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实务_第1页
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实务_第2页
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实务_第3页
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实务_第4页
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实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实务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干训中心衣心宇开场白:从四川大地震说起

安县桑枣中学2300名师生无一伤亡,可惜成孤例

汶川大地震,学校伤亡最重的教训。天灾如此惨烈,但也出现了一些零伤亡或个别伤亡的学校。安县桑枣中学就是其中一所,22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该校校长叶志平因此被网友誉为“最牛校长”。其实这位“最牛校长”背后,还有着一批“最牛校长”。正是这些教育工作者以对事业的忠诚、对生命的责任与对孩子的爱心,严格执行了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安全制度,从而创造出伤亡数少的“安县奇迹”。经验是:a.三年演习:从9分钟缩短到宝贵的“1分36秒”;b.雷打不动:每周一课,每月一查,每学期演习;c.县局文件:“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d.良制严行,创造“安县奇迹”,而良制严行的背后,是爱与责任。历史上最牛的校长

一、科学预防: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1、校园伤害事故增多“生命不保,何谈教育”。2007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八章63条,其中有四条专门谈到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分别是第16条、23条、24条和52条。提高到执行法律的高度来执行。2007年6月30日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经十部委会签,以十部委部长令的形式发布,是第一部中小学安全管理的法规性文件。第16条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第23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第24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第52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二)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三)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四)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学校安全管理的方针: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2、分析事故多发的时间、地点、场地,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事故发生。

2006年,全国共发生中小学生安全事故110起,这些事故中包括: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其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中毒占2.68%,踩踏事故占1.7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住宅火灾)占25%;其中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71%,其中,房屋倒塌占0.89%,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8.93%。一是交通事故造成学生重大伤亡:

11月14日清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二中组织初二、初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在学生返校途中,一辆东风带挂货车由于司机疲劳驾驶,直接撞向跑操学生队伍,酿成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目前事故共造成20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18名学生受伤。那天早晨,学校派出了17位教师跟队跑操,应当说非常努力了,但还是发生了令人痛心的重大伤亡事件。据新华社黑龙江宁安6月12日电6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截至目前已造成92人死亡(学生88人,村民4人),并有17人失踪,14人受伤。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率工作组赶赴灾区现场,转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受灾群众的慰问,并指导救灾工作。分析结论:时间:节假日是事故多发期寒暑假、节日和周末时期是事故集中多发期。(36%)白天也是事故集中多发期(89%)晚上主要是集中发生踩踏(多发生在周五的晚自习后)、自然灾害、一氧化碳中毒等(11%)

地点: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和学校及周边是事故多发地点事故多发于江河水库,以溺水为主(28%)学生上下学路上和公路上,以交通事故为主(28%)发生在学校里,以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为主(29%)自然灾害(10%)学生家中,包括一氧化碳中毒、火灾等(4%)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城市与农村相比: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较多2006年上报的各类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农村伤害事故发生数是城市的2.8倍,死亡人数城市的4.9倍,受伤人数是8.9倍。分析:农村学校数量多、人数多,占80%;农村学校安全设施不完善;农村学校师生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2006年上报的各类事故中,43.75%发生在小学,34.82发生在初中,9.82%发生在高中。事故发生数比为:4.5:3.6:1。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安全意识淡薄2006年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10%是因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导致的。90%属于各类安全事故:44%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导致而发生的;19%因学校管理问题而导致发生的;27%由于社会交通、治安等原因导致而发生的。(必须强调年年教育,特别是新学期开学之初)(闫彦明案)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一是构建学校安全工作的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建章立制)二是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强调落实)三是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四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重要是演练)五是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责任追究等。二、安全管理重在落实(学校到底应该做什么)

1、切实落实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把好自己的门)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预案建立行政部门、学校安全保卫机构。建立健全门卫制度

2、注意房屋安全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对学校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及时维修或者更换;维修更换前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设置警示标志。学校无力解决或者无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学校应当在校内高地、水池、楼梯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者采取防护设施。陌生环境危险因素排查。

1、设施。学校所有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安全标准。建筑安全设施规范危房改造防火防盗防雷防震隐患整改

3、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应当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对于政府保障配备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并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学校应当建立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或者按照规定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发现老化或者损毁的,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建立食堂物资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与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检查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状况。4、做好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应当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置于实验室显著位置。学校应当严格建立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等制度,保证将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存放在安全地点。

5、做好学校住宿生安全管理工作有寄宿生的学校应当建立住宿学生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人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学校应当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并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6、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安全信息

通报制度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对有特异体制、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以及有吸毒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7、加强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如何定义校车学校购买或者租用机动车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应当建立车辆管理制度,并及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检验合格,并定期维护和检测。接送学生专用校车应当粘贴统一标识。标识样式由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学校不得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学生。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造成车辆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车况;二是驾驶员

8、大型活动应采取

的措施(一)成立临时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三)安排必要的管理人员,明确所负担的安全职责。(四)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施。

9、学校应安全组织体育活动学校应当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学计划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并根据教学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护和帮助措施。应注意:应当避开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开展大型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大型学生活动,必须经过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的,应当事先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并落实安全措施。

10、防治拥挤踩踏事故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幼儿交与无关人员。学校应当建立接送卡制度。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晚自习学生没有离校之前,学校应当有负责人和教师值班、巡查。

11、学校场地不得出租学校不得将场地出租给他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学校不得出租校园内场地停放校外机动车辆;不得利用学校用地建设对社会开放的停车场。12、严格审查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资格(管好自己的人)义务教育法第24条明确规定了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资格学校教职工应当符合相应任职资格和条件要求。学校不得聘用因故意犯罪而受到刑事处罚的人,或者有精神病史的人担任教职工。学校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纪律,不得侮辱、殴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发现学生具有危险性的,应当及时告诫、制止,并与学生监护人沟通。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应该抓哪些方面)《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1、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2、学校应当在开学初、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新生入校后,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

3、学校应当针对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与要求,对学生进行试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等的安全防护教育。4、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对寄宿学生进行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5、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应对不法侵害。

6、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行为规范。

7、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和体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