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古人谈读书课前预习25古人谈读书课前预习1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第一课时助读资料我先看走近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文言文与现代文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5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6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文言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这些文言文到底说了些什么呢?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文言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7第一步: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朗读视频第一步: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8岂有此理不耻下问默而知之矣第二步:学字词qǐchǐzhìyǐ
1.读字词岂有此理不耻下问默而知之矣第二步:学字词qǐchǐzhìy9
学富五车不耻下问矣敏而好学默而识之岂不
学富五车不耻下问矣敏而好学默而识之岂不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耻下问(cǐchǐ) 诲人不倦(huìhuǐ)
背诵(sònɡsùn) 谓(wènwèi)√
√
√
√
2.选读音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1【敏】【好】【耻】【下问】以……为耻。聪敏。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喜好。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3.解词语【敏】以……为耻。聪敏。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喜好。12【知(zhì)】【识】【厌】【诲】记住。满足。教诲。同“智”,智慧。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知(zhì)】记住。满足。教诲。同“智”,智慧。试着把词语13一、孔子谈学习
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而好学第三步:知内容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默而知之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一、孔子谈学习敏而好学第三步:知内容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14二、朱熹谈读书1.朱熹是____朝人,他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朱熹说: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强调“三到”之中________最重要。宋心到眼到口到反问“心到”二、朱熹谈读书宋心到眼到口到反问“心到”15查资料,填一填1.《论语》是中国__________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________及其________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春秋孔子弟子孔子的思想儒家第四步:查资料查资料,填一填春秋孔子弟子孔子的思想儒家第四步:查资料162.孔子,名____,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____的创始人。3.朱熹,____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丘春秋时期儒家南宋2.孔子,名____,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著名的17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第五步:提问题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1825古人谈读书第一则25古人谈读书第一则19
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至战国前期成书。20第一步: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朗读视频第一步: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21不耻下问默而知之chǐzhì我会读不耻下问默而知之chǐzhì我会读22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耻下问(cǐchǐ)诲人不倦(huìhuǐ)
√√易错音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3知识字读书耻诲知识字读书耻诲24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多音字.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加点的字是多音字25好hàohǎo(好学)(好看)识zhìshí(认识)(博闻强识)读一读:1.小红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得到全班同学的好评。2.今天我认识了清代颜元,他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好hàohǎo(好学)(好看)识zhìshí(认识)(博闻强26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主要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整体感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主要讲了古人对27诲耻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诲耻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28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耻诲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耻诲29
耻chǐ结构:左右组词:可耻无耻音序:C部首:耳笔画:十
“耳”要窄、第二个竖要长、与下提交叉。
“止”右竖要长、中间有一短横。易错提示:左部的“耳”横变成了提哦!耻chǐ结构:左右组词:可耻无耻音序:C部首:耳30诲huì结构:左右组词:训诲不屑教诲音序:H部首:讠笔画:九
左窄短,右宽长。
“母”竖折与横折钩起笔相接、收笔时交叉,一横居中。易错提示:右部是“每”不是“母”哦!诲huì结构:左右组词:训诲不屑教诲音序:H部首:31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何启发。最后,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学法导读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32自由朗读课文:1.用“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2.想一想:这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哪方面的道理?自由朗读课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朗读指导古文中,“而”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朗读指导古文中,“而”前面一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这同“智”,智慧理解词句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学习态度求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这同“智”,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理解词句勤勉喜好以……为耻向比自己地位低的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学习态度谦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理解词句勤勉喜好以……为耻向比自己地位低zhì,记住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足教诲倦怠理解词句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zhì,记住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足教诲倦怠理解词不是喜爱勤勉理解词句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学问的人。勤奋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是喜爱勤勉理解词句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喜爱古就像害怕理解词句译文: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学到后又害怕自己会忘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就像害怕理解词句译文: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学曾经思索理解词句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曾经思索理解词句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不能患得患失。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我们在《论语》中还有有关读书学习的句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积累:《论语》中还有有关读书学习的句子还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42一学习、读书课文图示教导别人——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敏以求之思不如学读书要有方法一学习、读书课文图示教导别人——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读43
这首古文告诉我们读书、学习以及教导别人时的方法和态度。主题感悟这首古文告诉我们读书、学习以及教导别人时的方法和态度。主题4425古人谈读书第二则25古人谈读书第二则45走近作者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走近作者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朗读视频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47诵岂谓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诵岂谓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48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谓诵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谓诵岂49谓wèi结构:左右组词:可谓无所谓音序:W部首:讠笔画:十一
“田”要扁、第一笔竖与第二笔横折的折都稍向里收。
“⺝”稍窄、首笔是竖。易错提示:右上部是“田”不是“日”哦!谓wèi结构:左右组词:可谓无所谓音序:W部首:讠50诵sòng结构:左右组词:朗诵家传人诵音序:S部首:讠笔画:九
