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D.在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12g B.11g C.9g D.14g3.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A.2 B.6 C.8 D.144.霍山石斛是我国特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主要产于我市霍山县,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崖石缝隙间和参天古树上。霍斛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C16H25NO2)、等十多种生物碱。下列有关石斛碱说法正确的是()A.石斛碱有四个元素组成 B.每个石斛碱含有44个原子构成C.石斛碱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D.石斛碱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5.现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高锰酸钾,B是高锰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 B. C. D.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B.BC.CD.D7.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B.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的原因是它们都由氧分子构成C.蔗糖与葡萄糖灼烧都得到炭黑的原因是它们都含有碳元素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8.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C.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9.下列能将空气、氧气和氮气区分开的最佳方法是()A.闻气味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观察颜色 D.分别往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10.下图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B.C、N、O原子中核电荷数依次增加C.碳属于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g11.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质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干冰作制冷剂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吸收冰箱里的异味D.用天然气做燃料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水,由于含有许多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丙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若依此为原料来制取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从中选择,填字母。(3)装置F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比B装置其主要优点是______。(4)已知:一氧化氮是生命体系信息分子之一,在常温下,它是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的气体。实验室收集少量NO的装置可用______填字母。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指出实验装置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常用C装置收集,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生成的氧气用E装置收集时,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4)小樱同学用F装置来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她在水面上倒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16.根据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_____。(2)实验二中,玻璃棒起_____作用,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3)实验三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4)实验四中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常常导致瓶塞被冲开,实验失败。导致瓶塞被冲开的原因是_____;为了防止瓶塞被冲开,请你将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措施为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计算题。(1)三种氮肥,碳酸铵、氯化铵、尿素[CO(NH2)2]的含氮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质量相同的过氧化氢、氯酸钾、水三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别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写出物质的化学式)。(3)已知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10.6g的碳酸钠粉末和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求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18.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盐。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1000g碘盐中约含0.02g碘。(相对原子质量:K-39,I-127,O-16)(1)___________g碘酸钾中含有0.02g碘。(保留小数点后3位)(2)成人每天约需1.5×l0-4g碘,假设这些碘是从碘盐中摄取的,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
________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请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解释问题:碳燃烧的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越来越小:镁条在燃烧的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却越来越大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A【解析】
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A和8gB2充分反应时B2会剩余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故选A。3、B【解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C-14的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因此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故选B4、C【解析】
A、根据石斛碱(C16H25NO2)的化学式可知,石斛碱有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B、根据石斛碱(C16H25NO2)的化学式可知,每个石斛碱分子中含有44个原子,故选项错误;C、根据石斛碱(C16H25NO2)的化学式可知,石斛碱中碳氧元素质量比=(1612):(162)=6:1,故选项正确;D、根据石斛碱(C16H25NO2)的化学式可知,石斛碱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1612):(125):14:(162),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错误。故选C。5、C【解析】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无需使用催化剂,因为A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两个反应的速率相同。
故选:C。6、B【解析】A.带火星木条应伸入集气瓶口处,故A错误;B.试管倾斜,瓶塞倒放,故B正确;C.量筒应平视,故C错误;D.酒精灯禁止对火,故D错误。点睛∶验满氧气时必须将带火星木条应伸入集气瓶口处。7、D【解析】A、氧气与氮气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的原因是它们都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C、蔗糖与葡萄糖灼烧都得到炭黑的原因是它们都含有碳元素,故选项解释正确;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8、B【解析】
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故A说法正确;B、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在不断运动,不是静止不动,故B说法错误;C、溶液具有稳定性,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C说法正确;D、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溶解过程,知道溶液的特点和溶液的状态。9、B【解析】
A、三种气体都是无味的,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B、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氮气,现象明显不同,故B正确;C、空气、氧气和氮气都无色,不能鉴别,故C错误;D、分别往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都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0、B【解析】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故A不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个数值上与核电荷数相等。由图示可知,C、N、O原子中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故B正确;C、由碳元素的汉字名称偏旁“石”字可知,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不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1、B【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解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详解】A、用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D、用天然气做燃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睛】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玻璃棒引流滤纸破损;待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答案合理即可)【解析】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飞溅;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待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14、锥形瓶BC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解析】
(1)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若依此为原料来制取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最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BC;(3)在装置F中,可通过注射器活塞运动,控制液体与固体接触和脱离,从而达到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装置F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比B装置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它是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的气体,因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15、A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微向下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能溶于水2KMnO4K2MnO4+MnO2+O2↑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与水反应【解析】
(1)请你指出实验装置中的一处错误:A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微向下;(2)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发生装置B;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常用C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能溶于水;(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生成的氧气用排水法E装置收集时,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4)小樱同学用F装置来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她在水面上倒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与水反应。16、蜡蒸汽冷凝在玻璃管中引流滤纸破损或倾倒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答案合理即可)酒精分子受热分子间隔变大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使锥形瓶内气体膨胀,瓶内压强大于外部大气压,冲开瓶塞将锥形瓶上单孔塞中的玻璃棒改为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外端扎上一个气球(答案合理即可)【解析】
1)实验一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蜡蒸汽冷凝在玻璃管中,不易点燃;(2)实验二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液体飞溅,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或倾倒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实验三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温度升高,酒精分子受热分子间隔变大;(4)实验四中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常常导致瓶塞被冲开,实验失败。导致瓶塞被冲开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使瓶内气体膨胀,锥形瓶内压强大于外部大气压,冲开瓶塞;为了防止瓶塞被冲开,改进的措施为:将锥形瓶上单孔塞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绩效评估标准试题及答案
- 解读智慧交通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酒店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酒店经营管理师战略分析题及答案
- 智能交通工具的设计理念试题及答案
- 企业课件制作需求
- 酒店客户满意度提升标杆案例试题及答案
- 酒店团队协作与跨部门合作策略研究试题及答案
- 质量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与未来展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酒店经营管理师考试真题分析试题及答案
- 光学扫描全息
- 2015山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下册))
- 注水试验自动计算表
- 气溶胶对层积云微物理特性和液态水路径的影响
- 软件测试类能力评分标准
- GB/T 43220-2023固体生物质燃料中砷的测定方法
- 云贵高原(扩展课)-课件
- 大话务场景保障
- 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
- 高等数学-函数的概念课件
- 了不起的我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