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广东医学院成人教育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技能考核实施方案我校的成人本科或大专学生均已拥有大专或中专学历,经过2年和3年在校成人本专科教育,学生的理论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成人本、专科学生在毕业前都经过1年临床实习,毕业后又有多年的临床实践,因此有部分学生可能已达到了普通医学检验本专科生毕业前的水平。当前我校的成人本专科教育进行教学改革,采取了学分制,成人本科学生参加2年的理论学习、成人专科参加3年的理论学习取得足够的学分后,可由检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共同组织专家利用本考核纲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如果学生能达到合格水平,可以提前毕业。管理机构:由检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各临床检验教研室专家组成一个考核管理小组,负责考核人员和考务的组织与安排。组长:刘新光成员:罗辉、郭春华、庄海旗、袁汉尧、马丽、吴进军、许逢明1.基础理论考核:检验学院各教研室试题库进行命题2.考试内容:临床微生物检验学20%、临床生物化学检验20%、临床免疫学检验20%、临床基础检验学20%、临床血液学检验20%五门课程。从命题的指导思想上,各教研室命题根据成人本专科各专科教学大钢对成人检验本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基本要求,来选择考试内容。此外在考核内容选择上还应结合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内容安排,临床微生物检验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血液学检验为主要学科,所占学时多,涵盖专业内容广。而且临床基础检验知识和技能运用在整个实习和工作过程中,因此医学检验专业考核主要是检查学生通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实习中对知识、技能的运用,对医学检验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愈后观察、药效评价,对病人标本进行机能学和形态学研究,病因的确认、疾病的诊断做出准确评价,从中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中,综合分析类占60%,应用占40%。技能考核临床检验基础操作考核,考核内容为医学检验常用技术操作,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由临床基础检验教研室确定,学生随机抽签确定自己考核项目。广东医学院检验学院广东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二○○九年十月
二、广东医学院成人教育医学检验专业各科大纲《内科》实习大纲一、目的要求通过为期8周的内科,了解医生的职责,初步具备一名医师的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和专业技术两方面素质。要求学生以实习医师身份参加临床一切医护活动,认真进行训练,初步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熟悉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学会正确书写病历等医疗文件,熟悉内科常见病的检查,诊断和防治本领。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医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献身的精神。二、实习时间安排用内容(一)时间:8周(可安排在实习初期或由实习医院掌握安排)(二)实习内容:1.熟悉各系统常见病的诊治:(1)呼吸道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气胸和呼吸衰竭等。(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3)(4)泌尿系疾病:肾小球疾病、尿管感染、肾功能不全。(5)造血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6)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糖尿病、低血糖。(7)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2.内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疾病的实际情况,正确并开出常用临床检验申请单,熟悉各项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3.熟悉接诊病人,采集病史,了解完整住院病历及病程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填写常用的检验申请单。(三)参加病房工作:1.在老师指导下参加分管5张病床的诊疗工作.每天上午提前半小时到病房,了解病情,与带教老师一起查房,检查和处理病人。2.经(白喉、破伤风、伤寒病、痢疾、霍乱、败血症、疟疾…)。三、临床实习考核科室或病区根据实习生的表现及考核,可通过出题测验考核进行,由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客观评分。《临床生化检验》实习大纲一、掌握以下技能1.正确使用和清洗各种量器。2.各种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无蛋白血滤液的制备。3.标准液和各种试剂的配制以及指示剂的选择。4.分光光度法,荧光、原子吸收和火焰光度法,电泳技术,层析技术,离心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5.各种仪器的基本操作原理及使用技术(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电泳仪、pH计、离子选择电极、血气分析仪、控温设备、离心机、稀释器及各种自动化分析仪)6.生化质量控制及方法学的一般评价。7.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如PCR技术)。二、熟练掌握下列检验项目的实验原理、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1.肝功能试验: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ACT、AST。2.肾功能试验:BUN、肌酐、肌酸、尿酸。3.蛋白质测定:总蛋白、白蛋白、A/G比值、纤维蛋白原、蛋白电泳。4.酶测定:ALP、ACP、γ-GT、CK、LDH及其同工酶、淀粉酶。5.电解质测定:K+、 Na+、Cl-、血钙、血磷、血Mg2+。6.血脂和血浆脂蛋白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HDL-Ch、HDL亚组分、载脂蛋白测定与脂蛋白电泳。7.血气分析、CO2CP测定、血糖测定、OGTT测定。8.内分泌试验:17-OHCS、17-KS、VMA。9.尿、脑脊液及浆膜积液生化检验。三、了解下列检验项目原理、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1.糖化Hb测定、Hb电泳、果糖胺测定。2.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血Cu2+、血Mg2+、及其他微量元素测定。3.血氨基酸及血氨测定。4.其他新开展项目。5.定量PCR技术。四、了解临床生化检验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及科学安排五、了解标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规范化设置和质量控制《临床免疫检验实习》大纲一、技能要求1.掌握免疫实验室常用各种设备的使用及保管。2.掌握传染性标本的处理原则。3.掌握免疫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及保管储存。4.了解免疫学检验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动态。二、熟练掌握以下检验项目的实验原理、操作规程及临床意义1.2.免疫球蛋白的测定(IgG、IgA、IgM、IgE)。3.自身抗体的测定。4.总补体及C3、C4测定,PDF、CRP测定。5.免疫复合物测定。6.各种类型肝炎的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特别要掌握乙肝两对半的检测)。7.妊娠试验。8.肿瘤标志物的测定、9.细胞因子及CD分子的检测。10.ELISA检验技1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三、了解的项目或技术1.T和B淋巴细胞检查2.微量淋巴细胞毒素试验。3.AIDS病检测。4.放射免疫技术。5.免疫荧光技术。6.火箭电泳技术。7.化学发光技术《临床检验及血液检验》实习大纲一、技能要求1.熟识血液及临床检验各室的布局和管理制度(包括登记、归档及统计工作)。2.掌握标本的采集、保存、制片及染色方法。3.掌握血液及临床各室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原理、操作技能和保养方法。如:血细胞分析、血凝仪、尿液分析仪等常用的仪器设备。4.熟悉血库工作。5.了解新方法、新技术。二、熟练掌握以下项目1.血液检查:(1)血液一般检验: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细胞检查。电阻法白细胞分类的原理、直方图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等。(2)(3)白细胞检验:异常白细胞识别、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红斑狼疮细胞检查。(4)血小板及出凝血检查:血小板计数、APTT、PT、Fg、FDP等。(5)骨髓细胞学检查:①正常骨髓细胞学检查和常见血液病的骨髓象检查、寄生虫检查。②组织化学染色:铁染色、过氧化酶染色、PAS、ALP、非特异性酯酶染色。2.尿液检查:尿液常规、尿液化学分析各项目的反应原理及分析影响因素。如蛋白质定性和定量、葡萄糖定性定量、酮体、尿三胆、尿比重、尿沉渣检查、乳糜尿、本周氏蛋白、白细胞酯酶等;隐血试验、妊娠试验。3.粪便检查:常规检查、隐血试验、浓缩集卵法检查。4.体液检查:脑脊液及浆膜穿刺液检查、胃液、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理化检查及镜检(包括脱落细胞、滴虫、霉菌等)。有条件的实习单位了解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三、要求一般掌握的项目1.