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XTJ陕西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2013年电梯检验员取证培训考前辅导——消防电梯技术检验2023/1/7SXTJ陕西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内容提要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二、消防电梯三、消防电梯安全技术要求内容提要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建筑、电梯三者间的关系火灾及其特点如何及时扑灭火灾,并疏散人员?为了减少火灾损失建筑构造方面有哪些特殊的设计?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建筑、电梯三者间的关系3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燃烧:物质与氧化物之间发生的放热反应,同时释放火焰和可见光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点火源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4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发展规律火灾起初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熄灭阶段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发展规律火灾起初阶段全面发5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
1、火灾起初阶段特点:燃烧范围不大室内温度差不大火灾发展速度较慢、火势不稳定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尽早发现火灾,及时控制、把火灾消灭在起火点。此时是疏散逃生的有利时机在建筑物中安装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是很必要的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火灾起初阶段6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火灾全面发展阶段起初阶段后期,火灾范围全面扩大,火灾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由于受辐射热量的作用,房间内可燃物热解、气化,聚集在房间内的气体突然起火,整个房间充满火焰,房间内所有可燃物都卷入火灾中,猛烈燃烧,温度迅速升高。房间内从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过度这种现象称为轰然轰然后房间温度急剧升高,可达1100℃
针对该特点,在建筑物防火设计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破坏。——(防火分区)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火灾全面发展阶段7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熄灭阶段在火灾全面发展的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不断减少,以及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最高温度的80%时,则认为火灾进入熄灭阶段。随后房间温度下降明显,直到把房间内的可燃物全部烧光,室内外温度达到相同,宣告火灾结束。针对该阶段特点,应注意防止建筑物构建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确保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应注意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熄灭阶段8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突发性任何火灾的发生事先都没有预警,是人所未知的。当发现火灾时,已成燃烧状态。如自燃、爆炸、电气设备短路引发的火灾火灾中任何事物都具有突发性。如:温度的突然升高、烟气的突然侵入、方向感的突然失去等等。突发性也是火灾给人们造成恐慌的重要原因,突然的恐惧与刺激可能使人们不冷静地采取对应方式,丧失扑救与逃生的第一时间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突发性9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0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多变性由于建筑物内装饰材料的性质、物品的分布堆放形式和储存量的多少等因素不同,火灾形成和发展过程不尽相同。建筑物内部结构不同,发生火灾也不同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多变性11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瞬时性火灾初期阶段仅为5~7分钟火灾现场人员对火情的处理火场人员逃生意识,能否安全撤离只在一念之差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瞬时性12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高温性火场上可燃物质多,火灾蔓延速度快,往往短时间内热量便会聚集,特别是火灾发展到轰然时,周围气体的温度骤然提高,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甚至上千度。人在100℃的环境中即出现虚脱现象,丧失逃生能力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高温性13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烟毒性火灾发生伴随着大量的有毒烟气的生成,由于可燃物质不同,所产生的有毒气体也不一样。但是一般均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氮等成分复杂的有毒气体。被困火场的人们,如果吸入了这些烟气,会由于吸入量的多少、吸入时间长短、烟气的毒性成分等原因而产生轻重不同的中毒表现。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烟毒性14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5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防火分区Firecompartment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防烟分区Smokebay在建筑内部屋顶或顶板、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16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防火分区的概念
定义: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目的:划分防火分区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和防止火灾沿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向统一建筑物的其他空间蔓延;减少火灾损失,同时能够为人员安全疏散、灭火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防火分隔物可以是防火墙、耐火楼板、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阀等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防火分区的概念17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防火分区的分类按照限制火势向本防火分区以外蔓延的方向可分为两大类竖向防火分区和水平防火分区
竖向防火分区:
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
水平防火分区:
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隔出的防火区域。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防火分区的分类18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19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补救难度等进行分类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20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1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防烟分区的概念在建筑内部屋顶或顶板、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防烟分区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大量火灾事故表明,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烟气是阻碍人们逃生和灭火扑救行动,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将高温烟气有效的控制在设定的区域,并通过排烟设施迅速排出室外,才能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才能够防止火灾的蔓延发展。