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2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2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2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2_第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回忆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思考上节课我们用什么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顽强的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事。学习提示:1.默读三个场景的相关语段,想一想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2.画出相关语句,圈出关键词语,在空白处简单的写出体会。3.把你的感动读出来。场景一:父亲不顾别人的劝阻挖废墟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大喊,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话疾步走到哪里从父亲的神态、动作、语言中你体会到父亲当时是什么心情?

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父亲当时的心情是着急、焦急。有些人行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消防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场景一:父亲不顾别人的劝阻挖废墟父亲当时是什么心情?

父亲最需要的是什么?

从这三段话中我们知道了父亲当时的心情是着急的,而父亲最需要别人的帮助。父亲用“你是来帮我的吗?”这样简练的话直接表达自己想法的话。场景二:父亲挖了38小时衣服破烂不堪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父亲挖的时间长,从而体现了父亲的不放弃。同样是对时间的描写,一下两句话有何不同?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通过这两句话的对比,我们看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之处。从时间的渐变中,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挖掘之艰辛,父亲的执着。短短的二十几个字就打动了我们的心。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三十多个小时,是什么支撑着父亲一直坚持挖着?

是因为父亲曾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什么时候,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就是这句话让父亲坚持了38小时,这正是这位父亲令我们感到的地方。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父亲。场景三:父子相拥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仅仅七岁的孩子,在死神面前,却有这样的壮举,真可谓勇敢至极。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父亲在外面近乎疯狂的挖着,而在废墟下的儿子也在一分一秒的等待。

在漆黑一片、充满恐惧的废墟下,你们想象一下,阿曼达和他的同学们会在废墟下,想写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用你手中的笔再现当时的情景。

在写话时,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展现阿曼达的坚强、勇敢、冷静和他对父亲的信任。在同学们的笔下,阿曼达和他的同学的一言一行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也运用刚刚学到的反衬的写法,写出了阿曼达的冷静、关心同学、勇敢。通过阿曼达的做法,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子。不论什么时候,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亲说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反复。1、感动于阿曼达的坚强、勇敢、冷静。2、对父亲的信任深深地感动了你。3、对阿曼达的语言、动作描写中,在危及生命的情境中全然不顾自己还关心着同学们,足以让我们为之动容。

阿曼达和他的同学的一言一行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也运用刚刚学到的反衬的写法,写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