职业病的中毒检查。2.各种血液指数计算。3.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4.5.凝血酶原消耗及纠正试验、简易凝血酶原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凝血因子检查。6.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检查:鱼精蛋白附凝试验、纤维蛋白分解产物测定、凝血酶测定、纤维蛋白简易半定量测定。7.血小板功能测定: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抗体测定、血小板聚集试验。8.体液检查:尿液渗透压、尿卟啉、肌红蛋白检查、含铁血黄素尿、氨基酸尿等检查。9.血液流变学检查。《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大纲一、技能要求1.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细菌的分离培养、传染标本的处理。2.掌握显微镜、控温设备、离心沉淀设备、灭菌净化设备使用、培养设备的原理及保管及保管技术。3.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消毒、灭菌方法。常用培养基(细菌)的制备、菌种的保存。细菌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4.掌握临床常见标本(脑脊液、骨髓、血液、尿液、粪便、病灶分泌物、痰液等)的细菌检验技术。病原性真菌检验。5.掌握药敏试验(扩散法、稀释法、联合药敏法-纸条法),有条件可做β-内酰胺酶测定,体液内抗生素浓度测定。6.了解病毒、立可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的检验方法(根据检验科的条件)。7.有条件的实习单位应熟悉计算机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编码快速诊断。8.了解微生物检验的新技术。9.熟悉触酶、透明质酸酶试验。10.掌握细菌生化IMViC反应用肠码的使用。二、熟练掌握下列检验项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技术及临床意义1.细菌的常用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奈瑟氏染色)。2.化脓性球菌。3.肠道杆菌。4.弧菌科。5.分枝杆菌。6.嗜血杆菌属。7.棒状杆菌。8.弯曲菌。9.厌氧菌。10.皮肤丝状菌。11.白色念珠菌。12.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微生物的检验。三、了解微生物培养仪、药物敏感鉴定仪的检测原理和操作技术。三、广东医学院成人教育医学检验专业技能操作考核纲要医学检验专升本毕业技能考试——1微生物学检验:根据你在医院临床微生物的实习所见,你觉得临床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自己发挥)临床上一旦检出产ESBL的菌株,你该如何建议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素,同时简述ESBL的概念、特征。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种能水解青霉素、广谱头孢菌素及单胺类的酶,主要由克雷伯菌、肠杆菌等细菌产生。产ESBL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不论其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如何,所致感染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曲南治疗无效。简述尿液标本的检验程序及注意事项。尿液标本的检验程序:(1)标本采集(一般取中段尿)。(2)标本直接检查:直接镜检或离心取沉渣涂片镜检。(3)分离培养与鉴定:包括普通培养、特殊培养和定量培养。(4)药物敏感试验。注意事项:(1)注意标本的采集。(2)尿路感染需要明确部位和急性与慢性,主要依据病原菌检测,还要紧密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作出诊断,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有重要意义。痰培养时需对痰标本进行前处理,请叙述痰标本的前处理方法。一般用无菌生理盐水将痰洗涤3次,主要是洗去痰中的常居菌,然后向痰液内加入等量的(pH7.6)1%胰酶溶液,放置37℃90min淋病是一种常见的STD,请简述如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淋球菌。(1)用无菌棉拭子取男性尿道脓液或分泌物和女性宫颈脓液和分泌物,全身淋病可取血液。(2)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床边直接接种后立即置于37℃,5%-10%CO2环境下孵育。(3)标本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临床生化检验:方法学评价实验的内容及其目的?答题要点:通过实验途径,测定并评价方法准确测定被检测物的能力(1分)。Includestesttheprecision(1分),accuracy(1分),specificityandthelinearityrange(1分)。临床生化检验全面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答题要点:临床生化检验全面质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TQC)是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也称为实验室质量保证(1分)。分析前的质量保证(1分)分析中的质量控制(1分)分析后的质量评估(1分)GOD-POD法测定血糖的基本原理?如何分析OGTT试验结果?答题要点:基本原理:(2分)(1)葡萄糖氧化酶能催化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并产生过氧化氢。(2)在色原性氧受体(如联大茴香胺,4—氨基安替比林偶联酚)的存在下,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色素原,生成有色化合物。OGTT试验结果:(2分)(1)餐后2小时血糖(PG2h)小于7.8mmol/L(140mg/dl)为正常。(2)餐后2小时血糖(PG2h)大于或等于7.8mmol/L(140mg/dl),但小于11.1mmol/L(200mg/dl)为糖耐量低减(IGT)。(3)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126mg/dl),PG2h大于或等于11.1mmol/L(200mg/dl)为糖尿病。(4)OGTT的结果有一定的变异性,即同一受试者相隔几日后重复测定,结果可能不同,餐后血糖相差可达25%,从而影响IGT的确定。血气分析时血液标本采集、贮存的注意事项?答题要点:(1)血气分析以动脉血为主,一般选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根据动脉所在的部位、搏动感强弱以及患者的情况决定选择其一。(0.5分)(2)采血前了解病人诊断,如有经血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操作人员要保护好自己,做好保护措施。(0.5分)(3)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作轻柔,操作熟练。活动后喘憋明显的患者应先休息15~30min,避免因患者紧张、恐惧和活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0.5分)(4)严格无菌操作。(0.5分)(5)选择桡动脉应保证侧支血运好的情况下穿刺,否则选择其他动脉。股动脉穿刺因动静脉位置靠的近,外侧有股神经,斜刺易深入静脉或神经,在膀胱充盈时斜刺入过深(如儿童),易损伤膀胱造成感染出血。(0.5分)(6)必须用稀释后的肝素液湿润注射器,且采血前必将肝素液及空气排空,否则易引起酸碱失衡及氧浓度的判断的误差。(0.5分)(7)采血完毕后立即排出针管内空气,针头套橡皮塞。并用无菌纱布或棉球重压穿刺部位10~15min,勿揉。如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服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延长压迫时间直至确无出血方可松手离开。(0.5分)(8)采血完毕后血标本立即送检。(0.5分)5.20.5umol/L,请对其进行黄疸分类并提供进一步的诊断指标。答题要点:(1)直接胆红素升高,间接胆红素正常。(1分)(2)属于梗阻性黄疸。(2分)(3)测定ALT,ALP。(1分)免疫学检验: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4分)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1分)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腔上囊。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1分)免疫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以及其它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B细胞、NK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分为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其它免疫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1分)免疫分子主要由抗体、补体、细胞因子、黏附分子、CD分子、TCR、BCR和MHC分子等组成。(1分)2.简述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规律。(4分)初次应答再次应答3.试述II型超敏反应靶细胞损伤的机制。(4分)在II型超敏反应中,机体针对变应原产生IgG和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1分),通过以下三条途径造成靶细胞损伤:①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1分);②调理吞噬作用,IgG类抗体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其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或通过补体裂解产物C3b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和破坏作用(1分);③ADCC效应,与靶细胞结合的IgG通过Fc段与NK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触发NK细胞的杀伤机制,使靶细胞溶解破坏(1分)。