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修改润色》优质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修改润色》优质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修改润色》优质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修改润色》优质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修改润色》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修改润色目标导航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多次训练中强化同学们的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修改润色意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看文章观点是否鲜明改“对”改“好”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不留硬伤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充实内容——多角度描写打磨语言——锤炼字词,使用修辞指立意和思想内容。指言辞和表达。写作指导看文章材料是否丰富看文章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言段落安排合理,衔接紧密,详略得当题文展示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修改润色这篇习作。寻人启事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然后就是年龄。”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还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准确的数来。“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一位同学说道。“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位置哦。”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到底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我妈好像有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都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却写得又迅速又具体。(改编自孙道荣《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思维导图寻人启事“意”:内容增加结尾段,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改正不当用词、病句等。修改口语化表达,增加衔接词。“言”:语言丰富细节,如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例文展示表示改正表示增补表示删除表示换行另起段原稿:寻人启事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指导“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然后就是年龄。”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还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准确的数来。首先写下失踪人的听得十分认真,然后在纸上自己妈妈的名字和性别其次几个“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一位同学说道。“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位置哦。”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到底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下面最重要的描述清楚失踪人的自己妈妈的:有的“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我妈好像有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都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式、什么颜色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却写得又迅速又具体。(改编自孙道荣《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而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晚上,妈妈很爱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又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名师总评:对比原文,按照以上“修改意见”修改后的文章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表达更为准确,去掉了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改正了用词不当的地方;二是内容更充实,层次更清晰,分段记叙同学们回忆妈妈体貌特征的场景,增添老师意味深长的结语,使文章可读性更强;三是主题更加突出,以反问结尾,既深化了主旨,又引人深思。选一篇自己这学期写的作文,从“言”和“意”两个方面进行修改。重读以前的作文,看谋篇布局方面是否有更好的想法。边朗读边修改:读给同学听,收集修改意见。修改之后,将修改的作文与原稿对比,并说出修改理由。思维导图修改后范文:兴趣,心去“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童第周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条件,而用心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前行绵绵不绝的动力,而用心是实现自我的前提。故云:兴趣之所在,情之所在;梦想之所在,心之所在。原稿:兴趣所在“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条件,而用心是成功的关键。[题目直接点明主旨,但是较为简单,缺少新意,难以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引用名句作为开头,感觉较好,但没能很好地切入主题,单独引用材料来分析,略显单薄。]例文展示陶渊明,兴趣在于山水之间,心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鄙弃官场生活,厌恶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陶翁之意在山水田间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用心去生活,用心对待每一刻。“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用心去享受这山村的生活,因为兴趣,因为心,才悟出“已往之不谏”“来者之可追”的道理,璀璨了东晋文坛,绚烂了两晋诗词文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兴趣,满山菊花摇曳,婆娑生姿;因为兴趣,一袭素衣,不失满怀之志;因为兴趣,纵情诗词之间,才情与人格流传至今。陶渊明追寻着个人的兴趣,并为之不断地努力追求,终成为后人仰慕的先贤。陶渊明,兴趣在于山水之间

