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课件讲课教案_第1页
中国哲学简史课件讲课教案_第2页
中国哲学简史课件讲课教案_第3页
中国哲学简史课件讲课教案_第4页
中国哲学简史课件讲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zhōnɡɡuó)哲学简史

第一页,共191页。第一讲中国哲学(zhéxué)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哲学(zhéxué)和哲学(zhéxué)史

哲学(zhéxué)史是哲学(zhéxué)发展的历史。哲学(zhéxué)史是一种专门史。哲学(zhéxué)家们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作了反思,又把他的反思用理论思维的语言表达出来,成为一个思想体系,这就是他的哲学(zhéxué)体系。中国哲学(zhéxué)史就是中国哲学(zhéxué)的历史。中国哲学(zhéxué)史的任务就是从过去的哲学(zhéxué)家们的资料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找出他的思想体系。第二页,共191页。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经济基础是以分散(fēnsàn)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工商业和贸易兴旺发达的情况迥然有别。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始终一贯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得十分完善和巩固。相比之下,西方文明走过的道路却完全是“背道而驰”。古希腊罗马的城邦奴隶制成为奴隶制社会的典型形态,而欧洲君主专制政体则又十分晚熟,乃至后来成为了资本主义新经济形式的庇护所和支持者。

●中西(zhōngxī)哲学的不同背景第三页,共191页。当西方文明的奠基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建构他们的哲学体系,并从而最终奠定其哲学发展的基本格局的同一历史时期,中国已开始(kāishǐ)了由分封的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而走向“天下”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道路。以孔子、老子等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家群体的出现和中国哲学的成形,是与当时奴隶主阶级向地主阶级的权力过渡和“大一统”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过程相伴随的。第四页,共191页。西欧封建君主制的姗姗来迟,带给西方人的是神学主宰一切和哲学的停滞倒退。而中国哲学在封建社会却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中国的神学从来没有在整个社会占据支配地位。西方哲学对神学的批判(pīpàn)则是在四个世纪后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先驱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革命等形式来完成的,它反映的是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对封建主阶级的斗争。第五页,共191页。在这以后,西方社会进入了近代历史时期。自然科学和工业生产加速发展,机械力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结盟的唯物主义哲学也因此而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流行。与此不同,中国无论哪一派的哲学家都没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都是重辩证法的。由于社会和文化的特殊性,中国哲学学派的二分(èrfēn)对立格局没有像西方哲学那样严重和阵线分明。第六页,共191页。中国哲学以华夏民族的认识史为起点,源远流长,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大约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开始了中国哲学漫长的发展历史。同中国社会(shèhuì)历史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中国哲学史,在学术传统上经历了夏商周哲学萌芽、先秦诸子学、秦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要发展阶段。●中国(zhōnɡɡuó)哲学史的分期第七页,共191页。●中国(zhōnɡɡuó)哲学的基本特色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鲜明的哲学传统。从总体上来归纳(guīnà),大致可以有如下一些基本的方面:★辩证思维传统▲物生有两与一分为二“物生有两”即事物无不有其对立面,春秋时期的史墨首先自觉地予以表述(biǎoshù)。它要求既把握统一体之“一”,又抓住对立面之“二”(两),注重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第八页,共191页。《老子(lǎozi)》:“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矛盾转化观。《庄子·天下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无限可分性思想。儒家哲学:“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周易·系辞下》)。“二”既然是由“一”分成,“一分(生)为二”也就是更为一般的观点。《老子(lǎozi)》有“一生二”。第九页,共191页。《易传》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二分生成模式。朱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一分为二发展成为普遍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王夫之对自《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以来主分和主合的两派观点进行了梳理,认为分一与合二应当统一起来(qǐlái),合一与分二是“相为保合”、互相支持的关系。王夫之对一两分合问题的总结,反映了中国哲学首尾一贯的辩证思维传统。第十页,共191页。▲和合与中庸(zhōngyōng)“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中庸》对孔子的“中庸”之德进行了多方面的阐发,提出了“时中”和“执两用中”的思想(sīxiǎng)。中庸是处理两之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只有符合中庸,才算是把握了道。西周末史伯提出(tích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而不同的观念。孔子以“和而不同”作为君子的标志,注重和合的社会功能。第十一页,共191页。▲整体(zhěngtǐ)与有序有序性是与整体性密切联系的中国哲学的基本(jīběn)特性之一。《周易·序卦传》第一次自觉总结出了《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注重次序、顺序和循序,是易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整体观最早来源于原始人类(rénlèi)的天人一体观。在他们这里,人的思维是宇宙过程的合目的性的反映。这一思维定向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传统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并以天人合一的思维形式凝聚积淀在整个民族心理之中。第十二页,共191页。▲变化(biànhuà)发展首先,变化是宇宙生成的前提。自《易传》提出“天地之大德日生”和“生生之谓易”以来(yǐlái),中国哲学便是以生生与变易的和合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和日新富有的。其次,变是非常和常的统一。常是宇宙的存在本身,没有常也就没有宇宙。而变者,“改常”之名也。宇宙总是在变化中生成,变否定旧常又创造着新常,故变比之常也就具有更大程度的普遍性和合理性。再次,“变”是矛盾的化解。第十三页,共191页。★浓郁(nónɡyù)的社会情结中国哲学以“道”作为自己最根本的范畴,而求道便成为治学的根本目的所在。论道的目的,首先(shǒuxiān)不是论哲学本体及其体系的构造,而是服务于社会国家。