的情况,确定施救方案,实施救援。5.3.2.1顶板事故处置措施自救措施:被堵人员必须在带班或有经验工人带领下,退到顶板较好的地点,建立避灾硐室,沉着冷静,等待抢救。安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救和互救。抢救措施:调集钻机、钢管、掘进及支护设备,设法向塌方被堵区域输送空气、水、食品,建立通讯联络;抢救人员进入冒顶区之前,必须加固临近巷道或工作面支护,防止事故扩大,并尽快恢复冒顶区的通风,若一时无法恢复通风,可用水管及压风管向冒顶区供风;处理事故,必须由外往内进行,处理过程中必须检查冒顶区附近的支护、顶板压力情况,要及时清理退路,设置专人指挥,专人监护顶板,防止援救危险;若冒顶处理困难较大,必要时要开掘通向受灾人员的专用巷道;若发生大面积冒顶,则要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及可能所在位置,并分析抢救和处理条件,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5.3.2.2水害事故处置措施自救措施:在透水迅猛和水流急速时,遇险人员应避开水势及水头,躲到较高处,拐弯巷道或上山等安全地点,若情况不允许转移和躲开,要紧紧抓住棚腿、棚梁或其它固定的物体不放,防止被水头打倒或冲走。如果是老塘透水,遇险人员要立即佩戴隔离式自救器,以防中毒;在水害区域的作业人员,要尽快撤出灾区,撤离工作要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行动要快。撤退的行动路线尽量与地面取得联系,在平巷水中撤退时,要靠巷道一侧,稳步行走;若在斜巷,除靠一侧外,还要牢牢地抓住棚腿或其它固定物体,防止被水冲倒或被流动的矿石、物料撞伤,尽快撤到上部巷道;在撤退时若迷失方向,人员应朝风流通过的上山方向撤退。如果遇到冒顶或积水将撤退线路堵塞时,要寻找其它方向的安全通道,如果无通道可撤,应尽量躲到高处待救,在撤退途中及避难地点,要留下标记,便于救护人员发现和抢救。抢救措施:发生水害事故后,依据矿井现有技术资料,由生产技术科人员及聘请专家组分析确定透水原因及地点、涌水量等,并根据井下实际开采情况及人员分布情况,分析研究是否有生存气室或其它生存条件的可能。按照事故抢救原则,若存在由上述条件的可能,应首先制定井下排水方案,调集水泵、排水管、抽排水设施,排除井下涌水,保证通风和恢复通讯联络。同时指挥部根据专家组制定的抢救方案,迅速调集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设备组织抢险。5.3.2.3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处置措施自救措施:出现头痛、耳鸣、心跳加快、四肢无力、呕吐、流清水鼻涕、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流泪等症状,应迅速撤离至新鲜风流处,并立即向值班室汇报;当中毒者已失去撤离现场的能力时,应迎面俯卧在水沟边,用毛巾、口罩、衣服等浸湿后,遮住口鼻等待救援。抢救措施:抢救人员应佩戴自救器,对被抢救的遇险人员要立即给他们戴好自救器,迅速救出灾区,立即送到有新鲜空气的巷道中,视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及时抢救。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同时解开领口、放松腰带,口腔如有杂物、痰液、假牙或是呼吸不通畅,应将污物取出,使呼吸通畅。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仍有跳动,可立即搓擦他的皮肤,温暖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因瓦斯或二氧化碳等窒息,情况不严重时,抬到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搓擦后进行人工呼吸。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5.3.2.4触电事故处置措施触电事故发生后,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急救,尽可能减少伤亡。触电急救的要点为:动作迅速、方法正确,应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必须使用干燥绝缘的工具。救护人员最好只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避免扩大事故。救护者不可盲目抢救,应先判断触电情况,切断电源;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骤停等“假死”现象,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等急救措施进行现场急救。5.3.2.5火灾事故处置措施1.火灾初期,应采取一切可能手段直接灭火。灭火时,回风侧应切断电源;人应站在进风侧,用水灭火时水枪应由火的边缘向中心喷射。直接灭火后,应将火源或残留火种挖除;在水源不足时,可用灭火器、也可用砂子、黄土等物充填火区或向火区灌注高倍泡沫灭火。2.当直接灭火无效或火势发展迅速、温度高、无法接近火源时,则可将火区进、回风道封闭,使隔绝区内氧含量下降,惰化火区,促其熄灭。封闭地点选择、封闭顺序、密闭墙的建造以及建造时的安全、防爆措施,按“矿山救护队战斗行动准则”有关规定进行。如火区范围大,且不易封闭严密,而火区气体无爆炸危险,可采用高倍数泡沫远距离喷射。如火区气体有爆炸危险且灾区内人员均已撤出时,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水淹。3.发生火灾时可根据不同地点的火灾情况采用不同的通风方法救灾。(1)进风井口、主要进风巷、井下车场、采区主要进风巷中发生火灾,可在撤出反风后受火烟威胁区人员后进行全矿井或区域性反风。(2)火灾发生在采区上行风流中,排除火烟不影响工作人员集中地点或人员已撤出,这时应保持主扇正常运转,并注意防止临近巷道风流逆转。(3)火灾发生在机电峒室,如不能灭火,应利用防火门隔断风流防止火烟流出,并切断通向峒室的电源,再采取措施灭火。(4)火灾发生在采面,按采煤方法与工作面通风方式不同,一般不许改变通风状况,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抢救人员与灭火方便,可以采用控风或局部反风。(5)火灾发生在下行风流中,如对下盘人员有威胁时,也应考虑局部反风。救灾人员在下行风流中前进时,随时注意因“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6)火灾发生在掘进工作面或掘进巷道中时,必须注意局部通风机管理,原则是运行中的局扇不能随便停风,已停机的局扇不得随便开动。5.3.2.6监控系统、人员定位事故处置措施1.雷击事故处理(1)雷电正在发生时;应当关好没穿,防止球形雷(滚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不得打电话和接听手机;人员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水管)及门窗等容易被雷击中的地方。(2)当发生事故后,由现场负责人向矿生产调度值班人员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害的严重程度等。调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须立即向矿长、值班矿领导、机电负责人、调度主任汇报。