4.简述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4分)(1)(2)方法类型及应用:①双抗体夹心法:用于检测抗原,适用于检测两个或两个以上抗原决定基的多价抗原;②间接法:用于检测抗体;③竞争法:用于抗原和半抗原的定量测定,也可对抗体进行测定;④捕获法:用于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成分(如IgM)的测定。(2分)5.何谓金免疫测定技术?简述其技术类型及原理。(4分)金免疫测定技术是指用胶体金颗粒作为标记物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类免疫学测定技术,其主要技术类型有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和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1分)(1)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在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并包被了抗原或抗体的渗滤装置中,依次滴加标本、免疫金及洗涤液,因微孔滤膜贴置于吸水材料上,故溶液流经渗滤装置时与膜上的抗原或抗体快速结合并起到浓缩作用,达到快速检测目的,阳性反应在膜上呈现红色斑点。(1.5分)(2)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是将胶体金标记技术和蛋白质层析技术相结合的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的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滴加在膜一端的标本溶液受载体膜的毛细管作用向另一端移动,犹如层析一般,在移动过程中被分析物与固定于载体膜上某一区域的抗体或抗原结合而被固相化,无关物则越过该区域而被分离,然后通过胶体金的呈色条带来判读实验结果。(1.5分)血液学检验:骨髓增生程度分级。(3分)骨髓增生分级:在不同情况下,可因疾病不同骨髓呈增生亢进或增生低下等表现。骨髓增生程度分级判定:骨髓增生程度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有核细胞数/100个全部细胞增生极度活跃1:1>50%增生明显活跃10:1>10%增生活跃20:11~10增生减低50:1<1%增生极度减低200:1<0.5%评分标准:共分5级,每级0.6分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时,首选什么检测试验,简述其原理。(4分)首选的检测试验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5分)原理(2.5分):37℃条件下,以活化接触因子激活剂激活因子XII和XI,以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的脑磷脂,在Ca2+参与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APTT。(评分标准:试验名称1.5分,原理2.5分)简述血液凝固瀑布学说的主要机制。(4分)凝血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每个凝血因子都被其前一个有关因子所激活,最后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血液凝固可分为三条途径(3分,每点1分):①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从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X被激活,TF-VII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包括因子Ⅲ、Ⅶ和Ca2+之间的相互作用。②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从因XII激活到因子X被激活,IXa-VIII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包括因子XII、XII、IX、VIII、Ca2+、PK、HMWK之间的相互作用。③共同凝血途径是指因子X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包括因子X、V、II、II、XIII、Ca2+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外凝血途径并非截然无关而是互有联系,可以相互促进。XIIa、IXa可促使因子VII活化;VIIa-Ca2+-III复合物也能直接激活因子IX。上述过程的关键步骤为(1分):①启动;②形成Xa;③形成凝血;④形成交联的纤维蛋白。POX染色的临床应用。(4分)主要的临床应用:(1).各类白血病特征:(2分)急淋:(—),阳性率<3%急粒:阳性,颗粒多、粗、局灶分布急单:弱阳性,颗粒少、小、弥散分布(2).鉴别诊断:(2分)a.小型原始粒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小原粒(+),原始淋(-)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前者为强(+),后者为弱阳性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组织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前者为弱阳性;后两者为(-)(评分标准:两大点各2分,共4分)5.病例分析:患者男,21岁,广东韶关人,因畏寒、发热腹泻9天,全身黄染、尿色变深3天入院。体温39.5度,3天前渐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乏力加重,双侧腰部胀痛,无白陶土样大便,无鼻衄及牙龈出血。实验室结果:Hb62g/L,WBC3.2×109/L,Plt116×109/L,Ret3.8%。尿常规:尿胆原+,尿胆红素-,尿隐血+++,尿答: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溶血性贫血(2分),为明确诊断还需做下面的检查(每点0.3分):①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②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③酸溶血试验;④蔗糖水溶血试验;⑤抗人球蛋白试验;⑥冷溶血实验;⑦血红蛋白电泳检测;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⑨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⑩红细胞寿命测定(评分标准:诊断2分;进一步检查一项0.3分,共5分)临床基础检验:简述血细胞五分类原理(其中二种)。答:第1种血细胞在通过一则有外电极和另一则有内电极的孔管时,电压增高,电阻变化,产生电脉冲,脉冲的多少和高低即反映血细胞的数量、细胞体积的大小。电脉冲信号经放大、整形等由计数系统计数,通过数码显示被测标本的血细胞总数量、直方图等参数。第2种容量、电导、光散射(VCS)技术。应用电阻抗原理测量细胞体积(volume,V)技术。应用电导性技术。根据细胞壁能产生高频电流的性能,采用高频电磁探针,测量细胞内部结构。应用光散射(lightscatter,S)。来自激光源的单色光直接扫描进入计数敏感区的每一个细胞,根据细胞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散射光(10o~70o),可提供细胞形态、核结构等光散射信息,并能鉴别细胞颗粒的构型和质量;光散射可区别粒细胞的类型。(2分)试述陈旧尿对尿十项结果的影响。(每一点0.5分)答:可能会导致以下影响1、使pH值呈碱性;2、影响蛋白质测定,出现假阳性;3、比密偏低;4、尿糖降低;5、酮体假阴性;6、胆红素假阴性;7、尿胆原假阴性;8、隐血假阳性;9、亚硝酸盐假阳性;10、白细胞假阳性。血沉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血沉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因素,正常RBC带负电,球蛋白、纤维蛋白带正电荷,卵磷脂清蛋白带负,电荷形成zeta电位,使红细胞之间相互排斥,呈悬浮稳定状态,如血浆蛋白比例改变,球蛋白增多,使红细胞相互靠拢:形成缗钱状(1分)加速血沉降,清蛋白、增多使红细胞相互排斥。(2)RBC数量和形状因素(1分)RBC数量减少,RBC总面积减少,ESR加快;RBC增多,ESR减慢;RBC直径愈大,ESR愈快;球形、镰形RBC增多,ESR减慢。(3)(4)其他因素(下面共0.5分),温度增高血沉降加快抗凝浓度必须准确。因贫血症严重入院治疗患者首次血常规的参数和镜检结果如下,问:结果可否发出?请简要分析,实验诊断是什么?有否建议?参数:RBC2×1012/L、Hb40g/L、HCT14%、MCV70fl、MCH20pg、MCHC280g/L、RDW18%。血片:RBC大小不均,中心淡染区增大,靶形RBC10%,其他系统细胞形态,比例未见异常。答:结果可发出。从结果上看,患者属于小细胞不均一性、低色素性贫血。(1分),靶(1分)建议进一步进行血清铁和总铁结合率测定,(1分)骨髓片检查和骨髓铁染色。(1分)医学检验专升本毕业技能考试——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根据你在医院临床微生物的实习所见,你觉得临床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自己发挥)。简述尿液标本的检验程序及注意事项。尿液标本的检验程序:(1)标本采集(一般取中段尿)(2)标本直接检查:直接镜检或离心取沉渣涂片镜检。(3)分离培养与鉴定:包括普通培养、特殊培养和定量培养。(4)药物敏感试验。注意事项:(1)注意标本的采集;(2)尿路感染需要明确部位和急性与慢性,主要依据病原菌检测,还要紧密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作出诊断,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有重要意义。梅毒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哪些?有什么临床意义?依抗原不同分为两大类:(1)非螺旋体抗原试验:主要测定病人血清中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如VDRL、USR、RPR试验为筛查试验;(2)密螺旋体抗原试验:主要测定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如TPHA、FTA-ABS、MHA-TP试验等,特异性高,为证实试验。