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自主招考聘用强化练习卷I【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1页
2022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自主招考聘用强化练习卷I【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2页
2022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自主招考聘用强化练习卷I【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3页
2022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自主招考聘用强化练习卷I【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4页
2022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自主招考聘用强化练习卷I【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自主招考聘用强化练习卷【3套】带答案详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65题)1.智慧城市是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精细化、动态化管理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概念已提出10年,但是当前大多数智慧城市都还停留在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无法向信息的整合利用阶段迈进。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大量“数据孤岛”的存在。虽然各个企业、单位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使得各系统间的数据难以共享,信息很难处理应用。这段文字主要讲了:

A、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

B、智慧城市发展缓慢的原因

C、各企业、单位应积极打破“数据孤岛”

D、如何破除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据孤岛”问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首句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定义,第二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提出问题,即大多数智慧城市都还停留在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无法向信息的整合利用阶段迈进。第三句分析其根源在于大量“数据孤岛”的存在。尾句通过“各个企业、单位”的情况对问题根源数据孤岛做出解释。故文段重在说明智慧城市停留在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无法向信息的整合利用阶段迈进的原因,对比选项,选择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未提及“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相关内容,无中生有,所以A错。

C选项:偏离主体“智慧城市”,且“各企业、单位”出现在尾句,只是对前文的问题根源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非重点,所以C错。

D选项:文段未涉及“破除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据孤岛’问题”的做法,无中生有,且文段重在表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非重点,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2.保险是有限保险,不是无限保险,是有条件保险,不是无条件保险。保险不是万能的。没有哪一家保险公司号称自己是无限责任公司。但一些年来,在保险的宣传、广告等方面造成了很多误解。保险似乎成了无限保险,无条件保险。现在必须要以正视听,要把这个概念,把这种理念原原本本地告知社会,告知全体职工。在宣传上,在用词上一定要摆正承诺与兑现的关系,中国有句成语叫“一诺千金”,承诺了就必须兑现,否则就不要忽悠。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保险宣传不能为了招揽生意而忽悠公众

B、保险是有限保险,有条件保险

C、保险不是万能的

D、保险公司应该做到“一诺千金”,及时兑现承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首先说明保险是有限保险不是万能的;接下来通过“但”进行转折,提出问题,即一些年来,在保险的宣传、广告等方面造成了很多误解,保险似乎成了无限保险,无条件保险;最后强调现在必须要以正视听,在宣传上要诚信,不能忽悠公众。所以文段重点指出保险在宣传上不能虚假,所以选择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保险是有限保险,有条件保险”是对文段开头部分的表述,不是文段重点,所以B错。

C选项:“保险不是万能的”是对文段开头部分的表述,所以C错。

D选项:没有点明重点,即“保险的宣传问题”,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3.下列不属于哺乳类的动物是:

A、蜂鸟

B、鲸

C、蝙蝠

D、海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生活常识。

蜂鸟是雨燕目蜂鸟科动物的统称。鸟类与哺乳类是同一级别的,所以蜂鸟不属于哺乳类。

故本题选A。

4.真正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能够局限的,一定可以超越他所在的那个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生存环境,超越时空,焕发出_______的永恒的价值。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久弥新

B、日新月异

C、亘古不变

D、与日俱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空为前后解释关系。

前文已经说了“他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一定可以……超越时空”,所以本空“焕发出_______的永恒的价值”要填一个体现“打破时空限制”的词语。

B选项“日新月异”形容事物发展变化快,D选项“与日俱增”形容增长快,二者与“时空”无关,排除B、D。

“焕发出_______的永恒的价值”带有积极色彩。

A选项“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体现了“打破时空限制”,带有积极色彩,恰当。

C选项“亘古不变”指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引申为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没有积极色彩,排除C。

故本题选A。

5.如图所示,一皮球从粗糙的曲线形坡面的a点开始无初速度地向下滚动,由于摩擦力作用,皮球滚到b点后开始折返到c点,已知a、b两点的高差为h1,b、c两点的高差为h2,那么:

A、h1=h2

B、h1<h2

C、h1>h2

D、h1、h2大小关系不确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应用定理-------能量守恒定律

第二步:题干解答:

根据题干,皮球运动可分成两个过程:由A到B和由B到C,两个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皮球由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mgh1,全部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即AB段摩擦力做的功=mgh1;

同理,BC段摩擦力做的功=mgh2;

随着皮球最大高度的降低,运动过程中同位置处的皮球对轨道的压力变小,必有:AB段摩擦力做的功大于BC段摩擦力做的功,(此处也可简单理解为:因为过程一比过程二多走了AC这段路,所以过程一摩擦力所做的功比较大),所以mgh1>mgh2,即h1>h2。

故本题选C。

6.近年来,立氏化妆品的销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同时,该品牌用于广告的费用也有同样明显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立氏化妆品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其广告的促销作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立氏化妆品的广告费用,并不多于其他化妆品

B、立氏化妆品的购买者中,很少有人注意到该品牌的广告

C、注意到立氏化妆品广告的人中,很少有人购买该产品

D、近年来,化妆品的销售总量有明显增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销量明显增长,用于广告的费用也明显增长

结果:销量增长是因为广告作用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与其他化妆品广告费的比较,与自身销量增长的原因无关,排除。

B选项:此选项说明广告没有发挥其作用,所以销量增长不是因为广告的作用,切断了因果联系,可以削弱,当选。

C选项:此选项说明广告虽然吸引了顾客,但很少有人购买,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顾客没有购买不确定,不能削弱,排除。

D选项:化妆品销量增长,与该品牌销量增长的原因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B。

7.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中,中国传统儒家制度安排大多是非正式,强调行为规则的内化过程,不重视外在强制约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因此:

A、儒家制度具有现代性

B、在儒家制度的安排下,个体可以随心所欲,不受约束

C、在儒家制度的安排下,个体能以自我制度规则的理解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规则

D、在儒家制度的安排下,个体能获得最大的自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语句衔接题

第二步:分析结构

“因此”是对前文的总结,根据“中国传统儒家制度安排大多是非正式,强调行为规则的内化过程,不重视外在强制约束”,可知中国传统儒家制度强调行为规则不重视外在约束,而是强调个体行为的“内化”,说明个体可以基于自己内心对制度规则的理解,对自己的行为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所以C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C。