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防烟分区的概念22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3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防烟分区划分原则设置防烟分区主要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火场上产生的高温烟气不致随意扩散,并能迅速排除,达到控制或再蔓延和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设置防烟分区时,面积划分必须合适,如果面积过大,会使烟气波及面扩大,增加受灾面,不利于安全疏散和扑救;如果面积过小,不仅影响使用,还会提高工程造价。防烟分应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和要求不同,可按其功能、用途、面积、楼层等划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防烟分区划分原则24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防烟排烟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机械加压送风排烟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防烟排烟25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安全疏散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人员应急疏散问题是消防应急中的突出矛盾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安全疏散26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7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疏散楼梯间示意图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疏散楼梯间示意图28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疏散楼梯间示意图封闭楼梯间1-外窗2-乙级防火门不带室的楼梯间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疏散楼梯间示意图封闭楼梯间不带室的楼梯29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不靠外墙设置)设置排烟道,利用机械排烟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利用高空风力将烟吹散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外墙的防烟楼梯间30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31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发生时普通电梯不能用于人员疏散
1.普通电梯不具备防范火灾和疏散逃生的功能。层门在70℃以上的环境下便有可能不能正常开启;部分电气设备也可能损坏,造成电梯瘫痪;随行电缆等电气部件的绝缘表皮多采用环氧树脂等聚合材料制成,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出有毒、有害气体,危及轿厢内乘客的安全
2.一旦因为火灾或消防行动使某层层门被破坏,电梯将立刻停止无法继续运行。风扇和通风孔的存在,为火灾情况下烟雾和有害气体的进入提供了途径,给受困人员和解救人员带来更大的困难。
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发生时普通电梯不能用于人员疏散32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
3.井道的设计制约了电梯成为火灾情况下安全疏散的可行手段,电梯运行时,井道起到拔风提火的效果即所谓的“活塞效应”,则火势就会越来越凶猛。
4.当使用电梯疏散时,人们会争先恐后的进入轿厢,一旦进入轿厢的人员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电梯将无法启动。
5.电梯的电源被切断或线路被火灾破坏,就会使那些通过电梯撤离的人们陷入了无路可撤的困境,同时还可能面临烟熏火燎和缺氧窒息的厄运。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3.井道的设计制约了电梯成为火灾情33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
如何做才能使电梯成为紧急疏散的有效手段?高层建筑如果不幸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很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防人员如何迅速救火,居民如何疏散逃生等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普通电梯不可用于消防救生,着火时搭乘电梯将有生命危险,而如果该高层建筑设置了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用于人员紧急疏散的电梯,则对于指挥人员指挥救火、疏散人员将起很大的作用。
即应将紧急疏散用电梯单独作为一个梯型来设计、设置——这种电梯就是消防电梯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如何做才能使电梯成为紧急疏散342023/1/735二、消防电梯一、消防电梯的定义消防电梯:设置在建筑物的耐火封闭结构内,具有前室和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为普通乘客使用,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其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等功能能专供消防员使用的电梯。《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6465-2011)7.1与普通电梯不同,消防电梯应设计成当建筑物某些部分发生火灾时,尽可能长时间的运行。在没有火灾时,它可用作乘客电梯。为了降低当消防电梯用于消防员服务时入口被阻碍的风险,应限制用消防电梯来运送废弃物或货物。2022/12/2635二、消防电梯一、消防电梯的定义352023/1/736二、消防电梯普通电梯的“消防功能”与“消防电梯”的区别
(1)普通电梯的“消防功能”实际上是“紧急情况返基站功能”,即发现有火警时,立即操作设在基站消防开关。消防功能启动后,电梯不响应外呼和内选信号,轿厢直接返回指定撤离层,开门待命。
普通电梯“火灾时不得使用”。(2)消防电梯是指在火灾工况可使用的一种特殊电梯。2022/12/2636二、消防电梯普通电梯的“消防功能”与36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涉及的主要规范性文件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26456-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涉及的主要规范性文件37二、消防电梯现行国家标准对设置消防电梯的要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修订版)规定: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6.3.1.1一类公共建筑。6.3.1.2塔式住宅。6.3.1.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或通廊式住宅。6.3.1.4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二、消防电梯现行国家标准对设置消防电梯的要求38二、消防电梯现行国家标准对消防电梯设置数量的要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修订版)规定:6.3.2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6.3.2.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6.3.2.2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6.3.2.3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6.3.2.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二、消防电梯现行国家标准对消防电梯设置数量的要求39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设置的作用供消防员携带灭火器材进入高层灭火抢救疏散受伤人员和老弱病残人员避免消防人员与疏散逃生人员在疏散楼梯上形成“对撞”,既延误灭火时间,又影响人员疏散防止消防人员通过楼梯时间长、消耗大,体力不够,不能保证投入战斗