西周成王时设立三公,规定他们的任务便是“论道经邦,燮理阴阳”。诸如“治世之道”、“思以其道易天下”之类的提法,也都是说明道是治世和改换天下的工具。▲论道经邦(lùndàojīngbāng),燮理阴阳第十四页,共191页。▲人伦(rénlún)道德本位,内圣与外王在宗法等级制的社会结构形式下,它突出地表现为人伦道德本位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哲学研究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孟子对以家庭血缘为基础的亲情进行了最强有力的辩护,他提出的“五伦”成为上千年不变的调节中国社会秩序的根本准则。在儒家,家与国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能齐家(qíjiā)也就能治国平天下。以儒家为主导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都在于使人们从小就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qíjiā)、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中国(zhōnɡɡuó)哲学立足于人际关怀,“以人为本”。第十五页,共191页。▲自强不息(zìqiángbùxī)与厚德载物,忧患意识中国哲学注重道德修养,是因为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联系到人的事业的成败,故“德”和“业”的问题必须结合起来加以考虑,二者相辅相成。进德修业、崇德广业是自强不息的最为深刻的内容。“地势坤(顺),君子以厚德载物”。天道的刚健进取与地道的柔顺退让相辅相成。像大地一样的忍辱负重的品格(pǐngé)和厚重博大、吸纳百川的胸怀,是事业成就和学术发展的必须基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统一在历史观中表现为忧患意识。“天行健,君子(jūnzǐ)以自强不息”。第十六页,共191页。★独特(dútè)的哲学基本问题与西方哲学(zhéxué)有别,中国哲学(zhéxué)的根本宗旨,在探究天人之际(相互关系)的问题,天人关系论贯穿于其他哲学(zhéxué)理论之中,故天人之际也就有别于具体的哲学(zhéxué)问题而成为了中国哲学(zhéxué)的基本问题。第十七页,共191页。▲天范畴(fànchóu)的含义一是自然之天。自然之天包括作为实体和属性(shǔxìng)的存在两个方面。二是主宰之天。主宰之天包括人格化至上神和客观必然性双重含义。三是本体之天。本体之天包括气、道、理、性、心等不同的界定。四是至善境界。天作为至善境界,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终极的目标和典范。第十八页,共191页。▲天人之际(tiānrénzhījì)的两大命题天人(tiānrén)有分,亦称天人(tiānrén)相分。天人(tiānrén)有分之“分”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天与人分别构成为自然与人事两大领域并各有其特定的职能,天意与人意无关或相违;而是天与人各自具有其不同的性质和规定,天自然无为而人积极有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作为(zuòwéi)人性的赋予者或来源与人性合一,人通过自己的德行锻炼努力回归于天(性、心);二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是人道的前提和基础,人道是天道的顺承、效法和补充。第十九页,共191页。●中国哲学的基本(jīběn)精神

▲忧患精神(jīngshén)▲乐道精神(jīngshén)▲和合精神(jīngshén)▲人本精神(jīngshén)▲笃行精神(jīngshén)第二十页,共191页。第二讲商周时期(shíqī)哲学思想萌芽●商周(shānɡzhōu)时期哲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孕育着哲学的胚芽。主要表现是原始人已经产生灵魂(línɡhún)不灭的观念。但是,在原始氏族社会条件下,只能有哲学思想的萌芽。哲学作为一种对整个宇宙的认识理论,作为一种通过文字记载的世界观,是在奴隶制社会中才产生的。我国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了夏朝,开始从原始氏族公社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夏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出现了阶级,形成了国家;“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了飞跃的发展。第二十一页,共191页。与此相适应,也产生了夏代的哲学思想。就现有的资料(zīliào)所及,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宗教思想有了发展;二是调和阶级矛盾的思想出现了。商周时期(shíqī)的哲学思想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在这个时期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宗教世界观占据了支配(zhīpèi)地位。其次,商周时期的哲学是和政治伦理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第二十二页,共191页。●商周(shānɡzhōu)时期的宗教天命思想原始社会的宗教观念是多神教。进入奴隶社会(núlìshèhuì)以后,原始的多神教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转化而为一神教。商代的至上神是“帝”或“上帝”。这是一种和巫术相结合的粗陋的宗教。《诗经·商颂》说:“帝立子生商。”商代统治者自认为是上帝的子孙,代表上天来管理臣民的。因此不论(bùlùn)做什么事,都要卜问上帝。西周奴隶主贵族取代了商代统治后,根据思想统治的需要,继承和利用了商代崇奉“上帝”的宗教观念,修补和发展了“天命”论。第二十三页,共191页。周代统治者宣称:“丕显文王,受天有(佑)大命。”周公对商(殷)代遗士说:“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周公追述商汤取代夏桀的统治作为(zuòwéi)历史证据:“我闻日: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天命靡(无)常”,但是天命的改变要遵循一条原则,就是,要看统治者能否“敬德保民圩,“以德配天”。贤君又能“敬德保民”,这样就可以永远“享天之命”。第二十四页,共191页。●八卦(bāguà)与五行世界起源于八种自然物的八卦说和世界起源于五种自然物的五行说,来自(láizì)于古代的宗教信仰。中国在远古时期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两种形式: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图腾一词出自于北美印第安人的奥季布瓦语,原意为“他的亲族(qīnzú)”。图腾实际上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而图腾崇拜就是相信人类与某一图腾有亲缘关系,或者相信一个群体或个人与某一图腾有神秘关系的信仰。第二十五页,共191页。李泽厚曾经提出,夏部族或部族联盟可能与蛇一龙图腾传统(chuántǒng)有关。和龙图腾势均力敌的另一图腾是鸟图腾。《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玄鸟”被认为就是凤凰。在远古人类中,不仅盛行图腾崇拜,而且也盛行自然(zìrán)崇拜。在远古人眼中,天是无形体的,因此日为百神之王,配之以月亮和星辰,就成为上古人类最基本的信仰,所以凡是关于崇拜或祭祀的字,都从“示”字,把“示”字分解开来,“二”是“上”字,“小”即表示(biǎoshì)日、月、星三光,“示”字的本意就成为“崇拜在上的日月星三光”了。第二十六页,共191页。日月星辰之外,土地神称社,谷物神称稷,雨神称“萍翁”(《楚辞·天问》),风神叫“飞廉”(《离骚》)、“风伯”(《远游》),云师、雷师叫“丰隆”(《离骚》),还有未命名的“暑神”、“寒神,’(《周礼·春官》)等季候神灵。其他各种神灵还有“山神”、“水神”,以至凡“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fēngyǔ),见怪物,皆日神”(《礼记·祭法》)。自然崇拜的进一步发展,是出现了一种专门职业即宗教巫术,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利用虚构的“超自然的力量”来预测(yùcè)人的吉凶祸福、生死寿天。第二十七页,共191页。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的宗教巫术。这些宗教巫术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保存在一部古代名著《周易》之中。此书是远古人类历代占卜活动经验积累的结晶(jiéjīng)。《周易》包括《易经》和《易经》。《易经》的内容,包括八卦(bāguà)和由八卦(bāguà)相重迭而形成的六十四卦、组成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对卦和爻的说明辞,即卦辞和爻辞。第二十八页,共191页。《易经》的作者们从人类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从自然崇拜中形成的“百神”之中,选取了八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物,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gēnyuán)。这八种自然物就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分别用八卦乾(三三)、坤(三三)、震(三三)、巽(三三)、坎(三三)、离(三三)、艮(三三)、兑(三三)来表示。

