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减法》教案收录于话题\o"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材第17、第18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2.会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3.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教具学具小棒、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第29届奥运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吗?生: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师:你们还记得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上的前几名吗?(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短片,最后定格在教材第17页的情景图上)师:有许多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这次奥运会,他们为了能在奥运的赛场上升起自己国家的国旗,奏响自己国家的国歌而拼搏着……这就是第29届奥运会的金牌榜。【设计意图:北京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用这一现实的素材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二自主探究师:同学们,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生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生2: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生3:英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生4: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真多呀!一个个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老师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吗?师:老师已经知道我们中国位居榜首,最想知道的就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差多少枚金牌?也就是同学们问的“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或者说是“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怎么列式呢?生:36-23=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好吗?学生自己试着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谁想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是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6根表示36,减去23就拿走2捆和3根,所以还剩1捆和3根,就是13。生2:我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36,减去23就是从十位上去掉2个珠子,从个位上去掉3个珠子,这样十位上剩1个珠子,个位上剩3个珠子,表示13。生3:我是用竖式计算出来的,减法竖式的书写与前面学过的加法竖式的书写类似,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个位上的6减3得3,对着个位写3,十位上的3减2得1,对着十位写1,这样就是13。……(如果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并示范指导竖式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师:(边板书边讲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先写出被减数,再写减数,然后写减号。与加法一样,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要对齐……【设计意图:独立思考、解答问题是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背景(笔算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下,独立解决计算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总结提升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反思1.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做好准备。2.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明确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为笔算减法列竖式时正确对位做好准备。列好竖式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忆笔算两位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将加法的计算顺序迁移过来。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细心计算我最棒!38-23
82-21
48-32[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能力要求:会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B类[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能力要求: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56116B类:教材习题第18页“做一做”45-(3)(42)
64-(42)(22)
48-18=3048-18(30)
25-21=425-21(4)1.45-3=42
64-42=22
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材第19页)教学目标1.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3.在运用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用退位的方法。难点:理解“借1当十”。教具学具小棒、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金牌榜前5名表格)同学们,上节课大家提出很多问题,我们只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有一个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生2: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设计意图:暗示学生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上一节课问题的延伸,在解法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以提问的方式开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2。师:有的同学猜对了,老师很想知道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该怎样列式呢?生:51-36=师:同学们,学习加法时,我们通过摆小棒学会了进位加法。今天我们通过摆小棒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信心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看看还剩多少根小棒。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大家操作的方法和算出的结果。生1:从1根小棒中去掉6根不够,就把1捆小棒与1根小棒合起来是11根,从11根中去掉6根还剩5根小棒;从剩下的4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1捆;这样1捆与5根合起来是15根。生2:先从5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2捆;从1根小棒中去掉6根不够,就把1捆小棒与1根小棒合起来是11根,去掉6根小棒还剩5根;这样最后还剩15根小棒。生3:先从1捆小棒中去掉6根还剩4根,4根与1根合起来是5根小棒;再从4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1捆;这样剩下的5根与1捆合起来就是15根小棒。生4:从5捆小棒中拿出4捆小棒,这样多拿走了4根,再拿回4根小棒,4根与1根合起来就是5根小棒,加上剩下的1捆小棒就是15根。……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得到“51-36”的结果都是“15”。但是在许多同学的操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你发现了吗?(都把1捆小棒拆开了,再去减6)【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喜欢而且愿意做的事情,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计算减法,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算术理论】师:用摆小棒的方法能算出结果,如果不用小棒,直接列竖式来计算你会做吗?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的计算结果?学生说出算式,并在黑板上板书。师:个位上的“5”是怎样算出来的?生1: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变成10,10加1是11,11减6就等于5。生2: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变成10,10减6剩4,4加1就等于5。师:十位上的“1”是怎样算出来的?生:十位上的5减3得2,借走1还剩1。师:现在老师把大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写下来,同学们想想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时,从十位退1再减)2.教学例3。师:你能运用刚才总结的注意事项,试着用竖式算一算“50-24”吗?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交流计算方法。(被减数个位上的0减4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当10,再减4,十位上的5减去被借走的1还剩4,再减减数十位上的2)【设计意图:学生尝试竖式计算的交流,既是学生体验学习收获的机会,又是互相学习,形成新知的过程】三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收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51-36=15(枚).51
-3615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借1当十答:中国比美国多15枚金牌教学反思1.借助摆小棒解决计算问题,重要的是为学习退位减法积累活动经验。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学习退位减法的重要活动经验。通过交流,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讨论,使学生个性化的经验变为群体的共识。2.竖式计算是基本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计算,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充分操作、交流的活动基础上,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既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掌握计算的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判断对错,把错题改正过来。(考查知识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的减法;能力要求:能正确书写竖式,并准确计算两位数的减法)B类解决问题我能行!(考查知识点:两位数的减法;能力要求: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减法)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四个都是错的。B类:45-36=9(个)教材习题第19页“做一做”2835775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三。(教材第20~22页)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书写格式。2.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格式。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然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知识结构】二自主探究师:咱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注意尽量按教材呈现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哟。生1:我知道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的时候,笔算更容易算对。生2: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生3:不仅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注意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时,就向十位借1,借1当十再减。……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真的掌握了吗?咱们就来检验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练习三”第6题)师:第(1)小题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错在哪?生:第(1)题算的不对,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那么十位上的4减1再减2应该得1,所以正确的结果是12。师:第(2)小题呢?生:第(2)小题的得数是正确的。师:后面的两个小题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好吗?老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写在黑板上各做一道小题,一会儿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改错,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订正,明确:必须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当十再减。师:同学们,结合咱们学过的加法计算,想一想: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强调:笔算加法和减法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计算加法的时候是个位满10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的时候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逐步建构知识网络,初步了解笔算加法与笔算减法的异同,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三总结提升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我们每学一个阶段,大家都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梳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所学知识点后,进行纠错练习,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强化退位减法的正确算法。让学生互相说一说,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笔算下面各题。(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力要求: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B类小熊家离学校82米,小熊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到学校?(考查知识点:笔算两位数加减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B类:82-27=55(米)答:小熊还要走55米才能到学校。教材习题第20~23页“练习三”1.