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设置的作用40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设置的位置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任何一个分区发生火灾时都方便扑救,其平面位置须与外界联系方便,在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由长30米以内的安全通道抵达室外。在设计时,最好把消防电梯和疏散楼梯结合布置。使避难逃生者向灭火救援者靠拢,形成一个可靠的安全区域,两电梯之间要采取分隔措施,以免相互之间妨碍形成不利。另外,防火分区内每个房间到达消防电梯的安全距离不宜超过30米,以便保证消防人员抢救时的安全。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设置的位置41二、消防电梯重大危险列表表1重大危险和危险状态一环境二、消防电梯重大危险列表42二、消防电梯表1重大危险和危险状态一环境二、消防电梯表1重大危险和危险状态一环境43二、消防电梯表2重大危险和危险状态一消防电梯二、消防电梯表2重大危险和危险状态一消防电梯44三、消防电梯安全技术要求现结合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26456-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TSG7002-201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等消防电梯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消防电梯的安全要求作以介绍三、消防电梯安全技术要求现结合452023/1/746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消防电梯的工作条件《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6465-2011规定5.1.2消防电梯应设计成在下列条件下能够正确运行a)当环境温度在0℃~65℃范围内时,电气、电子的层站控制装置和指示器应能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使消防员能确定轿厢位置,以便进行救援。该时间应与建筑物结构的要求相适应。b)消防电梯不在前室内的其他所有电气、电子器件,应设计成确保他们在0℃~40℃环境温度范围内能正常工作。c)当烟雾充满井道和/或机房时,消防电梯的控制系统的正常功能应至少确保建筑物结构所需要的一段时间2022/12/2646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消防电梯的工462023/1/747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1基本要求
(1)电梯应服务于建筑物的每一楼层;
(2)电梯的额定载荷不能小于800kg;
(3)轿厢净尺寸不能小于1100mm宽乘以1400mm深,轿厢的最小净入口宽度应为800mm;
(4)从电梯门关闭以后起,消防员电梯应能在60s内从消防服务通道层到达最远的层站。
2022/12/2647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472023/1/748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本条对消防电梯提出了基本要求。《消防员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6465-2011)的相应规定如下:
5.2.1消防电梯的设计应符合GB7588-2003和GB21240-2007的要求,并应配备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注:在火灾情况下。消防员直接控制并使用消防电梯。
5.2.2消防电梯应服务于建筑物的每一楼层。
2022/12/2648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本条48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5.2.3消防电梯的轿厢尺寸和额定载重量宜优先从GB/T7025.l-2008中选择,其轿厢尺寸不应小于1350mm宽×1400mm深,额定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见0.3e)。轿厢的净人口宽度不应小于800mm。在有预定用途包括疏散的场合,为了运送担架、病床等,或者设计有两个出入口的消防电梯。其额定载重量不应小于1000kg,轿厢的最小尺寸应设计成GB/T7025.l一2008中所规定的1100mm宽×2100mm深,见0.3e)。5.2.4消防电梯从消防员入口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宜不超过60s,运行时间从消防电梯轿门关闭时开始计算,见0.3e)。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5.2.3消防电梯的轿厢尺寸和额定492023/1/750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2防火前室
每个电梯层门(在消防服务状态下不使用的层门除外)前都应设置防火前室【解读】防火前室:建筑物的使用区域通向消防电梯的防火分区《消防员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应规定如下:5.1.1
消防电梯应设置在每层层门前面都设有前室的井道内,每一个前室的空间,应根据担架运输和门的具体位置的要求来确定。2022/12/2650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2防火50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512023/1/752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022/12/2652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522023/1/753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022/12/2653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532023/1/754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防火前室的要求6.3.3.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6.3.3.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6.3.3.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6.3.3.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6.3.3.11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7.4.6.8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2022/12/2654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542023/1/755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通常与电梯井道属于同一防火分区:1-电梯井道,贯穿所有楼层形成单个独立的防火分区;2-楼梯(逃生路径),贯穿所有楼层形成单个独立的防火分区;3-前室,在每一楼层形成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4-使用区域,在每一层包括一个或多个独立的防火分区;5-机器区间,本图没有表示。他可以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但通常与电梯井道属于同一防火分区。2022/12/2655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通常与电梯井552023/1/756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3供电系统电梯和照明的供电系统应由设置在防火区域内的第一和第二(即应急或备用)电源组成。第一和第二电源的供电电缆应进行防火保护,它们互相之间以及与其它供电之间应是分离的。第二电源应足以驱动额定载荷的电梯运行。第二电源供电时,从电梯门关闭以后起,电梯应能在60s内从消防服务通道层到达最远的层站
2022/12/2656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3供电56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应规定如下:5.8.1消防电梯和照明的供电系统应由第一稚第二(应急、备用或二者之一)电源组成,其防火等级应至少等于消防电梯井道(参见附录C)的防火等级。消防电梯第一和第二电源的供电电缆应进行防火保护,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电源之间应独立设置。5.8.2第二电源应足以驱动额定载重量的消防电梯运行,运往速度应满足5.2.4规定的时间要求。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7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4电源转换电源转换恢复供电时,电梯应立即进入服务状态。如果电梯需要移动以确定它的位置,它应向着消防服务通道层运行不超过两个楼层,并显示它的位置。【解读】《消防员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应规定如下:供电转换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校正运行不是必要的;b)当恢复供电时,消防电梯应立即进入服务状态。如果消防电梯需要移动来确定轿厢的位置,则应向着消防员入口层运行不超过两个楼层,并显示轿厢所在位置。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4电源转换582023/1/759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防火供电普通供电2022/12/2659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防火59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技能要求:能够通过操作供电电源开关,判断当恢复供电时,电梯是否立即进入服务状态;如果电梯需要移动以确定它的位置,判断它是否向着消防服务通道层运行,是否超过两个楼层,在移动过程中是否显示轿厢的位置。
