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科常見治療及照護_第1页
泌尿科常見治療及照護_第2页
泌尿科常見治療及照護_第3页
泌尿科常見治療及照護_第4页
泌尿科常見治療及照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得好優雅TheGiftofYears:GrowingOlderGracefully瓊.齊諦斯特原文JoanChittister譯者:唐勤出版社:天下文化這本書不是讓人一口氣讀完的,甚至不用按前後順序來讀。就像老年歲月,它要人讀得慢一點,自省地讀,更認真地讀。一次讀一個題目,要反反覆覆地讀,就算不為別的好了,只為了聽聽生命的脈動,如何從前一個議題、前一個十年,走向下一個議題、下一個十年。〔13〕七十歲的作者瓊‧齊諦斯特以「先知的聲音」〔KarenArmstrong書評〕,「關於衰老的一字一句都是珍貴的禮物」〔SeyyedHosseinNasr書評〕,她為了取信大家,在序中申明要「保存九十歲時的修訂權」。

卷首語:生命的目的

老得好這件事最重要的一環,或許在於體察到老是有目的的。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自有用意,用意有不同而無上下。法國道德家朱貝爾〔Joubert〕說:「一個有用的生命進入黃昏期,會自備燈火。」遺憾:

遺憾是個試探。引誘我們去希冀過去所沒有的,而吝於給變動的當前帶來新的能量。它誤用了變老的過程。老的功用之一〔禮物之一〕是對於自己是什麼人,變得更能接受,不去悲哀自己沒成為的人。〔17〕「不要老是想過去的錯誤或失敗,」印度的修行者希瓦南達〔SwamiSivananda〕寫道,「那只會使悲哀、遺憾、抑鬱填滿你的心。」意義:意義在於我們是什麼是愛人的,是感興趣的,是誠實的,是真心的,是隨時有空的,是有靈性的,是願意涉足生命與生存之事的我們有義務提出重要的想法,做出聖潔的反省,認真檢視所有的選擇方案,舉出使世界運行得比現在更好的建議。〔24-25〕恐懼:變老,倒不是難處。怕老,才是我們心頭之疾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年紀的優勢,看到老的自由,老的璀璨〔27〕。老得好不是指外表不變,而是指我們不光以維持身體功能來定義自己我們的心靈義務是好好地老去---使見到我們的人有勇氣與足夠的靈性,願意仿效我們。〔32〕年齡歧視:我們或許會內化老化的負面刻板印象,抛棄了生命的新召喚,而成為自己所怕變成的人。〔40〕喜悅:全新的開始。日子全是我們的。現在的任務是再度學習怎麼生活…我們可以開始把創造當作自己的核心精神,這一回,我們要慢慢地吸入它,讓它擴散瀰漫內心,使我們能看到在生命此刻以前遭到自己忽視的一切創造…我們有機會成為這一生最好的自己。我們也有機會幫助別人這麼做。〔43-46〕權威:我們可以投身當前的重要議題,而使未來時代得到的福賜多於自己的時代---靠的就是我們保存下來並在離世前傳交出去的洞見。〔52〕質變:如今必須質變的不是別人怎麼看我們,而是我們怎麼看生命。老年是我們跟自己和解的時刻。我們開始觀看自己的內心。我們開始在心靈中、而非肉體上找到力量。〔56〕新:生命會變。變是生命的本質…毁滅我們的,不會是變。起關鍵作用的,會是我們對待變的態度…我們必須認為自己在這個新生活中所做的是好的。我們必須自己感到所做的能給予生命。