8.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018广州325083】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中图形都有小黑点、小圆圈、箭头等,考虑特殊元素特点。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图形均含有小黑点,优先考虑小黑点的位置。

本题规律:

③⑤⑥中小黑圆所在的封闭区域与黑色三角形所在的封闭区域相交;

①②④中小黑圆所在的封闭区域与黑色三角形所在的封闭区域没有相交。

故本题选C。

9.一般认为,男人和女人相比,忍耐能力较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男人和女人在对待加班态度上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男人比女人忍耐力差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加班只是延长了工作时间

B、加班有加班费,不管男人女人都乐意通过加班增加收入

C、男人比女人加班机会多

D、女人因为家庭负担重,更不愿意加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男人和女人在对待加班态度上没有明显差异

结果:男人比女人忍耐力差的观点不正确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无关选项,不能削弱题干,所以A错。

B选项:无关选项,不能削弱题干,所以B错。

C选项:无关选项,不能削弱题干,所以C错。

D选项:说明女性更不愿意加班,但态度还与男性没差别,说明忍耐力更强,削弱题干观点,所以选D。

故本题选D。

10.(1)传回月面图像(2)发射火箭(3)卫星进入月球轨道(4)嫦娥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5)卫星进入地球轨道

A、3-1-2-4-5

B、2-4-5-3-1

C、3-4-5-2-1

D、2-4-3-5-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卫星发射、运行过程。

只有(5)卫星进入地球轨道,才能有(3)卫星进入月球轨道,(3)必然在(5)之后,排除A、C、D选项。

故本题选B。

11.三人出门,一人带伞,一人带拐杖,一人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可从这个故事中悟出的道理是:

A、居安当思危

B、无知者无畏

C、危机等于危险加机遇

D、优势需要正确利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意图判断题,方法为总结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引申推理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通过三个人在雨中的境遇进行对比得出:有优势的人分别在其有优势的地方失利,从而说明如果有优势但没有好好利用,那么优势就发挥不出作用,甚至可能成为劣势。对比选项,选择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未体现出“居安当思危”,无中生有,所以A错。

B选项:“无知者无畏”无中生有,所以B错。

C选项:“机遇”无从体现,无中生有,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12.甲醛∶胶黏剂∶防腐液

A、木头∶纸浆∶纸张

B、乙醇∶酒精∶汽车燃料

C、芦荟∶化妆水∶饮料

D、人造纤维∶醋酯纤维∶人造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甲醛既可以制作成胶黏剂,也可以制作成防腐液,与后两个词分别构成原材料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C选项:芦荟既可以制作成化妆水,也可以制作成饮料,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A选项:木头可以制成纸浆,纸浆可以制成纸张,三者为原材料的对应关系,排除。

B选项:乙醇即酒精,二者是同一事物,为全同关系,排除。

D选项:醋酯纤维是一种人造纤维,为种属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C。

13.人生的奥妙就在于与人相处,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鸣惊人

B、脱颖而出

C、出人头地

D、出类拔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空为并列关系。

根据句式一致,可知本空为并列关系。空处与“更加睿智”对应,此处表示更加优秀之意。

“出类拔萃”指超出一般,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含有“更加优秀”的意思,恰当。

故本题选D。

词义解释: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

出人头地:比喻超出一般人,在众人之上。

14.某人拟在1-5号5个地块上种植玉米、高粱、红薯、大豆和花生5种作物,每个地块仅种植一种作物,每种作物仅种植在一个地块。已知:(1)如果3号地块种植大豆、高粱或花生,则1号地块种植玉米;(2)如果4号地块种植高粱或花生,则2号或5号地块种植红薯;(3)1号地块种植红薯。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2号地块种植高粱

B、3号地块种植花生

C、4号地块种植大豆

D、5号地块种植玉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为:

①3号大豆或高粱或花生→1号玉米

②4号高粱或花生→2号红薯或5号红薯

③1号红薯

第二步:分析选项

根据③可知:1号不是玉米,结合①可得:3号不大豆且不高粱且不花生,又3号不红薯(1号种红薯),所以3号只能是玉米,排除BD项。

根据③可知:2号不红薯且5号不红薯,结合②可得:4号不高粱且不花生,根据1号红薯和上面推出的3号玉米,所以4号只能是大豆,所以选C。

故本题选C。

15.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互联网追新潮的盲从者,他们生怕自己惯用的虚拟身份在某个网络社区被别人抢先占据。这种场面似乎与1999年前后免费电子邮箱热潮有些相似,当时的统计显示,每个互联网用户平均注册了8.6个电子邮箱。可到2005年,这些邮箱只有18%还在使用,每个互联网自然人平均使用的电子邮箱仅为1.73个。同样,只有少数社区注册者将成为存活下来的网络自然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同时在多个网络社区注册是没有必要的

B、盲目追逐新潮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C、网络社区应吸取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的教训

D、对未来网络社区规模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介绍了越来越多的人盲从互联网网络社区虚拟身份的新潮。第二句讲这种场面与1999年前后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类似,每个人都有多个邮箱。第三句讲几年后大部分注册邮箱都不再使用了。第四句提出观点,即未来网络社区的命运也会和邮箱相同。最后一句对第四句进行了解释,由于每个人精力有限,未来网络社区不会无限发展下去。故文段重在强调未来网络社区不会无限发展下去,不能盲目乐观。对比选项,D项当选。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偏离文段主体“未来网络社区”,所以A错。

B选项:偏离文段主体“未来网络社区”,所以B错。

C选项:文段通过类比电子邮箱的发展,说明未来网络社区规模不容乐观,只是对未来态势的一种相对客观的估计,并未体现出“网络社区应吸取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的教训”的意思,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16.深度报道作为传统的新闻形式,指新闻工作者以社会发展现实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分析解释的科学方法进行报道,维护公众利益,引导舆论。深度报道不管如何定义,都离不开社会性和深刻性的两大关键点。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深度报道的是:

A、某记者对雾霾天气进行系统调查,在媒体上发布了一个半小时的新闻报道

B、某电视台晚间新闻中,对某部长到某地视察进行报道

C、多家报纸和网站针对马航MH370坠机事件的家属善后工作进行跟踪报道

D、某报纸刊出了对某市的报道,解释为什么该地值得投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社会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社会发展现实问题为内容;②以分析解释的科学方法报道。

第二步:题目详解

A选项:雾霾天气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系统调查是科学的方法,符合定义,当选。

B选项:“对某部长到某地视察的报道”不是社会发展现实问题,不符合①,排除。

C选项:“坠机事件的家属善后工作”不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跟踪报道,也没有体现出分析解释的科学方法,不符合①,排除。

D选项:“解释该地为什么值得投资,该地的投资问题”不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不符合①,排除。

故本题选A。

17.教授:在长子继承权的原则下,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性婴儿总是首先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学生:那不正确。休斯敦夫人是其父惟一妻子的惟一活着的孩子,她继承了他的所有遗产。学生误解了教授的意思,他理解为:

A、男人可以是孩子的父亲

B、女儿不能算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C、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财产

D、私生子女不能继承财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矛盾点

教授说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性婴儿首先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但是学生说休斯敦夫人是其父惟一妻子的惟一活着的孩子,她继承了他的所有遗产。

第二步:分析选项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是关于“长子继承权”的讨论,学生反驳教授例子是“休斯顿夫人”,针对教授说“男性婴儿”。因此学生理解的是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财产。所以选C。

故本题选C。

18.葡萄∶酒

A、大米∶年糕

B、铁观音∶茶

C、椰子∶糖

D、大豆∶酱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葡萄可以酿酒,发酵是必需步骤。

第二步:分析选项

D选项:大豆可以酿制酱油,发酵是必需步骤,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A选项:大米可以制作年糕,但不需要发酵这一步骤,所以A错。

B选项:铁观音是一种茶,为种属关系,所以B错。

C选项:椰子可以制糖,但不需要发酵这一步骤,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19.聆听∶音乐

A、注视∶眼睛

B、呼吸∶清风

C、抚摸∶质地

D、观赏∶风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语法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聆听音乐,构成动宾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D选项:观赏风景,构成动宾关系,当选。

A选项:眼睛可以用来注视,为功能对应关系,排除。

B选项:呼吸和清风之间无关系,排除。

C选项:通过抚摸可以感受材料的质地,为对应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D。

20.土豆放置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发芽,土豆发芽后会产生一种毒素叫做龙葵碱,龙葵碱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会产生________效果,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中毒的主要症状为胃痛加剧,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急促,伴随全身虚弱________,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蚀

无力

B、销蚀

衰微

C、侵蚀

乏力

D、腐蚀

衰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为解释关系+语义轻重。

根据横逗可知,本空为解释关系。关键信息为“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说明空处表示身体中毒之后的症状,且比“死亡”语义程度稍轻。

D选项“衰竭”指衰弱至极;由于疾病严重而生理机能极度衰弱,符合文意,保留。

A选项“无力”、C选项“乏力”指没劲,无力,语义程度过轻,不是中毒之后的症状,不合文意,排除。

B选项“衰微”指(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十分微弱,与“全身”搭配不当,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

D选项“腐蚀”指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能体现出龙葵碱对胃肠道黏膜产生的伤害,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21.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本质是抒情,抒情即表现生命的律动。书法与音乐作为艺域姊妹是现成的参照,如果说音乐是通过时间表现音质的空间,书法则通过黑白分割的空间记录一个创造者生命的时间。音乐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书法有用笔、结字、章法、墨法。在欣赏音乐与书法的过程中,可以领略印证其艺术维度的各种韵律味道。对上面语段表达的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A、音乐与书法都是寄托喜怒哀乐的载体,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B、书法与音乐都是艺术

C、相比之下音乐更重抒情,书法更重章法

D、在抽象的时空中比较,音乐和书法是完全不同的艺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话提出书法是艺术,第二句话、第三句话指出书法和音乐是艺术参照并指出二者通过不同形式展现艺术,最后进行总结“在欣赏音乐与书法的过程中,可以领略印证其艺术维度的各种韵律味道”。故文段为分——总结构,论述的重点“音乐和书法通过不同表现形式展现各种韵律味道”,所以选择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书法与音乐都是艺术”并非论述重点,所以B错。

C选项:“音乐更重抒情,书法更重章法”文中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所以C错。

D选项:“完全不同”表述错误,音乐和书法都是艺术皆可抒情,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22.世界上有部分国家横跨两大洲,下列城市所在国家没有横跨两大洲的是:

A、开罗

B、莫斯科

C、多伦多

D、伊斯坦布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自然环境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多伦多,位于加拿大安大略湖的西北沿岸,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安大略省的省会,也是加拿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而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境内,不处在横跨两大洲之间。C选项“多伦多”所在国家没有横跨两大洲,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开罗是埃及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非洲及阿拉伯世界最大城市。埃及疆域横跨亚、非两洲。不符合题意,排除。

B选项:莫斯科是俄罗斯首都,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

D选项:伊斯坦布尔,它是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位于土耳其西北边陲。土耳其横跨欧亚两大洲。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23.研究基层政府治理体系,有利于从操作层面反观整个政府治理体系,用“________”的方式自下而上逐级剖析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的逻辑,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方法________政府治理体系的全貌。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抽丝剥茧

呈现

B、管中窥豹

探求

C、按图索骥

推知

D、顺藤摸瓜

还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解释关系。

根据“自下而上逐级剖析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的逻辑”可知,空处所采取的方式应体现出“自下而上逐级剖析”的意思。

A选项“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形容对事物分析细致且层次分明;文段没有体现出分析细致之意,且也不能体现出“自下而上”的方向,排除。

B选项“管中窥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不符合题意,排除。

C选项“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去寻找好马。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知变通。后也比喻依照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无法体现“自下而上逐级剖析”的方向,排除。

D选项“顺藤摸瓜”意思是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空所在位置出现引号,可以直接取其字面意思,形象表达,“藤”对应“下”,指“基层”,“瓜”对应“上”,指“政府治理体系”,所以可以体现出“自下而上逐级剖析”,保留。

