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七大中国经济危机隐患,经济危机论文_第1页
2015年七大中国经济危机隐患,经济危机论文_第2页
2015年七大中国经济危机隐患,经济危机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七大中国经济危机隐患,经济危机论文202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加速下滑,学界、业界对2021年经济走势多不乐观,缘何A股反而走强,半年内大涨约40%,牛冠全球?有市场人士把A股这轮狂飙称为连大象都能抬起的怪风.其实,怪风不怪。被称为大象的银行股为什么忽然走牛?由于中国的银行是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即使坏账增加也倒不了--危急时会印钞票拯救银行。大涨之前银行股市盈率多在5倍左右,市净率0.6左右,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银行股?即使9.11美股暴跌美国银行业风雨飘摇之时,华尔街的银行股票市盈率也没跌破十倍。所以中国的银行股票有较大空间的补涨要求。另外,正由于大家都对2021年经济前景悲观,当下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又见效缓慢,要保增长只要进一步加大刺激力度。主力庄家胸有成竹豪赌的是:2021年央行铁定大印钞票,由于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事实上管理层在2020下半年就不得不调整货币政策,央行已经两次向部分银行定向降准,屡次向大中银行定向注入超过两万亿资金,并且忽然开启降息形式。2021年元旦前又半夜公布对非银行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等于放水5.5万亿。对铁、公、基项目的快速审批和投资额度,也不比四万亿那一轮少。然而,这次与2008、2018年立竿见影经济迅速反弹不同,出台了那么多刺激政策,实体经济不但没有起色还在加速下滑。我们向以为傲的举国体制的优势不那么见效了,过去非常自信的政策优势--有形之手似乎失灵。各路封疆大吏和高层开场着急了。没有别的办法,2021年连续降准降息猛发货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市场人士预期又一轮资产价格吹泡沫周期将来临。只不过吹不吹得动,还是未知数。所以股市的这轮狂飙,能飙多久,同样是未知数。尽管诸多机构称这一轮牛市是能够持续多年的长牛,但若以多个交易日交易量超过7000亿甚至上万亿的飙涨,所谓的牛也只是疯癫的病牛,蹦!不了多久。很可能是印钞猛烈刺激虚拟经济发烧,实体经济并无大的起色,那么,这轮炒印钞也只能是炒概念,缺乏实体经济支撑,待到经济基本面的坏消息不断,加上新股注册制靴子落地,新股发行上市铺天盖地而来之前,大调整、大暴跌也将如期而至。楼市:开闸放水不冒泡,钢沫破裂势不妙为啥取消限购、放松限贷、鼓励购买二套房三套房和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楼市根本不冒泡?为啥仅有个别城市霎时反弹一点点,很快又掉头下滑,去年第四季度逐月加速下跌?为啥政策有形之手回天乏力了?原因很简单,取消限购、放松房贷和准许买多套房,无非要鼓励人们去投资购房,去炒房,可房子得有投资价值预期上涨才会有人去炒呀!如今房价是下跌的风险大于上涨的概率,有多少人会去炒房呢?你一线城市和很多二线城市房价高得离谱,脱离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把子孙后代的空间都透支了,哪里还有多少上涨空间?这年头房价每年假如不涨个20%,除去各种税费就没炒头,而且房子难卖、变现难、流动性差,远不如各种理财产品套现方便,加上最近股市大涨,有闲钱的人会倾向炒股而不是炒房,卖房炒股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这对楼市更是雪上加霜。楼市下行加上小贷崩盘,房地产商倒闭潮来临,这时买房还很容易买到烂尾楼血本无归。过去有人讲全国有十几个像鄂尔多斯那样的鬼城,我敢断言今年鬼城会大面积传染.这个时候只要傻瓜才会去炒房,也没有人能炒得动中国楼市了,由于库存到达天文数据,有人讲内地楼市库存加上空置房至少达5000多万套,还有研究数据讲达2亿多套,把所有没房子的人搬进去都住不完。就以低限5000万套计算,三年也消化不完。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库存是多少?