我們必須成為對世界的禮物,不管以什麼方式、為了什麼人或什麼原因…新:成為一肚子氣的老頭、一肚子抱怨的老太婆---不是因為老年就是如此,而是因為他們自己選擇不去做本該成為的人。他們選擇去做低於造物者在這個階段給他們的安排,什麼安排呢?就是另一種充分的生命,另一種有用的人生。〔60-63〕成就:我們有必要在靈魂的最深處領悟到,上年紀並不是疾病。而是感受如何生活的新經驗,如何將善意、能量、感谢以及平靜創造的每一滴汁液都擠出。〔69〕調適:神聖就由日常生活構成,就在來什麼日子就過什麼日子裡面,神聖並非按我認為的神聖方式過日子…生命中沒有任何情境比處理好隨年紀而來的改變更重要的了。優秀的周旋技巧會使我們這輩子受用到底!生命中最後幾年的幸福,全在於此了。〔78-79〕圓滿:年紀終於把我們帶到了別無他路可走之處,在這裡我們只能向內在尋求抚慰,向內在尋求財富,向內在尋求真正有意義的東西生命的圓滿就在於發展自我最好的局部,此外別無所需。〔87-89〕神祕:要在晚年把生活過得興奮有意思,有個絆腳石──我們太相信自己正在失去一樣東西,以至於沒有察覺正在得到的東西。〔90〕放下:現在,占去我們時間的是靈魂的塑造。如今,不管我們自覺與否,我們專程去發掘自己,究竟我們是什麼人,知道什麼事,關心什麼東西,怎樣去以僅足生存的最單純的自我而存在。〔109〕學習:積極地老化是和年紀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合作,按已變的步調來調整步伐積極地老化堅持我們必須活出全方位的生命,不管生命的面貌變化有多大老年的問題不是老,而是固化、心靈硬化、喪失彈性。〔115-116〕宗教:社會中年紀較大的成員,他們不只在教我們怎麼活,還教我們怎麼死,怎麼弄清楚生命和死亡的統一,怎麼去愛生而不畏死。〔120〕自由:老年的自由,是有能力去成為經過所有這些歲月培育出來的最好的自己。〔127〕成功:退休是反文化的文化。退休等於說,活著並且學習好好活著,這本身就足以向世人顯示,生命本然的美好。做一分工作,是圖一個生存之道,而不是塑造一個生命。塑造生命,則要超越職業的角色。而這局部要靠我們在謀生以外的人生所有其他層面上都努力追求成功。〔132〕時間:假使我沒讓時間的逝去磨損我的精神,反而視之為活到最後一草一露的召喚,盡可能表現出最好的自我、不斷成長的自我、熱愛生命的自我。那麼,時間就是我的朋友,而非敵人。時間給我更強烈的生命感。它鼓動我去發現一切。它標記生命的圓滿。生命的圓熟。它釋放我內在的自我,一個從最初就一直在等待成形的自我。它是一種新的生命。〔140〕智慧:我們現在的角色是,去活出我們對生命的發現。智慧是我們的責任。唯有在這個社會裡活得夠久的人,才可以真正說有洞見,知道社會需要什麼,有能力指出社會不需要什麼…智慧不是堅持按照老方法過日子。智慧能使古老的真理成為今日活生生的記憶。〔144-145〕夢:生命培育我們。生命塑造我們。生命轉化我們。當我們變老,生命會開放我們,使我們接受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對自己的不同看法。不論身體的年齡有多大,我們必須繼續夢想什麼是值得擁有的,以便盡自己的一點力量使之成真。〔156〕限制:限制在任何年紀,在每一個年紀,都會喚出我們內在一種自己從未考慮過的東西。限制,也會讓我們看見他人的需要,教會我們對他人的需要敏感…限制,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幫助自己,就能幫助別人。