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市2023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江山市2023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江山市2023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江山市2023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江山市2023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2.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这表明罗马法A.坚持折中调和的审判原则 B.侧重民事纠纷的调解C.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 D.遵循权力制衡的原则3.下面分别是1867~1869年和1894~1915年我国进口商品结构比例变化图。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趋于合理B.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C.中国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增强D.鸦片贸易利润逐年降低4.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吕西斯特拉特》中曾记载了一种“透亮”的服装,称其为“阿摩戈斯服装”,美国学者瑞切特认为“阿摩戈斯织物”就是丝,并认为这种织物通过进口获得。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系统发掘了雅典的克拉米克斯公墓并发现被烧过的轻薄的纺织品残迹。60年代,德国科学家亨特及其科研团队对纺织品残迹进行了鉴定,认为这正是原产自中国的家蚕丝。诸多学者基千上述检测结果,结合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对古代中国丝绸西传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21世纪初,再次对克拉米克斯公墓出土的纺织品样品进行检测,此次采用了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检测结果出乎意料——这些样品里面并没有丝的成分,科学家检测到了亚麻等四种纺织品的成分。当然,尽管此次重新检测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中国丝绸何时进入古希腊地区并未形成最终定论。这说明A.文献记载必须通过考古挖掘和科学鉴定的印证才可信B.墓葬出土的文物并不能否认古希腊人使用丝的可能性C.现有科学技术的鉴定还无法满足弄清历史真相的要求D.运用科学技术对考古文物进行鉴定会让历史难以定论5.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6.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同时期闪耀着不同的思想火花,有的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有的主张建立一个理性与永恒正义的王国。与上述主张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A.霍布斯/洛克 B.达·芬奇/苏格拉底C.米开朗琪罗/卢梭 D.孟德斯鸠/狄德罗7.1971年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基辛格表示:(1)承认台湾属于中国。(2)美国不再与中国为敌,不再孤立中国,在联合国内将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但不支持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7月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这一公告的发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表明美国欲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D.标志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8.如图是兴起于17世纪的中俄“万里茶道”示意图。其路线是从汉口出发,北上经过河南、山西、内蒙等地,进入俄国,最远到13000公里外的圣彼得堡。汉口成为这条漫长商路起点的原因是A.依托于“湖广熟,天下足”丰富物产B.这里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地区C.这里是地域性商业群体商帮的诞生地D.位于九省要津便于汇集南方各地茶叶9.1953年我国对粮食统购统销模式制度化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00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重点提及运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针,两年后,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上述政策发生转变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B.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C.优先发展我国的重工业 D.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10.下图是美国某刊物上登载的封面漫画,该作品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 B.意在谴责美国孤立中国政策C.体现了西方国家的主流民意 D.宣传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11.如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画实质上反映了A.美国以发展经济来稳定西方阵营B.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带来和平C.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恢复了欧洲经济D.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控制了西欧12.如表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这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时期A.农业科技最为发达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时期蒙学教育发展较快,这时期编写了众多蒙学教材,主要有:识字类教材,如《急就篇》、《千字文》等;思想类教材,如《太公家教》、《新集文词九经抄》等;历史类如《蒙求》、《咏史诗》等;工具类如《杂抄》、《俗务要名林》等;另外还有专门为应付科举考试而编写的教材,如《兔园册》、《文场秀句》等。这些教材,篇幅短小,句子较短、语言简练,采用韵语的形式表达,音韵流畅,铿锵悦耳。它将识字教学、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识字教学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品德习惯,教学生如何做人。——摘编自陈玉英《唐代蒙学教育研究》材料二在中世纪,人们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他们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与成人没有差别。新生的婴儿是带着原罪来到世间的,为拯救灵魂,儿童从幼年起就要接受基督教教义的教育。儿童在家里任何事情上都必须绝对服从父母,否则即受惩罚,甚至当大人们外出的时候,儿童在家里也必须安安静静地坐着。到了近代,儿童逐渐被发现,夸美纽斯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比作比金银珍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他相信人生来就具有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应通过教授自然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年代学、历史学、家务政治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音乐、语言等学科以使他们全面发展。到卢梭时期,实现了儿童观历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儿童自然本性,反对成人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为科学研究儿童奠定了基础。——摘编自周红安《中西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在教育维度中的比较》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中世纪相比近代欧洲儿童教育领域出现的变化及原因。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汉代中央官学有太学、宫邸学和鸿都学门。太学学生入学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汉代太学允许自费求学,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高年级辅导低年级,高材生辅导差等生。以自学为主,提倡在自学基础上相互讨论磋商,相互辩论,共同研究,以求得学业上的进步。地方官学则主要是郡国学校。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汉代的官学制度,奠定了以后中国封建官学发展的基本格局。——摘编自肖世民《论汉代学校教育》材料二1904年1月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作了具体规定。癸卯学制共22个章程,不仅包含了各级各类学堂,使学堂环环相扣,级级递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癸卯学制”周详全面、灵活实用便于现实操作;中体西用符合统治阶级的思想,又使西学的合法性得到公认;学制系统与行政系统分开使分工与责权明确,便于学务的发展;第一次把女子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后来,更是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定为教育之宗旨。——摘编自黄加文、曾绍东《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学兴办的背景及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癸卯学制”与汉代官学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可知,秦朝未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因此题干中的“周制”指的是分封制,B正确;周朝为实行郡县制,排除A;秦朝继承了世袭制,排除C;元朝实行行省制,排除D。2、C【答案解析】

