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教案_第1页
渡荆门送别教案_第2页
渡荆门送别教案_第3页
渡荆门送别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洣水中学肖燕琳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语言,感悟诗歌的画面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做个游戏,它既不是王者荣耀,也不是吃鸡,而是看题猜诗句,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

唐诗中最长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唐诗中最长的白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唐诗中最深的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唐诗中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们真是太棒了,下面我想向在座的各位请教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李白)谁又能来介绍一下有关于李白的文学常识呢?(学生发言)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杜甫曾赞美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播放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视频,以便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李白。

好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名作《渡荆门送别》

二、解题

同学们,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这属于写什么内容的诗歌?——送别诗!在哪里送别?“渡”是什么意思?——乘船渡过,谁送谁呢?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一探究竟。

三、初读课文

1、这是一首律诗,我们回忆一下,律诗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又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五言律诗。五言律诗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它独特的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自由朗读诗歌。(朗读提示: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2、哪位同学站起来给我们展示一下,看看谁最有诗人风范。(学生单个读)

3、有哪位同学来做一下点评呢?

谢谢你的点评,有鼓励,有期望!相信你的朗读肯定很不错,你能再给我们朗读一次吗?

读得很好的评价语(很具有央视主持人董卿的潜质)4、老师示范读

5、请全班齐读

四、赏读课文对于诗歌的学习,我们只朗读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懂得赏析,一谈到赏析,有的同学就会产生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不知该从何处入手?不过,没事,今天跟着肖老师来,顺着老师指引的方向,相信你们定能冲破迷雾,拥抱阳光。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肖老师先来做个示范吧!

(一)师示范:

例如:“山随平野尽”这句诗中写了两种景物,一是“山”,二是“平野”。我们想象一下,连绵的崇山峻岭随着原野的出现,渐渐消失在视线的尽头。诗人眼前一亮,心境也变得开阔起来。通过这两种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开阔的心境,豪迈的情怀。

作者借景物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叫做借景抒情。

下面这一节课我们的重点主要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赏析,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把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变成一句句优美的文字,并且用心感受诗人的心情。(时间5分钟)

(二)个人展示

停!时间到。看到你们刚刚认真思索书写的神情,不禁被你们感染,想尽快地尝一尝你们智慧的果实了。看谁第一个发言,做一个开创者!

设想:

“江入大荒流”,这句诗写了两种景物,一是长江,一是“大荒”即广阔无际的原野,写出了奔腾直泻的长江水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显得天空辽阔,境界高远,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与昂扬之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镜子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朵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展现了作者其奇特的想象力,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仍怜故乡水”:这句诗作者借那缠缠绵绵的故乡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远行,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思乡之情,言有尽而情无穷。

(三)主题探究

肖老师不才,总觉得啊,尾联和前三联的情感有些不相符,李白越过崇山峻岭,渡过奔腾的长江,视野逐渐开阔,还身携三十万金,应该非常开心才对呀,不想回去啦!所以,我自作主张将尾联改一下“楚国无限美,再不思蜀州”。同学觉得可好?

生自由发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

李白本身就是一个很潇洒的人,他喜欢喝酒,喜欢放声高歌,喜欢仗剑走天涯,喜欢广交天下的名人志士。可就是这样的李白,也依然热爱故乡、留恋故乡、不舍故乡啊!是啊,“灵魂若没有故乡,怎能欣赏得了了远方?即使到了远方也是走马观花的流浪”!

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的“故乡情结”,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思乡诗,牵动着无数游子的心,读罢,惟有泪千行!

同学们能吟诵几句你所熟知的思乡诗吗?

预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春夜洛城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可是本首诗歌又与刚刚我们吟诵的诗歌在情感上有不同之处,同学们发现了没有?

上文都是兴奋、欣喜之情,因为此时的李白是要游历各地,他是带着理想向着美好的未来出发的,作为男子大丈夫,他志在四方,纵然对故土热爱、难舍,可是他依然欣然前行!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他一时的情感,其实更反映了他这一生的情怀——潇洒、乐观、豁达。这种人生态度,也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

这首诗我们赏析完了,请同学们再次带着李白的心情来朗诵这首诗,我相信再次朗读,他们在情感上把握的就更到位了!

五、学以致用

同学们,学习诗歌我们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到它的音乐美、节奏美,通过赏析可以感受到它强烈的画面感,如果我们能把古诗当中的写作手法也能拿来灵活运用的话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了,你看,这首诗作者借连绵的崇山峻岭随着开阔平坦的原野的出现而消失,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作者通过那皎洁喜人的月亮,那迷离的海市蜃楼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那缠缠绵绵的送行之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这在我们的写作当中就被称之为“借景抒情。”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图片,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发挥想象,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A:如果你正一帆风顺,意气风发……B:如果你刚遭遇挫折,郁闷难谴……学生课堂展示。(评价语:莫言的继承人;堪比冰心;颇有沈从文的味道;著名诗人余光中都会为你竖起大拇指……)

老师成果展示一、叶之歌我是风中的精灵,在摇曳中浅吟低唱,翩翩起舞。那淅淅沥沥的秋雨啊,不辞辛劳地为我奏起了天籁般的乐章,让我在沉醉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不只是我对根的情意,我相信,明年春天的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