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技能要求:602023/1/761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5消防服务通讯系统
(1)应设有用于双向对话的内部对讲系统或类似的装置,在消防优先召回阶段和消防服务过程中,能用于轿厢和下述地方之间:
a)消防服务通道层;
b)机房或无机房电梯的紧急操作屏处。
(2)轿厢内和消防服务通道层的通讯设备应是内置式麦克风和扬声器,不能用手持式电话机。
(3)通讯系统的线路应装设在井道内
2022/12/2661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5消612023/1/762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消防员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应规定如下:5.11.1消防电梯应有交互式双向语音通讯的对讲系统或类似的装置,当消防电梯处于阶段1和阶段2时,用于消防电梯轿厢与下列地点之间通讯:a)消防员入口层;和b)消防电梯机房或EN81-l:1998/A2:2004和EN81-2:1998/A2:2004所规定的无机房电梯的紧急操作屏处。如果是在机房内,只有通过按压麦克风的控制按钮才能使其有效。5.11.2轿厢内和消防员入口层的通讯设备应是内置式麦克风和扬声器,不能用手持式电话。5.11.3通讯系统的线路应敷设在井道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3.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2022/12/2662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解读】62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技能要求:(1)能够通过目测,判断是否设置消防服务通讯系统,消防服务通讯系统是否采用双向对话的内部对讲系统或类似的装置;(2)能够通过通话试验,判断在消防优先召回阶段和消防服务过程中,消防服务通讯系统是否能用于轿厢与消防服务通道层,以及机房或无机房电梯的紧急操作屏处之间通话;(3)能够通过目测,判断轿厢内和消防服务通道层的通讯设备应是否采用内置式麦克风和扬声器,是否不采用手持式电话机;(4)能够通过目测,判断通讯系统的线路是否装设在井道内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技能要求:632023/1/764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
2.6标识
(1)应设置消防员电梯象形图标志,轿厢按钮上的符号为
20mm×20mm;层站上至少为100mm×100mm;
(2)应设置禁止用来运送废弃物(垃圾)或货物的说明或标识2.标志图形采用白色,背景为红色—在轿厢操作面板上标志尺寸为20mm×20mm;—在层站上标志尺寸至少为100mm×100mm;—两个出入口消防电梯操作面板上标志尺寸为20mm×20mm。2022/12/2664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2.6标64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技能要求:
(1)能够通过目测,判断轿厢按钮上和层站上是否设置消防员电梯象形图标志,尺寸是否符合要求;(2)能够通过目测,判断是否设置禁止用来运送废弃物(垃圾)或者货物的说明或标识消防电梯的设置及环境要求技能要求:652023/1/7663.2机房(机器设备间)专用及防火(1)机房(机器设备间)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2)装设有电梯主机和其相关设备的任何分隔室,至少应拥有与电梯井道相同的防火等级;设置在井道外和防火分区外的所有机器区间,至少应拥有与防火分区相同的耐火性。防火分区之间的连接(例如缆线、液压管线等)也应予以同样保护消防电梯的机房及相关设备要求2022/12/26663.2机房(机器设备间)专用及防火66消防电梯的机房及相关设备要求【解读】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3.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消防电梯的机房及相关设备要求【解读】672023/1/768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1井道专用电梯井道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井道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外,不应开设其它洞口。如果在同一井道内还有其他电梯,那么整个多梯井道应满足消防员电梯井道的耐火要求,其防火等级应与防火前室的门和机房一致。如果在多梯井道内消防员电梯与其他电梯之间没有中间防火墙分隔开,则所有的电梯和它们的电气设备应与消防员电梯具有相同的防火要求2022/12/2668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1井道68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2.9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它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9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7.2.10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7.2.11位于墙、楼板两侧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之间的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7.2.10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70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它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
5.3.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71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5.3.3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地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5.3.4垃圾道宜靠外墙设置,不应设在楼梯间内。垃圾道的排气口应直接开向室外。垃圾斗宜设在垃圾道前室内,该前室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垃圾斗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能自行关闭。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5.3.3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722023/1/773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13底坑设施与装置(1)底坑底部应当平整,不得渗水、漏水;(2)如果没有其他通道,应当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如梯子),该装置不得凸入电梯的运行空间;(3)底坑内应当设置在进入底坑时和底坑地面上均能方便操作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4)底坑内应当设置2P+PE型电源插座,以及在进入底坑时能方便操作的井道灯开关;插座和最低的灯具应设置在底坑内最高允许水位之上至少0.5m处;(5)设置在电梯底坑地面上方1m之内的所有电气设备,防护等级应为IP672022/12/2673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13底73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防护等级多以IP后跟随两个数字来表述第一个数字表明设备抗微尘的范围,或者是人们在密封环境中免受危害的程度。第二个安字表明设备防水的程度。IP676-柜体内在20毫巴的低压时不应进入灰尘7-柜体在标准压力下短时浸入水中时,不应有能引起损害的水量浸入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GB4208-2008外壳74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75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76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3井道设备的防护在电梯井道内或轿厢上部的电气设备,如果其设置在距设有层门的任一井道壁1m的范围内,则应设计成能防滴水和防淋水,或者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X3。在井道外的机器区间内和电梯底坑内的设备,应被保护以免因水而造成故障
检验方法目测检查电气设备防滴水和溅水的设施。如果未提供防护设施,检查电气设备上的外壳防护等级标识或其它证明文件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3井道设备的防护772023/1/778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1-消防电梯轿厢2-着火层3-前方控制点(桥头)4-从着火层地面漏下的水5-在井道内和轿厢上的防水区域6-底坑积水最高水位2022/12/2678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1-消防电782023/1/779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14底坑水位限制