“甬”横撇要小、末端有一点。
“用”稍宽、里边是两横。易错提示:右上部横撇下方不能少一点哦!诵sòng结构:左右组词:朗诵家传人诵音序:S部首51岂qǐ结构:上下组词:岂敢岂有此理音序:Q部首:山笔画:六
“山”要扁宽。
“己”扁框稍小,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长一些。易错提示:下部是“己”不是“已”哦!岂qǐ结构:上下组词:岂敢岂有此理音序:Q部首:山52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何启发。最后,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学法导读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53自由朗读第二则文言文:1.用“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2.朱熹告诉我们读书需要注意什么?重点是什么?自由朗读第二则文言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古文中“亦”“岂”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朗读指导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理解词句曾经说我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理解词句曾经说我理解词句这里(书本)那么既然专心一意随意一定也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译文: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理解词句这里(书本)那么既然专心一意随意一定也心不在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理解词句要紧了难道吗译文: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理解词句要紧了难
再读课文,想一想,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再读课文,想一想,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59口到眼到三到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三到心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口到眼到三到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三到通过“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再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通过“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小资料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62读书三到心到——最重要眼到口到课文图示相辅相成读书三到心到——最重要课文图示相辅相成63
第二则古文讲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读书时心到是最重要的。主题感悟第二则古文讲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之间的关系,告诉64读书有法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有努力读,用心读,才能读有所得。但读书要讲方法,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于学无益,而且不利于我们成长。我们要从古人的读书实践中吸取经验,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好好读书,掌握有用的知识,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独特感悟读书有法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有努力读,用心读,才能读有所6525古人谈读书拓展积累25古人谈读书拓展积累66形容勤奋好学的词语: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学而不厌
悬梁刺股韦编三绝表示良好学习习惯的词语:用进废退,事半功倍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词语积累形容勤奋好学的词语:词语积累67描写读书方法或态度的句子: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5.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课内美句积累描写读书方法或态度的句子:课内美句积累68
跟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袁枚《随园诗话补遗》(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美句拓展积累跟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美句拓展积累69(6)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10)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1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1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6)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70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考:1.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这首诗给你什么启示?美文拓展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思考:1.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美文拓展71【注释】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注释】721.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2.启示: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1.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73观书[明]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思考: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诗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观书思考: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74【注释】①故人:老朋友。②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③忧:愁。
④每:时常。
⑤亲:近。⑥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⑦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这句说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注释】75⑧逐:挨着次序。⑨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lè):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⑩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⑧逐:挨着次序。761.书籍就像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我不断地从书中吸取新知,犹如源头活水不绝而来涌进我的心,又好像春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使我感到万象更新。跨着缀金饰玉的高头大马的权贵们,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1.书籍就像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77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书卷当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抒发了诗人对书的喜爱和乐于读书之情。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书卷当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7825.古人谈读书课后练习25.古人谈读书课后练习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二、读拼音,写词语。
qǐfēisuǒwèi
lǎnɡsònɡxiūchǐhuìrénbújuàn起飞所谓朗诵羞耻诲人不倦二、读拼音,写词语。xiūchǐ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止——____(
)
甬——____(
)
每——____(
) 胃——____(
)
己——____(
) 白——____(
)耻耻辱诵朗诵诲教诲谓称谓岂岂止皆人尽皆知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耻耻辱诵朗诵诲教诲谓称谓岂岂止四、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中五个“知”都是知道的意思。(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中“识”字读“zhì”。(
)3.“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句话的停顿划分是正确的。(
)四、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五、解释加点词。聪敏。以……为耻。记住。满足。五、解释加点词。聪敏。以……为耻。记住。满足。不是。的人。喜好。不是。的人。喜好。一、《论语》谈学习
判断。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聪敏并且喜欢学习的人,遇到问题就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一、《论语》谈学习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
)3.“敏而好学”和“敏以求之者也”中两个“敏”字的意思都是敏捷。()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二、朱熹谈读书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三到”之中________最重要。2.“心不在此,则_______________,心眼既不专一,却______________,决不能记,记亦_____________。”反问“心到”眼不看仔细只漫浪诵读不能久也二、朱熹谈读书反问“心到”眼不看仔细只漫浪诵读不能久也读书时,“心”和“眼”不专一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读的内容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保持读书时,“心”和“眼”不专一的后果是____________三、曾国藩谈读书1.曾国藩认为读书的要诀是:第一要________,第二要________,第三要_________。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三、曾国藩谈读书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中“如”是______的意思。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作者举这两个例子是告诉人们要有________。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见识蛙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中“如”是______的意一、主题积累