“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鄙弃官场生活,厌恶各种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向往山水田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用心去生活,用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刻,“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用心去享受这生活,因为兴趣,因为心,才悟出“已往之不谏”“来者之可追”的道理,璀璨了东晋文坛,绚烂了诗词文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兴趣,满山菊花摇曳;因为兴趣,一袭素衣,不失满怀之志。[引用陶渊明的事例叙述,并恰当地在文章中使用名句,想法较好,但是首句应该是“少无适俗韵”。且在引用之后,缺少充足的分析论证,仅以单独的事例呈现,不能很好地阐明主题。][以陶渊明为标题,突出兴趣所在,但联系主旨不够。]岳鹏举,兴趣在于收复故土抗侵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如此豪情壮志,在昏庸无能的君主眼中却毫无意义。岳飞在国家危难之际,献身而许,一心志在收复失土,保家卫国。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兴趣和志向。他不忍百姓流离失所,却只能以战争去结束战争,迎回二圣,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他时刻铭记在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他收复燕云之地后,被罢官还乡,心中仍记得北上收复故土。随后,金人南下,他又重新披上战甲,击退金兵。后来,一句“莫须有”,被奸臣所害,但他的心,仍旧在。[岳飞尽忠报国是一种伟大的爱国情怀,此事例不符合“兴趣”主题,而是“爱国”主题。把爱国豪情当作兴趣来写,选材失误,“但他的心,仍旧在”一说非常牵强。]林徽因,兴趣在于文学之上,心在“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我多么希望能够邂逅这位才女。她来自风云激荡的民国,无数人为她倾倒。1920年4月,她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朋友——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她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而在文学上的成就也不低于建筑学,这是她的传奇。在西湖边的断桥上,在杭州的四月天里,她成就了她自己。不仅仅是徐志摩的出现,也不仅仅是梁思成的出现,更是她自身的兴趣、用心,造就了这个奇女子。“在人间的四月天里,在如莲的时光中”,不仅是在建筑上的成就,更是因对文学的兴趣爱好表现出来的才情,林徽因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成为后人铭记的民国奇女子。林徽因,兴趣在于文学之上在“人间四月天”里,我多么希望能够邂逅这位才女。她来自风云激荡的民国,无数人为她倾倒。原本是学建筑的她,后来在文学上的成就却远远高于建筑学,这是她的传奇。在西湖边的断桥上,在杭州的四月天里,她成就了她自己。不仅仅是梁思成的出现,还有她自身的兴趣和用心,才造就了这个奇女子。“在人间的四月天里,在如莲的时光中”,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对林徽因的介绍不够全面、准确,难以起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在论证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分析,也就缺少说服力。]“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兴趣却又是心的所在。“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杨振宁说。“兴趣是一个人心之所在,兴趣更能成就一个人。”我说。在成长的道路上,因为兴趣,因为爱,才能不断地追寻,勇往直前,最终成就自我。凡事有兴趣,心也就紧随而去,成功也就在那里等着,对你招手。兴趣,心去。[文末点题,寥寥几句,在扣题上不够理想,可以围绕中心主旨来分析论证,以达到相应的效果。]名师总评:文章围绕着“兴趣”这一主题展开,原文整体上叙述清晰,层次分明,但仔细分析,还是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标题过于浅显直白,重拟题目后,则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其次,首段扣题不够理想。同时,论证材料虽然丰富,但缺少围绕主旨展开的分析和点题。修改后的文章首段切合材料,围绕材料中心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同时文中引用陶渊明、林徽因的事例进行相应的分析论证,叙议结合,中心突出。最后,文末照应全文,切合主旨,升华主题,彰显了文章内涵。回顾自己以往的写作情况,如写了哪些文章,哪几篇写得好,哪几篇不太好,好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谈谈我的写作》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思维导图谈谈我的写作123梳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写作的基本情况。总结:好的方面;不足的地方;如何改进。修改:字、词、句,立意,结构等。谈谈我的写作从执笔写第一篇作文起,我的写作之路可以说是较为顺利的。我五岁开始写作文,总是受到周围人的赞赏,五年级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六年级开始获各种奖……

开篇写“我”在写作上小有成就,引出话题。例文展示也许是过于一帆风顺,我有些飘飘然了,又也许是我遇到了写作的瓶颈期,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比如一个月前的作文《汶钟虞渊》就被老师点评道:“一看标题,立即就不想看了,因为不知是什么意思。”“文章的内容写得很模糊,很浮夸,令人不知所云。”我反复读这一篇《汶钟虞渊》,不禁感叹:什么时候我的作文写成这样了?发出疑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总结了一下之前作文写得还不错的原因,主要是我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构思新颖,层次分明;语言不拖沓,透着清新、自然和温暖;展开了适当的想象,不论是对未来的想象,还是对意境的想象,都恰到好处地点明了中心思想,升华了主题。归纳“我”写作成功的原因,也为读者指出了写作的要点。连续的成功,让我获得了许多褒奖,却也带来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妈妈一直都不太喜欢我的作文,认为语言过于烦琐,不够简练。她说我总是在写一些虚拟的、和生活不沾边的,或者是别人很费解的东西,自以为深奥、与众不同。年少气盛的我自然少不了和妈妈争辩,我认为她就是不够了解我,不理解我想要表达的内容。我甚至觉得自己写的文章思想深度已经超出了一般境界,开始莫名其妙地沾沾自喜起来。用妈妈的观点点出“我”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直到看到老师对我的《汶钟虞渊》的评价,“浮夸”“不知所云”,这两个词像刀子一样狠狠扎在我的心口上。