在这八种自然物中,天、地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万物的父母,由天地而产生雷、风、水、火、山、泽六个子女,然后又形成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八种自然物中又找出了天地作为最根本的自然物,这就为阴阳(yīnyánɡ)说的世界观准备了充足的思想资料。第二十九页,共191页。《易传》在追述(zhuīshù)八卦起源时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五行说”,是宇宙构成的元素论。五行说把水、火、木、金、土,看成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到现在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赋予“五行”以哲学意义的文字,是《尚书·洪范》篇:“我闻在昔,鲧堙洪水,但陈其五行,…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sānrì)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曰润下,火回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第三十页,共191页。五行说作为宇宙构成的元素论,在《洪范》里还不够明显,还处于萌芽状态。到西周末年(mònián),五行说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周幽王八年,史伯对郑桓公答问时说:“夫和实生物(shēngwù),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若以同稗(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第三十一页,共191页。●阴阳(yīnyánɡ)与气阴阳学说的产生是十分古老的,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说过“黄帝(Huángdì)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消息也就是阴阳消长之意,司马迁此说虽不足为信,已被梁启超等人所怀疑,但起码可以证明阴阳说的出现是很早的。阴阳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正式形成是在春秋时期。春秋初期,阴阳观念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以阴阳为天所生六气中的二气。《左传(zuǒchuán)》昭公元年记载有秦国医和在论述病理病因时,提出了“天有六气”的说法,他说:“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第三十二页,共191页。《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国语(guóyǔ)·周语下》也都有六气之说,可见天有六气之说在一段时间内是人们对天进行观察而得出的共同观念。这时的阴阳,已经超越过人们对寒暖的感觉,而被推想为两种实物的气,为后来思想家将阴阳与气结合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使阴阳更具有哲学意义,并使之与气密切结合的,是西周宣王的卿士虢文公:“阳气俱蒸,土膏其动,阴阳分布,雷震出滞”。将阴阳从六气中抽取出来(chūlái),使之同“气”概念结合起来,这就使阴阳观念在使用时含有体和用的两重含义,对以后的阴阳即气思想的产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第三十三页,共191页。周幽王的太史伯阳父对地震的解释(jiěshì):“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春秋初期的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前645)正式把阴阳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来运用,并用它来解释自然现象。被认为能代表管仲思想的《管子·乘马》篇,曾经(céngjīng)提出,春夏秋冬四季,是“阴阳之推移”;时间之短长,是“阴阳之利用”;日夜之交替,是“阴阳之化”。第三十四页,共191页。阴阳概念包含有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的世界观意义,其一,阴阳被当成(dānɡchénɡ)世界万物的本原,天地之气不过是阴阳之气的表现。由这种思想进一步发展,形成气为世界万物本原的世界观,就仅有一步之遥了。其二,阴阳两种势力的消长和均衡,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这种思想引导(yǐndǎo)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内部,从事物内部去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因。这样,就使阴阳概念上升为哲学范畴成为可能。管仲将阴阳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来使用,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实现的。第三十五页,共191页。●无神论思潮(sīcháo)的兴起西周末到春秋(chūnqiū)无神论思潮兴起的主要表现,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上帝的诅咒。《诗经》保存了这个时期被奴役者“不畏于天”、诅咒上帝的丰富材料。他们愤怒地谴责:“昊天不惠,降此大戾(罪恶),”“浩浩晏天!不骏(扩大)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sìɡuó)(四方)”!“上帝板板(反复无常),下民卒瘅(遭殃)。”第三十六页,共191页。二是强调人事的重要性。季梁认为(rènwéi):“民,神之主也”,“今民各有心,而鬼魂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史嚣则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主张要“依人而行”。至于人间的吉凶祸福也同天命无关,认为(rènwéi)“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吉凶由人”,“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祸行)妖不作。”子产还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第三十七页,共191页。三是对天命论的初步否定。伯阳父:“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周朝“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并非“天命所终”。史墨认为,“物生有两”,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这样才会派生更多的事物,“有三,有五,有陪贰”处于不断(bùduàn)变化之中,因此“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第三十八页,共191页。第三(dìsān)讲中国哲学发展概况(主要阶段)中国哲学以华夏民族的认识史为起点,源远流长,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大约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形成(xíngchéng)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开始了中国哲学漫长的发展历史。