第二空代入验证。

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方法“还原”政府治理体系的全貌,搭配、意思均合适。

故本题选D。

24.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动机冲突。下列属于双趋冲突的是:

A、后有追兵,前遇大河

B、是否将病情告诉身患癌症的病人

C、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D、樱桃好吃树难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心理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②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

第二步:题目详解

C选项:鱼与熊掌,说明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不可兼得,说明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追兵和大河,都是威胁,而不是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标,不符合①,排除。

B选项:将病情告诉病人,或不告诉病人,都不是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标,不符合①,排除。

D选项:树难栽,不是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标,不符合①,排除。

故本题选C。

25.修一条公路,假设每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相同,计划180名工人1年完成,工作4个月后,因特殊情况,要求提前2个月完成任务,则需要增加工人多少名:

A、50

B、65

C、70

D、6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工程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设每名工人每月的工作量是1,则总工作量为180×12,工作四个月后还剩下180×8的工作量;

由于要提前2个月,所以要在6个月完成,故需要增加180×8÷6-180=60人。

故本题选D。

26.某次比赛报名参赛者有213人,但实际参赛人数不足200。主办方安排车辆时,每5人坐一辆车,最后多2人;安排就餐时,每8人坐一桌,最后多7人;分组比赛时,每7人一组,最后多6人。问未参赛人数占报名人数的比重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低于20%

B、20%~25%之间

C、25%~30%之间

D、高于3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余数,概率问题

第二步:分析作答

方法一:

设参赛人数为m人,

每8人坐一桌,最后多7人时;每7人一组,最后多6人;

根据同余定理(差同减差),m=56n-1<200,解得n=1,2,3;

仅当n=3是,m=56×3-1=167人,满足“每5人坐一辆车,最后多2人”;

则未参赛人数占比=(213-167)÷213=46÷213≈22%。

方法二:

参赛人数不足200人,要满足每8人坐一桌,最后多7人,依次为199,191,183,175,167,159……

199÷7=28……3,不满足每7人一组,最后多6人;

191÷7=27……2,不满足每7人一组,最后多6人;

183÷7=26……1,不满足每7人一组,最后多6人;

175÷7=25,不满足每7人一组,最后多6人;

167÷7=23……6,满足每7人一组,最后多6人;167÷5=33……2,亦满足每5人坐一辆车,最后多2人;

所以参赛人数为167,未参赛人数占比=(213-167)÷213=46÷213≈22%。

故本题选B。

27.这个时代有两个看似彼此矛盾的趋向:一方面,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获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人们能对各种传言作出更清醒的理性判断;但另一方面,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技术进步也使谣言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往往来不及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假。虽然人们总是假定,只要不断提升人类的理性水平,并使信息透明化,就能消弭谣言产生的土壤,但迄今为止这一直只是个理想。没有哪个社会的人所传播的信息是完全正确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尽快获知自己所关心的真相,常常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着谣言。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理性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能阻止谣言的产生

B、谣言的传播往往反映了人们迫切想了解真相的需要

C、人们的理性判断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是彼此矛盾的趋向

D、信息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是谣言产生的主要根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尽快获知自己所关心的真相,常常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着谣言”可知,B项正确,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所以A错。

C选项:概念偷换,应该是理性判断与人们分不清真假似乎是矛盾的,C项表述有误,所以C错。

D选项:文中只提到信息技术进步会使谣言传播的速度加快,并未提及信息技术进步是谣言产生的主要根源,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28.学历的高低决定着网民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决定着表达自身意见和意志的理性程度。_______________,也就是:网民学历越低,其信息判断力就越弱,表达自身意见和意志的理性程度就越弱。根据文意,下列哪句话填入划线处最合适:

A、一般情况下,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B、网络如同放大器,可以放大个体的非理性

C、青少年网民容易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历

D、从历史变化看,中国网民学历结构呈下降趋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语句填空题。

由空缺处后面的“也就是”一词可知,最后一句话与空缺处句子表意相同。而最后一句话意为网民学历与信息判断能力呈正向相关。A项契合此意,故本题选A。

故本题选A。

29.企业今年从全国6所知名大学招聘了500名应届生,从其中任意2所大学招聘的应届生数量均不相同。其中从A大学招聘的应届生数量最少且正好为B大学的一半。从B大学招聘的应届生数量为6所大学中最多的。则该企业今年从A大学至少招聘了多少名应届生?

A、48

B、47

C、46

D、4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极值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求企业今年从A大学至少招聘了多少名应届生,则其他学校人数应尽可能多。

设A大学招生x人,则B大学招生2x人,招生人数排第二至第五的招生人数分别为2x-1、2x-2、2x-3、2x-4。

则2x+2x-1+2x-2+2x-3+2x-4+x=500;

解得x≈46.4;

因为x至少为46.4,不能比46.4再少了,且x为整数,所以x最少取47;

故从A大学至少招聘47人。

故本题选B。

30.危机公关是指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危机公关的是:

A、某智能手机制造商在行业竞争中失去领先地位,利润大幅下滑,公司高层决定转向新的领域

B、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汽油生产成本提高,公司领导召开会议研究对策

C、某智能手机制造商生产的一款手机由于电池缺陷被曝光后,该智能手机生产商通过媒体向公众道歉,并主动将问题手机召回

D、台风将某公司的户外广告牌吹倒了,公司派人前去修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管理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企业管理不善;②企业有危机;③企业针对危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的自救行动。

第二步:题目详解

C选项:电池缺陷被曝光给企业和品牌带来危机,属于“企业经营不善”、“企业有危机”;通过媒体向公众道歉,并主动将问题手机召回是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的自救行动,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智能手机制造商在行业竞争中失去领先地位,利润大幅下滑,说明该企业有危机;但是公司高层决定转向新的领域,这是改变公司的发展方向,不是应对该危机应采取的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的自救行动,不符合②,排除。

B选项: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汽油生产成本提高,不是企业危机;且公司领导召开会议研究对策,无法说明公司采取了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的自救行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D选项:台风将某公司的户外广告牌吹倒,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危机,不符合①,排除。