我反反复复地读《汶钟虞渊》,发现其实老师说得很对。首先,题目没起好。我一心想着怎么把题目起得新颖一些、深奥一些,却忘了如果别人看不懂你的题目,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其次,我过多地引用了一些生僻的神话故事。起初只是为了渲染气氛,但后来没有把握好度,开始大幅度地描写一些虚幻的场景,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最重要的是,主题错得离谱。本来要写以“人生”为主题的作文,我却自以为是地觉得怎么写都行,还想当然地用了以前作文中的题材。通过自己深刻的反思,找到了自己写作中的问题,也给读者敲响了警钟。现在我才醒悟过来,我一直都在盼望读者从我的文章中领悟我想要传达的意思,却没想过将自己的意思更清楚地写出来。这不对,我需要改变了!前段时间老师对我说:“你之前的文章有时令人很费解,现在好了很多,语言简洁明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没有谁会一直一帆风顺。同样地,如果想要写好作文,必定会经历些许挫折,但只要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克服,不断完善自己,未来的路将洒满倾城阳光。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名师总评:这篇文章作者梳理了自己的写作经历,并让读者对其写作特点有了直观的了解。在写作结构上,一方面,作者不直接告诉读者《汶钟虞渊》的内容,反而是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设下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另一方面,在总结写作中的不足时,作者运用了倒叙写法和对比手法,体现出作者对自身写作情况的反思。(南京中考)习作修改。诱人的美食听说,市中心开了家人工智能餐厅,里面有全城最好的机器人厨师秋秋。星期天,我和轩轩满怀期待地去品尝美食。来到餐厅,这里的景象真让我们大开眼界。迎宾机器人熟练地用普通话和方言热情招呼顾客;点菜机器人以独特的舞蹈方式推荐菜品;送餐机器人自由穿梭于餐桌之间。餐厅人很多,但秩序井然,人们边等餐边欣赏机器人音乐会。______________。我们有幸品尝了秋秋的拿手好菜,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心满意足地回家了。1.请在文中空缺处补写一个过渡句。2.这篇习作的内容详略不当,请提出修改建议。中考真题