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中国哲学史,在学术传统上经历了先秦诸子学、秦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要发展阶段。第三十九页,共191页。●先秦(XiānQín)诸子学★先秦(XiānQín)诸子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所谓先秦,当然主要是指春秋战国而言。先秦哲学是指从中国哲学的萌芽阶段直至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国家(guójiā)建立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的哲学思维。它大致以春秋时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从狭义上说,先秦哲学也特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第四十页,共191页。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即道家)六家。西汉末刘歆于《七略》中在六家之外,又加上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共十家。十家中小说家被目为“小道”,属于街谈巷语之类,不受重视,所以班固(bāngù)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百家争鸣(bǎijiāzhēngmíng)”的出现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的。第四十一页,共191页。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shèhu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由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哲学课题。诸如:礼治与法治,王道与霸道,古与今,天与人,名与实,以及人性的本质,道德的善恶,世界的起源等问题。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的知识分子,对这些(zhèxiē)问题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提出了具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的学术观点和哲学体系,从而划分为不同的学派。由此而造成了百家争鸣、异说蜂起的局面。第四十二页,共191页。对于这一时期,历史上或描述为“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孟子(mèngzǐ)·滕文公》下);或描述为“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庄子·天下》);或描述为“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荀子·解蔽》);或描述为“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之驰说,取合诸侯”(《汉书·艺文志》)……第四十三页,共191页。新旧社会交替的社会条件,又为“百家”的自由“争鸣”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舞台。社会还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和兼并(jiānbìng)的状态,统一的封建政权尚未建立,新的统治思想一时还建立不起来,在思想统治上造成了一个暂时的空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百家”才得以自由“争鸣”和长期“共存”,形成了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局面。第四十四页,共191页。●先秦(XiānQín)诸子哲学简介★儒家(Rúji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rényì)”,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第四十五页,共191页。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zhōulǐ)”,并认为“周礼(zhōulǐ)”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第四十六页,共191页。儒家思想的主要(zhǔyào)内容:伦理观∶“仁”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yuēshù)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zhìɡuó),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分,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第四十七页,共191页。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zhǔzhāng),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著“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zhǔzhāng)“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第四十八页,共191页。孟子以“性善(xìnɡshàn)说”论述“仁”,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分,社会便能安定。第四十九页,共191页。★道家(Dàoji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zhuāngzi)。作品:《道德经》、《庄子(zhuāngzi)》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wúwéiérzhì)”。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第五十页,共191页。道家的主要(zhǔyào)观念∶宇宙观∶“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jīngshén),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zhìlǐ)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人生观∶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第五十一页,共191页。★墨家(Mòjiā):代表(dàibiǎo)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zhǔzhāng)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zhǔzhāng)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zhǔzhāng),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第五十二页,共191页。尚贤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纲领。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xiǎnxué)”。以下是墨家的观念。伦理观∶提出“兼爱(jiānài)”,主张爱不应有亲疏、上下、贵贱、等级的分别。他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由於人不相爱。政治观∶主张“尚贤”、“尚同”,提倡选任贤才,消除阶级念,使天下大治(tiānxiàdàzhì),主张「非攻」,反对一切侵略战争。