按格林斯潘当时的讲法是50万套,就引发那么大一场危机。我当时曾对一位美国外交官开玩笑:区区50万套,假设当时刚上台的奥巴马把你们那很不人道的移民政策略微放宽一点点,把那1000多万非法移民大赦,或者甚至只要把留学生签证放宽一点,那50万套房子还不够消化呢。在当时很多人看崩美元唱衰美国经济的时候,我的判定是:美国经济还是最健康的经济体,美元仍然是全球最稳定可靠的资产,原因就在于其地价、房价和能源等资产价格便宜,是全球资产价格洼地,加上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是最能吸引国际资本和人才的国度.今天的情形,证明了我当时的判定。中国内地楼市当前面临的危机比美国次贷危机前严重得多。从数据看内地楼市已表现出典型的熊市特征。2000多个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早就进入了熊市。内地楼市过去的暴涨主要是被投机、投资性购房炒上去的,如今炒房需求嘎然而止,过去炒房的主力军--公职人员悄悄抛房,富人如今不是炒房而是抛售房子逃离楼市。一方面是供给量持续增加库存泰山压顶,一方面是需求巨减。再从人口构造看,婴儿潮那一代最有购房能力的人群已成过去式,再加上农民工进城人数逐年减少,也就是刚需也在减少。楼市怎能不出现大跌?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政策能阻止内地楼市的下跌。2021年楼市凄清是大概率的事。财政:赤字空前高,央行惟有大印钞2020年下半年,尽管楼市步入调整,但受前些年楼市大涨之惯性影响,土地财政仍然滋润,不少一二线城市土地财政陡增40%以上。可2021年就没这好事了,受房地产开工量巨降之累,土地财政铁定是大幅下降。税收这一块也不容乐观。2020年中西部地区增幅快于东部,然而税收却在下滑。2021年整体税收可能是微增长甚或负增长,出现税收与土地财政双降的情势,而财政支出增长又是刚性的:社保、军费、安全维稳和基建经费等都要大幅增加。十分是基建这一块,要保增长,唯有大上铁、公、基,钱从何来?很多地方已经债务惊人,按官方统计数据到2020年6月地方债总数为17.8万亿,可社科院李铁他们调查发现,地方上报的债务数只要实际数额的10%、20%或30%,报50%的都很少。以此推之,地方债务至少得乘以三,即超过50万亿。对地方来讲不但是债多不愁,而且是欠债越多越占便宜。何也?中国经济构造与联邦制不同,联邦制的地方相当于独立法人,要对本身的债务负责,而中国治下的地方只相当于的办事处,连分公司都算不上,当然是谁用国家银行的钱越多就越占便宜,用得越少就越吃亏,当然会不计后果举债,由于压根不需要考虑还债,大家都知道,还不了钱有印钞票来兜底。在税收和土地财政双降的情况下,还要大上基建保增长,有人于是想到PPP--引入民间资金修铁路、公路和城建公共设施。可是谁愿把血汗钱拿给的人去玩?交通部前几天不是颁布收费高速公路一年还亏掉661亿吗?收费这么高的高速公路还巨亏,讲明啥?不赚钱还巨亏的支线高速公路修得过多了,肯定是赔本买卖。没有人愿意去PPP,大上基建只要靠发债、印钞,而低油价、低通胀又为超发货币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能够预见:2021年会大举发债,海量印钞。又一轮资产泡沫已经开吹。汇市:人民币贬值常态化,内外热钱加速逃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下行、增加货币发行、降息预期,这一切都只要一个结果:人民币大幅贬值。偏偏2021年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美元升值预期强劲,这会进一步给人民币带来宏大贬值压力,加速中国热钱流入美国。2020年11月21日央行忽然公布降息后,三个交易日人民币应声狂贬超过500点。固然中国外汇当局接连人为让人民币中间价升值,但仍不敌真实的市场交易结果。从降息到年底的一个多月,人民币贬值超过2%.固然股市火爆,但股市里的外资却在逃走。人民币经过长时间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以真实购买力计算,美元兑人民币应该在1:10以上。2021年人民币会贬值多少?有华尔街投行分析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将跌至6.35.内地有经济学家分析2021年人民币兑美元将贬值5%到10%.这足以引发外资和内资热钱加速外逃。我们将会看到:2021年每一次降息、降准消息颁布之后,都会引发新一轮人民币贬值。当内地股市在2021年中见顶回落后,又会加速人民币狂泻,资本海啸般外逃。