(3)发现有人被雷击后,立即转移该地点,现场负责人在指挥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受雷击后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应立即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其进行抢救。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由呼吸或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跳按摩,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由救生员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跳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该坚持4小时,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有条件时直接给予氧气吸入更佳。(4)在遭受雷击灾害后,现场负责人待天气正常时应检查监控系统及防雷装置能否正常使用,检查情况要及时报告矿值班领导,并向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5)在遭受雷击灾害后,若安全监控系统遭受破坏,机电科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修,尽快恢复工作。当设备遭受严重破坏时,应请求外部支援,联系的单位人员有: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龙岩办事处;电话同时,将有关情况向矿值班领导汇报。2.机房火灾事故处理(1)立即报警:发生火情,第一发现人应高声呼喊,使附近人员能够听到或协助扑救,同时通知矿生产调度部门。(2)控制火情:对初级火灾,先切断电源,运用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全力进行扑救。监控室值班人员负责断电,矿行政科人员负责水源,监控值班负责人组织各部门人员用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如果是由于电路失火,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使用水或液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事故发生。(3)抢救重要资料和物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组织抢救监控中心站内的重要资料和物品。为防止有人被困,发生窒息伤害,有矿行政科准备部分毛巾,湿润后蒙在口、鼻上;抢救被困人员时,为其准备同样毛巾,以备应急时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吸入肺中,造成窒息伤害。被烧人员救出后应采取简单的救护方法急救,如用净水冲洗一下被烧部位,将污物冲净,再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同时联系急救车抢救。(4)当火灾有蔓延趋势时:迅速向“119”报警,并观察火势蔓延方向和现场情况,向火场救灾指挥报告。监控室值班负责人负责拨打火警电话“119”。电话描述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区域、周围显著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火源、着火部位、火势情况及程度,随后到路口引导消防车辆。5.3.2.7运输事故处置措施1.当发生运输事故时,应迅速切断蓄电池电机车电源,并设置警戒标志。

2.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报告。3.事故现场的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积极有效的自救和互救。对于轻伤者应现场对其进行包扎止血,将其抬放到安全地带。而对于骨折人员不要轻易挪动人员,等待专业救助人员的到来。5.3.2.8其它事故处置措施根据事故类型,遵循“灭、护、撤、躲”的自救原则和“三先三后”的互救原则(即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做好爆破、提升运输、地质灾害等其它事故的应急处理。5.4应急结束应急结束标准应以事故遇险人员被安全救出,遇险人员和遇难人员被全部运上地面并确认完毕:首先由事故发生矿井详细核实遇险人员与被解救和遇险人员无误后,提出应急结束报告和建议;然后由应急指挥部确认;最后由总指挥批准。如有遇险人员未被解救时,应由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召开论证会,确认遇险人员无生还可能并形成记要,经应急抢险指挥部全体会商通过,与遇险者家属妥善沟通并签订赔偿协议后,才能确定。5.3.1结束程序1.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经救护队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灾区现场进行监测核实,证明灾区气体、空气、温度恢复正常,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应急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由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2.应急程序结束后,由现场指挥部组织应急队伍有序撤离现场,恢复正常秩序。3.由指挥部落实专人对事故现场及受影响的区域进行连续监测和监控,并将监测监控数据及时向矿和事故工区进行通报。5.3.2应急结束的条件1.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现场环境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已消除。2.在各类事故专项预案中必须编制《应急结束标准》,达到《标准》并经专家组现场核查通过,出具书面报告。3.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5.3.3应急结束后,应完成的事项1.在应急结束后,要抽调专门力量修复巷道、清理煤矸、确保通风系统畅通,检查所有电器设备、电缆、更换损坏的设备和设施、详细检查作业区域和邻近地区的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清理污染物,疏通排水系统等。2.成立以生产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牵头的,生产技术科、安检科、通风科、“一通三防”及机电运输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矿生产恢复领导小组,制定生产恢复方案。3.事故情况上报事项(1)事故发生经过和伤亡人员统计表(2)安全整改计划和措施(3)相关预案修改稿(4)恢复生产措施和计划(5)与之相关业务资料4.