补充关于读书的四字词语。
悬梁(
)(
)
囊(
)映(
)
(
)(
)偷光
手不(
)(
) (
)(
)群书刺股萤雪凿壁释卷博览一、主题积累刺股萤雪凿壁释卷博览二、延伸阅读
朱熹的读书法做学问的人读书是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的,这是在购物,不是在读书。暴发户和大富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日夕之间便坐拥书城,那更是书的敌人。真正的爱书者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二、延伸阅读朱熹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
)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著书、讲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读书经验、方法被归纳为“朱子读书法”。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朱熹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前面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
)到难,从浅到(
),急不得,也(
)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诉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前面的未弄通,第二,熟读精思。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的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第二,熟读精思。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作者本来的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不肯放弃先前的观点,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为了纠正以上两种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作者本来的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第四,切己体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第四,切己体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基本精神。(有删改)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
也易深慢2.短文介绍了“朱子读书法”,它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短文中的词语作答)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3.在本文中“涵泳”一词指(
)“居敬持志”一词指(
) A.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
向,顽强的毅力。
B.反复咀嚼,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BA3.在本文中“涵泳”一词指()“居敬持志”一词指()4.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循序渐进,达到精通。4.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读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循序渐进,达三、百字练笔
你平时是怎样读一本好书的?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方法吧。
我喜欢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读一书,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前面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进度适当,方能见成效。三、百字练笔 我喜欢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读一书,要逐字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104第一课时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古人谈读书105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课件106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3.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5.学习并运用课文所举的读书方法。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107课时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耻、诲、谓、诵、岂、窥”等9个生字。2.复习古文学习方法。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时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耻、诲、谓、诵、岂、窥”等9108导语导入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导语导入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109导语导入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导语导入朱熹(1130年9月15日—1110
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导语导入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11古文再现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古文再现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112方法复习学习古文有哪些方法?1.读正确: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不读破句。2.读懂内容:逐字、逐词、逐句理解意思。3.读出感受:体会文章中心,谈谈感受。方法复习学习古文有哪些方法?113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解决生字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解决生字。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解决生字要求:学生自读课文,114课文学习学生听读,把握节奏
要求:学生听教师示范朗读,划出节奏,并在练习中把握文章节奏语气,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课文学习学生听读,把握节奏要求:学生听教师示范115课文学习同桌共读,合作巩固要求:同桌合作共读课文,相互检测并读通顺课文、读准节奏。课文学习同桌共读,合作巩固要求:同桌合作共读116课文学习小组赛读,你追我赶要求:在自读、听读、共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比赛读。课文学习小组赛读,你追我赶要求:在自读、听读117课文学习教师抽读,检测效果要求:教师在班级抽测学生朗读,检查朗读效果并对学生朗读情况予以评价、指导。课文学习教师抽读,检测效果要求:教师在班级抽测118耻指导生字书写恒缺诵窥谓chǐwèi
huìsòngqǐhéngkuījiēquē
岂诲皆耻指导生字书写恒缺诵窥谓chǐ119课堂总结1.本堂课内容:运用小古文学习的方法将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予以巩固练习。2.拓展:利用所学方法,课后自行预习后部分内容。课堂总结1.本堂课内容:运用小古文学习的方法将120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耻诲谓诵岂恒窥皆缺
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121课时作业一、读一读,写一写。xiūchǐjiàohuìsuǒwèihéngxīnkuīshìquēshǎo(羞耻)(教诲)(所谓)(恒心)(窥视)(缺少)二、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课时作业一、读一读,写一写。122第二课时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古人谈读书12325.古人谈读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124课时目标1.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2.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3.从古文中吸取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懂得读书有“三到”,读书要“三有”,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课时目标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125游戏导入书山有路勤为径,()书读百遍,()敏而好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游戏导入书山有路勤为径,()126内容复习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一:读正确: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不读破句。读懂内容:逐字、逐词、逐句理解意思。读出感受:体会文章中心,谈谈感受。内容复习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一:127课文学习
学习方法三:体会文章中心,谈谈感受。
通过本文段学习,这三句话向我们传递了学习的什么信息?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课文学习
学习方法三:体会文章中心,谈谈感受。通过本文128古文学习基本方法二:逐字、逐词、逐句理解意思。导语导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古文学习基本方法二:导语导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29课文学习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选择:A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B专心了,就能看仔细,读正确。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课文学习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余尝谓130课文学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要求:自行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课文学习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131课堂总结