第五十三页,共191页。经济观∶反对(fǎnduì)奢侈的生活,主张节俭,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宇宙观∶提出“非命”,认为命运不能主宰人的富贵(fùguì)贫贱,强调只要透过后天的努力就可以改变。为了求福避祸,他又主张“尊天”、“事鬼”。第五十四页,共191页。★法家(fǎjiā):代表人物(rénwù):商鞅、韩非。作品:《商君书》、《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zhòngyào)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第五十五页,共191页。法家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zhàngshì)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fǎlǜ)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fǎlǜ)体制,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第五十六页,共191页。法家重视法律,反对儒家的“礼”,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guānzhí)。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件的所有权。“兴功惧暴”,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提出「不法(bùfǎ)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集法家大乘,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第五十七页,共191页。★名家(Míngjiā):代表(dàibiǎo)人物:惠施、公孙龙。作品:《公孙龙子》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名家是以提倡循名责实为学说的流派,提倡“正名实”,正是“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战国期间,局势动荡、混乱。很多礼法名存实亡(míngcúnshíwáng)。名家由此崛起,强调事物应该“名乎其实”,藉以令天下一切事情走上正确的轨道。第五十八页,共191页。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yuánlǐ)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名家的没落,除了因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也因为弟子们并无能出前人的创新主张。第五十九页,共191页。★阴阳家:代表(dàibiǎo)人物:邹衍阴阳(yīnyánɡ)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yīnyánɡ)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阴阳(yīnyánɡ)学说认为阴阳(yīnyánɡ)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第六十页,共191页。阴阳家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的“九州划分(huàfēn)”进而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为赤显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大九州”之一。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又称“五德转移“。“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tiāndào)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其目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论证。在政治伦理上,阴阳家认为“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第六十一页,共191页。★纵横家:代表人物(rénwù):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zhǔyào)言论传于《战国策》。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纵”指“合纵”,“横”指“连横”。“纵”与“横”的来历,据说(jùshuō)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战国时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所谓“纵横家”,指鼓吹“合纵”或“连横”外交策略的人物。所谓“合纵”,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所谓“连横”,指以上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外交策略。第六十二页,共191页。★杂家(zájiā):代表(dàibiǎo)人物:吕不韦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démínɡ)。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杂家并不是一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吕不韦也并不自命为“杂家“的流派。自从《汉书.艺文志》第一次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之后,这个学派才正式被定名。第六十三页,共191页。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huòduōhuòshǎo)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说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第六十四页,共191页。★农家(nónɡjiā):代表(dàibiǎo)人物:许行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nóngyè)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nóngyè)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nóngyè)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nóngyè)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第六十五页,共191页。农家者,出於农稷之官。其言多重播百谷,劝农桑(nónɡsānɡ),以足衣食。农家主张与民同耕,进而论及君民并耕,此可说是一个很大的自由平等之观念,故不免引起重视“正名”的儒者之反对,认为这是弃君臣之义,徇耕稼之利,而乱上下之序。因农家书多为农圃之技,而非学理,故能免於秦始皇之《焚书令》。但其最高之理想为与民同耕,虽为一平等阶级口号,但亦不容於儒者,是故其著多亡佚。第六十六页,共191页。★小说家:代表(dàibiǎo)人物:虞初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hànshū)·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第六十七页,共191页。小说家者之起源,当盖出於稗官,即出於以说故事为生者。其意多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dàotīngtúshuō)者之所造。古时之人以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而至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dàotīngtúshuō),靡不毕纪。小说家者能代表平民社会之四方风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为世人所重,终致弗灭。第六十八页,共191页。★兵家(bīngjiā):兵家主张运用武力通过(tōngguò)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

第六十九页,共191页。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战国有孙膑、吴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qízhōng)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兵家集大成者是孙武的《孙子兵法》。中国自古以来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视的。兵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兵书产生於西周,成熟於春秋。第七十页,共191页。●两汉(LiǎngHàn)经学★儒学(rúxué)独尊的历史背景▲焚书坑儒(fénshūkēngrú)与秦朝灭亡▲黄老盛行与文景之治