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资料(1)事故发生前的各类生产报表和记录复印件(2)安全监测系统的数据;(3)安全管理制度(4)相关作业规程(5)相关操作规程(6)相关安全技术措施5.3.4救援终止:如在救援过程中出现无法控制的事态,即在事故灾害或次生灾害无法控制和消除、再行抢险救灾可能造成救护人员严重伤亡的情况,由抢救组提出申请,现场技术组论证并提交书面报告,救援指挥部同意,同一响应级别的属地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图(见附件7)6.信息公开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发生重大事故后,由煤矿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对外发布信息。现场对外发布信息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指定发言人,及时准确地向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及应急救援信息。7.后期处置后期处置是应急程序的重要环节,涉及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任务:1.矿井生产技术科、安全监察科和其他相关部门抓好整改计划的制定,报上级单位批准后实施。尽快恢复生产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矿井事故中可能会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和污染物,如顶板垮落、火区复燃等,因此在恢复通风、清理现场时必须进行污染物处理、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加强支护等。2.对受伤职工进行治疗和补助。矿井与天湖山能源有限公司天湖岩矿卫生所签订医疗协议,由天湖岩矿卫生所人员承担现场第一时间的救治任务,同时根据就近的原则,确定永春县医院、德化县医院、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医院、下洋卫生院为伤员救治定点医院,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应急工作。保证医疗救治及时、有效、安全。由矿井承担费用并及时对受伤职工进行补助。3.按照政策进行伤亡赔偿;妥善安置遇难人员的家属,工会和办公室负责做好遇难人员的详细统计资料,并及时报告矿井领导,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做好遇难人员亲属的接待、安抚和补偿工作。4.对救援队伍、消耗材料、调用设备仪表进行统计结算: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人数,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设施等,对于在救援中损耗的应急物资必须重新更换配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整理好抢险救灾记录、图纸等,及时总结分析,写出救灾报告。5.指挥部要指定专门部门对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指定专门部门参与事故经济损失进行量化性评估;要组织力量对于受波及的邻近区域的灾情进行调查,提出解决办法;抓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6.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责成相关部门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完成事故总结报告。按照国家有关事故调查的规定,救灾完成后,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以充分吸取事故教训,从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安全措施。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预案中涉及到的单位、部门、人员应保证相互间通讯、信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的畅通,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定期调度,保证预案的及时启动。1.应急期间,矿主要领导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矿内通信网、行政电话、调度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完全畅通,开通备用线路,保障应急命令顺利下达。2.要指派专业技术人员,为指挥部提供内网、互联网、传真、计算机、打印机等信息系统和装备的现场服务。3.调度室、相关业务部门和技术组成员要不断对现场报警信息、救护队报告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4.矿调度室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事故快报和抓紧绘制事故示意图,待事故灾情基本清楚后要按照要求编制电子图件。8.2应急队伍保障8.2.1由矿总工程师负责与县煤管局安全生产专家组做好日常的协调工作,为应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要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专家和机构,研究安全生产(建设)应急重大问题,开发应急技术和装备。8.2.2专业新一煤矿新村790井与三泉矿山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签订救护协议,三泉矿山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队部设在下洋镇下洋村新街126号(联络电话见附件8),救护小队装备情况(见附件9)。8.2.3矿井组建兼职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于2013年1月成立,由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班队长、技术员组成,其中队长1名、副队长1名及成员共9人组成(见附件10),配备必要的救护装备(见附件11)。矿井兼职应急队伍服从新村790井的领导,业务上受泉州矿山救护小队指导,能开展煤矿各类一般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1.原则上由兼职应急队伍和泉州矿山救护小队承担抢险救灾任务。必要时可请求天湖山能源有限公司矿山救护队和其他救护力量增援。2.原则上由与矿井签订医疗协议的天湖岩矿卫生所人员承担现场第一时间的救治任务。按照事故性质,卫生所要做好各类急救物品、器材、设备、药品的准备工作。必要时送往就近天湖山矿务局医院增援。3.经考试合格的兼职应急队伍队员,在专职救护队指导下,从事应急工作。4.发生地质和自然灾害时,地面灾害处置可在矿区管理单位的统一组织下,充分发挥自愿人员的作用。8.3物资装备保障为了保证矿井险救灾工作及时、有效,建立矿井应急装备保障系统,形成全方位抢险救灾装备支持和保障。现场抢险装备和物质由矿井安监科统一保管,存放在矿井值班室,由安监科长黄达生负责,手机应急装备标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救护规程》规定,始终保持战备状态,能满足应急需要。。