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6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5篇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表达学科开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开展相适应。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送借鉴学习!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对策: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以下各题。4/15+7/151/2-1/35/9×3/52÷1/21/4÷418÷1/218×1/20÷2/51-3/41÷4/721×3/710/7÷1521÷3/71/2×1/35/6×36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2.口答。(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2。出例如题: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发动占5/9。女运发动有多少人?(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答复题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2)提问:根据“男运发动占5/9〞这个信息你还知道了什么?(把45个同学看作单位“1〞、女运发动占总人数的4/9)为了清楚地表示男、女运发动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你能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发动所占的局部吗?(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4)提问:要求女运发动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5)探讨方法。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方法一:根据男运发动占5/9,先算出男运发动的人数,再算女运发动人数,列式:45-45×5/9方法二:根据男运发动占5/9可以知道女运发动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发动人数。列式为:45×(1-5/9)。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小结:刚刚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发动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发动人数求出女运发动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发动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发动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2.“练一练〞。(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三、稳固练习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以下各题。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2.少先队员一共采集标本168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3.张大伯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0米,宽20米。这块地的7/12种茄子,其余种番茄。番茄种了多少平方米?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拟,比拟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2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决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稳固对负数的认识。教学难点:掌握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学教材、整理梳理、稳固练习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1、认真看课本第87页到91页的内容,回忆整理有关负数的知识(1)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应注意些什么?(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____0;负数都_____0。(3)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样的两种量?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2、4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用疑问可以小组讨论!3、小结:我们把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二、根底练习。1、展示一(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20m表示(),后退10m记作()。(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下降50m记作()。(3)如果+120m表示向东行120m,那么-70m表示(),向西行50m记作()。要求:1、独立做题,。2、写完的同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3、展示二(1)读一读,填一填。37,-78,+20,-5,0,+121,98,-1000,-13,34,-34。负数正数最后剩下一个数没有填入上面的框中,这个数是()。(2)六年级3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题扣10分,不答题得0分。一班答对1题,二班答错1题,三班对、错各1题,请写出这3个班的得分情况。一班()分二班()分三班()分三、提高练习。(一)填一填1、如果向南行50m记作-50m,那么向北行45m记作(),-45m表示()。2、如果支出180元记作-180元,那么收入800元记作(),-200元表示()。3、如果逆时针旋转28°记作+28°,那么顺时针旋转16°记作(),+16°表示()。(二)做一做1、同学们利用休息日帮助果农采摘苹果,从4棵苹果树上摘下的苹果分别放成4堆。果农王大伯估计每棵树可产苹果100kg,同学们以此估计数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缺乏的千克数记为负数。(1)这4堆苹果共重多少千克?(2)这4堆苹果平均每堆重多少千克?与王大伯的估计数比拟,结果用正、负数表示。2、一个小组8名同学的身高如下表(1)算出8人的平均身高。(2)如果把平均身高记为0,用正、负数表示每位同学的身高。(3)上表中与平均身高相差为0cm,表示();与平均身高相差为正数,表示();与平均身高相差为负数,表示()。同桌讨论,集体讲评后,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板书设计: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3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0-81页。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2.知识与技能: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板书:学会购物)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活动一:促销(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师:同学们翻开书第80页,看方便面促销问题,认真观察上面的图,说说你们从图上都发现了哪些信息?1、学生自学2、交流(预设)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到达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师:请对这三个商店的促销方式进行一下比拟分析,谈一谈各有什么优势?三家店都适合怎样购物呢?(这里不需学生能精确计算每个商店的优惠额度,但大体上能了解每个商店更适合2怎样购物。)(二)提出问题(1):买1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适宜?买2袋、3袋呢?1、思考2、全班交流(预设)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廉价的,也就是少花钱。同学们不计算,你能判断出买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适宜吗?生:在乙店适宜,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师:那买2袋、3袋呢?生:买2袋、3袋也不行。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三)提出问题(2):买7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适宜?买8袋、9袋、10袋呢?1、自己独立思考、计算2、全班交流(预设)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板书:甲店:1.5×6=9(元)乙店:1.5×7×90%=9.45(元)结论:甲店适宜。(按以上方法交流买8、9、10袋的结果)10袋情况预设:甲店1、1.5×9=13.5(元)13.5÷10=1.35(元)甲店2、1.5×10=15(元)10+2=12(袋)1.5÷12=1.25(元)乙店:1.5×10×90%=13.5(元)(这里面甲店的第二种购置方法,虽花了15元,但能得到12袋,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是一种较廉价方案,现实生活中也如此。所以不应按错误定论。)(四)提出问题(3)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到达丙店的优惠条件?学生计算后汇报30÷1.5=20(袋),买20袋才能到达丙店的优惠条件。(五)提出问题(4)1、学生独立计算2、小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预设)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生2:因为王强买了20袋,20×1.5=30(元),可以打八折优惠,所以只花了24元,20×1.5×80%=24(元)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适宜,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继续探究: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师:比拟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拟适宜?结论:在丙店买最适宜。师: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叫“合理购物〞。活动二:有奖销售(一)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翻开书81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了解广告中的数学信息。学生阅读“有奖销售〞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师:根据这那么广告,请同学们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活动的奖品总金额是多少元?