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课堂实录_第1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课堂实录_第2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课堂实录_第3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课堂实录_第4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舟唱晚》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掌握七声音阶与民族五声音阶。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乐曲、模唱片段,认识旋律线,并对比旋律、节奏、速度、力度,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3、情感目标:通过拓展环节的学习,初步认识工尺谱、减字谱感知、感受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教学重点:对比旋律、节奏、速度、力度,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学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练习:跟琴唱:1、PPT图片中七声音阶与五声音阶。在七声音阶的演唱中,每一竖排同学代表一个音符并演唱;在五声音阶的演唱中第4和第7组不参加演唱。随后找出两组音阶的不同(既缺少了4、7两个偏音)2、PPT出示《渔舟唱晚》第一部分的经典乐句,学画乐句中以3、2、1、6、5开头的旋律线。【设计意图:通过唱、找,学生可以自己发现七声音节与五声音阶的的不同。导入:师:视唱练习结束后,让我们稍作休息,一起欣赏《龙文》,请注意,你需要在视频中找出自己认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词。视频《龙文》生: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宫商角徵羽讲解民族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并与12356对应认知。师:今天咱们要欣赏的乐曲就和民族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有很大关系,他就是古筝区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乐曲《渔舟唱晚》。【设计意图:优美的视频文件,加深学生对五声音节:“宫商角徵羽”的记忆。新课学习:对《渔舟唱晚》段落划分有很多种,这里划分为两段。1、整体聆听全曲,对整首乐曲的形象有完整的认识2、分两部分聆听乐曲,讲解段落大意第一段:旋律抒发了作者对湖光晚景的赞美之情,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渐渐西沉的夕阳,轻拂湖面的涟漪,缓缓移动的帆影和轻声歌唱的渔民。第二段:交织在一起的浪花的飞溅声、摇橹的吱吱声、渔民的歌声和收获后的笑声……,随着音乐的渐慢渐弱,渔民收网归航,湖面上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3、欣赏第一段第一部分,并结合图形谱,选配与乐句相对应的图形谱。乐曲的第一部分由三个乐句组成:a(1-5小节),a1(6-11小节),b(11-14小节),c乐句(15-26小节),d乐句(26-33小节),e乐句(33-39)。a乐句是是一个歌唱性的主题,意图描绘一幅夕阳西下时,宁静、安逸的湖滨画面。给听者带来的是安逸、恬静之感以及无限的回味。短暂的平息之后进入了第二个乐句al,al是a的变化重复,它们所使用的音乐材料是相同的,这使得它在对主题进行重复、强化的同时又不乏新鲜感。b乐句对a和al乐句进行了展开,其旋律流动的音域移高了,节奏也变得比之前活泼、跳动,与之前的写景相比,这一乐句更像是在描写人:夕阳西下,渔人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迎着晚霞画着渔船,唱着渔歌;形象地表现出了渔人们愉悦的心情和湖光山色的傍晚景

非常的耳熟能详,这一句主非常的耳熟能详,这一句主要是通过一强一弱的鲜明对比,描述渔人的怡然自得歌唱并引起湖面回声的美妙乐句。d乐句节奏的由宽松到紧凑和“花指”技巧的运用使乐句也一下松弛下来,这样的处理让人紧张的心情也一下子放松了下来。从音乐形象上来看,仿佛是在描绘渔夫们荡漾渔舟,乘风破浪,并最终克服困难。e乐句这两个乐句的旋律线条规律且富有律动性,节奏速度也非常稳定,准确地描绘了渔夫们在克服困难之后的愉悦心情,将船只不紧不慢地行驶在湖面上,4、欣赏第二段乐曲,并结合图形谱,选配与乐句相对应的图形谱。f乐句(40_107小节),g乐句(108-113小节)。f乐句中充斥着“复式递升”和“复试递降”的旋律发展,这样的用旋律发展在这一乐句中反复了三次。大量地运用了“花指”的手法,极为形象地模仿了水流浪花的音响效果;“花指”的使用和旋律的跌宕起伏这使得整个这一段旋律都充满着动力和冲击力。我们可以生切地感受到渔者们争先恐后、乘风破浪的姿态,我们可以联想到晚归的渔船上渔歌四起、互相唱闹的喧嚣场面;随着乐曲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似乎片片白帆越来越近,歌声、橹声、水声、晚唱声、叫闹声都交织在一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嘈杂,越来越浓烈。g乐句是乐曲的尾声,在乐曲高潮时突然切住,并用慢速演奏,生动地描绘了,喧嚣场面结束之后,入夜的场景,画面开始放大,渐行渐远,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夜晚中,整个湖滨的画面;而人们的心情也回到刚开始的那种安逸、宁静之中。【设计意图:f乐段在速度上越来越快,让学生们通过聆听感受旋律的动力和冲击力。g乐段在速度上的突然收尾,让学生在“惊涛骇浪”中,突然回到宁静的湖面,加强了音响效果带来的视听落差。拓展延伸环节:PPT展示我国古代的几种记谱法如:工尺谱、减字谱的历史以及在这两种记谱法中如何认识音名、指法。工尺谱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代表七个音阶,相当于简谱中的“1、2、3、4、5、6、7”。减字谱唐末曹柔创造了古琴减字谱。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纪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但减字谱只纪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节奏,并且减字谱还在古琴的演奏中继续使用。小组讨论这两种记谱法,鼓励学生自己分解一个指法。我国的音乐文化,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就不胜枚举,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