对秦帝国短命王朝的反思,思想家们各陈己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说,秦始皇太残暴了,严刑峻法导致帝国迅速灭亡。第七十一页,共191页。思想家贾谊(公元前200~前l68)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liùhé),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但他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所以,秦始皇之心,竟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不成问题了。(《新书·过秦》上)

第七十二页,共191页。思想家陆贾(约公元前240~前l70)指出,秦始皇设有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乍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但结果又如何呢?法越多,奸越炽,秦始皇并不是不想统治长久,其所以不能保持(bǎochí)长久,是因为“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新语·无为》)。第七十三页,共191页。汉初是“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城市人口已锐减,“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史记·高祖年表序》)。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状况近乎崩溃,国库空虚,“民亡盖臧(藏),白天(báitiān)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在这样民不聊生的严重(yánzhòng)形势之下,儒家巩固天下的学说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办法只能是“与民休息”,无为而治,也就是道家黄老之学。第七十四页,共191页。在汉初的黄老(huánɡlǎo)学者中,真正起过大作用的是萧何、曹参,陆贾的黄老(huánɡlǎo)倾向也起过作用。萧何(?~公元前l93年)强调的是“春夏秋冬,天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故自天子王侯有土之君,下及兆民,能法天地,顺四时(sìshí),以治国家。身亡祸殃,年寿永究,是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汉书·魏相传》)。他的基本政策被曹参所继承。第七十五页,共191页。其一是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其二是无为而治(wúwéiérzhì)的思想。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tiānxiàdàzhì)”,“无为者,乃有为者也”(《新语.无为》)。陆贾作为(zuòwéi)汉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之一,其思想中虽有儒家的内容、法家的内容,但其核心和主体却是黄老之学。他的黄老思想集中在两方面。第七十六页,共191页。无为而治的具体政策“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善,不领于天子之经费’’(《汉书·食货志》)。这种政策长期(chángqī)实行的结果,到文、景之世,终于出现“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史记律书》)的大好局面。实行黄老无为而治,导致文、景之治的社会盛况。第七十七页,共191页。▲巩固统一(tǒngyī)和独尊儒汉王朝经过了“文景之治”的“休息”生养政策,经济上有了较多的积累,政治上则由于中央政府的“无为”,为封建诸侯的地方政府提供(tígōng)了可乘之机,政治上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对中央政府形成了一种威胁。另一方面,儒家经过几十年的力量积蓄,其“守成”的功能逐渐被汉代统治者所认识,使之有可能取代“无为而治”而成为统治思想。

第七十八页,共191页。武帝即位后,亲策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一局面的措施。这才真正从决策上为儒家思想的活跃创造(chuàngzào)了有利条件,并使之有机会代替黄老思想而成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第七十九页,共191页。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皆本于孔门儒学立言,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证了神权和君权的关系,提倡用贤人执政,以礼乐教化,立学校养士,行德政,省刑罚,罢黜百家,一统于儒学。“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hànshū)。董仲舒传》)。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丞相卫绾的赞同,经他建议,武帝决定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汉书(hànshū).武帝纪》)的贤良。非儒学的诸子百家一概被罢斥,儒学从此取得了独尊的地位。第八十页,共191页。★两汉经学(jīngxué)简介儒家的重要著作称“经”,始于战国(Zhànguó)时期《庄子·天运》,其中提到孔子向老子问礼时所说的一段话:“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自以为久矣”。儒家“六经”之说在战国(Zhànguó)时已经形成。第八十一页,共191页。《诗》后来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则认为《诗》是圣人、贤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因此要重视诗教,要把它作为道德教育(dàodéjiàoyù)的教科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正是由于《诗》表达了圣贤的思想感情,所以用包含有圣贤思想的诗对人进行教化,就会起到使人对父孝、对君忠的实际效果。也就因为此,而使《诗》成为儒家“六经”之首。第八十二页,共191页。《书》,又称《书经》,汉代以其古远而称《尚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料汇编,其中最早的起于上古唐尧的《尧典》,最晚的止于春秋初秦穆公伐郑的《秦誓》,共100篇。相传(xiāngchuán)该书为孔子删定,儒家把它作为基本经典,用以宣扬尧、舜二帝及夏、商、周三代和孔子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统”。《礼》又称《仪礼》,汉称《士礼》,因与《礼记》相区别,称为《礼经》。该书主要记载古代礼仪规定,涉及贵族的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具体仪节,不讲礼的意义和作用。相传(xiāngchuán)该书也为孔子所编定,所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第八十三页,共191页。《乐》之作为儒家经典,是《庄子·天运》中明确说到的,但今已不传。其原因(yuányīn),有人认为是秦火之焚,《乐》亡佚,也有人说《乐》本无经,“乐”之源在《诗》之中,“乐”之用在《礼》之中。汉代“五经”博士只置《诗》、《书》、《礼》、《易》、《春秋》,无《乐经》博士。第八十四页,共191页。《易》又称《易经》、《周易》。其中“经”的部分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是周初的卜筮之书。“传”的部分,是后人对“经”文的解释和阐发,大体是春秋至战国中后期孔子和其后学的作品。《易》的“经”和“传”都是儒家重要经典,该书“寓于卜筮”,“推天道以明人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儒家和整个中国哲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太极”、“阴阳”、“道器(dàoqì)”等等,都出自该书。第八十五页,共191页。《春秋》是鲁国史书(shǐshū),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shǐshū)。所记之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相传孔子作成或经孔子笔削褒贬而成此书,其宗旨“辩是非,故长于治人”,“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是“道义”的“王道之大者”,因此,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第八十六页,共191页。