98-80=18
98-8=90
98-88=102.164085313.32-21=11(个)答:小英比小勇多捡了11个贝壳。4.144558385.76176.第二个对,其余的都有错,改正如下:7.271763263849188.得数是85的:98-136+7944+4190-5得数是19的:91-72
30-11
64-45得数是43的:16+27
52-9
19+2490-479.和:726287878982差:1844371551610.182998572516906511.得数比50大的算式:31+2943+2694-3941+2913+4723+2990-3972-1344+4271-19得数比50小的算式:81-3370-2818+1990-4428+366-1762-2312.(1)41-34=7(个)答:小明比小华少拍7个。(2)45+39=84(个)答:小芳和小强一共拍了84个。(3)答案不唯一,如小华和小芳一共拍了多少个?41+45=86(个)小华比小强多拍了多少个?41-39=2(个)13.(1)486472(2)72585114*.第二个和第三个答案不唯一,如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材第23、第2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重点难点重点: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具学具黄色、红色花片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我们学校每周三都要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纪律卫生大评比活动,看,二年级卫生评比表已经出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情景图)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我们只知道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你想知道什么啊?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师: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二自主探究师:面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生1: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那就是在一班的基础上多加3面小红旗,也就是12+3=15(面)。生2:一班得了12面,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就是说二班比12面再多3面,就是12+3=15(面)。生3:我觉得“二班比一班多”是关键,因为只要二班的多,那就要在一班的基础上加上多出的部分。……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想的?师:请同学们摆12个黄色的花片表示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然后我们用红色的花片表示二班的小红旗数。因为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所以在摆红色花片的时候就要比黄色的多摆出3个,那么求二班的小红旗数就要用加法,也就是12+3=15(面)。同学们,自己一边说一边再摆一遍试试。学生尝试操作讲解,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说想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领悟思路,理解算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如果老师现在告诉你,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算出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吗?试试看,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交流,重点说说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说清想法:三班比一班的小红旗少4面,就是比12少4,即12-4=8(面)。【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由“扶”到“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收获?[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板书设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反思1.启发、引导学生,只要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过去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借助“同样多”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求总数(求剩余)的问题,再用加(减)法计算。这种推理方法,逻辑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这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通过分别摆花片的操作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在物化活动中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直接确定计算方法。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猜猜我是多少。[考查知识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能力要求:会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B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2)裤子比裙子便宜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考查知识点: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58-29=2978-59=1965-26=39B类:(1)50-37=13(元)答:上衣比裤子贵13元。(2)65-37=28(元)答:裤子比裙子便宜28元。(3)答案不唯一,如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50+37=87(元)教材习题第24页“做一做”鸡蛋:25+8=33(个)鹅蛋:25-12=13(个)答:鸡蛋有33个,鹅蛋有13个。第五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四。(教材第25、第26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重点难点重点: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难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呢?【设计意图:上课之初点明本节课的主旨,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散漫性】二自主探究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番。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生1:我觉得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时,最主要的就是分析题意,弄清楚究竟是哪个数多,哪个数少。生2:在分析这类题时,动手摆一摆花片、小棒之类的东西,就能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再计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生3:经过几次的动手操作,我找到了一点规律: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的数多,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大,就用加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数少,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小,就用减法解决。生4:我也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师: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第7题)师:请同学们先看题,然后说说“优惠8元”是什么意思。学生看懂题意后交流对“优惠8元”的理解。(优惠8元就是比标价少8元)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解答。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结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系统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总结提升师:经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大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小的数,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经过一节课的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赋能课堂变革打造高效教学环境研讨会
- 教育政策在医疗设备研发中的作用
- 打造智能教育资源体系设计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 烟草制丝培训课件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影响研究报告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戏曲剧目研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小动物麻醉与监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2025年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中外美术史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路货运行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与智能运力调度策略研究
-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20210829233
- 城镇污泥标准检验方法CJT221-2023 知识培训
- 村打井施工合同范本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员工委派协议书
- DB11T 1034.2-2024交通噪声污染缓解工程技术规范 第2部分:声屏障措施
-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DL-T664-2016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 四新四化的心得体会(24篇)
- 道路清障救援作业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