1.建立矿井地面应急物资库和井下储存点,储存的应急物资应符合规定,满足应急需要。2.矿井地面应急物资库要配置一定数量应急物资、装备。如备用潜水泵、灭火器材、绝缘材料、构筑物材料、各类救护工具、仪器仪表等。3.矿井地面应急物资库要储存一定数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自救器等,要储存必要的便携式仪器、仪表。如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等。4.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建立物资台帐,公布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和查询电话。抢险装备和物质清单见下表:抢险装备和物质清单见下表类型及名称数量类型及名称数量机具类4.5KW潜水泵2台通讯类固定电话1部5.5KW潜水泵2台移动电话10部各种高压管500m传真机1部柴油发电机组1台防护类自救器40个探水设备2台灭火器20个担架2付机械类工具车1辆其它氧气罐3罐千斤顶4台氧气袋6个空压机2台急救药箱(含药品)2个井下支护专用工具5套大绳(30米)2条8.4其他保障8.4.1经费保障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进行预算,财务部门审核,经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审定后,列入年度预算;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财务部门应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核销。应急管理经费主要用于: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装备维护更新、应急物质储备、预案编制和维护、应急工程和抢险救灾备用金等,不足部分从矿成本中列支。抢险救灾备用金可逐年积累,确保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应急经费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1.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矿井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按期足额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同时为矿工办理工伤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保险金。确保所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2.抽取专用资金生产矿井以吨煤2元抽取。由财务列支,专款专用。8.4.2交通运输保障矿井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8.4.3治安保障矿井要加强对重要人员、重点区域、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以便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8.4.4技术保障成立应急综合技术组,在本矿和本地区范围内聘用不同专业的人员,包括已退休、身体健康尚能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综合技术组,在抢险救灾时参加指挥部下属的综合技术组工作。8.4.4.1技术储备由矿总工程师负责与县煤管局安全生产专家组做好日常的协调工作,为应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要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专家和机构,研究安全生产(建设)应急重大问题,开发应急技术和装备。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科学、迅速、准确决策。充分利用现有有线、无线、安全监控图像等指挥和调度信息能力的资源,保证迅速有效。8.4.4.2矿井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巷道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井下运输系统图,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排水、防尘等管路系统图,井下通信系统图,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井下避灾路线图。8.4.5医疗卫生保障加强应急医疗体系建设,矿井与天湖山能源有限公司天湖岩矿卫生所签订医疗协议,由天湖岩矿卫生所人员承担现场第一时间的救治任务,同时根据就近的原则,确定永春县医院、德化县医院、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医院、下洋卫生院为伤员救治定点医院,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应急工作。保证医疗救治及时、有效、安全。8.4.6后勤保障后勤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9.应急预案管理9.1应急预案培训安监、生产技术部门应组织编制对各类专业应急人员、企业员工的年度应急预案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对应急培训进行总结,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人员、培训效果、培训考核记录等,使企业员工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使各类应急人员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矿井应急办公室应会同有关科室,组织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意识,熟悉各类灾害下的应急救援程序及自救互救知识、相关避灾路线等,减少人员伤亡和企业财产损失。通过电视CD盘、专栏、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煤矿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以及矿区群众的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9.2应急预案演练矿井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针对预案内容要求,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做好演练的策划,演练结束后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演练项目和内容、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起止时间、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演练动用设备、物资、演练效果、改进的建议、演练过程记录等资料。