故本题选C。

31.读书∶治学

A、收获∶耕种

B、继承∶传播

C、归纳∶总结

D、战争∶战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组成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治学指研究学问,读书是治学的一部分,为组成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C选项:总结指概括出来的结论,归纳是总结的一部分,为组成关系,当选。

A选项:耕种是为了收获,为目的对应关系,排除。

B选项:继承是为了传播,为目的对应关系,排除。

D选项:战争由若干战役组成,为组成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相反,排除。

故本题选C。

32.在流感流行的季节,有医学专家建议每天早餐必须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可以选择不喝粥。老黄每天早上都吃鸡蛋、喝牛奶,但还是患了流感。因此,老黄认为该专家的建议是错误的。以下最能指出老黄论断缺陷的是:

A、默认了吃鸡蛋、喝牛奶比喝粥更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B、忽视了喝粥其实比吃鸡蛋、喝牛奶更能帮助抵抗流感病毒

C、假设了将鸡蛋和牛奶作为早餐能使人体完全抵御流感病毒

D、假设了老黄早上吃鸡蛋、喝牛奶,没有喝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专家建议每天早餐必须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可以选择不喝粥。老黄每天早上都吃鸡蛋、喝牛奶,但还是患了流感

结果:老黄认为该专家的建议是错误的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选项说的是“吃鸡蛋、喝牛奶比喝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题干说的是“吃鸡蛋、喝牛奶患了流感”,论题不一致,所以A错。

B选项:喝粥其实比吃鸡蛋、喝牛奶更能帮助抵抗流感病毒,但无法说明吃鸡蛋、喝牛奶能不能抵抗流感病毒,所以B错。

C选项:老黄认为该专家的建议是错误的,正是因为假设了将鸡蛋和牛奶作为早餐能使人体完全抵御流感病毒,属于论证的缺陷,所以选C。

D选项:“老黄没有喝粥”与“吃鸡蛋、喝牛奶患了流感”无关,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33.中共福建省委提出要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个先行区”,“两个先行区”指的是:

A、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对外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B、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C、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D、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对外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时政常识。

福建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两个先行区”,分别是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故本题选B。

34.说到海洋酸化的影响,每年渔业价值约2.2亿美元的珍宝蟹,可能会受到自身食物源减少的冲击,未来50年将面临强烈的低迷。但翼足类、桡足类、易受酸化伤害的带贝壳的微小海洋生物,可能会经历轻微的下降,因为它们十分丰富,足以抵消大部分影响。同时,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较少受海洋酸化的影响。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

A、珍宝蟹的市场前景黯淡

B、微小海洋生物的发展是乐观的

C、海洋酸化影响海洋生物发展

D、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影响不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指出海洋酸化可能会对珍宝蟹带来影响,第二句通过转折词“但”强调微小海洋生物较少受海洋酸化的影响,第三句通过“同时”和第二句并列强调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也较少受海洋酸化的影响,转折之后是重点,所以文段重点为二、三句,概括起来就是说明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不大,所以选择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没有提及文段论述中心“海洋酸化”,且概括不全面,所以A错。

B选项:没有提及文段论述中心“海洋酸化”,且“乐观”表述不准确,所以B错。

C选项:文段强调的是“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影响不大”,“海洋酸化影响海洋生物发展”与作者观点相悖,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35.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①铅笔芯含铅

②水银是汞

③黄铜是合金

④甘油不是油

⑤纯碱是碱⑥干冰不是冰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化学相关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①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不含铅,说法错误。

②金属汞常温下呈液态,俗称水银,说法正确。

③黄铜是金属铜和金属锌的合金,说法正确。

④甘油即丙三醇,属于醇类物质;而日常说的油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物质。二者不是同种物质,说法正确。

⑤纯碱即碳酸钠,属于盐类物质,不是碱,说法错误。

第二步:分析选项

②③④说法都正确。

故本题选D。

36.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如果富人集团拒不进行必要的或合理的收入转移,社会最终就会陷入动乱的状态,富人致富的条件和享受财富的环境就会发生改变,这对富人来说,是“不合算”的。而穷人集团如果对社会福利要求过高,就会使生产成本过高、投资收益太低,导致没有人再投资,就业无法增长,多数穷人的状况无法实现根本的、长远的改善,最终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据此,可以推出:

A、如果社会不陷入动乱或不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则或者富人集团进行必要的或合理的收入转移,或者穷人集团对社会福利要求过高

B、如果社会不陷入动乱或不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则或者穷人集团不对社会福利要求过高,或者富人集团进行必要的或合理的收入转移

C、如果社会陷入动乱并且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则一定是富人集团拒不进行必要的或合理的收入转移,而穷人集团又对社会福利要求过高

D、如果社会陷入动乱或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则一定是富人集团拒不进行必要的或合理的收入转移,或者穷人集团又对社会福利要求过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为:

①富人不进行收入转移→社会动乱

②穷人要求过高→生产成本过高、投资收益太低→没有人再投资且就业无法增长→社会停滞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可翻译为:社会不动乱或社会不停滞→富人转移或穷人要求高。逆否等价命题为:富人不转移且穷人要求不高→社会动乱且社会停滞,“穷人要求不高”与题干“穷人要求过高”矛盾,所以A错。

B选项:可翻译为:社会不动乱或社会不停滞→穷人要求不高或富人转移。逆否等价命题为:穷人要求过高且富人不转移→社会动乱且社会停滞,与题干推理规则一致,所以选B。

C选项:可翻译为:社会动乱且社会停滞→富人不转移且穷人要求高。“社会动乱”“社会停滞”分别是对①②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性的否前结论,所以C错。

D选项:可翻译为:社会动乱或社会停滞→富人不转移或穷人要求高。逆否等价命题为:穷人要求不高且富人转移→社会不动乱且社会不停滞,“穷人要求不高且富人转移”相当于是对①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性的否后结论,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37.关于信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县质监局不设立专门的信访工作机构,违反了信访规定

B、陈某对乡政府的决定不服,可以采用走访形式到市政府提出信访请求

C、詹某在提出信访事项时故意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钱某对区政府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可以请求市政府复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其他法律法规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D选项:《国家信访条例》第34条规定,“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因此,钱某对区政府的信访处理意见不服,可以请求区政府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市政府复查。所以选D。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国家信访条例》第6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信访工作机构)或者人员,具体负责信访工作。县质监局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确立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即可,无需设立信访工作机构,因此,未违反规定,排除。

