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设计精品获奖_第1页
《春联》设计精品获奖_第2页
《春联》设计精品获奖_第3页
《春联》设计精品获奖_第4页
《春联》设计精品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春联》文章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全文中心突出,通俗活泼,短小精悍,语言生动优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语言的积累上也变得丰富具有个性了。他们易于打开思维,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可以朗读、可以歌唱、可以绘画、可以介绍……更可贵的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课文中引用的五幅春联,以及结合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学习对对子。

3.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赏读春联,感受春联丰富多彩、情致优美的内容,讲究对仗、用词精当的技巧和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的声律,熏陶、感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奥妙。

【教学策略】

小组自学法。

【教学准备】

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再过一个月,我门就要过年了,高兴吗?想想庆祝传统的新春佳节人们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2.交流(相机演示过年的情景,激起学生兴趣)

3.揭题板书:春联

4.提问:什么是春联?(补充阅读春联的资料(一))

5.交流课前搜集的春联。

6过渡:课文向我们推荐了哪几条春联?

二、按要求初读课文

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向我们推荐了哪几条春联?

3.检查字词(演示词语)认读以下词语

4.交流相机演示五幅春联

指读解释上、下联齐读

三、小组合作解读春联

1.分组

你最喜欢哪幅春联,选一幅读一读,根据学生喜欢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

2.按要求小组学习

讨论:

(1)为什么喜欢这幅春联?

(2)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说说春联的意思。

(3)想办法读好它。

(4)推荐一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重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的发展。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交流、赏读春联

交流方法:组内补充,组际补充,其他人静心听意见。

(随机演示交流到的春联)

相机解决:

1.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十里写出了什么?

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演示相关图片)

这样的美景谁能读好?

样的美景谁能读好?

杏花的多呢?

这样的读法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抑扬顿挫)

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百业兴指什么?

读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3.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勤劳怎么会春光好呢?

一起来赞一赞

4.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联系《卜算子咏梅》梅花是报春的使者。这幅对联写出了什么?

能读好这美好的祝愿吗?平安、非常安宁怎么读?

5.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舒眉”“开口”写出了什么?

提倡学生用个人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喜欢某个对联的齐读等多种方式来表现对春联的赏读。

(选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为主,遇到困难一起讨论。主要教给学生抓词语、谈感悟的方法畅谈自己的收获,教师适时点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生命的灵性,实现自主学习,是新课标理念的重要内涵。)

五、联系课文探究春联

1.演示春联,连起来读五幅春联,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板书:

内容好

声律美

课文哪几段分别介绍这两个特点的?

齐读第一、第三段

课文怎样具体介绍春联的内容?又是怎样有条理地介绍清内容的?

(提示:注意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这样写显得有条理,平时我们要介绍的事物如果范围广,内容多就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写。

2.找一找还有什么特点?

板书:讲对仗

3.讲对仗是怎么回事?默读第二段

字数相等词类相同

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

红桃开口贺新年

从哪看出对仗了?(名词——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

其余四幅也是讲对仗的

小组内讲一讲,说一说。

齐读第二段

(引导学生发现春联的规律,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不仅有利于突出教学重难点,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4.齐读最后一段什么叫“开卷有益”?

5.学纪晓岚对对子

跑跑步——蚕吐丝——

古木参天——香飘四季——

大地春光好——春来鸟语花香——

(最后的设计其实是作业的变体,学生精妙的对句充分说明已明白了对对子的意义,外加音乐声点缀,真是高潮迭起,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是水到渠成。)

六、作业

1.写春联

2.阅读春联的有关资料(二)(三)(四)(五)

【教学评价】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内容,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内容具有相似性的信息单元,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头脑里贮存的相似单元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个文本,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匹配,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阅读应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阅读活动应是他们主动积累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本堂课提倡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把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交给学生,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中的自由自主,体验到被尊重,充分体现了个性化阅读。这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即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此前提下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以饱涨的情趣展开学习活动,才是有价值的。

【相关资料】

(一)春联探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二)通用春联

四字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江山如画大地如春

五字联:人随春意泰年共晓光春/山河增秀色天地播春晖

六字联:千仞峦峰皆秀万里江河竞流/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七字联: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勤年丰喜事多/求贤急似渴思饮治学犹如蝶恋花

八字联:飞雪迎春含梅怒放和风拂地嫩柳舒芽/冬去高天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一派生机

九字联:山明水秀处处皆春色年丰岁余人人尽笑颜/年年过年年年不虚度岁岁别岁岁岁勿蹉跎

十字联:含笑腊梅唤醒奇葩千树溢香春笋挺起翠竹万竿/春风染沃野处处一片绿喜报铺新途年年满堂红

十一字联:年年腾跃一江春水重重浪岁岁攀登百尺竿头节节高/瑞雪飘飘点缀寒梅枝上玉和风荡荡吹开杨柳叶中金

十二字以上联:雪落窗前似杨花点点春正好霜飘屋后如柳絮片片景更娇/月转星移又一度桃红柳绿一片新气象风和日丽遍九州山翠水清四处好春光

(三)对联故事

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清)某翰林清代,凡入翰林院者,皆喜欢人称“老先生”。一年,浙江来了个姓乌的巡抚,某翰林前去拜会。巡抚听说他是翰林院下来的,即出上联讽之,那翰林也不客气,顺口反戈一击,对成此联。上下联倒嵌“老鼠”、“乌龟”,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彼此皆出言不逊,实在有失体面。但就对句本身而言,倒也对仗工整,颇具巧思。

(四)古今巧对妙联

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百年匹配,已酉两属相当--此为明祝允明(枝山)与唐伯虎为庆朋友得子而作,上联巧拆“孩”字,为“亥”、“子”二时辰;下联巧拆“配”字,为“已”“酉”二生肖。拆字奇妙,切合时事,令人叫绝!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清代大学士纪昀(纪晓岚)应乾隆皇帝上联而作。南通州,指江苏南通,北通州,即通县。南北东西方位自对。“通”、“当”二字,前为名词,后做动记号,变化自然恰当。下联尾部“东西”,摇身一变成为物件,不指方位,可见笔下功夫。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明代蒋焘(文学家)幼时所对。上下二联各拆了“冻”、“洒”及“切”、“分”二字,干净利落!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温州的江心亭)上联中一、三、四、六、八之“朝”,读音为“朝夕”之“朝”,其余读为“朝拜”之“朝”,下联中一、三、四、六、八之“长”,读音为“长短”之“长”,其余读着“生长”之“长”。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仪廉--袁世凯窃权称帝时,有人作此联。后藏一“八”字,乃为“忘八”,又由于“忘”和“王”同音,可转为“王八”,下联后边藏一“耻”字,乃为“无耻”。可见,痛骂袁世凯之情尽藏其中。

(五)谐联大观

●文字游戏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各过新年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