一患者吃海鲜后腹痛、腹泻,急到医院,医生嘱取其粪便进行Ⅱ号菌培养,作为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你应该如何处置并从粪便标本中检出Ⅱ号菌?(1)取粪便标本直接镜检;(2)标本接种选择培养基和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简述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和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的处理,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包括哪些方面?(1)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耐干燥、耐酸碱。(2)肺结核痰标本的处理:用4%NaOH处理。(3)临床生化检验:1.某实验室的血红蛋白测定质控情况如下:X:140g/LSD:5g/L。10份临床标本测定结果如下:140145147149150125128144138143,请画出质控图并予以分析。答题要点:计算均值,标准差(1分);绘出均值-标准差质控图(1分);说明正常分布情况(1分);说明异常分布情况(1分)。2.简述回收试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答题要点:所谓回收即分析方法正确测定加入常规分析样品中的纯分析物的能力(1分)。将被分析的纯品标准液加入样品中,成为分析样品,原样品加入同量的无分析物的溶液作基础样品,然后用实验方法分析,两者测定结果的差值为回收量。回收试验测定比例系统误差,以衡量候选方法的准确度(1分)。3.简述重氮法测胆红素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答题要点:原理:(2分)(1)对氨基苯磺酸+亚硝酸钠→重氮苯磺酸(2)重氮苯磺酸+胆红素→偶氮胆红素(3)加入碱性酒石酸钠溶液后,使溶液从紫红色(530nm)变成绿色(600nm),与通过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较,可求出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注意事项:(2分)(1)胆红素对光敏感,样品应避光。(2)轻度溶血无影响,重度溶血可使测定结果偏低。(3)室温下温度无无影响。(4)呈色2小时内稳定。4.诊断心肌梗塞的血清酶谱及其变化特点。答题要点:心肌梗塞的血清酶谱包括心肌酶谱,即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极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极其同功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和心肌调节蛋白(1分)。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极其同功酶CK-MB,CK分子量较小,是心肌梗死病人血清中出现最早的酶之一,当发生AMI时,CK和CK-MB活性在3~8小时升高,12~36小时达高峰,3~4天回复至正常水平。AMI时CK和CK-MB升高一般都在参考范围2倍以上,通常为数倍。CK和CK-MB增高的程度与心肌损伤的程度基本相一致(1分)。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极其同功酶LD1或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dehydrogenase,α-HBDH),LD和LD1在AMI发作后8~12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达峰值,半衰期50~170小时,大约7~12天回复正常。因LD分子量较大,在AMI时升高迟、达峰晚,故对AMI早期诊断价值不大,而对于就诊较迟的、CK已恢复正常的AMI病人,连续测定LD有一定诊断参考价值。AMI时LD的升高倍数多为5~6倍,个别可高达10倍(1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6-12hr升高,24-48hr达峰值,持续5天-1周。cTn升高时间和CK-MB相当(1分)。5.血气分析结果PH:6.97PCO2:2.79KPaHCO3:4.6mmol/LBE:28.2mmol/L试分析该检验结果。答题要点:(1)PH小于正常值,有酸中毒。HCO3小于正常值,可能有代谢性酸中毒。(1分)(2)PCO2=2.79×7.5=20.9mmHg,小于正常值,可能有呼吸性碱中毒。(1分)(3)代偿计算:PCO2=40-(24-HCO3)×1.2±2=14.72~18.72mmHg<20.9mmHg。(1分)(4)所以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碱中毒。(1分)临床免疫学检验:论述人类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4分)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和胸腺构成。(1分)(1)骨髓的功能:①产生各类免疫细胞: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细胞首先分化成髓系祖细胞和淋巴系祖细胞,髓系祖细胞最终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淋巴系祖细胞最终分化为T细胞、B细胞、NK细胞;②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淋巴系祖细胞在骨髓微环境的作用下,分化成熟;③产生抗体:骨髓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部位。(1.5分)(2)胸腺的功能: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始祖T细胞在胸腺微环境的作用下,由CD4-CD8-的双阴性T细胞分化为CD4+CD8+的双阳性T细胞,经历阳性和阴性选择,获得功能性TCR、MHC限制性和自身耐受性;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分泌胸腺激素(胸腺素、促胸腺生成素、胸腺体液因子)和多种细胞因子(IL-1、IL-6、IL-7、IL-12、GM-CSF、G-CSF),发挥免疫调节作用。(1.5分)2.解释细胞因子受体的共用链及其作用。(4分)细胞因子受体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单位组成异源二聚体或多聚体。它们包括一个特异配体结合链和一个信号传导链,结合链构成低亲和力受体,信号传导链一般不能单独与细胞因子结合,但参与高亲和力受体的形成和信号的传导(1分)。信号传导链常是这些受体共用部位,称为细胞因子受体的共用链,例如,IL-2、IL-4、IL-7、IL-9、IL-15和IL-21受体具有共用链c(1分)。共用链参与细胞因子的信号传递,而不具备与细胞因子结合的活性,但它们可增加每种细胞因子与其结合蛋白间的亲和力(1分)。因此靶细胞对某一种细胞因子反应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某种特异受体结合链,而信号传导通路则可因具有受体共用链而共享。(1分)3.简述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4分)连接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酶标抗体,与待检抗原上两个不同的抗原决定基结合,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1.5分)。由于反应系统中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的量相对于待检抗原是过量的,因此复合物的形成量与待检抗原的含量成正比(1.5分)。测定复合物中酶作用于加入的底物后生成的有色物质量,即可确定待检抗原含量(1分)。4.在分析TORCH感染的免疫学检测结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TORCH感染的免疫学检测常用于育龄妇女、孕妇、新生儿血清、羊水穿刺液或脐带血标本的优生优育检测,在分析检测结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分)①新生儿脐带血、血清或羊水穿刺液IgM水平增高,或尤其检测出TORCH的特异性IgM类抗体,为新生儿先天性和胎儿宫内感染指征;若检出TORCH的特异性IgG类抗体,并且抗体滴度呈下降趋势,说明该抗体来自母体,若呈上升趋势(≥4倍)提示新生儿有持续性感染或感染复发。(1分)②孕期妇女出现TORCH的特异性抗体,尤其是IgM类抗体出现表示孕妇近期有感染,通常怀孕期TORCH感染越早对胎儿危害越大。(1分)③检测育龄期妇女TORCH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及其滴度变化,有助于了解和分析TORCH的感染状况,有利于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1分)5.试述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4分)为了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减轻或延缓排斥反应,除了提高外科技术水平、防止感染、供者器官良好和及时地移植外(2分)。要的免疫学措施是移植前组织配型以提高供受者间的组织相容性和移植前后的免疫抑制处理降低受者的免疫反应性。(2分)临床血液学检验:1.骨髓检查适应症及禁忌症。(4分)适应证(3分):(一)诊断造血系统疾病:①各种贫血;②各种白血病;③各种紫癜病;④白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二)诊断非造血系统疾病:①骨髓内出现其他异常细胞的疾病②某些代谢性疾病③类白血病反应④某些血液寄生虫病(三)骨髓细菌培养和骨髓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禁忌证(1分):①血友病;②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③晚期妊娠评分标准:三大点适应证各1分,禁忌证1分2.何谓一期止血缺陷?简述其筛检试验及临床意义?(4分)一期止缺陷是指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其筛选试验为出血时间(BT)和血小板(PLT)计数(2分)。临床意义有以下四种情况:BT和PLT均正常:除正常人外,多数是由于单纯血管壁通透性和(或)脆性增加所致的血管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毛细血管扩张症和单纯性紫癜等。