有了儒家经典,就有了经学。汉代经学可以分为两大派: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始于西汉。汉初学者治经,所据经典多无先秦旧本,而是由经师口头传授得以流传,并用(bìnɡyònɡ)汉代流行的隶书著于竹帛而成的,这种隶书相对于用古籀文字写成的古文来说,是新的一种文字,故用这种文字写成的经典称为“今文经学”。但今、古文经学的区别不仅在于文字,更在于对经文的字句、篇章、解释也有不同,甚至对古代制度、人物评价也有很大出入。今文经学重视的是对经典中义理的发挥,着重发挥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为封建大一统作论证。第八十七页,共191页。用篆文(战国时文字及秦小篆)写的经书叫做古文经。传授古文经的学说叫做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不同风格的古文经学,始于西汉末,以训解古文经典为特征,偏重于名物训诂,对古代典章制度和人物的训解以考证为主,重视儒家经典中所记事实,在文字学和考古学方面贡献较大,但往往流于烦琐。经学在汉代占统治地位(dìwèi)并在思想界起作用的,是今文经学。今文经学以天人感应、卦气论和神道设教论为主要内容,形成严密的神学哲学体系,成为官方统治思想。董仲舒是西汉今文经学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第八十八页,共191页。●魏晋玄学(xuánxué)★魏晋玄学(xuánxué)简介玄学(xuánxué)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xuánxué)”。

第八十九页,共191页。玄学一词应出自《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虚无玄远、高深莫测。王弼注《老子》时,曾提出“玄者,物之极也。”乃是探索万物根源、本体等层次的观念。玄学家特别推崇《老子》、《庄子》和《周易》,他们把这三本书合称为“三玄”。魏晋玄学的代表(dàibiǎo)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裴頠、郭象等。第九十页,共191页。玄学的主题是关于“有”和“无”的问题。有和无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不弄清楚,它们的辩论(biànlùn)就好象玩弄名词,其实它们所讨论的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的问题,这是一个古今中外哲学家们所共同讨论的问题,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玄学中是有派别的,玄学家们对于有无的了解有所不同,因此就分为(fēnwéi)三派,都是围绕有无问题立论的。一派是王弼、何晏的“贵无论”,一派是裴顾的“崇有论”,一派是郭象的“无无论”。第九十一页,共191页。魏晋哲学围绕“有”、“无”所展开的争论,摆脱了一些具体事物的局限,进入了在抽象思维方面前进了一步,提出了有无(yǒuwú)、本末、一多、动静、体用、言意等等一系列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范畴。这标志着人类思想的深化,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意义的。魏晋玄学是中华民族抽象思维的空前的发展。第九十二页,共191页。★魏晋玄学(xuánxué)兴起的历史背景首先,魏晋玄学兴起与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统治及其衰败密切相关。其次,魏晋玄学兴起和汉魏之际政治思想领域中出现的“名教”危机(wēijī)直接有关。再次,魏晋玄学的兴起和士大夫阶层中清谈风气的盛行以及自然科学发展对理论思维的促进也密切有关。

第九十三页,共191页。●隋唐佛学(fóxué)★隋唐佛学(fóxué)兴起的历史背景佛陀、佛驮、浮陀、浮屠、浮图(fútú),这些中国字,都是从印度古文字——梵文中音译过来的同一个名词,只是写成不同的中国字而已,后来,它被统一简称为“佛”。

“佛”意为“觉者”、“知觉”、“觉”。“觉”有三义,谓自觉、觉地(让众生觉悟)、觉行圆满。第九十四页,共191页。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谛是神圣的真理,因称“四圣谛”。它揭示了世俗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对于社会人生及自然环境作出了价值判断(苦谛);分析了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在于“业”与惑(集谛);肯定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灭谛);给出了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檠”(即“圆寂”——熄灭生死轮回(lúnhuí)而后获得的—种精神境界)的理论和修习方法。第九十五页,共191页。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指胎儿由心身混沌状态发育到有认识器官的分工的将生阶段)、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由此而构成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释迦牟尼(móuní)通过修习悟出:修习的最终目标,在于摆脱十二因缘的束缚,跳出三世轮回的范围,才能达到“涅檠”。从此,他达到觉悟,创立了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族的圣人,音译成中文的“释迦牟尼(móuní)”四字。“牟尼(móuní)”二字有仁、儒、忍等意,也写作“文”,因此释迦牟尼(móuní)也写作“释迦文”。第九十六页,共191页。佛教学说是一种以追求精神解脱为宗旨的宗教体系和人生哲学。佛学从论证人生皆苦、世界皆幻出发(chūfā),以超脱现实人生为标的。中国古代思想,也有讲精神解脱的学说理论,如庄子讲“游世”,道教讲“隐逸”,但这种超脱都是此岸性的,而佛学则以彼岸世界为理想,所以它所宣扬的精神超脱更绝对,更彻底,也就更富于吸引力。加之佛学体系宏大精深而富于思辨性,这些特点可补中国传统思想的不足,所以它的传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第九十七页,共191页。魏晋玄学的“贵无”、“贱有”,很容易使人懒散颓废,不尽职守,放纵享乐,放弃现行的规章制度,破坏封建秩序,这对封建统治当然是很不利的。同时它的那套虚无玄远之理,莫测高深(mòcègāoshēn)之言,也只能在士大夫中流行,很难在社会中普及。相反,佛教却因社会的黑暗混乱,人生的离乱痛苦,广大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而蔓延滋长起来,为统治者提供了一套很方便、很有效的精神工具,因此,魏晋玄学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就逐渐衰落下去,被佛教哲学所代替。第九十八页,共191页。★隋唐佛学(fóxué)简介根据冯友兰的说法,中国佛教(Fójiào)和佛学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格义,第二个阶段称为教门,第三个阶段称为宗门。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全盛时期。这有三个标志:一是寺院林立(línlì);二是僧尼众多;三是中国化的宗派涌现。第九十九页,共191页。隋唐佛教(Fójiào)中有较大影响的有八大宗派:1、三论宗,渊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宗(又称大乘空宗),创始人为隋唐间的吉藏。以龙树所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所著的《百论》为主要经典,故名“三论宗”。又因为它主张“诸法性空”,故也称“法性宗”。三论宗以二谛、八不中道为教义,曾一度流行于关中及江南地区,至唐以后(yǐhòu),逐渐衰微。第一百页,共191页。2、天台宗,创立于隋代的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宗派。由于它形成于浙江天台山,故得名。天台宗的教义主要(zhǔyào)依据《法华经》,因而也称法华宗。按佛教的说法,其理论也来源于大乘空宗一系。天台宗的真正创始人是四祖智顗,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宗的教义以“止观并重”、“定慧双修”为最高要求,这也是智顗完成南北佛教统一任务的具体表现。第一百零一页,共191页。3、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慈恩宗,是唐初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因为这个宗派集中分析了世界上各种物质和精神的现象,分析到最后,认为一切现象都是“识”所变现出来的。就它的前一特点说,叫做法相宗;就后一点说,叫做唯识宗。