1.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学习不但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还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遇事要敢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3.课后找其他关于学习的名言、名篇,将其中的好办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分享。课堂总结1.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132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论语读书有三到读书三要学习态度心到要有志学习方法眼到要有识口到要有恒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133课时作业一、解释带点字义。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第三要有恒。
二、背诵古文。
岂:哪里。耻:以为耻。恒:恒心。课时作业一、解释带点字义。岂:哪里。耻:以为耻。恒:恒心。13425古人谈读书课前预习25古人谈读书课前预习135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第一课时助读资料我先看走近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文言文与现代文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139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140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文言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这些文言文到底说了些什么呢?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文言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141第一步: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朗读视频第一步: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142岂有此理不耻下问默而知之矣第二步:学字词qǐchǐzhìyǐ
1.读字词岂有此理不耻下问默而知之矣第二步:学字词qǐchǐzhìy143
学富五车不耻下问矣敏而好学默而识之岂不
学富五车不耻下问矣敏而好学默而识之岂不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耻下问(cǐchǐ) 诲人不倦(huìhuǐ)
背诵(sònɡsùn) 谓(wènwèi)√
√
√
√
2.选读音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45【敏】【好】【耻】【下问】以……为耻。聪敏。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喜好。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3.解词语【敏】以……为耻。聪敏。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喜好。146【知(zhì)】【识】【厌】【诲】记住。满足。教诲。同“智”,智慧。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知(zhì)】记住。满足。教诲。同“智”,智慧。试着把词语147一、孔子谈学习
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而好学第三步:知内容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默而知之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一、孔子谈学习敏而好学第三步:知内容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148二、朱熹谈读书1.朱熹是____朝人,他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朱熹说: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强调“三到”之中________最重要。宋心到眼到口到反问“心到”二、朱熹谈读书宋心到眼到口到反问“心到”149查资料,填一填1.《论语》是中国__________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________及其________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春秋孔子弟子孔子的思想儒家第四步:查资料查资料,填一填春秋孔子弟子孔子的思想儒家第四步:查资料1502.孔子,名____,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____的创始人。3.朱熹,____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丘春秋时期儒家南宋2.孔子,名____,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著名的151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第五步:提问题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15225古人谈读书第一则25古人谈读书第一则153
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至战国前期成书。154第一步: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朗读视频第一步: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155不耻下问默而知之chǐzhì我会读不耻下问默而知之chǐzhì我会读156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耻下问(cǐchǐ)诲人不倦(huìhuǐ)
√√易错音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57知识字读书耻诲知识字读书耻诲158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多音字.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加点的字是多音字159好hàohǎo(好学)(好看)识zhìshí(认识)(博闻强识)读一读:1.小红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得到全班同学的好评。2.今天我认识了清代颜元,他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好hàohǎo(好学)(好看)识zhìshí(认识)(博闻强160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主要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整体感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主要讲了古人对161诲耻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诲耻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162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耻诲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耻诲163
耻chǐ结构:左右组词:可耻无耻音序:C部首:耳笔画:十
“耳”要窄、第二个竖要长、与下提交叉。
“止”右竖要长、中间有一短横。易错提示:左部的“耳”横变成了提哦!耻chǐ结构:左右组词:可耻无耻音序:C部首:耳164诲huì结构:左右组词:训诲不屑教诲音序:H部首:讠笔画:九
左窄短,右宽长。
“母”竖折与横折钩起笔相接、收笔时交叉,一横居中。易错提示:右部是“每”不是“母”哦!诲huì结构:左右组词:训诲不屑教诲音序:H部首:165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何启发。最后,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学法导读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166自由朗读课文:1.用“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2.想一想:这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哪方面的道理?自由朗读课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朗读指导古文中,“而”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朗读指导古文中,“而”前面一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这同“智”,智慧理解词句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学习态度求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这同“智”,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理解词句勤勉喜好以……为耻向比自己地位低的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学习态度谦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理解词句勤勉喜好以……为耻向比自己地位低zhì,记住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足教诲倦怠理解词句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zhì,记住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足教诲倦怠理解词不是喜爱勤勉理解词句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学问的人。勤奋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是喜爱勤勉理解词句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喜爱古就像害怕理解词句译文: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学到后又害怕自己会忘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就像害怕理解词句译文: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学曾经思索理解词句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曾经思索理解词句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不能患得患失。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我们在《论语》中还有有关读书学习的句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积累:《论语》中还有有关读书学习的句子还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176一学习、读书课文图示教导别人——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敏以求之思不如学读书要有方法一学习、读书课文图示教导别人——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读177