幫助了別人,我們就擴展了自己的界限。〔161-162〕獨處:在最後的歲月裡,可以活出自己的生命,不應該因為之前發生的事而使自己自始至終都在感染發炎…獨處除了逼我們檢視過去的自己,也逼我們評估現在的自己。此刻,我們是否正以目前情況所容許的最快樂的方式生活?這個責任我們至死都不能放下。要是我們的內在有任何東西影響這個責任的履行,獨處能讓我們看清它。〔168-169〕生產力:退休跟我們工作不工作毫無關係。唯一有關的是我們做的是什麼工作,什麼是我們工作的原因退休並沒有解脫我們繼續照料世界的責任。不只如此,我們退休後做的工作,雖然沒有酬勞,卻不是無用、沒有價值的工作。剛好相反。事實上,這可能是有生以來我們第一次真正自由選擇去從事一項能表現最正确的自己的工作,因此也促成了周遭世界去表現出最好的一面。〔171-172〕記憶:回憶不是老人的枷鎖。剛好相反。回憶是快樂地記起仍待追尋的種種可能;或是具有特殊意義地回想起尚待完成的事。回憶是成長的浮水印,它邀請我們收下舊日的喜悅,並呼喚我們再次去追尋相同的事物,事物也許有不同的形貌,可是依然承諾我們此時此地將有相同的喜悅。〔178〕未來:現在是活在邊緣、活得有力、活得不顧一切的時候。不必為任何事情保存精力。現在就是好好去花時間的時候。當我變老,我還有未來嗎?有的。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未來就是明天。〔183〕不老:跟不是自己小孩的兒童建立關係,使得老人跨出自己,跨出私人生活的局限,再度成為完整的人。〔189〕即刻:現在是重新開始的時候了,應該更新自己,找到享受生命的方式,抓住每一個機會去做一個興奮、有趣、重要的人。我們欠這個世界一個義務:去成為最好的自己,因為世上所有的人也都在為某件事情奮鬥。〔195〕靈性:生命到了這個時刻,並非用來強化我們的無能。而是要放我們自由,讓我們得以再成熟一點…重要的不是跟舊日的仇敵盡釋前嫌,而是跟自己、跟多年來不肯相容的良心握手言和。〔203-204〕寂寞:如果我們寂寞,也許是因為沒有放眼四周,看看誰需要自己。被需要-真正被需要-的人,永遠不會寂寞,永遠不會沒有人生的目的。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出門去做事。世界正敞開雙臂在等待我們。〔212〕原諒:老年告訴我們,我們自己經常犯錯,從來沒有真正完全做對任何一件事,從來沒有真的達到完美---而且,這完全不是問題。我們就是我們---而其他人又何嘗不是。我們只有原諒他人,才能替自己取得權利去原諒自己沒有達到本身的期望。〔218〕伸出援手:老年期是我們唯一可能對整個世界具有如此重大功用的時期,因為這是人生中我們自己首次有足夠的自由去思考比自我更大的世界。現在我們準備好伸展自己、超越自己,為的是在我們身後將接手世界的所有其他人。〔225〕體悟:變老的一個作用彷彿就是賜予我們看的能力,好讓我們看見過去這些年來一直錯過的東西…我開始明白,秋天其實是一個承諾,應許我前面會有一個更光明的春天,而不是一個灰色黯淡的人生終點。〔235-236〕信念:我們希望年輕,其實是因為我們一點也不知道年老可以是多麼美好〔238〕費羅克西諾斯說:「富人不是財產多的人,而是沒有需求的人。」〔242〕遺贈:我們的遺贈,就是留在身後的那些人的生命品質我們留在身後的是什麼?這將標誌出我這一生的主軸。〔244〕110歲的年輕人-許哲女士

