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豆的特征特性及春早熟栽培技术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四棱豆的特征特性及春早熟栽培技术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四棱豆的特征特性及春早熟栽培技术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四棱豆的特征特性及春早熟栽培技术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四棱豆的特征特性及春早熟栽培技术获奖科研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棱豆的特征特性及春早熟栽培技术获奖科研报告关键词:四棱豆;特征;特性;春早熟;栽培技术

四棱豆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区和非洲地区,又名为翅豆、热带大豆、四角豆以及翼豆,其中豆科蝶形花亚科四棱豆属于多年或是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经有了近百年的栽种历史,但是多分布于云南、广东、广州以及海南等低纬度地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四棱豆经济价值以及营养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再加之四棱豆不同的生态类型品种也被孕育而成,使得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也开始试点种植。对此,本文将从四棱豆的简述以及其特征特性出发,通过对四棱豆品种选择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四棱豆的春早熟栽培技术,以实现四棱豆的推广种植进一步提高,

一、四棱豆的简述

四棱豆原广泛种植于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以及加纳等非洲和东南亚国家,且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其主要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尼两大品系,最早引种与我国长江以南湖南、广东、云南以及四川等地区是在1989年,传统的四棱豆品系属于短日照植物,相对而言属于晚熟类型,且喜温暖多湿,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是不能长久抗旱,由此并不能适用于我国各个地区,但是随着对其研究的加深目前已经有将近二十多个品种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四棱豆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粮食和蔬菜作物,其嫩荚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十六之间,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十八,且其富含的维a和维C,可以用作蔬菜鲜炒食用,亦可以盐渍作酱菜。种子所富含的蛋白质高达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油脂含量可以到达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十九之间,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平均每一百克鲜种重种子的维E含量可以达到126mg,主要可以用作榨油、粮食或是加工制品,其中加工制品主要包括人造黄油、食用油、豆奶以及豆粉等。此外,四棱豆的鲜块根的蛋白质含量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九之间,是马铃薯蛋白质含量的四倍以上[1],目前而言,也是世界上根块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植物,其可以用作粮食或是饲料。此外,四棱豆含有根究菌,且平均每667m2的根瘤菌含有高达11到15KG的根瘤菌固氮,也相当于含有55到75KG的硫铵,同时茎叶部分也是很好的饲料与绿肥。除此之外,四棱豆的叶片、嫩荚、根块以及种子部分皆可以入药,其中叶子可以用作眼疾的外敷计,嫩荚具有青儿解毒的效用,而种子则对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此,四棱豆也被成为“奇迹植物”、“绿色金子”,目前而言,更多被作为高蛋白粮食与蔬菜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且在1997年到2000年间,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与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对四棱豆进行了选育与栽培的研究,并从15份四棱豆豆种中选取除了4个最能都适应亚热带气候条件的两种,此后,本文也将对这四个品种进行细致性研究。

二、四棱豆的特征特性

1、四棱豆的植物学特征

四棱豆的植物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系发达,四棱豆的根系较为发达,其横向分布可以达到四十到五十厘米左右,垂直分布可以达到七十厘米左右,且主要分布在十到二十厘米的耕作层之中;二是块根的形成,四棱豆的近地表侧根横向生长时会膨大形成块根,且块根呈现纺锤形,一般而言单株块根有二到十二个左右;三是根瘤的形成,四棱豆的根系会形成较多的根瘤,由此其固氮能力较强;四是茎蔓生,四棱豆的茎蔓可攀缘可以达到4米以上,且茎光滑无毛[2],表面呈现绿色或是紫色,具有较强的分枝性;五是总状花序,四棱豆的花冠大,且呈现蝶形,一般有浅蓝色、浅紫色或是白色几种颜色;六是四菱形荚果,四棱豆的荚果呈四菱形,而横截面呈现的是长方形或是方形,且其嫩荚一般呈现为绿色或是紫色,荚长约在十六到三十五厘米左右,宽约在1.2到4.0厘米左右;七是种子的特征,四棱豆的种子为球形或是暖圆形,具有一定的光泽,种子皮的颜色与斑纹变异多,且每千粒的重量可以达到250g到350g左右。

2、四棱豆的生物学特征

四棱豆的生物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耐贫瘠,四棱豆具有较强的耐贫瘠能力,但是耐涝能力较弱,一般在肥沃、深厚的沙壤土生长较为良好,且产量与品质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二是不耐盐碱,四棱豆不具备耐盐碱的能力,一般PH值在4.3到7.5之间最为适宜,且其喜温暖、多湿条件;三是温度的控制[3],四棱豆种子发芽的温度一般在25℃到30℃之间,适宜其生长发育的温度约在20℃到25℃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当温度在17℃以下时,会出现结荚不良的问题,而温度在10℃以下时,将会出现停止生长的问题,对此,在种植四棱豆时,在白天应将温度控制在27℃左右,而夜间应当将温度控制在18℃以上,这样才能够保障四棱豆的健康生长;四是根块的生长,四棱豆的生长对全年温度的控制应当在15℃到28℃左右,且相对凉爽的气候对四棱豆根块的生长更为有利,但是四棱豆根块对霜冻较为敏感,当遇到霜冻情况时就会出现死亡;五是水量要求要,四棱豆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其不具备较强的耐旱能力,且适合在无积水的环境下生长,若出现干旱或是水涝的问题,则会对固氮菌的发育以及块根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六是光照要求,四棱豆属于短日照植物,其临界光周期约在12小时左右,不同的品种对短日照的感应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三、四棱豆的品种类型选择