第1小题明确要求补写过渡句,是对“言”的考查。因为上文写的是各种机器人服务员为人们提供各式服务,下文写“我们”品尝机器人秋秋的拿手好菜,所以过渡句就要承上启下,既要提到机器人的服务,又要引出机器人厨师秋秋。所以,答案可以写“餐厅里的机器人服务这么周到,机器人厨师的手艺应该也很棒”之类的语句。【真题解读】本题考查同学们修改润色的能力。第2小题考查内容的详略安排,要求做到言能达意。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首先看文章的标题——“诱人的美食”;再看文章的开头,我们就是慕“机器人厨师秋秋”的名而去“品尝美食”的,所以文章重点应该放在写秋秋制作的食品之“美”和“诱人”上。而事实上,本文的重点却在第二段描写的各种机器人提供的服务以及餐厅的秩序上,这就喧宾夺主了。故此,修改建议应为:应该详写美食的滋味,略写机器人的服务。写作修改润色新课导入唐代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作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因为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好还是“推”好。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作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后来二人一同回家,议论作诗的方法,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理论精析自由阅读教材P90写作“修改润色”的内容,了解本课学习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和“意”分别指什么?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文章的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先改“意”,再改“言”。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又有新意,然后再来修改语言。因为只有“意”准确、恰当了,“言”的修改才有依据,有效果。内容浮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要着重从“意”上进行修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言”修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好”?通过朗读、推敲来修改。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例如,写记叙文可以补充细节描写。又如写景,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补充听觉、味觉、触觉等描写,或者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等等。此外,适当炼字、炼句,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修改“言”的具体方法有哪些?方法增加能突出主题的内容,使抽象、空乏、言之无物的文字变得具体实在,使单薄、无说服力的内容变得有力度、饱满删去重复啰唆、可有可无的内容,删去与观点脱节、违背事实的情节,使庞杂冗长的文章变得精练简洁使文章从单薄变充实,言之有物使内容从繁杂变简洁,清楚明了具体操作修改效果增删方法调整词、句、段的位置,使其合乎逻辑,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将陈旧平淡的内容换成新颖生动的内容,将含混、笼统,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换成准确清晰的内容使结构从混乱变清晰使语意从含混变准确具体操作修改效果调换修改表达中不准确、不严密、不生动的地方使表达变得顺畅、合理改示例引路阅读下面的习作片段,指出其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改。他接过我的自行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扒下内胎,按到一盆水里。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再看他,手还浸泡在冰冷的水里。他粗糙的手上有几道裂口,修改语言但我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反映。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做好这一切后,他把车推到我面前,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错别字方面:“反映”应改为“反应”。词语使用方面:“拂面”使用不当,应将“拂面”改为“扑面”。“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中的“然后”与前面使用的关联词重复,应改为“最后”。“很快地”中“很快”后应删去“地”。病句方面:“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中的后一个“车胎”赘余,应删去。“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中的“又”和“重新”二词意思重复,可删去“又”。“做好这一切后,他把车推到我面前,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一句中的“然后”赘余,应删去。修改内容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其进行修改润色。池塘周围的景色很美,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修改指导:这段文字描写有些空泛。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描述出来。不仅如此,它还未能扣住“美”字。这都是由于观察不细致,构思不精确。修改时可以把“各种各样”具体化,把树的特征、花的形态写得详细而生动,再给它设置一个恰切的背景,这个池塘周围的景色就一定很美了。修改示例:

中午,烈日当头照,密密的垂柳遮住了炽热的阳光。我有时坐在柳树下看书,有时折下一根柳条做柳哨,有时用柳条编成一个花环,插上五颜六色的野花戴在头上。一阵微风吹来,池水泛起涟漪,柳枝随着涟漪妩媚地拂动。有些人还会到池塘里游泳,他们像鱼儿一般,在凉爽的池水里快乐地嬉戏着,享受池水的爱抚。润色语言阅读下面的文字,对其中的语言进行润色,使其更加有文采。一个人的灵魂总是会在他的眼睛和语言里得到表露。灵魂高尚者,眼光明亮,语言高雅。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个人的眼睛和语言而窥视到他的灵魂,眼神淫邪,语言污秽,他的灵魂必定卑鄙肮脏。修改指导:这段论述用正反双向说理的方法阐明了一个人的灵魂、眼睛、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条理清楚,语言简明,从思维和阐述上来看,应该说是准确严密的。但是,我们可以将语言润色,使原文变得更好。修改示例:

灵魂储藏在人的心中,闪动在人的眼里,表露在人的嘴上。眼睛足以传情。它毫不掩饰地展现出你的学识、品性和情操:也许你貌不惊人,眼小如豆,但它却可以流露出华美的气质;也许你美目流盼,但却可能有一个蜷曲衰败的灵魂在其中沉睡。精妙地运用动词,恰到好处地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巧妙地使用假设句式,使文章在阐释事理的同时也不乏生动形象。写作实践阅读教材P91的写作实践一,给短文《寻人启事》修改润色。寻人启事

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然后就是年龄。”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还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准确的数来。“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一位同学说道。“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位置哦。”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到底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我妈好像有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都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却写得又迅速又具体。(改编自孙道荣《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提示: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与原意不符。寻人启事在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解寻人启事的写作要点,一边让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首先,寻人启事要先说明所寻找的人的姓名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