应确保水面不会上升到轿厢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上表面之上或可能影响电梯正常使用的高度。建筑物可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1)可直接将底坑的水排出井道外,但应考虑防止雨季时的倒灌,排水管在外墙位置可设单向阀;
(2)当不能将底坑的水直接排出井道外时,建筑物应设置排水井和排水泵等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2022/12/2679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14792023/1/780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2022/12/2680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80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GB26465-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3电气设备的防水保护5.3.1在消防电梯道内或轿厢上部的电气设备,如果其设置在距设有层门的任一井道壁1m的范围内,则应设计成能防滴水和防淋水,或者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为GB4208-2008规定的IPX3(见附录D)。5.3.2设置在消防电梯底坑地面以上lm以内的所有电气设备,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67。插座和最低的井道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底坑内最高允许水位之上至少0.50m处。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GB26465-2011《消防电梯81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5.3.3应保护在井道外的机器区间内和消防电梯底坑内的设备,以免因进水而造成故障。5.3.4建筑物应具备适当的措施,确保在消防电梯底坑内的水位不会上升到轿厢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上表面以上。5.3.5建筑物应具有符合GB50045-95(2005年版)的6.3.3.11和GB50016-2006的7.4.10的排水设施,防止底坑内的水面到达可能使消防电梯发生故障的位置。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5.3.3应保护在井道外的机器区82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3.11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83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10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电梯间应设置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第7.4.3条的规定,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注: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可不设置前室。2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经过长度小于等于30.0m的通道通向室外;3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GB50016-2006《建筑设84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在首层的消防电梯井外壁上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且其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5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6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8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消防电梯井道及相关设备要求4在首层的消防电梯井外壁上应设置852023/1/786轿厢与对重5轿厢与对重
5.3
轿厢安全窗应在轿顶应设置安全窗,且符合以下要求:(1)安全窗的最小尺寸为0.5m×0.7m;(2)通过安全窗进入轿厢内不应被永久性的设备或照明灯具所
阻碍,如果有悬挂天花吊顶,不用专用工具应能容易地打
开或移走它,且应能从轿厢内清楚地识别其打开位置;(3)设有手动上锁装置,能够不用钥匙从轿厢外开启,用规定
的三角钥匙从轿厢内开启;(4)轿厢安全窗不能向轿厢内开启,并且开启位置不超出轿厢
的边缘;(5)其锁紧由电气安全装置予以验证2022/12/2686轿厢与对重5轿厢与对重86轿厢与对重轿厢与对重872023/1/788轿厢与对重5.9开门超时报警为确保消防员对电梯的控制不被过度延误,电梯应在轿内设置一个音响信号,当门实际停顿超过2min时它会发出声音。经过这段时间之后,门将试图以减低的动力关闭,在门完全关闭后音响信号被消除。该要求仅适用于优先召回阶段。
检验方法:启动优先召回后,人为使重新开门装置动作或模拟关门故障,用秒表计时,使电梯门保持打开2min,检查轿内是否有报警声2022/12/2688轿厢与对重5.9开门超时报警88轿厢与对重GB26465-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5轿门和层门应使用轿门和层门联动的自动水平滑动门。轿厢与对重GB26465-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89轿厢与对重技能要求:能够通过启动优先召回,人为使重新开门装置动作或者模拟关门故障,并用秒表计时,判断当电梯门保持打开超2min时,轿内是否发出报警声;在经过这段时间之后,判断门是否以减低的动力关闭,在门完全关闭后音响信号是否被消除轿厢与对重技能要求:902023/1/791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1消防员电梯开关
(1)消防服务通道层的防火前室内应设置消防员电梯开关,该开关应设置在距消防员电梯水平距离2m之内,高度在地面以上1.8m到2.1m之间的位置,并应用“消防员电梯象形图”做出标记;(2)该开关应由三角钥匙来操作,且应是双稳态的,并应清楚地用“1”和“0”标示出。位置“1”是消防员服务有效状态;(3)该开关启动后,井道和机房照明应自动被点亮;(4)该开关不应取消检修控制装置、停止装置或紧急电动运行装置的功能;(5)该开关启动后,电梯所有安全装置仍然有效(受烟雾等影响的轿厢重新开门装置除外)2022/12/2691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1消防员电梯开912023/1/792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2轿内消防员钥匙开关(1)如果设置轿内消防员钥匙开关,应用“消防员电梯象形图”标出,并应清楚地标明位置“0”和“1”,该钥匙仅能在处于位置“0”时才能拔出;(2)该钥匙开关的操作必须符合:如果电梯位于消防服务通道层时,只有该钥匙处于“1”位置的情况下轿厢才能运行;如果电梯位于非消防服务通道层时,该钥匙处于“0”位置的情况下,轿厢不能运行且必须保持层门和轿门打开;(3)该钥匙开关仅在消防员服务状态时有效2022/12/2692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2轿内消防员钥922023/1/793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3优先召回阶段电梯可以手动或自动进入优先召回阶段。进入优先召回阶段,应满足:
(1)所有的层站控制和轿内控制都应失效,所有已登记的呼叫都应被取消,但开门和紧急报警按钮应保持有效;
(2)电梯脱离同一群控组中的其它电梯而独立运行;
(3)运行中的电梯应尽快返回消防服务通道层,对于正在驶离消防服务通道层的电梯,应在尽可能最近的楼层做一次正常的停靠,不开门然后返回;电梯到达消防服务通道层后应停留在该层,且轿门和层门保持在开启位置;
(4)可能受到烟和热影响的电梯的重新开门装置应失效,以允许电梯门关闭;
(5)消防服务通信系统应保持工作状态2022/12/2693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3优先召回阶段93消防服务控制功能技能要求:(1)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电梯是否可以手动或自动进入优先召回阶段;(2)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进入优先召回阶段后,所有的层站控制和轿内控制是否失效,所有已登记的呼叫是否被取消,开门和紧急报警按钮是否保持有效;(3)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进入优先召回阶段后,电梯是否脱离同一群控组中的其他电梯而独立运行;(4)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进入优先召回阶段后,运行中的电梯是否尽快返回消防服务通道层;正在驶离消防服务通道层的电梯是否在尽可能最近的楼层做一次正常的停靠,是否不开门然后返回;电梯到达消防服务通道层后是否停留在该层,轿门和层门是否保持在开启位置;消防服务控制功能技能要求:94消防服务控制功能(5)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进入优先召回阶段后,可能受到烟和热影响的电梯重新开门装置是否失效,是否允许电梯门关闭;(6)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进入优先召回阶段后,消防服务通信系统是否保持工作状态消防服务控制功能(5)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进入优先召回952023/1/796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4消防服务阶段的控制当电梯停泊在消防服务通道层并打开门以后,对电梯的控制将全部来自于轿厢内消防员的控制。