?110歲,有愛不老?許哲口述,宋芳綺執筆

台北,立緒文化,2007二版二刷1898年〔清光緒24年〕出生於中國1915年隨著母親流浪至馬來西亞檳城。27歲正式讀小學,35歲逃婚至香港後苦學英文,47歲赴英國學護理55歲去巴拉圭服務窮人,67歲在新加坡創辦養老院,以照顧貧病老苦為一生志業,「哪裡有窮人,我就往哪裡去。」這是許哲的人生方向;「我愛我的同胞,全宇宙是我家。」這是許哲的生命哲學。27歲讀小學、47歲學護理、69歲學瑜珈、90多歲學佛。她每一個階段的學習,都是超齡學生,但,年齡始終不構成障礙,因為她強烈的學習慾望,讓她超越了年齡的限制,永永遠遠不斷追求新知。

106歲的許哲,外貌看來像6、70歲。她一頭銀白短髮,皮膚光滑、耳聰目明、手腳俐落每天靜坐、閱讀、運動、佈施、做瑜珈,精神、體力不輸一般年輕人。她的長壽之道是:今天起來今天做工,不停做工,做人間義工。

98歲才女的智慧語錄

身兼小說家、和服設計師、編輯與企業家於一身的宇野千代〔1897-1996〕〔原書名:?私何だか死なないような気がするんですよ?,東京:海竜社,1995/12〕摘錄自她在1995年98歲完成的最後著作?私何だか死なないような気がするんですよ?〔我有一種不會死的感覺呢〕。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是遺忘。並不是因為討厭才遺忘,是為了向前跨出去。每踏出一步,新的世界便展開,所有的行動都成了愉快的事。死後的事死後再想就可以了。因為到死為止之前是活著,所以希望自己只想愉快的事來度過每一天。我在任何地方都為追求自己有興趣或想做的事而忙碌。因為太忙了,沒有時間為過去的事懊悔,這種忘卻的技能竟成了自我解救的一種精神性治療法。老人變得健忘也許是老天的恩賜吧。人不是強到可以一一記得自己所為而活著的。有生之年,沒有百分之百健康的人,也沒有百分之百生病的人,而是同時保有健康與疾病的人。我們不是一邊找尋疾病一邊活著的,必須是相信健康而活著。遇到久未見面的人,對方假設有些病態或老態,即使出於關心也千萬不要問:「哪裡不舒服嗎?」任何人都是稍微有些毛病且在乎那毛病的活著。如果由他人一語道破,那個稍微的毛病瞬間變成了大毛病了。遺忘就是重新開始,心清空了才能置入新的經驗,不論多大歲數,人生都從今天開始。工作是我生命的根源,即使少少的也要持續工作,那是和社會連結的方法。在人和人接觸的關係中所衍生的喜悅,使老年的我仍有生命力。92歲初登文壇的柴田トヨ

我Ⅰ過了九十歲開始寫詩是每天生活的意義身體雖瘦小眼可以看透人心耳可以聽見風的細語嘴嘛能說善道呢「好好地喔」大家對我的贊美是高興地能繼續努力的我秘密我啊想死想了好多回但開始寫詩接受很多人的鼓勵如今不再說儍話九十八歲也要戀愛啊築夢啊還想飛上雲端呢98歲的柴田女士詩的靈感在躺著時、看電視時或夜裡來,順著想出的題目用鉛筆記下來,等到禮拜六兒子來看我時,請他看看,一邊朗讀一邊修改,要修改好屡次才算完成。所以一首詩寫好要花上一個禮拜以上的時間。〔〕〔原書名:?84歳大学生いきいき脳の秘密?,東京:祥伝社,2004/6〕84歲大學生腦子靈活的秘密

「原田流」健康五法:一、自己的事自己完成二、不吃零食、點心,三餐八分飽。三、飲食以傳統料理為主。四、以生涯現職為目標。五、盡可能邁大步走。今年89歲的原田已是明星大學研究所二年級的學生,每週除了有兩天必須到學校上課外,其他時間都忙著寫碩士論文,原田先生的研究主題是以住宅區附近商店街為例,探討活化商店街的可能性與展望。我讀橋田壽賀子?一個人,最好?

呂美女譯,台北:天下雜誌出版,2021年7月?一個人,最好?是日本名劇作家橋田壽賀子〔1925~〕七十八歲之作,她讓我們看到雖然晚婚、無子女、早喪偶,但有錢有閒、身體健康的老後生活。身為著名連續劇?阿信?的編劇,橋田壽賀子想藉阿信傳達的訊息是:主角阿信辛苦的最後結果,擁有了一家超市的連鎖店,在經濟上獲得成功。在此之後又開始抱著「自己的人生難道就是這樣?」的疑問,再度為了尋找過去的自己而踏上新的旅途。我要講的故事是從這裡才開始的。當時我真正想描繪的是「人不應該一味追求經濟上的富足,應該為找符合自己的幸福生活而思考,不是嗎?」〔〕最重要的是過適合自己的生活,以堅強的意志、冷靜的眼光,自己守護自己,是橋田女士一個人老後的生活態度,她認為世上沒有比活得正確更開心的事橋田女士請了四名幫傭,兩人一組輪班做家事,實行分工分享制,如此一來,做的人不至於太勞累,薪水也大家分享,如此費周章,是因為橋田女士的幫傭年紀都超過七十歲,她笑稱「全部的傭人如果集合起來,我家就變成養老院」。曾野綾子─晚年的美學