(0.5分)BT延长和PLT减少:多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原发性和继发习惯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0.5分)BT延长和PLT正常:多见于血小板功能异常或某些凝血因子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BT延长和PLT增多:常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0.5分)3.简述肝病合并DIC时的主要实验室诊断标准。(4分)答:肝病合并DIC时的主要实验室诊断指标有:①PLT≦50×109/L或进行性下降,或有2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β-TG、PF4、TXB2和P-选择素;②血浆Fg含量低于1.0g/L或进行性降低,或超过4.0g/L;③FDP超过60μg/L,或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④血浆PT时间缩短或延长5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⑤PLG含量和活性降低;⑥血浆因子Ⅷ:C低于50%(肝病必备)。⑦同评分标准:6点全部答出给4分,如果未答全,答出1点给0.65分。4.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分类及检验步骤。(4分)分型: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a-地贫):(1分)①轻型:分为静止型:缺失一个a基因(-a/aa或a-/aa);标准型:缺失二个a基因(--/aa或-a/-a)②HbH病:缺失三个a基因(--/-a)③HbBart:缺失四个a基因。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1分):①轻型;②中间型;③重型检验步骤:(2分)①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0.5分);②血象:Hb、RBC、Hct均降低,Rl升高,可出现靶形等异常RBC(0.5分);③骨髓象:红系明显增生,以中晚红为主(0.5分);④Hb电泳:a-地贫:HbH↑HbBart′s↑;ß-地贫:HbF↑HbA2↑;异丙醇试验、碱变性试验阳性。(0.5分)5.病例分析:患者女,24岁,学生,广东东莞人,因咽痛10天、发热8天入院。入院前1天在本院门诊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12.8×109/L,分类LC40%,异型LC20%,中性分叶核粒细胞40%,Hb130g/L,Pltl84×109/L。体查:左颈后三角和双腋下及双腹股沟均可触及多个中等大小淋巴结,质中,有轻触痛,可移动,咽充血(++),双扁桃体Ⅰ度肿大,未见脓点及伪膜,余无异常。问:该患者可能的诊断及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4分)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分),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血清学检查方面的检验,包括:①嗜异性凝集试验(0.5分);②鉴别吸收试验(0.5分);③单点试验(0.5分);④EBV抗体检测(0.5分)。评分标准:诊断2分,检查部分2分。临床基础检验:一、问答题:ABO血型鉴定中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原因有哪些?答:引起假阴性、假阳性的原因有:①用了不洁的玻璃器皿或细菌污染的血清、红细胞;②红细胞与血清的比例不当;③将溶血误认为阴性结果;④温度过高造成假阴性;⑤搞错标本或试剂;⑥血清细菌被污染或效价低等。⑥患者未产生ABO抗体或抗体被抑制⑦被检红细胞异常⑧被检者血浆成分异常⑨亚型、假凝集,全凝集,冷凝集等均可引起ABO血型鉴定中出现假阴性、假阳性,⑩细菌性假凝集。(每点0.4分)2.试述多角度偏振光散射的细胞分类技术?答:一定体积的全血标本,用鞘流液按适当比例稀释后,白细胞内部结构近似自然状态,仅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具有吸湿性而结构有轻微改变;(1分)红细胞内部的渗透压高于鞘流的渗透压,血红蛋白从细胞内溢出,水分子则进入红细胞,但红细胞膜结构仍保持完整,此时,红细胞折光指数与鞘流相当,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1分)当单个细胞通过激光束时,可从4个角测定散射光的密度:0o:前角光散射(1o~3o),可粗略测定细胞大小。(0.5分)10o:狭角光散射(7o~11o)可测定细胞内部结构相对特征。(0.5分):90o垂直光散射(70o~110o),测定细胞核分叶情况。(0.5分):90o消振光散射(70o~110o),将嗜酸性粒细胞与其他细胞中区分出来。(0.5分)目前医院采用何种方法检测大便潜血,是试述其检测原理?答:目前医院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大便潜血。(1分)其检测原理是胶体金是由氯化金和枸橼酸合成的胶体物质,呈紫红色。胶体金与羊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羊抗人Hb单抗)吸附在特制的乙酸纤维膜上,形成一种有标记抗体的胶体金物质,再在试带的上端涂上包被抗体(羊抗人Hb多抗)和羊抗鼠IgG抗体。(1分)检测时将试带浸入被检的粪便浆或稀释粪便液中,粪便悬液通过层析的作用,沿着试带上行,如粪便中含有Hb,在上行过程中与胶体金标记羊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待行至羊抗人Hb多抗体线时,形成金标记的抗人Hb单抗-粪Hb-羊抗人Hb多抗复后物,在试带上显现1条紫红色线,即为潜血试验阳性;试带上无关的金标记鼠IgG随粪便悬液上行至羊抗鼠IgG处时,与之结合形成又1条紫红色线,为阴性对照线(质控线)。(1分)即为潜血试验阳性时试带出现2条紫红色线,如果只出现1条紫红色线为潜血试验阴性,试带无紫红色线出现即说明已失效。(1分)二、病例分析1.男性28岁肾结核尿常规:比重1.025蛋白1.0g/L亚硝酸盐阳性胆红素阴性尿胆原1/20酮体阴性白细胞50/ul红细胞50/ul葡萄糖阴性PH6.5镜检:WBC+++RBC+请分析结果答:细菌感染,亚硝酸盐阳性,炎症发作可使白细胞50/ul,出血表现红细胞50/ul,蛋白1.0g/L,镜检可见WBC,RBC与临床诊断相符。2.男性48岁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血常规:WBC6.2×109/L Hb141g/LRBC4.0×1012/L PLT200×109/LN:0.5L0.27E0.2M0.03镜检:分类结果基本同上请分析结果答:RBC,PLT基本正常,不受疾病的影响,WBC总数正常,分类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明显,为恢复期的表现或治疗效果的反映。医学检验专升本毕业技能考试——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试述梅毒病的微生物检查法?主要包括形态学检查和血清学试验。形态学检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和直接荧光检测。血清学检查,依抗原不同分为两大类:(1)非螺旋体抗原试验:主要测定病人血清中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如VDRL、USR、RPR试验为筛查试验;(2)密螺旋体抗原试验:主要测定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如TPHA、FTA-ABS、MHA-TP试验等,特异性高,为证实试验。何谓消毒、灭菌?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一男性患者,28岁,有不洁性交史。以尿痛、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就诊,一周前开始尿道口有搔痒感,伴尿痛、尿急、尿道口发红、分泌物由浆液性逐渐变成黄色粘稠脓性,你对患者初步诊断是什么?应如何进行微生物检查?初步诊断为淋病。微生物学检查—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如何区别细菌L型和支原体?(1)遗传学上;(2)细胞膜的化学成分;(3)所用培养基。简述纸片扩散法的质量控制。纸片、培养基、接种菌量、温箱、操作、质控菌株等。临床生化检验:试述临床生化方法学评价的基本步骤。答题要点:制订一套评价方案(evaluationProtocols)(1分);依据方法学评价方案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抗干扰能力评价(1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1分);根据评价实验进行方法学性能分析(1分);以ALT的测定为例说明连续监测法的原理。答题要点:(1)ALT的测定采用的是酶偶联法连续监测,是指酶促反应底物和产物之间没有特征性的理化性质,需通过另一个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将底物或产物转化为有明显理化特性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的方法。(2分)(2)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ALT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再在LD的作用下生成乳酸,同时NADH氧化成为NAD+,在340nm处连续监测NADH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ALT的活性浓度。(2分)δ胆红素检测在临床诊治上有何意义?答题要点:(1)急性黄疸型肝炎恢复期观察的可靠指征:恢复期总胆红素↓,主要是结合胆红素↓↓,但δ-胆红素占总胆80%~90%以上。(2分)(2)判断严重肝病预后的指征:δ-胆红素小于总胆的35%,恢复期为40%~90%(恢复期下降慢)。(2分)15岁男孩,长期患腹部疾病,数次剧烈腹痛,血浆呈奶样乳白色,但经15000r/min,血浆清亮得多,且样本表层浮有一厚层“乳脂”。试分析该患者的脂代谢情况。答题要点:由于脂蛋白脂酶缺陷或缺乏,导致乳糜微粒水平升高。(2分)脂蛋白脂酶是把乳磨微粒从血中清除出去的酶。(2分)5.糖尿病的分型及其区别。答题要点:(1)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1分)(2)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性缺乏或胰岛素分泌受损为主伴胰岛素抵抗。