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翅目及主要科的识别_第1页
缨翅目及主要科的识别_第2页
缨翅目及主要科的识别_第3页
缨翅目及主要科的识别_第4页
缨翅目及主要科的识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缨翅目(Thysanoptera)及主要科的识别目录一二三缨翅目的识别主要科的识别缨翅目Thysanoptera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形态特征:1、本目昆虫统称蓟马,身体细长,在0.5mm—15mm之间,一些体长仅为1-2mm长的小型昆虫;2、口器为锉吸式,触角线状,6-9节;3、具翅的种类有单眼和复眼,无翅的仅具复眼;4、翅狭长,翅脉简单,至多具2条长的纵脉。翅的边缘具长的缨毛;5、足短,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6、雌虫腹部末端圆锥形或圆柱形。一、缨翅目的识别缨翅目Thysanoptera及主要科的识别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生物学特性:1、变态为过渐变态类;2、包括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现象很普遍,甚至雄虫非常罕见,所以传入新区后能很快繁殖;3、目前已知有2种植物病毒是被蓟马传播的;4、蓟马是重要的传粉昆虫;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5、大多数植食性蓟马有产卵器,卵产于绿色植物组织内;而管蓟马无产卵器,卵产于叶片表面或植物缝隙内;6、多数植食性,危害农作物的花、叶、枝、芽等,而以花上最多,如烟蓟马、红带网纹蓟马等;少数为捕食性,可捕食蚜虫、粉虱、螨类或其他种类的蓟马(如塔六点蓟马)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二、主要科的识别全世界约6000种,中国330多种。根据有无产卵器,分为2亚目:管尾亚目Tubulifera和锥尾亚目Terebrantia;根据触角,尤其是触角节数和第3、4两节上的感觉器、翅脉、产卵器形状等。共分8个科。本目重要科如下: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蓟马1、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大多数种类为暗褐色或黑色;触角4-8节,有锥状感觉锥;前翅没有翅脉或仅有一短的脉纹,翅表面光滑无毛;雌虫腹部末节管状,无产卵器;害虫有稻管蓟马和中华管蓟马等。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前翅触角腹部末节稻管蓟马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管蓟马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2、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触角9节,第3、4节上有线形感觉器;翅较阔,前翅末端圆形,有横脉,2条纵脉从基部伸到翅缘;产卵器锯状,末端向上弯曲;重要种类有横纹蓟马Aeolothripsfasciatus(Linn.)等。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腹部及产卵器前翅触角3、蓟马科Thripidae触角7-8节,第3、4节上的感觉器细叉状或为简单的感觉锥;前翅翅脉上生有刚毛,翅面上有微毛;雌虫产卵器末端向下弯曲;重要害虫有烟蓟马Thripstabaci

Lindeman、稻蓟马Stenchaetothripsbiformis(Bagnall)、温室蓟马Heliothripshaemorrhoidalis(Bouche)等。病虫害识别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