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调整现有研究机构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_第1页
改革调整现有研究机构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_第2页
改革调整现有研究机构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_第3页
改革调整现有研究机构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_第4页
改革调整现有研究机构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的专利工作

浙江大学2021年11月26日汇报提纲浙江大学专利工作概况对专利工作的一点认识浙江大学专利工作概况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校的专利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开展势头。专利工作势头良好

到2007年底,我校已累积申请专利7882件,其中创造专利5736件;累积授权专利达3672件,其中授权创造专利1940件,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总量均居全国高校第一。根本数据1985-2007浙江大学专利申请情况1985-2007浙江大学专利授权情况近3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居全国高校第一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申请量660875124414761669授权量211321534652931高校排名23111◆2005-2007年共申请中国专利/创造专利4389/3564件,超过了之前20年的申请量总和;◆2005到2007年共授权中国专利/创造专利2117/1347件,超过了之前20年的授权量总和,其中创造专利授权量是前20年的倍。2021年上半年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008年上半年

申请授权

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合计发明实用新型浙江大学785679106528357171发明比重%86.567.6同期增长%15.111.54433专利授权总数及创造专利授权数目前处于全国高校第一〔截止〕普及根本的专利知识是提高广阔师生员工专利意识的根底,为此,我校专利工作重点之一是向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宣传专利根本知识。普及专利知识,加强专利意识。

学校已经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多层次和多渠道的知识产权宣传机制: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等部门领导及专家为学校干部、师生进行国家知识产权状况及战略等讲座;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资深审查员和专利代理人为教师及研究生做专利撰写和审查方面的专题讲座;普及专利知识,加强专利意识。

利用校园网、校报、科技简报等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编辑出版了?浙江大学专利工作手册?等宣传册,发放到各院〔系、所〕领导、管理人员及科研小组;深入学校各院系的课题组,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专利知识的宣传和专利申请的指导;建立重大科研工程专利联络员制度。专利联络员负责其课题组的专利申请事宜,由科研院负责对联络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普及专利知识,加强专利意识。

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多种鼓励政策鼓励创造创造,调动广阔科技人员申请和保护专利的积极性认真落实?专利法实施细那么?要求,近3年来,学校每年用于奖励授权专利的奖金约160万元;2001年学校开始设立专利基金,并逐年加大基金投入,近3年每年专利基金平均到达200万元。鼓励创造创造,鼓励专利申请。□积极争取政府的资助,对专利基金给予一定的补充

■获浙江省专利专项资金支持每年约200万元

■获杭州市专利专项资金支持每年约300万元鼓励创造创造,鼓励专利申请。落实了有关支持专利申请的政策措施:*把获得专利与创造人的升职、定岗等挂钩,创造专利与高水平论文〔IF大于学科平均影响因子〕同等对待;*研究生在毕业前、博士后在出站前应完成专利申请;*科技方案工程验收时,审查专利等知识产权产出完成情况;*学校每年制定学院科研任务时,将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作为重要的指标单独列出。鼓励创造创造,鼓励专利申请。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学科开展要求,重点跟踪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新医药等关键技术领域,努力产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开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创造创造;□充分发挥高校自主创新源头作用,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重大目标,积极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专利质量。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专利质量。对我校承担的重大工程实行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适时指导老师申请专利;加强专利技术标准化工作。开展国际标准化开展动态跟踪研究,重点在电子信息、软件、农产品食品平安、中药现代化、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实施标准提升工程,积极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在保持专利数量增长的同时,我校的专利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学校的专利申请总量中,“十五〞期间创造专利比例到达80%;学校的专利申请60%左右主要集中在信息存储、通信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及生物技术等国家重点开展的高新技术领域;某些工程形成了一批根本专利和外围专利相结合的专利群;如“城市生活垃圾燃烧发电技术〞共形成相关专利近90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专利质量。高质量的专利已经成为获得国家科技奖和国家专利奖的重要根底。浙江大学获得的国家级科技三大奖中80%以上含专利技术;98-2007年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项,国家技术创造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9项〕;获国家专利优秀奖4项。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专利质量。探索多种途径,促进专利实施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促进专利技术转移。与浙江省所有11个地区和17个强县〔市、区〕及贵州、江西、江苏、云南等省签订并实施了合作协议,设立科技合作专项资金亿元技术转移遍布全国,每年转移技术1000多工程近3年与长三角地区合作科技工程7652项,经费亿在贵州、云南、新疆等推广转移了100多项重大先进适用技术在能源、环境、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等关系国家与区域重大需求上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年创造社会效益200亿以上加强与重点企业合作,促进专利技术实施。成立了“浙江大学产业联盟〞,以“会员制〞形式开展活动;与美国IBM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韩国三星、富士电机等国际著名公司建立海外联合研发机构31家;与中石油、沈鼓、淮南矿业、中集、海尔等国内大型企业、区域龙头骨干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98家。探索多种途径,促进专利实施