B选项:根据《国家信访条例》第16条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因此,陈某对乡政府的决定不服,采用走访形式应当向乡政府或者县政府提出,而不是市政府,排除。

C选项:《国家信访条例》第48条规定: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因此,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按实际情况而定,排除。

故本题选D。

38.曾有媒体报道,某大学将五十四名正副教授“正式解聘”,并对这一所谓教授“下课”事件欢欣鼓舞,理由是我国实质上的“终身教授”制度形同大锅饭,一来“导致高校冗员众多”,二来致使教授不思进取,抑制竞争和创新。以下哪项为真,能有力地对上述措施提出质疑:

A、解聘教授会在大学教师中形成一种不安全感,增加了教师工作的后顾之忧

B、教授应该是大学的主人,解聘教授不利于大学学术的发展

C、大学行政领导制定的解聘条件不科学,会打击在职教授的工作积极性

D、解聘教授并不能解决目前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终身教授”制度导致高校冗员众多;致使教授不思进取,抑制竞争和创新

结果:某大学实解聘教授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形成一种不安全感”是解聘带来的后果,不能说明解聘制度的正确性与否,不明确选项,所以A错。

B选项:“不利于大学学术的发展”说明不能解聘,反驳结论,所以选B。

C选项:解聘条件不科学会打击在职教授的工作积极性,但只要制定科学的解聘条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不能说明解聘制度的正确性与否,所以C错。

D选项:题干讨论的是“终身教授制度导致的问题”,而D说的“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39.某林场入口处的标语牌上清晰地写着“禁止破坏森林!违者罚款!”有一天,附近村民杨某到林场里面砍了一棵树,正待运下山时被林场护林员张某发现,张某不仅批评了杨某,而且要对杨某实施罚款,杨某不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辩。杨某说道,我砍的是一棵树又不是森林,你不应该罚我的款。以下哪项是张某最合乎逻辑的反驳:

A、破坏森林的都要罚款,你砍的一棵树也是森林

B、砍一棵树就是破坏森林,破坏森林的都要罚款

C、我是护林员,谁不保护森林我就要罚谁的款

D、破坏森林重在教育,罚款其实不是我们的目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为:

破坏森林→罚款

第二步:分析选项

杨某认为森林和一棵树是全异关系,所以不应该罚款。

要反驳杨某的说法,首先要指出一棵树是森林的一部分,砍一棵树就是破坏森林,然后指出破坏森林要罚款即可。

故本题选B。

40.小张和小王18:00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相同道路匀速相向而行。18:20小张到达丙地停留,18:40两人在丙地碰面并均以出发时速度继续行进。18:50小王到达甲地,问小张在几点到达乙地?

A、19:00

B、19:40

C、20:00

D、20:4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追及、相遇问题

第二步:分析作答:

方法一:

小张从甲地到丙地用时18:20-18:00=20分钟;

小王从丙地到甲地用时18:50-18:40=10分钟;

即同一段路程,小张所用时间是小王的20÷10=2倍。

小王从乙地到丙地用时18:40-18:00=40分钟,又小张、小王全程匀速行进;

故小张从丙地到乙地用时也为小王从乙地到丙地的2倍,即40×2=80分钟;

故小张从甲地到乙地共花费40+80=120分钟=2小时;

即小张在18:00+2小时=20:00到达乙地。

方法二:

小王18:00从乙两地出发,18:40到达丙地,18:50小王到达甲地;

因为小王全程匀速行驶,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故S乙-丙:S丙-甲=40:(50-40)=4:1;

又小张从甲地到丙地用时20分钟,且小张也全程匀速行进;

所以小张从丙地到乙地用时20×4=80分钟;

加上小张在丙地停留的20分钟,小张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时20+20+80=120分钟;

故小张在18:00+120分钟=20:00到达乙地。

故本题选C。

41.正如青春是什么样的并无标准答案一样,成人礼上的少男少女们也有选择的自由,不可拘执一端。穿汉服当然可以,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成人礼之所以令人难忘,正在于从这一天开始,这些走过“成人门”的男生女生具有了独立判断的个体权利。强求一律,横加指责,未免失之过苛。文中划线处“选择的自由”指的是:

A、成人礼上学生或穿汉服,或穿西装

B、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成人礼上的着装

C、学生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加成人礼

D、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带到成人礼上的礼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有选择的自由”后面的具体解释“穿汉服当然可以,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可知,这个选择说的是对成人礼服装的自主选择。即为B项,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选项只涉及了汉服和西装,表述过于狭窄,所以A错。

C选项:文段没有提及“是否参加成人礼”,所以C错。

D选项:文段没有提及“礼物”,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42.科学家对19岁以上的1524名男性和2008名女性共3532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不吃早餐的男性在1年内体重增加3公斤以上的比重是吃早餐的1.9倍之多;不吃早餐的女性在1年内体重增加3公斤以上的比重是吃早餐的1.4倍之多。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如果不吃早餐,无论男女,体重增加的概率都会比较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不吃早餐,男女体重不一定都会增加

B、男女体重增加主要是早上睡懒觉造成的

C、18岁以下的人群不一定会出现研究中的结果

D、相比男性,不吃早餐对女性体重增加的影响并不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不吃早餐的男性在1年内体重增加比重是吃早餐的1.9倍之多;不吃早餐的女性在1年内体重增加比重是吃早餐的1.4倍之多

结果:如果不吃早餐,无论男女,体重增加的概率都会比较高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此选项指出男女不吃早餐体重不一定都会增加,但没有具体指出不吃早餐男女的体重是怎样变化的,属于不明确项,不能削弱,排除。

B选项:此选项指出早上睡懒觉导致男女体重增加,说明了不是不吃早餐导致男女体重增加,可以削弱,当选。

C选项:此选项论述的主体是18岁以下的人群,没有说明其他男女性不出早饭的体重变化,属于不确定项,排除。

D选项:此选项指出将不吃早餐对女性影响和对男性的影响做比较,与不吃早餐后男女体重增加的概率是否会提高无关,不能削弱,排除。

故本题选B。

4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9浙江A088】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图形线条清晰有明显交点,且都存在圆,优先考虑圆内交点或圆上交点。