(1分)(3)其它特异型(1分)①B细胞功能基因缺陷;②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③胰腺外分泌疾病;④内分泌疾病;⑤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⑥感染;⑦非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糖尿病;⑧并有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征(4)妊娠糖尿病(GDM)(1分)临床免疫学检验:1.以IgG为例,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4分)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四条多肽链所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1分)。四条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相连,形成一个对称的“Y”形结构。四条多肽链的氨基端(N端)在同一侧(1分);羧基端(C端)在另一侧(1分)。整个四肽链结构组成免疫球蛋白的单体。(1分)2.简述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及检测的临床意义?(4分)(1)AFP(2分)临床意义:①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含量增高②某些生殖系统肿瘤及部分肺癌,胃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也会升高③孕妇及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亦呈阳性,但含量低,且在分娩后或肝炎好转后恢复正常。检测方法:ELISA、RIA、荧光偏振免疫测量、免疫发光技术。参考值:正常值<20ug/l;AFP>400ug时,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AFP不高者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2)CEA(1分)临床意义:①可作为成人结肠癌辅助诊断的重要项目。②作为胰腺癌、乳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检测方法:ELISA、RIA、免疫组化及自动化免疫分析参考值正常情况下,血清CEA<2.5ug/l,若超过20ug/l提示患有消化道肿瘤。(3)PSA(1分)临床意义:①检测方法:EIA、RIA等参考值:3.以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例,说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4分)青霉素是半抗原,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进入机体后降解为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烯酸,可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吸附到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1分);当再次注射青霉素时,即可与已吸附到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上的IgE结合(1分),发生桥联作用,使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激肽原酶等,同时使磷脂酶活化,膜磷脂降解合成新的介质如白三烯和前列腺素D等(1分)。这些生物活性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管平滑肌收缩,结果血压下降而出现休克(1分)。4.简述免疫印迹方法。(4分)免疫印迹方法亦称Westernblot,由SDS、蛋白质转印和酶免疫测定三项技术结合而成(1分)。抗原等蛋白样品经SDS处理后带负电荷,SDS时从阴极向阳极泳动,分子量小者,泳动速度快(1分);将凝胶中已经分离的蛋白质条带在电场作用下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1分);将印有蛋白质条带的硝酸纤维素膜依次与特异性抗体和酶标第二抗体作用,加入能形成不溶性显色物的酶反应底物,使区带染色(1分);根据电泳时加入的分子量标准,可确定各组份的分子量。如何检测可疑的细胞免疫缺陷患者?(4分)患者可从下列几方面检测:(1)皮肤试验:常用的皮试抗原是易于在自然环境中接触而致敏的物质,包括结核菌素、白色念珠菌素等。皮肤试验显示有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能力,就表明受试者细胞免疫功能是完善的(1分)。(2)T细胞及其亚群检测:通常应用CD系统单克隆抗体,使用荧光抗体技术或流式细胞仪对T细胞总数和亚群进行检测。最常检测的CD标志为CD3、CD4、CD8、CD25等(1.5分)。(3)T细胞功能检测:通常使用临床血液学检验:如何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4分)低倍镜检查:①判断骨髓涂片的质量(0.5分);②判断骨髓增生程度(0.5分);③巨核细胞计数并分类(0.5分);④全片观察有无异常细胞(0.5分)。油镜检查:①有核细胞的计数及分类(0.5分);②观察的内容,包括: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骨髓小粒结构(0.5分);③结果计算(0.5分);④填写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报告单(0.5分)。评分标准:第一大点2分,第二大点2分。类型急粒急单急淋POX-或+-或弱+-ɑ-NAE或+NaF++或强+NaF--ɑ-NBE-+,NaF--PAS+++何谓二期止血缺陷?简述其筛检试验及临床意义。(4分)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其筛查试验主要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1分)临床意义(3分):APTT和PT均正常:除正常人外,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XII缺乏症;(0.75分)APTT延长和PT正常:多由于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因子XI缺陷和获得性VIII、IX、XI缺乏症;(0.75分)APTT正常和PT延长:多由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VII缺乏症;(0.75分)APTT和PT均延长:多由于共同途径的凝血缺陷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X、V、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陷症等。(0.75分)评分标准:定义1分,临床意义3分。确定溶血的实验室诊断项目有哪些?(4分)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代偿增生(1)反映贫血的检验:(1分)血象:RBC;Hb;Hct(2)反映红细胞破坏过多的检验(2分)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检测(0.4分);②血清结合珠蛋白(HP)的检测(0.4分)③血(3)反映红细胞代偿增生的检测(1分)①网织红细胞(Rl);②外周血涂片;③骨髓检查评分标准:第(1)点1分,第(2)点2分第(3)点1分。6.男性患者,62岁,因全身骨痛半年入院。入院体查发现胸腰椎骨有压痛,余未见异常。骨髓象示成熟浆细胞占7%;血清蛋白电泳正常;全身骨骼X光提示颅骨有穿凿样透亮区。请问该患者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是否成立,为什么?还需做哪些检查?(4分)答:不能诊断(1分),因为三项标准中仅符合一项。进一步需做:①多部位骨穿(0.75分)②尿蛋白电泳及免疫电泳(0.75分)③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0.75分)④β2微球蛋白、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0.75分)评分标准:诊断1分,进一步检查3分。临床基础检验:一、问答题试述Rh血型的临床意义。答:Rh血型系统的临床重要性在于抗Rh抗体引起的反应。抗Rh抗体上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较大量的Rh阳性(D抗原阳性)细胞进入Rh阴性者体内后,2~5个月内血浆中可测到抗体,如经再次免疫,3周内抗体浓度可达高峰。如受血者或孕妇血浆中含有Rh抗体时,当再与含相应抗原血液相遇,将引起严重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尤其以抗D与D红细胞为著。因此Rh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约80%以上Rh阴性受血者在接受Rh阳性血液后能产生抗体。大便潜血方法学评价。答:大便潜血方法较多,如化学法:邻联甲苯胺法、还原酚酞法、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无色孔雀绿法、愈创木酯法等,其原理基本相同。(1)灵敏度:邻联甲苯胺法、邻甲苯胺法、还原酚酞法:最灵敏,灵敏度达0.2~1mg/L的血红蛋白。邻联甲苯胺法为1983年中华医学会全国临床检验方法学学术讨论会推荐的方法,但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无色孔雀绿法:为中度灵敏的试验,可检出1~5mg/L的血红蛋白,消化道有5~10ml出血即为阳性。隐血试验多选用中度灵敏的试验。联苯胺法因有致癌作用已被淘汰。愈创木酯法:需6~20mg/l血红蛋白才能检出,灵敏度差,假阳性很少,特异性较高。无色孔雀绿法:灵敏度较差。试带法:较为方便,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隐血试验方法学中的存在问题(如食物因素的干扰)。还原酚酞法:由于试剂极不稳定,放置可自发氧化变红也被淘汰。(2)特异性和准确度动物性食物和生食蔬菜的影响造成假阳性。部分药物的影响造成假阴性;细菌分解血红蛋白引起假阴性。(3)免疫胶体金法①灵敏度:高,一般血红蛋白为0.2µg/ml即可阳性,且反应快。②特异性:不受动物血干扰。③缺点,免疫胶体金法后带现象造成假造成阴性和灵敏度过高造成假阳性。试述阻抗与射频技术联合的白细胞分类法(每一点1分)答:电阻抗与射频法:①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血液与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计数的溶血剂混合,PH值特殊的溶血剂,可使除嗜酸性粒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而通过小孔被计数的只有嗜酸性粒细胞。