中奖率是百分之几?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1、奖品总金额500×10+100×20+50×60=10000(元)2、中奖率:(60+20+10)÷1000=9%(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生:商家每发出一张奖券,说明至少已卖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张奖券全部发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学生计算后汇报。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四)提出问题(3)师:很好。如果这10万元的商品全部按八五折销售,同学们算一算,会让利给顾客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计算。生:100000-100000×85%=15000(元)继续探究: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师:请同学们比照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着下去做。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红光小学准备买28台电视机。甲、乙两个商家每台电视机原价都是500元,为了做成这笔生意两个商家做出如下优惠请你算一算,再比一比,为学校拿个主意:到哪个商家购置更廉价?甲:一次购置20台以上(含20台)的,按七五折优惠乙:“买十送三〞,即每买10台另外免费送3台同样的电视机,不满10台仍按原价计算。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想与大家交流一下?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4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72、73页教学目标: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收实际问题的过程。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重点难点: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我去“大清花〞饺子馆吃了一餐饺子,味道可真不错!一共用了168元,收银员找钱时还主动给了我一张发票,你能评价一下这种做法吗?对,这个餐厅知法、守法,开发票对谁有好处?开发票减少了餐厅的利润,但却增加了国家的税收,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纳税意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板书:纳税二、了解纳税及其作用1.你知道哪些纳税的知识?2.那今天这节课你还想学习哪些纳税方面的知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怎样纳税?……)3.要想更多更准确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或途径来学习呢?(看书、查资料、上网、去税务局或向税务局的亲戚朋友了解这方面的知识……)4、让学生自由说一说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局部缴纳给国家,纳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纳税意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5、说得很好,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纳税,可作为小学生,光了解这些还不够,还应争当小纳税人,学会怎样纳税!教师介绍上网查询内容,纳税有哪几个步骤?()在这几个步骤中,哪个与数学密切相关?要运用到哪局部数学知识?(百分数、百分数的计算)究竟怎样运用这局部知识呢?谁知道如何纳税?怎样计算税款?(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板书公式: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简单的说就是指什么?(应交的税款)各种收入呢?是一定的吗?税率是一定的吗?你了解哪些税率(不同的税率)那我选这个3%的来还!为什么不行?(根据税种选择税率来还。)那你会哪种税种的计算方法?(消费税、营业税……)都会算了吗?看这道题会算吗?(例1)板书:230×5%=11.5(万元)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6、看来同学们没吹牛,确实会算营业税了,关于其它税种的计算还有什么问题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吗?可能说,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师:谁能帮助他?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师:会算个人所得税的请举手!看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靠自学还真有点难度,不急,我们一起解决它!哪些人要交个人所得税?师:对,只要有工资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个人所得税!(出示:个人所得税图表)能看懂吗?什么意思?帮我算算好吗?(猜猜我的工资收入?)好吧,就透露这个秘密给你们,我上个月的工资收入是2100元,奖金是380元,该怎样算我的个人所得税?板书:2100+380-2000=480(元)480×5%=24(元)谢谢大家,我一定会依法纳税的!三、练一练练一练1—4题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借助网络、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了纳税中的数学问题,知道了运用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的方法来计算要交的税!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没有疑问?如果没有,那老师这有几个话题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主题1.你能为自觉纳税设计一句广告语吗?2.如果我是税务稽查员,如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3.我们能为纳税做些什么?板书设计:纳税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230×5%=11.5(万元)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5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运用所学知识学习理财的过程。2.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3.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教师谈话,说明要研究存钱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存钱,怎样计算利息。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一家做一个存钱方案。板书:存钱方案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78页,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生:聪聪的妈妈每月工资1160元,爸爸每月工资2180元。2.让学生看书,了解聪聪爸爸、妈妈的工资和他们谈话的内容。明白为什么妈妈不纳税。师: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聪聪一家在干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在客厅里讨论做存钱方案的问题。在讨论为聪聪上大学存钱的问题。师:他们在说什么?生1:妈妈说,聪聪过几年要上大学了,做一个存钱方案吧!生2:聪聪说,一个月存多少钱呢?生3:爸爸说,每个月工资还要纳个人税。师:为什么爸爸的工资交税,妈妈不用交吗?生:妈妈不用交,因为国家规定,收入超过2000元的才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二、存钱方案1.提出“计算聪聪家每月的收入多少钱〞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并交流计算结果。师:请同学们帮聪聪算一算,爸爸妈妈每个月工资收入多少钱?学生算完后,全班订正。教师板书(2180-2000)×5%=9(元)2180-9+1180=3351(元)2.讨论:每个月的收入多存入银行可以吗?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使学生了解,为了你让家庭的正常生活,一般只考虑固定收入。师:大家算出了聪聪爸爸妈妈每个月的工资收入,这些钱都存入银行可以吗?说说你的意见。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意见(1)不行,因为吃饭、上学买东西都要花钱。(2)行。爸爸妈妈每个月还有奖金或其他收入。只出现第(1)种意见,教师肯定。出现两种意见,教师参与讨论。师:__同学们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奖金都不是固定的,或每个月都有的。所以,做存钱方案时,为了你让家里正常的生活,一般只考虑固定的工资收入比拟理智。3.让学生了解聪聪家一个月支出的工程和大约钱数。特别理解“大约〞的意思,然后口算出每个月支出的钱数,并计算出每个月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高二英语 必修五 Unit5 Grammar Ellipsis 教学设计
- 《水果拼盘我设计》(教案)-四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加油站安全培训记录夏季课件
- 北京市昌平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物理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 2025-2026学年江西省奉新县一中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课时)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解析卷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综合题】附答案详解
- 2024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Spring Is Coming(Review)说课稿(新版)冀教版
- 第15课 动听的诗句-制作音乐动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 第二十六章 珍爱生命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苏教版
- 2025四川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花甲水库库底清理实施方案(修订稿)
- 中医李源生针拔法治疗脑胶质瘤
- 麻醉科诊疗规范与操作常规
-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共38张课件
- 通风空调投标技术标版
- 新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 水产食品原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课件
- 《幼儿园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 PPT课件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100题
- 胸痹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