建立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营造专利技术转移平台。探索多种途径,促进专利实施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浙大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于2001年成立的5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2006年12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效劳中心〞;2007年5月被科技部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大学生创业工程效劳机构〞;2021年6月被团省委、科技厅认定为“浙江青年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2浙大科技园注重风险投融资效劳平台的建设,通过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建立风险投资联动体系,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首先,浙大科技园成立“风险投资联盟〞和“产业投资联盟〞。浙大科技园已经与英国君信投资公司、天堂硅谷创投、杭州市高科技投资公司、浙大网新创投、浙江大学创投等多家海内外投资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与华立科技、大唐电信、永利控股等多家上市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建立产业投资联盟;其次,科技园还通过引进民间资本以及自筹资金组建了浙江大学创业投资和浙江大学科技园创业投资,注册资本分别为5000万元和1亿元。风险投融资的引进,有利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3新创办科技孵化企业约300多家,转化学校科研成果300多项。孵化培育了一批优秀高新产业,如浙大三色、宇恒科技、图灵信息、辰光科技、国芯科技、科特光电、易纺数码纺织等,成长壮大后不断走向社会,为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开展做奉献。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2007年9月批准成立,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之一。旨在积极开展技术市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速我国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将以此为契机,坚持“三化三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基地。

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2组织架构图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综合事务效劳部技术转移效劳部知识产权效劳部培训服务部国际科技合作效劳部区域分支机构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3中心区域分支机构1浙江大学绍兴技术转移中心11浙江大学安吉技术转移中心2浙江大学新昌技术转移中心12浙江大学金华技术转移中心3浙江大学嵊州技术转移中心13浙江大学丽水技术转移中心4浙江大学温州技术转移中心14浙江大学宁波技术转移中心5浙江大学瑞安技术转移中心15浙江大学北仑技术转移中心6浙江大学嘉兴技术转移中心16浙江大学广东技术转移中心7浙江大学海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17浙江大学南昌技术转移中心8浙江大学湖州技术转移中心18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西部分中心9浙江大学德清技术转移中心19浙江大学苏州相城技术转移中心10浙江大学长兴技术转移中心学校技术转移典型案例之一:水煤浆燃烧技术★涉及相关专利81件★各类工业锅炉、窑炉,容量:1~35t/h,50余台;★发电锅炉,容量:65~670t/h,22台45t/h专用锅炉:2台(汕头中星);65t/h油炉改造:4台(吉化和齐鲁石化);75t/h专用锅炉和改造:2台(吉化和沈阳石蜡);130t/h专用锅炉:5台(新汶黑液CWS、八一高灰CWS、青岛开源);220t/h油炉改造:6台(白杨河电厂、汕头、茂名);410t/h油炉改造:2台(茂名电厂);670t/h专用锅炉:1台(南海电厂);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水煤浆工作