这首古文告诉我们读书、学习以及教导别人时的方法和态度。主题感悟这首古文告诉我们读书、学习以及教导别人时的方法和态度。主题17825古人谈读书第二则25古人谈读书第二则179走近作者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走近作者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朗读视频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181诵岂谓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诵岂谓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182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谓诵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谓诵岂183谓wèi结构:左右组词:可谓无所谓音序:W部首:讠笔画:十一
“田”要扁、第一笔竖与第二笔横折的折都稍向里收。
“⺝”稍窄、首笔是竖。易错提示:右上部是“田”不是“日”哦!谓wèi结构:左右组词:可谓无所谓音序:W部首:讠184诵sòng结构:左右组词:朗诵家传人诵音序:S部首:讠笔画:九
“甬”横撇要小、末端有一点。
“用”稍宽、里边是两横。易错提示:右上部横撇下方不能少一点哦!诵sòng结构:左右组词:朗诵家传人诵音序:S部首185岂qǐ结构:上下组词:岂敢岂有此理音序:Q部首:山笔画:六
“山”要扁宽。
“己”扁框稍小,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长一些。易错提示:下部是“己”不是“已”哦!岂qǐ结构:上下组词:岂敢岂有此理音序:Q部首:山186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何启发。最后,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学法导读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187自由朗读第二则文言文:1.用“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2.朱熹告诉我们读书需要注意什么?重点是什么?自由朗读第二则文言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古文中“亦”“岂”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朗读指导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理解词句曾经说我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理解词句曾经说我理解词句这里(书本)那么既然专心一意随意一定也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译文: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理解词句这里(书本)那么既然专心一意随意一定也心不在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理解词句要紧了难道吗译文: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理解词句要紧了难
再读课文,想一想,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再读课文,想一想,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193口到眼到三到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三到心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口到眼到三到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三到通过“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再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通过“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小资料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196读书三到心到——最重要眼到口到课文图示相辅相成读书三到心到——最重要课文图示相辅相成197
第二则古文讲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读书时心到是最重要的。主题感悟第二则古文讲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之间的关系,告诉198读书有法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有努力读,用心读,才能读有所得。但读书要讲方法,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于学无益,而且不利于我们成长。我们要从古人的读书实践中吸取经验,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好好读书,掌握有用的知识,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独特感悟读书有法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有努力读,用心读,才能读有所19925古人谈读书拓展积累25古人谈读书拓展积累200形容勤奋好学的词语: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学而不厌
悬梁刺股韦编三绝表示良好学习习惯的词语:用进废退,事半功倍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词语积累形容勤奋好学的词语:词语积累201描写读书方法或态度的句子: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5.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课内美句积累描写读书方法或态度的句子:课内美句积累202
跟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袁枚《随园诗话补遗》(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美句拓展积累跟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美句拓展积累203(6)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10)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1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1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6)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04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考:1.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这首诗给你什么启示?美文拓展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思考:1.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美文拓展205【注释】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注释】2061.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2.启示: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1.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207观书[明]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思考: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诗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观书思考: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08【注释】①故人:老朋友。②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③忧:愁。
④每:时常。
⑤亲:近。⑥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⑦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这句说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注释】209⑧逐:挨着次序。⑨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lè):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⑩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⑧逐:挨着次序。2101.书籍就像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我不断地从书中吸取新知,犹如源头活水不绝而来涌进我的心,又好像春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使我感到万象更新。跨着缀金饰玉的高头大马的权贵们,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1.书籍就像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211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书卷当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抒发了诗人对书的喜爱和乐于读书之情。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书卷当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21225.古人谈读书课后练习25.古人谈读书课后练习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二、读拼音,写词语。
qǐfē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残联安置协议书
- 车辆交割协议书模板
- 实习协议与保密协议
- 国有企业借款合同
- 公司股份制合同协议书
-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应用试题集
- 商务往来文书与合同样本集
- 比赛授权协议书
- 产品授权经销协议书
- 无线接口协议书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国外研究现状共3篇
- T-GDWCA 0033-2018 耳机线材标准规范
- NB/T 10533-2021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规范
- GA/T 1068-2015刑事案件命名规则
- 主治医师聘用合同
- 2021年四川绵竹高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抽查复查申请表
- 水费计算、水权与水价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61850报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