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柔性OLED屏幕渗透率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智能手机柔性OLED屏幕渗透率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智能手机柔性OLED屏幕渗透率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智能手机柔性OLED屏幕渗透率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手机柔性OLED屏幕渗透率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手机依旧是OLED面板最主要的应用方向,收入占OLED面板总收入的88%,OLED电视占7%,智能手表占2.3%.2012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56亿台,与2017年相比,略微下降.全球市场上,三星依旧占据最大市场份额,苹果紧随其后,而华为在2018年凭借新品P20和mate20系列,增长强势,全年出货量为2.06亿部,全球份额为14.7%,同时国产手机表现相当强劲,小米、OV等销量不断增长.

OLED显示屏幕结构大幅简化,更轻薄,更省电而且抗摔.从OLED显示面板结构来看,除了液晶材料被有机发光材料替换之外,导光板,增光片和扩散片都不再需要,而且偏光片的数量也有所减少,从而使得OLED显示屏拥有更纤薄的屏幕结构.而且从功耗比来看,OLED屏幕也更省电,对于追求高续航能力的智能手机来说可以大大缓解电池的压力.同时由于组成核心发光材料的组件数量大幅下降,OLED屏幕的抗震性能也提升比较明显,抗摔性能大幅提升.

从2017年开始,柔性OLED显示屏幕的出货量大幅增加,从2016年的4600万激增至1.33亿片,2018年智能手机柔性OLED面板预计出货量为2.02亿,2022年预计增长至5.7亿片.随着OLED出货量的增长,LCD液晶显示面板的占比被压缩,而且OLED屏幕的价格也大幅下降,目前5.7”刚性OLED面板价格已经和6”LCD面板成本已经接近,均为18美金左右.2016-2022年智能手机按照面板类别不同的出货量(百万片)

OLED成本结构中折旧费用占比较高,未来成本仍有下行空间.由于LCD屏幕中液晶材料及相关模组材料费用占比较大,OLED在模组材料的成本占比下降一半.对于OLED屏幕而言,目前仍处在快速渗透的发展初期,前期设备折旧占比仍然较大,而且由于出货量和LCD仍有差距,所以折旧费用占比几乎是LCD占比的两倍.此外OLED显示面板中,面板材料的价值增加较多,占比也从6%提升至18%.5.7"LCD成本结构

5.7"刚性OLED成本结构

除了手机硬件和软件不断更新换代以外,“屏占比”概念随着全面屏的推出而走红,即屏幕和手机前面板面积的相对比值,该比值越高的手机更容易获得视觉上的美感,所以各大手机品牌厂商已经把极致的屏占比提升作为新机型追求的核心指标,目前由于采用OLED屏幕的手机可以采用屏下指纹方案而获得更高的屏占比成为千元以上中高端机型的首选方案.从国金证券创新技术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可以发现,新增OLED手机中屏占比超过90%的机型渗透率越来越高,已经超过65%,而新增LCD手机中屏占比超过90%的机型渗透率还不足30%,这组数据也道出了OLED屏幕收到各大手机厂商追捧的原因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手机的屏占比.由于采用极致屏占比的全面屏设计已经成为主流手机设计厂商竞相采用的方案,OLED屏幕凭借在提升屏占比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推动OLED手机的渗透率加速提升.

为了追求更高的屏占比,屏下指纹解锁方案成为安卓阵营机型的首选.目前屏下指纹有光学和超声波两种方案,其中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案更加成熟纷纷被各大手机厂商采用.光学指纹识别是通过光源的照射来进行指纹识别,由于LCD屏幕厚度较高,透光性较差,传感器很难读取到指纹.再加上LCD不能主动发光,其背光光源会干扰光学指纹识别,所以现在还没有量产的LCD屏下指纹手机.由于屏下指纹提升带动OLED设备能够实现更高的屏占比的关键原因在于屏下指纹方案目前只适用于OLED屏幕,除非像苹果手机采用面容识别的解锁方案.从调查数据来看,在OLED新增设备中屏下指纹渗透率从去.5G折叠手机也将消耗大量OLED面板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