(1)电梯选层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每次只能登记一个轿内选层指令;②已登记的轿内指令应显示在轿内操作盘上;③轿厢正在运行中时,应能登记一个新的轿内选层指令,原来的指令将被取消,轿厢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行到新登记的层站。
(2)电梯轿厢根据已登记的指令运行到所选择的层站后停止,并保持门关闭;直到登记下一个轿内指令为止,电梯应停留在原层站;
2022/12/2696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4消防服务阶段96消防服务控制功能(3)如果轿厢停止在一个层站,通过持续按压轿内“开门”按钮应能控制门开启。如果在门完全开启之前释放轿内“开门”按钮,门应自动关闭。当门完全打开时,它们应保持在开启状态直到轿内操作盘上有一个新的指令被登记(4)在正常或应急电源有效时,应在轿内和消防服务通道层两处显示出轿厢的位置;(5)轿厢重新开门装置(受烟雾等影响的除外)和开门按钮应与优先召回阶段一样保持有效状态(6)消防服务通信系统应保持工作状态消防服务控制功能(3)如果轿厢停止在一个层站,通过97消防服务控制功能技能要求:
(1)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当电梯停泊在消防服务通道层并打开门以后,对电梯的控制是否全部来自于轿厢内消防员的控制;(2)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电梯选层是否符合以下要求:①每次只能登记一个轿内选层指令;②已登记的轿内指令应显示在轿内操作盘上;③轿厢正在运行中时,应能登记一个新的轿内选层指令,原来的指令将被取消,轿厢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行到新登记的层站;(3)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电梯轿厢是否根据已登记的指令运行到所选择的层站后停止,是否保持门关闭,电梯是否在登记下一个轿内指令之前停留在原层站;消防服务控制功能技能要求:98消防服务控制功能(4)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当轿厢停止在一个层站时,通过持续按压轿内“开门”按钮是否能控制门开启,判断在门完全开启之前释放轿内“开门”按钮,门是否自动关闭,判断当门完全打开时,在轿内操作盘上有一个新的指令被登记之前,其是否保持在开启状态;(5)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在正常或应急电源有效时,是否在轿内和消防服务通道层两处显示出轿厢的位置;(6)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轿厢重新开门装置(受烟雾等影响的除外)和开门按钮是否与优先召回阶段一样保持有效状态;(7)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消防服务通信系统是否保持工作状态消防服务控制功能(4)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当轿厢停止在992023/1/7100消防服务控制功能
9.5恢复正常服务当消防员电梯开关被转换到位置“0”时,仅当电梯已回到消防服务通道层时,电梯控制系统才能恢复到正常服务状态。
技能要求: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电梯控制系统恢复到正常服务状态的控制是否符合要求
2022/12/26100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5恢100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6、再次优先召回通过操作消防员电梯开关从位置“1”到“0”,保持时间不大于5s,再回到“1”则电梯重新处于优先召回阶段,电梯应返回到消防服务通道层。本条不适用于设置轿内消防员钥匙开关(9.2)的情况技能要求:能够通过功能试验,判断电梯再次进入优先召回阶段的控制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电梯是否返回到消防服务通道层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6、再次优先召回1012023/1/7102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7贯通门
(1)在轿内靠近前门和后门的地方都应有控制盘,消防员控制盘靠近消防前室设置,并用“消防员电梯象形图”标示;
(2)进入优先召回阶段后,除开门和报警按钮外,供乘客正常使用的操作盘上的其它按钮都应是无效的。进入消防服务阶段后,消防员控制盘应有效;
(3)未设置防火前室的层门,在电梯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之前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2022/12/26102消防服务控制功能9.7贯通门1022023/1/7103消防电梯的救援10.1轿外救援可以使用固定式梯子、便携式梯子、绳梯和安全绳系统等救援设备进行轿厢外救援;并满足:
(1)每一层站附近必须设置救援工具的固定点;
(2)无论轿顶与最近可到达层站地坎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使用上述装置应能安全地达到轿顶2022/12/26103消防电梯的救援10.1轿外救援1032023/1/7104消防电梯的救援1-轿厢安全窗2-存储在轿厢上的便携式梯子利用存储在轿厢上的便携式梯子从消防电梯外救援救援程序:a)消防员打开轿厢停止位置上方的层门并进入轿顶;b)轿顶上的消防员打开安全窗,拉出存储在轿厢上(位置a)的梯子,并把它放入轿厢内(位置b);c)被困人员沿梯子爬上轿顶;d)消防员和被困人员从打开的层门撤离,如有必要可利用梯子(位置c).2022/12/26104消防电梯的救援1-轿厢安全窗利用存104消防电梯的救援10.2轿内自救应提供从轿厢内能完全打开轿顶安全窗的途径。例如,可采用以下方式之一或类似方式:(1)在轿内提供合适的踩踏点,其最大梯阶高度为0.4m,任一踩踏点应能支撑1200N的负荷;(2)符合要求的梯子,任何踩踏点与轿壁间的空隙都至少应为0.1m。梯子与安全窗的尺寸和位置应能允许消防员顺利通过安全窗消防电梯的救援10.2轿内自救1052023/1/7106消防电梯的救援2-存储在轿厢上的便携式梯子3-层门门锁4-踩踏点利用存储在轿厢上的便携式梯子自救救援程序Ⅰ:a)被困的消防员打开安全窗;b)被困的消防员利用轿厢内踩踏点爬上轿顶;c)被困的消防员利用储存在轿厢上的便携式梯子(如有必要)从井道内打开层门门锁并撤离。仅当层门地坎间的距离与梯子的长度相适应时才能使用此方法。2022/12/26106消防电梯的救援2-存储在轿厢上利用1062023/1/7107消防电梯的救援利用轿厢内储存室的便携式梯子自救救援程序Ⅱ:a)被困的消防员打开储存室的门,搬出储存的梯子(位置d);b)被困的消防员打开安全窗;c)被困的消防员利用梯子(位置b)爬上轿顶;d)被困的消防员利用梯子(位置c)(如有必要)从井道内打开层门门锁并逃出。仅当层门地坎间的距离与梯子的长度相适应时才能使用此方法。1-轿厢安全窗3-层门门锁5-储存在轿厢内储藏室的便携式梯子2022/12/26107消防电梯的救援利用轿厢内储存室的便107消防电梯的救援10.3梯子的要求
(1)如果提供的刚性梯子固定在轿厢外以便救援时使用,则应设置一个电气安全装置,以确保梯子被移开时电梯不能移动;(2)如采用梯子,则梯子的最小长度应符合:当电梯轿厢停在平层位置时,应能够够到上一层层门的门锁。如果轿厢上不可能设置这样的梯子时,应采用固定于井道内永久性设置的梯子消防电梯的救援10.3梯子的要求108消防电梯的救援10.4开门指示
在井道内每个层站入口靠近门锁处,应设有简单的示意图或符号,清楚地指示如何打开层门消防电梯的救援10.4开门指示1092023/1/7110结束语结束语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危险情况时,电梯在灾害应对方面有极大的潜在利用价值。这种利用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能够作为消防队员的交通工具,同时也体现在疏散被困人员方面,对保护民众的生命安全有着极为宝贵的价值。但目前无论在电梯技术、电梯设置上还是在火灾情况下的应急管理方面距离将电梯用于紧急疏散工具还有一定差距。2022/12/26110结束语结束语110谢谢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XXXX年消防员电梯检验111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112
SXTJ陕西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2013年电梯检验员取证培训考前辅导——消防电梯技术检验2023/1/7SXTJ陕西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内容提要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二、消防电梯三、消防电梯安全技术要求内容提要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14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建筑、电梯三者间的关系火灾及其特点如何及时扑灭火灾,并疏散人员?为了减少火灾损失建筑构造方面有哪些特殊的设计?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建筑、电梯三者间的关系115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燃烧:物质与氧化物之间发生的放热反应,同时释放火焰和可见光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点火源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116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发展规律火灾起初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熄灭阶段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发展规律火灾起初阶段全面发117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