材料“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表明罗马法即保护家庭成员的权力又保护了遗嘱人的自由,家庭和自由都得以保护。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律的规定,未涉及折中调和的审判原则,A错误;一项内容不能概括整个罗马法重视民事纠纷,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权力制衡的原则,D错误。故选C。3、C【答案解析】材料中进口的鸦片不断增多,与结构趋于合理不合,故A项排除;题干中的示意图反映的是进口商品结构示意图,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否迅速无关,故B项排除;题干中两个时期进口商品中,鸦片与棉织品的比例都在不断增多,其他商品的比例在不断的减少,再结合时间信息可得出中国市场不断地融入世界市场,国际化趋势增强,故C项正确;题干中图示反映的是我国进口商品结构,无法获知鸦片贸易利润的升级,故D项排除。点晴:解题时一方面需要紧扣图示时间信息,另一方面还需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归纳。4、B【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从《吕西斯特拉特》关于丝的推测到20世纪30年代对克拉米克斯公墓的发掘,到60年代对纺织品残迹鉴定再到21世纪初的更多技术鉴定均不能对中国丝绸何时进入古希腊地区形成定论,故墓葬出土的文物均不能对《吕西斯特拉特》关于丝的推测进行印证,无法得出是否古希腊人使用丝,故B项符合题意;文献记载具有一定真实性,并非全靠考古挖掘和科学鉴定的印证,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对历史真相探寻的作用,排除C项;运用科学技术对考古文物进行鉴定可以使历史定论证据更加可靠,排除D项。故选B。5、B【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三次王朝战争的目的。德意志统一之前,四分五裂的状态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可以结合长期分裂的政治状态,进而可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B项正确。6、C【答案解析】

米开朗琪罗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艺术家,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卢梭是启蒙思想家,主张建立一个理性与永恒正义的王国,故答案为C项。霍布斯和洛克属于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排除A项;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思想家,主张“美德即知识”,排除B项;孟德斯鸠和狄德罗都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排除D项。7、C【答案解析】

这一公报是1971年发表的,宣布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故答案为C项;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是日内瓦会议,排除A项;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第26届联大,排除B项;新中国建立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D项。8、D【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中俄“万里茶道”以汉口为起点正体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故D项正确;中俄贸易与湖广的粮食大省地位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中俄茶贸易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著名的地域性商帮为“徽商”与“晋商”,排除C项。故选D。9、A【答案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农业由计划经济到“多予、少取、放活”,乃至废除农业税的转变,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发展,进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国有企业和重工业,故BC错误;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不是主要目的,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10、A【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漫画反映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使中美苏三大国相互敌对关系开始演变为中美与苏联的敌对关系,国际形势出现重大变动,故A符合题意;“谴责”是敌对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图片信息反映中美官方上层交流,不能体现主流民意,排除C项;对外开放政策于1978年提出,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11、A【答案解析】

从题干图片信息可知,美国对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以经济手段扶持、稳定、控制西欧国家,故答案为A项。根据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客观上造成了欧洲的分裂,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只有西欧国家,“恢复了欧洲经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控制了”表述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答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片的解读和分析以及对马歇尔计划目的识记和掌握。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抵消共产主义的影响;也想着通过恢复西欧经济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以遏制苏联。12、C【答案解析】

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从单纯纪录南方,北方的农业著作到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实际这体现出中国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特点,C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信息未体现民族交融特征,排除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编写的教材种类多;教学内容丰富(全面);带有功利性教学价值取向(受科举制度影响较大);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教学思想伦理化倾向明显(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意义:有助于推动教育发展;有利于提高儿童素质,促进国家人才培养;为后来蒙学发展奠定基础(提供经验教训)(2)变化:从原罪观到儿童无罪论(从性恶论到性善论);从预成论到关注儿童的特殊性(从否认儿童差异性到关注儿童特殊性);从宗教教育到人文主义教育;从压制天性到尊重个性;从经验化到科学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化、广泛化。原因: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③教育观念的革新;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答案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编写了众多蒙学教材主要有:识字类教材,如《急就篇》、《千字文》等”来看,编写的教材种类多,而且教学内容丰富,依据材料“另外还有专门为应付科举考试而编写的教材”来看,受科举制度影响较大,依据材料“将识字教学、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来看,教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综合唐代蒙学的内容、方式上来看,有助于推动教育发展,提高儿童素质,促进国家人才培养,为后来蒙学发展奠定基础。(2)变化:依据材料“在中世纪,人们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他们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与成人没有差别”“对儿童的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儿童自然本性”来看,从否认儿童之间的差异到关注儿童的特殊性,依据材料“新生的婴儿是带着原罪来到世间的”“相信人生来就具有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来看,从儿童出生就有罪的性恶论转变为性善论,依据材料“儿童从幼年起就要接受基督教教义的教育”“应通过教授自然光学、天文学……语言等学科以使他们全面发展”来看,从主张儿童接受宗教教育到人文主义,而且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化、广泛化;原因:依据材料“卢梭时期”以及对儿童教育的主张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而且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的思想给予了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和教育观念的革新都促使欧洲儿童教育发生了以上变化。14、(1)背景: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特点: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开放性强;自学为主,氛围活跃;传播儒家思想。(2)不同之处:制度化;整体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