②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计数原理与嗜酸性粒细胞相似,在碱性溶血剂作用下,血液中被计数的只有嗜碱性粒细胞。③5种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这个系统采用电阻抗与射频法(能透入细胞内,测量核的大小及颗粒的多少)联合检测方法,以直流电(directcurrent,DC)为横坐标,以射频(radiofrequency,RF)为纵坐标,根据这两个信号把一个细胞定位于二维的细胞散射图上;各种类细胞的DC和RF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得以分类。④幼稚细胞检测系统:根据幼稚细胞膜上脂质较成熟细胞少的特性进行检测。二、病例分析一慢性肾炎病人,用干化学法检测尿中含有蛋白值5g/L,此报告能否发出,为什么,应如何处理?女性45y农民血常规:WBC29.5×109/LMCHC316g/LRBC3.9×1012/LPLT310×109/LHb92g/LRDW0.18HCT0.27N0.2 MCV65FLE0.7MCH19PgL0.1显微镜:目前嗜酸性粒细胞呈成熟型大便检查:发现钩虫卵答:分析如下:患者由于长期钩虫感染,长期慢性出血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像,肠道寄生虫病(钩虫)时,钩虫抗原与肠壁内结合I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其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细胞升高,经临床驱虫,补铁治疗。患者复查血像有助进一步确诊。医学检验专升本毕业技能考试——4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简介药敏试验中“中介”的含义。药敏试验中“中介”提示:该细菌对常规用药体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的反应率低于敏感株,但在一些部位(如尿液中的喹诺酮类)或者使用高于正常给药量(如β-内酰胺类)临床上使用有疗效。临床微生物尿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有哪些?如何采集标本?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肠杆菌、沙雷菌、产气杆菌、沙门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标本采集:(1)清洁中段尿;(2)导尿或膀胱穿刺;(3)立即送检,避免污染。如何进行尿标本的微生物检测?尿液标本的检验程序:(1)标本采集(一般取中段尿)(2)标本直接检查:直接镜检或离心取沉渣涂片镜检。(3)分离培养与鉴定:包括普通培养、特殊培养和定量培养。(4)药物敏感试验。简述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的机制,在临床上如何筛选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如证实为MRS,临床上首选何种药物治疗?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的机制:携带mecA基因、编码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导致耐甲氧西林。在临床上通过药敏试验可筛选出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如证实为MRS,临床上首选万古霉素进行治疗。一肺炎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培养,在巧克力平板上出现一无色透明的小菌落,该患者可能为何种菌感染?如何分离鉴定该菌?可能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鉴定:根据分离培养中对X、V因子的需要、菌落形态、卫星现象、生化特性进行鉴定。临床生化检验:一.简述临床生化检验中实验方法的分级。答题要点:临床生化检验方法根据其准确度与精密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常规方法等三级(1分)。1.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method)是指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用于发展及评价参考方法和一级标准品(1分)。2.参考方法(referencemethod)是指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充分证实的分析方法,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与重复测定的随机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较宽的分析范围。这类方法在条件许可的实验室中应经常使用。用于评价常规方法和试剂盒,鉴定二级标准品(1分)。3.4.酶法测胆固醇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答题要点:原理(2分)(1)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2)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作用下生成胆甾烯酮和过氧化氢(3)过氧化氢在4-氨基安替比林存在时,经过氧化物酶催化,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颜色深浅与胆固醇含量成正比。注意事项(2分)(1)试剂中酶的质量影响测定结果。(2)若只检测游离胆固醇,需将试剂中胆固醇酯酶去除。(3)检测标本可为血清或血浆。二.什么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并举例说明。答题要点:(1)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某些血浆蛋白浓度显著升高或升高;而血浆PA、ALB、TRF则出现相应的低下。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P),这种现象称为急性时相反应。PA、ALB、TRF一般称为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2分)(2)AAT、AAG、Hp、Cp、CRP,以及α1-抗糜蛋白酶、血红素结合蛋白、C4、C3、纤维蛋白原等。(2分)三.什么是“Km”,在临床酶学分析中的意义如何?答题要点:Km:是酶促反应的初速率为最大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分)在临床酶学分析中的意义:(3分)(1)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大小,Km越大,亲和力越小。(2)Km最小的底物一般是酶的最适底物。(3)可计算某一底物浓度时的反应速率和最大速率的比值。(4)计算工具酶的用量。(5)鉴别催化同一反应的酶是否同一酶或同工酶。(6)推测酶催化正逆反应的方向及其效率。(7)帮助寻找限速步骤,一般Km最大的酶催化的反应为限速步骤。四.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有哪些?答题要点:(1)肾小球滤过率(GFR)与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是指在单位时间(min)内通过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ml)(1分)。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量占流经肾小球的血流量的比值(1分)。(2)过筛系数与尿蛋白选择指数(selectiveurineproteinindex,SPI):对一特定的体内大分子物质,其在肾小囊腔与血浆浓度的比值称为过筛系数(1分);两个分子量或所带电荷不同的蛋白过筛系数或清除率之比值称尿蛋白选择指数(1分)。临床免疫学检验:1.论述NK细胞的作用及机制。(3分)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1分),其胞浆含嗜天青颗粒,主要表达CD56和CD16(1分)。通过释放穿孔素、丝氨酸酯酶或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发挥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1分)简述T细胞与B细胞免疫耐受的异同点。(6分)3.全血中分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方法。(3分)首先除去红细胞及单核细胞、粒细胞(1分)。然后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分离T、B细胞:E花环分离、尼龙毛柱分离、免疫磁珠分离、流式细胞术分离(2分)。4.试述荧光免疫显微技术的临床应用。(4分)临床常应用于:①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1分);②各种微生物的快速检查和鉴定(1分);③寄生虫感染的诊断(1分);④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检测(1分)。5.简述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5分)(1)基本原理:抗原或抗体预先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1分);测定时,将受检样品(含待测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一定程序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形成抗原或抗体复合物;反应终止时,固相载体上酶标抗原或抗体被结合量(免疫复合物)即与标本中待检抗体或抗原的量成一定比例(1分);经洗涤去除反应液中其他物质,加入底物进行显色,最后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有色产物量即可确定样品中待测物质含量(1分)。(2)方法类型及应用:①双抗体夹心法:用于检测抗原,适用于检测两个或两个以上抗原决定基的多价抗原(0.5分);②间接法:用于检测抗体(0.5分);③竞争法:用于抗原和半抗原的定量测定,也可对抗体进行测定(0.5分);④捕获法:用于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成分(如IgM)的测定(0.5分)。临床血液学检验:如何制备Hb液。