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温馨而甜蜜的。中年时的鲁迅为了追寻这种甜蜜,特意写了一组回忆散文,结集为《朝花夕拾》。单看书名,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和情趣,今天我们学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入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2学习默读,养成一气读完全文的习惯,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阅读目标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结合本单元后的“名著导读”栏目的相关内容,了解鲁迅,理解本文主题的多样性。难点,涉及积累拓展五学习目标12精读描写百草园的段落,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作目标精读描写三味书屋的段落,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学习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对接中考,涉及积累拓展四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品格素养感知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做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快乐的生活,又尊师重道的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人们誉为“民族之魂”。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预习资料速查知识链接《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这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经历,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画面。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做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往事,寻求慰藉。于是,他就写了这篇散文,并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它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偏重于写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粗线条勾勒,偏重于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1.窜():乱跑,乱逃(用于匪徒、敌军、兽类等)。2.觅():寻找。3.跪():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4.拗():弯曲,弯转。5.确凿():确实。6.轻捷():轻快敏捷。7.云霄():极高的天空。cuàn必考字词梳理读读写写mìguìǎoquèzáoqīngjiéyúnxiāo8.倘若():表示假设。9.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10.啄食():鸟类用嘴取食物吃。11.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12.恭敬():对尊长或宾客尊重有礼貌。13.质朴():朴实;不矫饰。14.博学():学问广博精深。必考字词梳理tǎngruòjiànshǎngzhuóshíhéǎigōngjìngzhìpǔbóxué15.渊博():(学识)深而且广。16.倜傥():洒脱;不拘束。17.淋漓():形容湿淋淋地往下滴;形容畅快。文中指第一个意思。18.盔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头上戴的叫作“盔”,身上穿的叫作“甲”。yuānbó必考字词梳理字形易错tìtǎnglínlíkuījiǎ19.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20.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2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shēnshì必考字词梳理字形易错rénjìhǎnzhìrénshēngdǐngfèi字形易错注释中的生难字词必考字词梳理1.桑椹():桑树的果实。现在多写作“桑葚”。2.长吟():长声鸣叫。3.油蛉():俗名“金钟儿”,也叫“铃虫”,形状像西瓜子,黑褐色,能发出好听的鸣声。4.斑蝥():一种昆虫,能飞,翅上有黄黑色斑纹。文中是指类似斑蝥的“行夜虫”,俗称“放屁虫”。5.后窍():文中指斑蝥的肛门。sāngshènchángyínyóulíngbānmáohòuqiào必考字词梳理6.拥肿():文中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现在写作“臃肿”。7.攒():凑在一块儿。8.机关():文中是秘密的意思。9.敛():收拢。10.秕谷():籽粒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11.系():打结,拴。yōngzhǒngcuánjīguānliǎnbǐgǔjì必考字词梳理12.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13.消释():溶解。14.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长久从事某事的。15.对课():即“对对子”,旧时学习词句和准备作诗的一种练习。一般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16.蝉蜕():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shūshúxiāoshìsùrúduìkèchántuì多音字必考字词梳理()拗断()执拗()拗口ǎoniù拗ào()人头攒动()积攒cuánzǎn攒()豁口()豁达huōhuò豁形近字必考字词梳理联想记忆法像草(艹)一样弱。用竹(⺮)子制的册子。薄()薄弱簿()账簿bóbù鉴()鉴赏銮()銮驾jiànluán藤()枯藤腾()奔腾téngténg形声字,从“艹”,与植物有关。本意为马跳跃、奔腾,后引申出超越、凌驾等意思。··必考字词梳理霄()云霄宵()元宵xiāoxiāo蔼()和蔼霭()雾霭ǎiǎi椹()桑椹堪()难堪shènkān词鉴赏欣赏同两者都有“以喜悦的心情去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的意思。异侧重于理性的层面,指对艺术品、文物等进行鉴定和欣赏。侧重于感性的层面,有“认为好,喜欢”的意思。例①大师仔细地鉴赏这幅画,不时发出赞叹声。②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近义词辨析必考字词梳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让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画面?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画面手法情感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景物描写预习思考问题全文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2导思1导思3导思4关键词:成长之乐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课文初读感知读法指导本文适合使用默读的方法,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笔记,在默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迅速了解课文大意,从整体上梳理行文线索,把握课文结构。如标题用“从……到……”的句式,点明全文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同时,精读第②段、第③段和第④段,体会儿童的心理,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课文初读感知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8):写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美丽→春夏秋的景色神秘→美女蛇的故事有趣→冬天雪地捕鸟百草园(乐园)课文初读感知第二部分(9—24):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书屋位置、陈设提问后园玩耍师生读书描绣像三味书屋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课文主旨本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渴望获得知识的天性,以及天真单纯、活泼快乐的特点。一课一法多角度描写景物本文写景非常成功,从不同角度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多角度描写景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多感官配合写出景物的多姿多彩,可从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声音、气味、神韵等方面进行描写。