这对疲弱的实体经济将是沉重的打击,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金融:民间信贷大崩盘,小贷机构八成倒搞活民间信贷、高调宣称金融改革的初衷是什么?无非是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扶持中小微企业。结果呢?完全背道而驰:搞活的是全民高利贷。一两年间各大小城市街头各类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投资理财公司如雨后春笋,比公共厕所还多,全民炒钱取代了全民炒房。银行资金大量流入小贷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更难在银行融到资,即使融到资银行也要高息,15%的年息能从银行借到钱就要感恩戴德。在银行借贷难,就只要去借民间高利贷,年息20%、30%算是温顺的,高的达120%!干什么营生能赚够这么高的资本利润率?大量的钱就在小贷公司之间空转炒抬:甲公司以20%的年息揽到的非法存款,转手以30%、40%的年息借给乙小贷公司,乙再以50%的年息转手贷给丙小贷公司这样的庞氏骗局链不出大事才怪。只要一环断链还不了钱,立马全链崩盘。这些炒钱公司通过包装一些虚假的高利润投资项目,把大爷大妈省吃俭用存下的一点看病养老钱骗到手,多因无力还本付息而卷款跑路,扔给那些投资人的是血本无归的绝望,也给留下络绎不绝的上访人群。人们有理由质疑:为什么要滥批那么多小贷投资担保公司?为啥批准建了又不严格监管,非要等到问题成山成灾,跑路潮蔓延了才去放马后炮满街拉标语预警。我在2020年就曾发文警告:2020下半年将出现小贷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密集倒闭潮,已不幸而言中。2021年情势会更惨,80%的炒钱公司撑不到下半年。数以百万计的投资人会倾家荡产,并给银行金融体系造成宏大冲击,弄不好会引发金融危机。同时加剧房地产公司倒闭潮,由于大量民间高利贷是流向房地产公司,民间信贷崩盘,大量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引发房地产崩盘。调构造:大兴土木走老路,构造调整不乐观调整经济构造,上一届就高调提出,将之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2020年夏天,就有部门官员高调宣称:经济构造调整已见成效,经济回升趋于稳固.当时我就质疑:经济构造调整哪有一年半载就见成效的?三年五年能见成效就不错了,更何况你压根就还没有本质性地调呢。中国经济最大的构造失衡表如今什么地方?我以为就是土木经济占的比重太大太大,内地人口占全球五分之一,占世界八分之一,年消耗钢材却占全球近40%,煤炭消耗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水泥消耗量占全球约一半,以比尔盖茨在其微博中的数据:中国三年用掉的水泥超过美国一百年的用量!一个大北京地区的开工量,就超过整个欧洲。内地整个一个大工地,扬尘和严重雾霾自然如影随形。当下中国经济的症结就在这里:我们把将来若干年该建的房子都提早建了,把将来若干年该修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都提早修了,把将来的市场空间即购买力也透支了。到如今,我们再也不能以每年30%甚至40%的增长幅度来大干快上房地产和基建了,由于得有人来买单。以房地产为例,2020年楼市已现调整拐点,下半年加速下滑,可全年房地产投资仍然增长百分之十几,大量的投资变成库存和空置房,变成鬼城.没人买单,2021年房地产投资一定是大跌,驱动经济增长的最大一个引擎熄火,并连累建材、装饰等几十个行业下滑,经济下行的压力陡然增大,这就是构造失衡的后果。然而面对经济下行的担忧,管理层指望的还是要刺激房地产,依靠铁公基,至于调不调构造已经顾不上了,保增长成了第一要务。于是又回到大兴土木的老路上去。可这一次市场情况与2008年完全不一样了:房子盖多了没人买,只会增加库存加快楼市崩盘,明知拯救不了楼市而为之,只会加剧危机;大上铁公基你也得有人来投资买单。2021年假如再像2008、2018年那样大兴土木,更大的经济和环境灾难将随之到来。总量:大头下坠拖后腿,百业萧条保七难房地产、基建、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四驾马车,华而不实房地产又是大头。在2020年以前的几年中,每年房地产投资增长达30%以上,增幅中,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