〔原書名:?晚年の美学を求める?,東京:朝日新聞社,2006/4;

中文版,姚巧梅譯,北:天下雜誌,2007/12〕1931年出生的曾野女士,寫作此書時已屆高齡,在五十多年的寫作生涯裡,創作了近百部長短篇小說、百部散文隨筆等,在日本素有才女作家、戰後十大女作家之稱。她從三十七開始用心於書寫如何以健康心態面對老年的文章,因此在閱讀她真正進入老年的?晚年的美學?,從言論中可以感受到她的體悟絕不止於有感而發,總是以堅定的口氣與自信對老年提出「身而為人的氣概」。看起來自然、有趣、亮麗的人,從各種度來看,其實就是一個自立、活得澟然獨立的人如果一個人長久受他人照顧,一定會受到對方生活方式的影響,如此一來,本身生存的主體性便會顯得模糊。(p.48)自立,始於經濟。自己必須認同一個原則,就是單獨一人無法做到的事,就必須花錢請別人代勞。而當無錢可用時,儘管想怎麼做,也必須忍耐、死心,並且安然自處。(p.64)一個人的老後:隨心所欲,享受單身熟齡生活上野千鶴子原文ChizukoUeno譯者:楊明綺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年03月19日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從這一刻起,妳需要的不是年華將老的自怨自艾,而是積極面對生命風景的自在與期待。女人50才開始,21世紀是歐巴桑世紀!獨身老後時光是女人的第二人生,請大方快樂地享用!享受晚美人生,從現在開始動身準備,活出一個人的自信與優雅!上野式單身暮年生活觀1.不再為家人工作而煩惱、能好好享受人生的根本條件,就是有一處「專屬自己」的住所。2.廣結善緣,多認識生活方式不同、和工作無利害關係的朋友,相處起來也比較坦率自然。3.長壽的單身者,對於權勢和地位都已看淡,也就沒有拘泥於世俗人情的必要。

4.高齡者還是不要依賴投資,安心地採取較為平穩的資產管理方式為佳。5.名下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房子,沒必要留給子孫。6.接受照護時,最麻煩的就是無謂的客氣和羞恥心,身體和心理的忍耐都毫無好處。

7.孤獨是單身者的重要伴侶,與其一味逃避它,不如試著學習面對。

8.預立遺囑,並且找到能確實代為執行的人,這樣就能有效活用身後的遺款。9.無須害怕獨自面對死亡,但必須做好能讓別人及早發現並方便處理的準備。老爸給我的最後一份禮物

珍妮絲‧史普林〔JanisAbrahmsSpring〕麥可‧史普林〔MichaelSpring〕著,鄭嘉珷譯,台北商周〔202104〕雖然它可能被視為長期照護或臨終陪伴的相關書籍,但共同作者之一的珍妮絲‧史普林,以心理治療師的獨特觀點,既專業又深情的陪伴父親最後五年的時光,其間所呈現的暮年情境,值得我們視為學習老去-而且是優雅老去的典範。為每一個被年邁父母的需要耗盡的人,願這本書能補充你精神旳力量。當情況艱困,而你力有未逮,願它能教導你去推翻你內在的批判,以你應得的慈悲和了解來對待你自己。願它也幫你準備自己的老年,幫你成為那種能讓照顧者的善良表現出來的人。〔12〕

「老」字下面,我的辭典提供了兩組同義字。第一組是毫不留情的負面:古老的、過去的、破碎的、腐敗的、蟲蛀的、退化的、老式的、已過全盛期的、不流行的、磨損的。第二組提供比較積極的看法:經常性的、有耐力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