从战略上看,中国煤炭资源丰富,要充分发挥煤的作用,中国的燃料在相当长的时期要依靠煤,要把水煤浆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考虑,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最大水煤浆锅炉★南海发电一厂670t/h水煤浆专用锅炉(合作:武锅、设计院)国际上最大的新设计水煤浆锅炉采用6t/h喷嘴、四角切圆水煤浆、燃料油水煤浆再燃技术之二:城市生活垃圾燃烧发电技术开发了规模150,200,250,300,350,400t/d系列化产品,涉及相关专利55件建设了垃圾燃烧厂20多座,垃圾处理量逾万吨/天800吨/天,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安徽芜湖垃圾电厂山东菏泽垃圾电厂杭州乔司垃圾电厂郑州荥阳垃圾电厂系列成果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国内外燃烧厂单位垃圾量投资额焚烧厂名总垃圾处理量投资额/吨垃圾MontgomeryCountyResourceRecoveryFacility,USA1800ton/day,$265.3million(22亿人民币)122万元/吨垃圾StanislausCountyResourceRecoveryFacility,USA,马丁炉排800ton/day,$82.2million(6.82亿人民币)85万元/吨垃圾BristolResourceRecoveryFacility,USA,马丁炉排650ton/day,$58.4million(4.85亿人民币)75万元/吨垃圾引进焚烧炉,SITY-2000倾斜往复阶梯式机械炉排(上海浦东)1000ton/day6.7亿人民币67万元/吨垃圾引进焚烧炉,德国STEINMULLER公司顺推往复式炉排(上海江桥)1500ton/day7.1亿人民币47万元/吨垃圾引进炉排炉(杭州滨江)450ton/day2.25亿人民币50万元/吨垃圾引进流化床焚烧炉,哈尔滨1×200ton/day75万元/吨垃圾国产化流化床焚烧炉(杭州乔司)800ton/day,1.99亿人民币25万元/吨垃圾我校技术转移后仅节约投资达33亿以上之三:工业自动化EPA标准

由浙江大学和浙大中控主持制定的EPA实时以太网作为网络平台,改变了我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长期处于跟踪研究的现状,使我们在这一领域站在了国际最前沿。目前,EPA标准已经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收录,成为我国第一个被IEC认可和接收的工业自动化标准。这一标准涉及相关专利28件。工业自动化成果应用

应用企业:4000多家领域:石化、化工、电力、建材、冶金等重要命脉行业效益: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增进效益、增强竞争力之四:数码纺织技术★共授权相关专利16件★技术应用累计经济效益243亿★技术在全国340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电子提花机完全替代进口电子提花机。适用于领带、丝绸、毛巾、装饰布、服装面料、地毯等所有大提花织造。先进纺织装备与数码纺织技术嵌入式织机智能控制系统

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织造行业进步的关键技术。先进纺织装备与数码纺织技术①、袜机柔性编织系统:可快速编织任意形状和任意尺寸花形的袜子。增加了袜子的花色品种,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更适应国际市场小批量、多品种、变化快的趋势。示范基地:义乌宝娜斯袜业〔四大袜业之一〕3、针织机械系列先进纺织装备与数码纺织技术②、新型的全成型电脑横机

采用计算机设计和编程,可以从纱线直接制成成衣,它无需裁剪,大大节约面料的消耗,而且花色、款式变化多、式样的适应性强。更重要的是,电脑针织横机的生产效率是一般手动横机的4--5倍,编织速度快、生产周期短,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需要。先进纺织装备与数码纺织技术基于ARM的智能型高速缝纫机

采用高精度交流传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高新技术,对传统缝纫机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节省了大量外汇。先进纺织装备与数码纺织技术彩色像景丝织工艺

采用数码纺织专利技术,开发出国内独树一帜的数码纺织家纺产品:数码提花真丝织锦画、数码提花家纺产品、数码提花壁挂等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安南在浙大〔丝织画〕西湖保俶塔〔丝织画〕对专利工作的几点认识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温家宝说,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开展方式的中心环节。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是学校专利工作开展的坚实根底。师资队伍教职工总人数8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5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长江学者〞5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6人

高水平师资在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术团队、培育创新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实验室〔筹〕1国家重点实验室10

国家专业实验室4国家工程〔技术〕中心5大型/龙头骨干企业联建研发中心53/96海外联合研发机构31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4省部〔工程〕研究中心7科研基地科研经费稳步增长,2007年增长近2亿元,达亿元科研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工程立项数和经费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07年资助额超亿。科研工程承接国家重要工程能力提升显著□承接国家863重点重大工程,973方案工程,国家科技支撑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工程数大幅增长,2007年比2004年增长24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