四棱豆属于热带植物,其生长对温度具有较高的要求,由此,在我国部分地区,在栽种四棱豆时,会出现开花结荚率偏低、成熟期较晚、种子无法正常成熟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于亚热带气候条件的地区的栽种品种,本文主要列舉了一下四种:

1、96-13或是TPt22-1,长蔓性,叶色浅绿

该品种的四棱豆属于长蔓型,叶色呈现为浅绿色。四棱豆的嫩荚呈现绿色且有翼,种子呈球形为棕黄色。同时该四棱豆的单荚平均长约在20厘米左右,重量可以达到36g,且平均每株可以产荚在三十只左右,鲜荚的总重量可以在1080g左右,干籽的重量在48.30g左右,鲜块根的重量在86.10g左右,鲜茎叶的重量在280g左右。且这一品种每667平方米净作可以产鲜荚约2700KG。一般而言,在四月上旬播种,到六月下旬到十月下旬就可以开始采收嫩荚,其生育期一般在185到210之间。此外,这一品种还具有高产、早熟、采收嫩荚期长、适应性强、抗病等特点。

2、K009长蔓型,叶色绿

该品种的四棱豆属于长蔓型,叶色呈现为绿色。四棱豆的嫩荚呈现绿色且有翼呈紫色。种子呈球形为褐色。同时该四棱豆的单荚平均长在17厘米左右,重量在35g左右,且每株可以产荚在20只左右,鲜荚的总重量在700g左右,干籽的重量在27.60g左右,鲜块根的重量在215.30KG左右,鲜茎叶的重量在250g左右,该品种平均每667平方米净作产鲜荚在175KG左右,干种子的产量在七十KG左右,鲜块根的产量在365KG左右,鲜茎叶在625.3KG左右。此外,该品种一般在四月上旬播种,七月上旬到十月下旬可以采收嫩荚,一般生育期在200天到210天左右,且其具有适应性强、抗病、高产等特点。

3、K0010长蔓型,叶色绿

该品种的四棱豆属于长蔓型,叶色呈现为绿色。四棱豆的嫩荚呈现为绿色且有翼为紫色,种子呈现为球形且为青色。单荚平均长在18.5厘米左右,重量在35g左右。每株可以产荚24只左右,鲜荚的总重量在840g左右,干籽重量在33.12g左右,鲜块根的重量在87.69g左右,鲜茎叶的重量在250g左右,该品种每667平方米的鲜荚净作产量在2100KG左右,干种子的产量在82.6左右,鲜根块的产量在220KG左右,鲜茎叶的产量在625.3KG左右。此外,该品种一般在四月上旬播种,七月上旬到十月下旬期间可以采收嫩荚,该品种的生育期在200天到210天左右,且具有适应性强、抗病、高产等特点。

4、96-14-1矮蔓丛生型

该品种的四棱豆属于矮蔓丛生型,种植时不需要搭架,其叶片呈现为浅绿色。其嫩荚呈现为绿色且有翼。种子呈现为球形且为棕黄色。该品种的单荚平均长在十八厘米左右,重量在34g左右,每株可以产荚在14只左右,鲜荚的重量在340g左右,干籽的重量在13.20g左右,鲜根块的重量在26.00g左右,鲜茎叶的重量在65g左右。该品种每677平方米的净作产鲜荚量在850KG左右,干种子的产量在33,3KG左右,鲜块根的产量在65.3KG左右,鲜茎叶的产量在163KG左右。该品种一般在四月上旬播种,七月上旬到十月上旬可以采收嫩荚,生育期一般在195天到200天左右,且具无需搭架、适应性强、抗病等特点。

四、四棱豆的春早熟栽培技术

四棱豆的春早熟栽培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前茬作物,早1早2是较好的前茬作物,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以及耐连作能力,但是,由于早1早2的花多且大,同时一般为自花授粉,也有昆虫传粉或是天然杂交的方式,对此,应当将其种植在隔离区或是作物保护带,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种子的纯度[4];二是种植的密度与方式,相较而言,大家种植的产量较高,对此,在抽蔓达到六十厘米左右时,应当及时搭建竹竿架。对于早期果园、沙地土地以及山坡可以采用简易栽培的方式,让植株茎蔓覆盖于地面,能够有效抑制杂草,保持水土。种植的密度应当在每亩两千到两千五百株;三是种子的处理,四棱豆的种子属于无休眠期,但是其种皮厚且密,对此,对于“硬豆”应当进行消毒处理,具体包括55度左右的温水浸泡十到十五分钟,再在25到30度左右的温度下经过八到十小时進行浸种处理;四是播种的处理,地表种植时播深应当在4厘米最佳,地膜覆盖种植时插深在3厘米较为适宜;五是施肥的处理,施足底肥,在苗期生长缓慢、抽蔓后、开花结荚等时期应当适当追肥;六是浇水的处理,浇足底墒水,开花结荚块根时期应当加大浇水量;七是打尖的处理,上架时应当及时打尖处理;八是病虫防治,着重防治蚜虫、豆荚螟以及立枯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