做好兼职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企业应急能力;加强与其它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9.3应急预案修订9.3.1预案的常态维护矿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预案的维护和更新。应急预案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做好记录并归档,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9.3.2发生下述情况时,预案必须更新和修改:1.矿井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人代表发生变化的;2.增加新的业务活动内容;3.作业环境、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4.施工组织、工艺方式、工艺流程、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5.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6.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7.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8.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9.4应急预案备案按照有关规定分别将应急预案报县煤管局,县安监局备案,分别将应急预案抄送新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及三泉矿山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9.5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由永春县新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新一煤矿新村790井安全监察科组织制定,矿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安全监察科行使解释权。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0附件:附件1:新村790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图附件2:新村790井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图附件3:新村790井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电话附件4:伤亡事故电话通知顺序附件5:伤亡事故汇报及抢救程序图附件6:外部单位应急通讯电话一览表附件7: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图附件8:三泉矿山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成员及联系电话附件9:三泉矿山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装备情况表附件10:矿井兼职应急队伍成员及联系电话附件11:矿井兼职应急队伍装备情况表附件12:矿井与三泉矿山救护有限公司泉州矿山救护小队救护协议附件13:矿井与天湖山能源有限公司天湖岩矿天湖岩卫生所医疗协议附件14:永春县新一煤矿新村790井井上下对照图附件15:永春县新一煤矿新村790井避灾路线图附件16:永春县新一煤矿新村790井工业广场布置图附件1:新村790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图矿井应急预案矿井应急预案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炸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顶板冒顶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机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炸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顶板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地质灾害现场处置方案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附件2:新村790井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图矿长:矿长:姚志常矿技术负责人:姚洪文安全副矿长:肖柳树生产副矿长:周建华安监科:黄达生通风队:李联进辅助救护队:姚布镇调度室:郭星同机电科:潘都枝监控室:林紫君采煤队:苏诗品掘进1队:林瑞景掘进2队:姚建宗附件3:新村790井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及联系电话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务姓名单位职务单位手机总指挥姚志常矿长新村790总指挥周建华安全副矿柳树生产副矿公室主任郭星同调度室主员姚洪文技术负责达生安监科宝电安全管理人泗森采矿技术都枝机电技术慈旭地质技术件4:伤亡事故电话通知顺序事故现场人员按避灾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地点后及时汇报事故现场人员按避灾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地点后及时汇报调度员在第一时间作出险情判断,行使应急指挥权调度员在第一时间作出险情判断,行使应急指挥权通知值班负责人或总工程师通知值班负责人或总工程师矿长:姚志常矿长:姚志常周建华安全副矿长:肖柳树生产副矿长周建华安全副矿长:肖柳树生产副矿长 综合办主任姚建地机电科科长潘都枝调度室主任郭星同生技科科长姚洪文安监科科长黄达生各专业组组长成员及各科室成员总指挥部全体成员包括各副总和救护队长各班队队长及有关单位

附件5:综合办主任姚建地机电科科长潘都枝调度室主任郭星同生技科科长姚洪文安监科科长黄达生各专业组组长成员及各科室成员总指挥部全体成员包括各副总和救护队长各班队队长及有关单位伤亡事故汇报及抢救程序图事故地点汇报事故地点汇报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请求兄弟单位支援;随时接受现场指挥部汇报,接受上级指示并及时传达通知通知泉州市矿山救护小队或县消防队总指挥部领导及成员各专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到指定地点集中了解情况下达指令有关人员及专业组人员抵达现场立即到达事故现场现场听取事故汇报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制定抢险方案指挥抢救救护队或消防队及各专业组人员进入现场抢救接受矿井总指挥部指示、及时向矿井总指挥部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