1、火灾起初阶段特点:燃烧范围不大室内温度差不大火灾发展速度较慢、火势不稳定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尽早发现火灾,及时控制、把火灾消灭在起火点。此时是疏散逃生的有利时机在建筑物中安装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是很必要的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火灾起初阶段118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火灾全面发展阶段起初阶段后期,火灾范围全面扩大,火灾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由于受辐射热量的作用,房间内可燃物热解、气化,聚集在房间内的气体突然起火,整个房间充满火焰,房间内所有可燃物都卷入火灾中,猛烈燃烧,温度迅速升高。房间内从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过度这种现象称为轰然轰然后房间温度急剧升高,可达1100℃
针对该特点,在建筑物防火设计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破坏。——(防火分区)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火灾全面发展阶段119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熄灭阶段在火灾全面发展的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不断减少,以及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最高温度的80%时,则认为火灾进入熄灭阶段。随后房间温度下降明显,直到把房间内的可燃物全部烧光,室内外温度达到相同,宣告火灾结束。针对该阶段特点,应注意防止建筑物构建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确保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应注意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熄灭阶段120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突发性任何火灾的发生事先都没有预警,是人所未知的。当发现火灾时,已成燃烧状态。如自燃、爆炸、电气设备短路引发的火灾火灾中任何事物都具有突发性。如:温度的突然升高、烟气的突然侵入、方向感的突然失去等等。突发性也是火灾给人们造成恐慌的重要原因,突然的恐惧与刺激可能使人们不冷静地采取对应方式,丧失扑救与逃生的第一时间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突发性121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22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多变性由于建筑物内装饰材料的性质、物品的分布堆放形式和储存量的多少等因素不同,火灾形成和发展过程不尽相同。建筑物内部结构不同,发生火灾也不同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多变性123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瞬时性火灾初期阶段仅为5~7分钟火灾现场人员对火情的处理火场人员逃生意识,能否安全撤离只在一念之差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瞬时性124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高温性火场上可燃物质多,火灾蔓延速度快,往往短时间内热量便会聚集,特别是火灾发展到轰然时,周围气体的温度骤然提高,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甚至上千度。人在100℃的环境中即出现虚脱现象,丧失逃生能力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高温性125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烟毒性火灾发生伴随着大量的有毒烟气的生成,由于可燃物质不同,所产生的有毒气体也不一样。但是一般均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氮等成分复杂的有毒气体。被困火场的人们,如果吸入了这些烟气,会由于吸入量的多少、吸入时间长短、烟气的毒性成分等原因而产生轻重不同的中毒表现。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内火灾特点——烟毒性126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27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防火分区Firecompartment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防烟分区Smokebay在建筑内部屋顶或顶板、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物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128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防火分区的概念
定义: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目的:划分防火分区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和防止火灾沿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向统一建筑物的其他空间蔓延;减少火灾损失,同时能够为人员安全疏散、灭火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防火分隔物可以是防火墙、耐火楼板、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阀等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防火分区的概念129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防火分区的分类按照限制火势向本防火分区以外蔓延的方向可分为两大类竖向防火分区和水平防火分区
竖向防火分区:
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
水平防火分区:
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隔出的防火区域。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防火分区的分类130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131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补救难度等进行分类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132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33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防烟分区的概念在建筑内部屋顶或顶板、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防烟分区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大量火灾事故表明,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烟气是阻碍人们逃生和灭火扑救行动,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将高温烟气有效的控制在设定的区域,并通过排烟设施迅速排出室外,才能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才能够防止火灾的蔓延发展。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防烟分区的概念134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35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防烟分区划分原则设置防烟分区主要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火场上产生的高温烟气不致随意扩散,并能迅速排除,达到控制或再蔓延和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设置防烟分区时,面积划分必须合适,如果面积过大,会使烟气波及面扩大,增加受灾面,不利于安全疏散和扑救;如果面积过小,不仅影响使用,还会提高工程造价。