本题规律:

九宫格优先看横行。

第一行圆内交点数都为1;第二行圆内交点数都为2;第三行图1图2圆内交点数为3,故?处应该选填一个圆内交点数为3个的图形。

选项图形圆内交点数分别为4,2,3,1,只有C选项符合题干规律。

故本题选C。

44.(

)对于

规划

相当于

鸿沟

对于(

A、城市

协调

B、计划

河流

C、成功

隔阂

D、蓝图

界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言语关系。

将选项依次代入题干。

A选项:城市规划是偏正结构;协调和鸿沟无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B选项:计划和规划是近义关系;鸿沟比喻事物间明显的界线,与河流无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C选项:规划后取得成功,二者是因果关系;鸿沟指巨大的隔阂,二者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所以C错。

D选项:蓝图比喻规划;鸿沟比喻界限,前后关系一致,当选。

故本题选D。

45.我们说儒家是道德至上或者道德决定论的时候,是一种宏观上的总体定性和评价。所谓“子罕言利”或者“小人喻于利”,是着眼于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超越存在的“应然”特质而立论,所拒斥和鄙夷的只是“不义而富且贵”。具体到关乎民生的问题,儒家并非不言利、否定利,而是主张让利于民,惠民富民;并非认为道德决定民生,而是认为民生决定道德。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儒家认为“利”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B、儒家的民生观不是空谈道德而是强调以民为本

C、儒家认为道德与民生并不对立,而是相互促进

D、在民生问题上,儒家倡导道德至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最后一句“具体到关乎民生的问题,儒家并非不言利、否定利,而是主张让利于民,惠民富民;并非认为道德决定民生,而是认为民生决定道德”,可知B选项正确,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未提及“不同历史时期”,无中生有,所以A错。

C选项:通过“并非认为道德决定民生,而是认为民生决定道德”可知关于民生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文段只是说明民生决定道德,但并不能体现出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所以C错。

D选项:通过“具体到关乎民生的问题,儒家……而是认为民生决定道德”可知D项表述与文意相悖,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46.种群: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下列属于种群的一项是:

A、一个公园中的花卉

B、一个牧场里的家畜

C、一个蜂巢里的蜂

D、湘江里的鱼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生物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一定空间和时间内;②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第二步:题目详解

C选项:一个蜂巢里的蜂处于同一个空间和时间,且均为同品种的蜂,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公园中的花卉品种繁多,不属于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不符合②,排除。

B选项:牧场里的家畜品种繁多,不属于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不符合②,排除。

D选项:湘江里的鱼品种繁多,不属于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不符合②,排除。

故本题选C。

47.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取得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截止2008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B、截止2008年底,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一

C、2008年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8.7年,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

D、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40岁上升到70多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国情社情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截止2012年,我国才以进出口贸易总额3.87万亿跃居全球第一。B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截至2008年底,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1.8万亿元,位于世界第三,位列美国、德国之后,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C选项:根据2009年教育部信息公布,2008年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7年,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2017年超过13.3年,相当于大一文化程度,表述正确,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新中国成立前的人均期望寿命约在35岁左右,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国民饮食结构持续改善,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40岁上升到70多岁,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B。

48.从3月下旬到10月上旬,太阳在地球上直射位置的移动规律是:

A、赤道→南回归线→赤道

B、赤道→北回归线→赤道

C、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

D、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自然环境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太阳又直射赤道;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又北移,重复以上规律。

因此,从3月下旬到10月上旬,太阳在地球上直射位置的移动规律应是:赤道→北回归线→赤道。所以选B。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赤道→南回归线→赤道移动规律应是从9月下旬到4月上旬,排除。

C选项: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移动规律应是从12月下旬到7月上旬,排除.

D选项: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移动规律应是从6月下旬到1月上旬,排除

故本题选B。

49.清凉∶盛夏

A、喧嚣∶子夜

B、局促∶广场

C、安详∶长眠

D、萧瑟∶深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清凉的反义词是炎热,盛夏是炎热的,后者与前者的反义词构成属性对应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喧嚣的反义词是安静,子夜是安静的,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B选项:局促的反义词是从容,从容与广场无关系,排除。

C选项:安详的反义词是慌张,慌张与长眠无关系,排除。

D选项:萧瑟的反义词是繁荣,繁荣与深秋无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A。

50.研究者观察了241名中风患者,其中88位全身中风患者中有78人的耳垂上出现了特定的折痕,153名暂时性缺血中风(即通常所说的微卒中/小中风)患者中有112人出现同样的现象。研究者认为,应该考虑把这种耳垂折痕加入“典型的中风风险因素清单”。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以上结论:

A、耳垂折痕是健康潜在风险的可视指标之一,意味着各种健康风险的增加

B、小动脉堵塞使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变差,出现耳垂折痕,也增加了中风的风险

C、耳垂折痕与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病变风险性提高相关

D、随着年纪增长,皮肤的血液循环变慢,耳垂皮肤弹性降低,最终出现折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多数中风患者耳垂出现特定折痕

结果:将耳垂折痕加入“典型的中风风险因素清单”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题干讨论的是耳垂折痕与中风之间的关联性,而该选项将中风扩大为各种健康问题,不能确定耳垂折痕是否与中风相关,不能加强,所以A错。

B选项:解释了为什么多数中风患者的耳垂会出现折痕,即小动脉堵塞使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变差,出现耳垂折痕,导致中风,建立了中风与折痕之间的关系,搭桥项,所以选B。

C选项:题干中没有提及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等因素,偷换话题,不能加强,所以C错。

D选项:另有他因。表明出现折痕的原因是年龄增长而非中风,削弱了论证,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51.百合∶鲜花∶花店