(3分)答:取EDTA抗凝血2ml,①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0.5分),②将洗后红细胞按沉积体积,加1.5倍蒸馏水和0.5倍的四氯化碳(1分),③用力振荡5min,使红细胞完全溶解,4000r/min离心20min(1分),上层液即为hb液(0.5分)。原始红细胞的形态特点。(3分)答:原始红细抱形态学特点:①胞体(1分)大小:较大;形状:园②胞核:(1分)核膜:较清楚核仁:常不清楚染色质:细沙状③胞浆:(1分)量:少;色:混浊深兰;颗粒:无评分标准:每点4分。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原理及临床应用。(5分)答:原理(2分):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查温反应性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方法,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重要试验。在AIHA病人的血清中,常含有抗自身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且多已与表面附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合,使之成为致敏红细胞。加入用人血清球蛋白免疫家免所获得的抗人球蛋白血清,抗人球蛋白抗体通过与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相结合,将已致敏的红细胞相互联接起来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聚现象,此即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阳性,用以证实病人红细胞表面有不完全抗体存在。间接试验是检查病人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抗体。临床意义:(3分)①正常人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间接试验均呈阴性。②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常呈直接试验阳性反应。③AIHA大多属于温抗体型(主要为IsG),但也有小部分属于冷抗体型(主要为ISM)。故必要时应在4℃条件下进行试验以检出其冷抗体,否则会导致假阴性反应。④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主要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常用于RH或ABO型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的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⑤本试验阳性还可见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瘤、恶性肿瘤、甲基多巴等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⑥本试验较易发生假阳性反应,因此阴性反应不能排除AIHA评分标准:原理2分;临床意义每点0.5分,共3分。抗凝血酶及D-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5分)抗凝血酶的临床应用:(2分)①②抗AT-Ⅲ活性减低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硬化、败血症、血栓形成性疾病(心肌梗塞,静脉血栓形成等),先天性AT-Ⅲ缺陷,口服避孕药。因此检测AT-Ⅲ的水平是上述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同时动态观察血中AT-Ⅲ含量的变化对监护治疗效果及了解预后情况均是有力的依据。(1分)D-D检测的临床应用:(3分,每点0.5分)①D-D检测用于排除DVT②D-D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IC的严重程度。③D-D在心血管疾病的意义D-D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关,也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复发的预测指标。D-D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后预测是否复发也有重要价值。④D-D在恶性肿瘤中的意义⑤D-D对术后抗凝治疗的指导意义⑥D-D在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变化评分标准:抗凝血酶临床应用2分;D-D检测的临床应用3分。简述DIC的判断标准(4分)常用实验室诊断指标①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血浆Fibrinogen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③3P阳性或血浆FDP>20mg/L。④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⑤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符合三项以上是实验室诊断最低标准,适用于基层医院但缺乏早期诊断价值。评分标准:每小点0.8分。临床基础检验:一、问答题:试述测定尿蛋白的三种方法的方法学评价。答试述测定尿蛋白的三种方法的方法学评价。(1)加热乙酸法:检查蛋白特异性强、干扰因素少、能同时检查清蛋白和球蛋白,但灵敏度低,仅0.15g/l,操作复杂,主要为尿蛋白检查的鉴别试验。(2)磺柳酸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显示快。能与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氏蛋白发生反应;灵敏度高达0.05-0.1g/l,有一定的假阳性。被NCCLS作为干化学检查尿蛋白的参考方法,并推荐为尿蛋白检查的确诊试验。(3)试带法:对清蛋白敏感,球蛋白的敏感度仅为1/100-1/50,造影剂和PG可致结果阴性,PH增高结果假阳性,本法简便、快速、易于标准化,适用与健康普查和临床筛查。方法学比较要点如下表方法加热乙酸法磺柳酸法试带法检验各种蛋白各种蛋白白蛋白操作较复杂简便快速简便灵敏度较低0.15g/L敏感0.05-0..1g/L敏感特点特异可靠鉴别试验首选、确诊试验、假阳性假阳性、健康普查质控酸量PGsmzpspSua假阳性合格、标准MCV/RPW的临床意义?答:MCV/RPW的临床意义(1)贫血形态学分类,具体见下表。(2)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和疗效观察。(3)鉴别缺铁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贫血的早期诊断贫血类型MCV/RDW特征常见疾病小细胞均一性MCV减少,RDW正常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小细胞不均一性MCV减少,RDW增高正常体积均一性MCV、RDW均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正常体积不均一性MCV正常,RDW增高铁粒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大细胞均一性MCV增大,RDW正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大细胞不均一性MCV、RDW均增高巨幼细胞贫血试述影响ESR测定因素?答:影响ESR测定有如下因素:(1)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因素,正常RBC带负电,球蛋白、纤维蛋白带正电荷,卵磷脂清蛋白带负,电荷形成zeta电位,使红细胞之间相互排斥,呈悬浮稳定状态,如血浆蛋白比例改变,球蛋白增多,使红细胞相互靠拢:形成缗钱状(1分)加速血沉降,清蛋白、增多使红细胞相互排斥,知减慢(1分)。(2)RBC数量和形状因素(1分)RBC数量减少,RBC总面积减少,ESR加快;RBC增多,ESR减慢;RBC直径愈大,ESR愈快;球形、镰形RBC增多,ESR减慢。(3)(4)其他因素(下面共0.5分),温度增高血沉降加快抗凝浓度必须准确急性肾盂肾炎病人的血常规及尿常规有何改变?答:血常规:WBC总数轻度或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可有核左移现象。尿常规:尿色轻度异常,部分患者有肉眼血尿或脓尿,蛋白阳性,部分患者NIT+,BLD+LEU+。镜检RBC及WBC增高,少数可见WBC管型。二、病例分析:男性50岁体检:WBC18×109/LRBC5.3×1012/LHb160g/L,PLT280×109/LN0.8L0.6E0.02M0.02,镜检:分类结果同入机血细胞无异常,患者无任何感染症状,此结果能否发出,请分析。答:结果不能发出。在发报告前咨询患者有无情绪激动等因素。因为精神、运动、情绪、冷热等因素可影响白细胞变化,主要由于边缘池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治同行青春无悔:高中法治教育主题班会
- 建筑设计入职汇报
- 2025年中国无金属自承式光缆接头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心脑舒通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压胶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福建中介买卖房合同协议
- 矿洞施工协议书范本
- 工厂租房协议书合同协议
- 土地转租第三方协议合同
- 小吃技术培训协议合同
- GB 45184-2024眼视光产品元件安全技术规范
- 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政务服务培训心得体会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5版)
- 巨量信息流广告(初级)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黄磷尾气发电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医疗信息化与成本-洞察分析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
- 2023年非车险核保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396题)
-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英语卷
- 园林花卉 课件 第五章 室内花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