这一宗派为玄奘和他弟子窥基所创立,他们常住长安(今陕西西安)慈恩寺,所以又叫做慈恩宗。由于法相宗许多(xǔduō)说法不合中国社会人情,且论证繁琐,经院气较足,故在社会上不太流行,在唐代流传了几十年就遭到冷落,逐渐湮灭不闻了。第一百零二页,共191页。4、华严宗,华严宗以阐扬《华严经》而得名,又因武则天赐号其实际创始人法藏为“贤首”,后人称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又称为“贤首宗”。另因该宗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也称为“法界宗”。“法界缘起”论是法藏思想的核心,也是华严宗的思想基础,它主要是以“理”与“事”之间的关系为中心加以阐述的。华严宗认为,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由浅入深或由不同(bùtónɡ)的角度而有四种不同(bùtónɡ),可分为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华严宗把佛教理论体系和表述方式都进一步中国化,代表了中国佛教哲学思维的最高水平,许多思想对后来宋明理学有重要影响。第一百零三页,共191页。5、净土宗,也称“莲宗”。净土宗推东晋慧远为初祖,实际(shíjì)创宗者为唐代善导。此宗宣称,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神通力量,反复诵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就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由于此宗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和繁琐复杂的论证方法,教义、仪式都十分简单易行,所以在社会上,特别是一般民众中流传甚广。第一百零四页,共191页。6、律宗,其创始人主要是唐代僧人道宣。此宗以研习及传授戒律为主,主要依据《四分律》而加以大乘教义的解释。因道宣常年住终南山,故又称“南山律宗”。此宗注重佛教信徒(xìntú)在意识、言行以及衣食坐卧等各方面履行种种规定,制定了中国佛教的受戒仪制等。第一百零五页,共191页。7、密宗,也称“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刚乘”等。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中的密教。唐开始传入中国,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的传授,为真实言教,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给别人。在唐代曾经(céngjīng)得到王公贵族的爱好,后来衰落了下去。公元8-11世纪间,印度密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与原来的本教结合,形成了西藏密教的传统,称“藏密”。第一百零六页,共191页。8、禅宗,在印度佛教中没有叫做禅宗的教派,禅宗纯粹是中国佛教的产物,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禅定”,指的是通过静坐,使思想高度集中,以获得不苦不忧,不喜不乐,无所追求的境界。“禅”是从印度的“禅那”这个词音译过来的,是“禅那”的简称,意译是“思维修”或“静虑”,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如佛教中所说的“参禅打坐”(凝神静坐)之类,其实(qíshí)禅宗是反对“参禅打坐”的。不过它更反对从文字上学习佛教和佛学,可以说是注重“思维修”。禅宗的名字大概就是这样来的。第一百零七页,共191页。禅宗以心外无佛为宗旨,以自悟自修为教门,以直接简易为方法。由于禅宗教义(jiàoyì)简易,没有繁琐的理论说教,更容易为中国普通老百姓接受。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它强调个体精神内在的自觉转变,注重宗教的实践化和民众化,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文化以及文学艺术都有很深的影响。第一百零八页,共191页。★韩愈(hányù)的道统说隋唐时期儒家的学术思想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水平,无法与佛教(Fójiào)愈益完善和周密的思想体系相抗衡。为此儒家学术需要提高水平,完善体系。而要完成此重任,首先就要对儒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反思和省察,韩愈的道统说,就是为此而提出来的。韩愈则为与佛教的法统(fǎtǒng)相抗衡,明确地建立起“道统论”。这个道统,就是:“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原道》)。这个道统建立的目的,就是“明先王之道以道(导)之”(《原道》)。第一百零九页,共191页。李翱在《复性书》中说:“道”,“昔者圣人以之传于颜子,颜子得之,拳拳不失,不远而复,其心三月不违仁”。子路、曾子也都有正性命之言。“子思,仲尼之孙,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传于孟轲”,“轲之门人,达者公孙丑、万章之徒,盖传之矣”。而传到李翱,则是“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于书,以开诚明之源,而缺绝废弃(fèiqì)不扬之道,几可以传于时”。第一百一十页,共191页。南宋朱熹将韩愈(hányù)的儒家仁义之道代相传授的思想,正式定名为“道统”,并将二程接续到这个传授系统中。朱熹认为,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而二程“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中庸章句集注》)。到明代理学家薛碹,最后选定的道统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韩愈(hányù)、周敦颐、二程、杨时、朱熹。(《薛文清公读》)第一百一十一页,共191页。●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简介(jiǎnjiè)宋明理学指宋明(包括(bāokuò)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

第一百一十二页,共191页。理学(lǐxué)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lǐxué)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lǐxué)”指称其思想体系。(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狭义理学(lǐxué)则专指程朱学派。第一百一十三页,共191页。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南宋(nánsònɡ):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zuòfǎ),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第一百一十四页,共191页。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yīzhǒnɡ)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后产生的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新的文化形态。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以下(yǐxià)三个主要的特点。▲思辨化的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héxīn)的儒学▲融合佛老的儒学第一百一十五页,共191页。其一是借鉴吸收佛道二教的宇宙观和本体论,建构儒家的哲学理论基础;其二是借鉴佛老(fólǎo)传法的法统,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家的“道统”;其三则是把佛老(fólǎo)的禁欲主义说教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论主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jiēduàn),它带有明显的融合佛老的特点。宋明理学的融合佛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百一十六页,共191页。★宋明理学兴起(xīngqǐ)的历史背景首先,理学是后期封建社会大地主阶级(dìzhǔjiējí)的意识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