A、鲫鱼∶动物∶菜场

B、木材∶树木∶森林

C、沙发∶家具∶客厅

D、衬衣∶衣服∶商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种属关系、对应关系。

第一步:快速排除

百合是一种鲜花,为种属关系。

B选项:树木是木材的原材料,为原材料的对应关系,排除

第二步:仔细分析

鲜花在花店里面售卖,为出售场所的对应关系。

A选项:菜场是蔬菜的出售场所,而不是动物,排除。

C选项:客厅是家具的存放场所,而不是售卖场所,排除。

D选项:衬衣是一种衣服,衣服在商场里售卖,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故本题选D。

52.研究显示,外貌相关基因多于人体其他部位的相关基因。非常多的基因参与了面部结构、头发、眼睛及肤色这些千变万化的容貌特征的构建。因此,人脸所呈现出来具有明确的遗传特性。但是,基因多样性也是有限的,只有那么多。人们会有这样某个时刻,这和你手里会出现同样一副牌是一个道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脸部特征的丰富性源自于基因的多样性

B、区分个体相貌的能力能使人类得到好处

C、脸部的遗传特征在家庭成员内部更明显

D、人类撞脸是由于脸部基因的多样性有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前三句,第三句中有“因此”对前文总结,指出人脸呈现多样性。第四句说人脸具有明确的遗传特性。第五句“但是”对前文进行转折,引出文段重点:基因多样性有限。最后进行具体的解释。所以文段的是重点是第五句“基因多样性有限”。所以选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选项是文段转折前的内容,不是重点,所以A错。

B选项:文段没有说到“区分个体相貌的能力”,无中生有,所以B错。

C选项:选项是文段转折前的内容,不是重点,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53.气候保险是一种为遭受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提供支持的保障机制,它通过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投保者定期支付确定的小额保费来应对不确定的气候风险损失,能够确保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的投保者获得有效和迅速的资金支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的是:

A、天气异常干旱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

B、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掩埋了山下一处工厂

C、暴雪封路,导致大批牲畜得不到及时照料而被饿死

D、上游泄洪造成下游地区发生溃堤,导致当地农作物大面积毁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经济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不确定的气候;②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

第二步:题目详解

A选项:天气异常干旱属于气候因素,符合①;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的原因就是天气异常干旱,符合②,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当选。

B选项:地震属于地质灾害,不是气候灾害,不符合①,排除。

C选项:暴雪属于气候因素,符合①;但牲畜饿死的直接原因是得不到及时照料,暴雪是间接原因,不符合②,排除。

D选项:泄洪是人为因素,不是气候灾害,不符合①,排除。

故本题选A。

54.学生∶报到∶录取通知书

A、顾客∶积分∶优惠券

B、会计∶报销∶火车票

C、考生∶考试∶准考证

D、员工∶考勤∶工作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第一步:快速排除

学生凭借录取通知书进行报到,为身份、行为、所需凭证的对应关系。

A选项:积分不是行为,排除。

D选项:工作证是在某单位工作的凭证,工作中不是考勤的凭证,排除。

第二步:仔细分析

没有录取通知书就不能报到。

B选项:没有火车票也可以报销,火车票不是报销的唯一凭证,排除。

C选项:考生凭借准考证参加考试,没有准考证就不能考试,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故本题选C。

55.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2010北京086】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中有汉字,常考考点有相同元素、封闭区间、笔画、部分数、结构、共性——曲直和对称等。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有汉字,优先考虑笔画数。

本题规律:

题干汉字的笔画数分别为13、11、9,呈等差数列,故?处汉字的笔画数应为7。

选项中汉字的笔画数依次为8、7、11、9,只有B选项符合题干规律。

故本题选B。

56.生产∶销售

A、收入∶支出

B、起草∶修改

C、救灾∶抗灾

D、闭幕∶开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先生产再销售,二者是时间上的顺承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B选项:先起草再修改,二者也是时间上的顺承关系,所以选B。

A选项:既可以先收入再支出,也可以先支出再收入,二者不存在时间上的顺承关系,所以A错。

C选项:广义的救灾包括防灾、抗灾,二者是包含关系,所以C错。

D选项:先开幕再闭幕,二者是时间上的顺承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相反,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57.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民法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行为能力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所以选B。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权利能力也称法律人格,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排除。

C选项:法律事实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排除。

D选项: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所指向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排除。

故本题选B。

58.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015国考地市079/国考副省084】

A、①⑤⑥,②③④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③④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图①为明显对称图形,优先考虑对称。

本题规律:

题干中对称轴数量依次为3,3,1,1,3,1;

图①②⑤有3条对称轴,应为一组;

图③④⑥有1条对称轴,应为一组。

故本题选D。

59.【2009-河南-042】

A、4

B、2

C、8

D、1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图形数列

第二步:题目详解:

第一行满足:30=5×6;

第三行满足:72=3×24;

即每一行第一个数等于后两个数的乘积,所以原图空缺项=48÷12=4。

故本题选A。

60.常见的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外壳内装碳酸氢钠与泡沫灭火剂的混合溶液。另有一玻璃瓶内胆,装有硫酸铝水溶液。如图所示,正常情况(图Ⅰ)下。两种溶液互不接触。当需要使用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图Ⅱ),两种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打开灭火器开关时,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覆盖在燃烧物品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喷出的物质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B、泡沫灭火器在灭火时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C、泡沫灭火器适宜用于扑救汽油、柴油、带电设备等引起的火灾

D、泡沫灭火器使用完静置一段时间后,内装物质将全部变为液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应用定理------燃烧与灭火

第二步:题干解答:

A选项:硫酸钠和氢氧化铝,以及二氧化碳,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A错。

B选项: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覆盖在燃烧物品上,使可燃物和空气隔绝,从而灭火,所以选B。

C选项:泡沫灭火器中含有大量溶液,溶液中的水可以导电,会引发漏电,因此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给带电设备灭火,所以C错。

D选项:泡沫灭火器使用后,即题干中化学反应已经发生,会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是不溶于水的,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61.冬日饮茶,自带几分禅意。窗外寒风呼啸,窗前水沸炉暖,茶香因为寒冷的映衬,愈发清冽,直抵心源。有人说,若要体会冬天的妙处,必经时间的淘洗与打磨,如同体会茶气一般,必要走过高山与峡谷,看尽湖泊与激流,从盼望“_______________”到“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酒茶之间,岁月酿出了酒香,日子氤氲着茶气。平淡天真里,是静穆,是微笑,是禅意在吹拂。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诗句是: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C、寒夜客来茶当酒,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