防烟分应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和要求不同,可按其功能、用途、面积、楼层等划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2防烟分区划分原则136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防烟排烟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机械加压送风排烟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建筑防烟排烟137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安全疏散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人员应急疏散问题是消防应急中的突出矛盾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安全疏散138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39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疏散楼梯间示意图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疏散楼梯间示意图140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疏散楼梯间示意图封闭楼梯间1-外窗2-乙级防火门不带室的楼梯间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疏散楼梯间示意图封闭楼梯间不带室的楼梯141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不靠外墙设置)设置排烟道,利用机械排烟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利用高空风力将烟吹散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外墙的防烟楼梯间142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143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发生时普通电梯不能用于人员疏散
1.普通电梯不具备防范火灾和疏散逃生的功能。层门在70℃以上的环境下便有可能不能正常开启;部分电气设备也可能损坏,造成电梯瘫痪;随行电缆等电气部件的绝缘表皮多采用环氧树脂等聚合材料制成,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出有毒、有害气体,危及轿厢内乘客的安全
2.一旦因为火灾或消防行动使某层层门被破坏,电梯将立刻停止无法继续运行。风扇和通风孔的存在,为火灾情况下烟雾和有害气体的进入提供了途径,给受困人员和解救人员带来更大的困难。
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发生时普通电梯不能用于人员疏散144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
3.井道的设计制约了电梯成为火灾情况下安全疏散的可行手段,电梯运行时,井道起到拔风提火的效果即所谓的“活塞效应”,则火势就会越来越凶猛。
4.当使用电梯疏散时,人们会争先恐后的进入轿厢,一旦进入轿厢的人员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电梯将无法启动。
5.电梯的电源被切断或线路被火灾破坏,就会使那些通过电梯撤离的人们陷入了无路可撤的困境,同时还可能面临烟熏火燎和缺氧窒息的厄运。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3.井道的设计制约了电梯成为火灾情145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
如何做才能使电梯成为紧急疏散的有效手段?高层建筑如果不幸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很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防人员如何迅速救火,居民如何疏散逃生等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普通电梯不可用于消防救生,着火时搭乘电梯将有生命危险,而如果该高层建筑设置了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用于人员紧急疏散的电梯,则对于指挥人员指挥救火、疏散人员将起很大的作用。
即应将紧急疏散用电梯单独作为一个梯型来设计、设置——这种电梯就是消防电梯一、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如何做才能使电梯成为紧急疏散1462023/1/7147二、消防电梯一、消防电梯的定义消防电梯:设置在建筑物的耐火封闭结构内,具有前室和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为普通乘客使用,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其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等功能能专供消防员使用的电梯。《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6465-2011)7.1与普通电梯不同,消防电梯应设计成当建筑物某些部分发生火灾时,尽可能长时间的运行。在没有火灾时,它可用作乘客电梯。为了降低当消防电梯用于消防员服务时入口被阻碍的风险,应限制用消防电梯来运送废弃物或货物。2022/12/2635二、消防电梯一、消防电梯的定义1472023/1/7148二、消防电梯普通电梯的“消防功能”与“消防电梯”的区别
(1)普通电梯的“消防功能”实际上是“紧急情况返基站功能”,即发现有火警时,立即操作设在基站消防开关。消防功能启动后,电梯不响应外呼和内选信号,轿厢直接返回指定撤离层,开门待命。
普通电梯“火灾时不得使用”。(2)消防电梯是指在火灾工况可使用的一种特殊电梯。2022/12/2636二、消防电梯普通电梯的“消防功能”与148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涉及的主要规范性文件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26456-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涉及的主要规范性文件149二、消防电梯现行国家标准对设置消防电梯的要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修订版)规定: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6.3.1.1一类公共建筑。6.3.1.2塔式住宅。6.3.1.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或通廊式住宅。6.3.1.4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二、消防电梯现行国家标准对设置消防电梯的要求150二、消防电梯现行国家标准对消防电梯设置数量的要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修订版)规定:6.3.2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6.3.2.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6.3.2.2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6.3.2.3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6.3.2.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二、消防电梯现行国家标准对消防电梯设置数量的要求151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设置的作用供消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转换工程师劳动合同协议书
- 售车协议和购买合同
- 2025租房装修合同样本
- 2025商业综合体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书
- 2025餐饮外卖配送服务合同示例
- 2025年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范本
- 商品吊牌生产合同协议
- 2025标准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商业除尘车租赁合同协议
- 商品赠品协议书范本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地铁通信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无工作单位个人承诺书模板
- 2024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三模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DL∕T 5554-2019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
- 古建供货合同范本
- 道德与法治赛课一等奖:《勿忘国耻》教学课件(五下)
- 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京理工大学
-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
- 医疗机构执业校验汇报
- 睑缘解剖和睑缘炎病理机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