一法一课一法②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仔细观察,细致描写。③描写景物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描写生动形象,这样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④若能适当、正确地引用前人的诗词歌赋,插入一些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等,会给景物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可读性。一课一法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例气味形色一课一法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形色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神韵色一课一法一练“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充满了盎然生机和无穷趣味。亲爱的同学,你心中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乐园呢?请你借鉴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作技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写你心中的乐园,抒写你对自由快乐生活的热爱吧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板书设计百草园(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传说故事自然景物雪地捕鸟提问书屋位置、陈设后园玩耍师生读书背着先生描绣像对知识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课时课文细读品味1.“似乎”“确凿”连用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似乎”,不确定;“确凿”,很确定。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时间相对久远,记忆自然模糊;而百草园趣味无穷,带给“我”的快乐又是真切分明的,所以二者连用并不矛盾,只是曲折传达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课文细读品味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又准确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的美妙动听的叫声,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课文细读品味3.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特点?本段多角度描写景物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第二,形、声、色、味俱全。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课文细读品味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且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也不必说”由高到低再到高写动物。课文细读品味4.作者在描写百草园自然景物之后插入传说,有什么作用?插入传说,丰富了文章内容,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带来的乐趣。
课文细读品味5.作者运用了哪些动词写雪地捕鸟?试举出一些,并说说运用这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的动词有“扫开”“支起”“撒”“系”“牵”“拉”等,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表现冬天的百草园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课文细读品味6.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句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理?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带给“我”无穷乐趣的蟋蟀、覆盆子等动植物当作自己的朋友,表达了“我”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无限依恋的情感。课文细读品味7.第23段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热爱读书、读书陶醉的老先生形象。[难点]本文所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观点1:两部分是对比关系。把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相对比,一个适合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课文全篇探究观点2: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观点3: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课文全篇探究体会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1.多角度描写景物,寓情于景。作者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将景物写得鲜活、生动、形象。如蟋蟀“弹琴”是从听觉角度写的,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角度写的,“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是从视觉角度写的。同时,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将自己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这些景物描写之中。归纳总结特色总结2.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作者先回忆童年时代自己在百草园的游戏生活,然后写自己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的转换,一目了然。写百草园时,作者先介绍它是“我”童年时代的乐园,再写它有哪些可“乐”之处。在具体描写百草园的可“乐”之处时,先写景物可“乐”,后写趣事可“乐”。写三味书屋时,作者先介绍书屋的位置、陈设,对先生的印象,再写学习生活的单调、枯燥和在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寻找到的乐趣,条理清晰。归纳总结3.语言生动,准确传神。本文用词贴切、精妙,如用“碧绿”修饰“菜畦”,用“光滑”修饰“石井栏”,用“高大”修饰“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年会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
- 2025年全科护理学院校全科护理常规操作规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功能评定操作技能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检验医学检验技术规范操作考核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心理疗法应用与病例讨论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血液科学科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免疫学自身免疫病诊疗策略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班级课件
- 新质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 空气能设备监理细则
- 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 保险反思心得体会(10篇)
- 哈工大版理论力学课件
- 常见鸟类图鉴
- 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15篇(word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马工程课件01第一章
- GB/T 36713-2018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 GB/T 17769-1999航空运输集装器的管理
- 药品注册审评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机器人常用手册-系列中文版-epx2900a00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