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课件_第1页
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课件_第2页
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课件_第3页
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课件_第4页
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

——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副主编王金ang.jnsd@163.com

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

——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1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2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3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体现国家意志指导德育教学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体现国家意志4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必修进行两个教育提高两个素质增强两个观念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必修进行两个5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6《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一习礼仪,讲文明二知荣辱,有道德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外在的道德礼仪内在的道德规范依法治国依法律己依法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守法意识运用法律活动道德法律二者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一习礼仪,讲文明二知荣辱,有7《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一)习礼仪讲文明把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礼仪:从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到职业礼仪,重点突出职业礼仪。三个层次: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所蕴涵的道德意义及其作用,提高遵守……礼仪的自觉性,养成遵守……礼仪的习惯。两个意识:主体意识和规则意识。《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一)习礼仪讲文明8《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二)知荣辱有道德在“四德”之中突出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一般——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养成道德知识——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行动荣辱观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二)知荣辱有道德9《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从纪律入手讲法律从治国方略到法治精神,从程序法到程序正义,从权利义务到公民意识1讲依法治国,强调弘扬法治精神2讲增强公民意识,热爱国家,享受权利、履行义务3讲诉讼程序,培训程序正义观念

三大观念:法治精神、公民意识、程序正义观念《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10《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三部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

违法——犯罪——职业犯罪

预防违法——避免犯罪——防范职业犯罪

增强守法意识,依法律己 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勇为智为)

知:种类、特点、原因、危害等信:各种意识、观念等行:预防……,避免……,防范……,勇为、智为等《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11《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民法、婚姻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环保法律规范、行业法律规范等民法一般(调整的关系、基本原则、主体资格)——维权的内容(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权的保障(合同)。 家庭生活中——婚姻法 职业生活中——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环保法规、行业法规 依法维护民事权利(就业时) 遵守环保法规 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创业时)

遵守行业法规三种观念:科学发展观、依法维权的观念、公平观念《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12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13课程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相关能力认知目标(知)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理解、记忆等情感、态度与观念目标(信)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感悟、体验、辨别、选择、探究等运用与行为目标(行)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运用、实践等课程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相关能力认知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三维目标知信行知情意行三维目标知信行知情意行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略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略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法1.教学原则(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4)加强实践环节。2.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2)教学方法的运用。《大纲》对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的规定教法1.教学原则《大纲》对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的规定18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变化教法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提炼观点,通过评价强化正确观点。案例教学法案例:以案创境,因案成趣,以案激情学生:以案引思,据案论理,依理导行做中学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变化教法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19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20学法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乐中学,做中学。学法学习方式21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德育观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22德育观德育课存在的问题不想听(知)不相信(信)不想做(行)德育课的追求不假、不空可信、可为大德育观增强德育课的亲和性、可信性吸引力、实效性德育观德育课存在的问题德育课的追求增强德育课的23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德育观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24评价观只有一种形式:考试,主要是书面考试。只有一把尺子:分数。传统评价观评价观只有一种形式:考试,主要是书面考试。传统评价观25评价的目的:激励学生学,促进教师教。评价的原则:①客观公正原则;②激励原则;③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④全面评价原则。评价方式:①评价主体多元化;②评价标准多维化;③评价形式多样化;④评价活动日常化。《大纲》关于“评价”的规定评价观评价的目的:激励学生学,促进教师教。《大纲》关于“评价”的规26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德育观学生观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27人人都渴望做一个好人,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好人。——这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人人都有求知之心、去疑之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求荣之心;人人都有爱美之心、掩丑之心;人人都有守法之心、远罪之心。学生观人人都渴望做一个好人,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学生观28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德育观学生观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29谢谢大家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30从礼仪切入,是我国道德教育的好传统 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礼者,不可不学也。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从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礼记·论礼义》从礼仪切入,是我国道德教育的好传统 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31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32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

——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副主编王金ang.jnsd@163.com

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

——兼谈中职德育课的吸33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34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35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体现国家意志指导德育教学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体现国家意志36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必修进行两个教育提高两个素质增强两个观念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必修进行两个37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38《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一习礼仪,讲文明二知荣辱,有道德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外在的道德礼仪内在的道德规范依法治国依法律己依法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守法意识运用法律活动道德法律二者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一习礼仪,讲文明二知荣辱,有39《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一)习礼仪讲文明把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礼仪:从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到职业礼仪,重点突出职业礼仪。三个层次: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所蕴涵的道德意义及其作用,提高遵守……礼仪的自觉性,养成遵守……礼仪的习惯。两个意识:主体意识和规则意识。《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一)习礼仪讲文明40《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二)知荣辱有道德在“四德”之中突出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一般——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养成道德知识——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行动荣辱观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二)知荣辱有道德41《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从纪律入手讲法律从治国方略到法治精神,从程序法到程序正义,从权利义务到公民意识1讲依法治国,强调弘扬法治精神2讲增强公民意识,热爱国家,享受权利、履行义务3讲诉讼程序,培训程序正义观念

三大观念:法治精神、公民意识、程序正义观念《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42《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三部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

违法——犯罪——职业犯罪

预防违法——避免犯罪——防范职业犯罪

增强守法意识,依法律己 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勇为智为)

知:种类、特点、原因、危害等信:各种意识、观念等行:预防……,避免……,防范……,勇为、智为等《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43《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民法、婚姻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环保法律规范、行业法律规范等民法一般(调整的关系、基本原则、主体资格)——维权的内容(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权的保障(合同)。 家庭生活中——婚姻法 职业生活中——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环保法规、行业法规 依法维护民事权利(就业时) 遵守环保法规 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创业时)

遵守行业法规三种观念:科学发展观、依法维权的观念、公平观念《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把握(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44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45课程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相关能力认知目标(知)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理解、记忆等情感、态度与观念目标(信)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感悟、体验、辨别、选择、探究等运用与行为目标(行)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运用、实践等课程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相关能力认知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三维目标知信行知情意行三维目标知信行知情意行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略大纲大纲是教学活动课程的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略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法1.教学原则(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4)加强实践环节。2.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2)教学方法的运用。《大纲》对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的规定教法1.教学原则《大纲》对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的规定50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变化教法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提炼观点,通过评价强化正确观点。案例教学法案例:以案创境,因案成趣,以案激情学生:以案引思,据案论理,依理导行做中学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变化教法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51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52学法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乐中学,做中学。学法学习方式53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德育观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54德育观德育课存在的问题不想听(知)不相信(信)不想做(行)德育课的追求不假、不空可信、可为大德育观增强德育课的亲和性、可信性吸引力、实效性德育观德育课存在的问题德育课的追求增强德育课的55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德育观走进新课程触摸新理念构建新课堂教法学法评价教材大纲教学观56评价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