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中考复习课件复习过程_第1页
运动和力-中考复习课件复习过程_第2页
运动和力-中考复习课件复习过程_第3页
运动和力-中考复习课件复习过程_第4页
运动和力-中考复习课件复习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zhōnɡkǎo)一轮复习第七讲力运动(yùndòng)和力第一页,共50页。考纲要求(yāoqiú)1.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3.用示意图描述力。4.会测量力的大小。5.知道(zhīdào)二力平衡条件。6.认识牛顿第一定律。7.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第二页,共50页。力运动和力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性质弹力弹力弹簧测力计重力运动和力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惯性二力平衡摩擦力知识(zhīshi)脉络第三页,共50页。知识(zhīshi)梳理考点(kǎodiǎn)一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zuòyòng).发生作用(zuòyòng)的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__物体,另一个是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___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____.常考举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一袋方便面的重力大约是1N1、定义:2、单位:施力受力物体FN例如:用绳子提起一桶水时,桶是受力物体,绳是施力物体第四页,共50页。3、力的作用(zuòyòng)效果(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方向、运动(yùndòng)快慢).(1)力能改变(gǎibiàn)物体的_____.如捏橡皮泥、拉弹簧等.形状运动状态说明:形变既包含了物体形状的变化也包含了物体体积的变化。运动状态的改变指方向,速度的大小二者中任意一个发生变化,或者均发生变化。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____,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2)示意图:大小方向作用点方向作用点大小第五页,共50页。5、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zuòyòng)是____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6、相互作用(zuòyòng)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xiānghù)说明:有受力物体(wùtǐ)就一定有施力物体(wùtǐ),但两物体(wùtǐ)接触不一定产生力(如两个并排垂直放在水平面的方木块),两个物体(wùtǐ)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如磁铁吸引铁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第六页,共50页。画力的示意图作图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物体),弄清题中要求画哪些力(题干没有明确要求的要进行受力分析);2.确定力的作用点;3.作图时从力的作用点起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标注表示力的符号;如需注明大小则在箭头的末端注明大小;4.当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则选取重心为这几个力的共同作用点,而且要通过线段的长短(chángduǎn)来区分力的大小.第七页,共50页。例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shùzhí)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FG例2: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xiémiàn)上的木块,请画出它的受力情况。fGF支持力第八页,共50页。1、弹性:在受力时会发生(fāshēng)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huīfù)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如橡皮泥.3、弹力:物体(wùtǐ)由于发生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常见弹力有支持力、压力等.弹性形变考点2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说明:弹力是指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产生的力,这个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支持力就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想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一个向上的力;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想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一个向下的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压力和重力加以区分,它们的施力物体不同,作用点也不同。此外,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第九页,共50页。弹簧(tánhuáng)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dàxiǎo)的工具.(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____,弹簧的伸长量越长.(2)使用和读数(dúshù)a.看清它的_____和________.(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N,分度值为___N)b.调节指针,使指针对准⑨_________.c.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大量程分度值0~50.2零刻度线第十页,共50页。d.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_____,避免弹簧与外壳(wàiké)发生摩擦.e.测量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____.f.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最小分度值.图中力的大小是_____N平行(píngxíng)量程(liángchéng)2.6第十一页,共50页。1、定义:由于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wùtǐ)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___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wùtǐ)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即施力物体(wùtǐ)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dàxiǎo):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3、重力的方向:________,应用(yìngyòng):利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等.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___________地球的吸引G竖直向下几何中心考点3重力G=___,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牛顿,符号___.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___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正比mgN9.8第十二页,共50页。【说明】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是竖直向下(注意不是垂直向下);物体全部的重力可把它看成是集中在均匀物体的中心上;重心越低,则物体越平稳;注意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铁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支撑法、悬挂法找到它的重心(原理(yuánlǐ):二力平衡)。第十三页,共50页。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不需要(xūyào)①_______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②_______的作用.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③_______状态或④_____________状态.力阻力(zǔlì)静止(jìngzhǐ)匀速直线运动考点4牛顿第一定律3.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⑤_____的性质.

(2)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⑥_____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3)利用:跳远或掷铅球时快速助跑以提高成绩;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列车进站可以提前关闭动力等.(4)防范: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汽车配备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严禁超载等.不变质量第十四页,共50页。惯性和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②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③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是力,只能说一个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受到惯性作用”或“受到惯性力”.④牛一定律反映的是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联系⑤牛一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其成立条件是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⑥牛一定律强调此时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直,二者是或的关系,不可以同时存在,它是通过推理得出来的,用实验是无法(wúfǎ)直接读出结论的。第十五页,共50页。惯性分析:①确定研究对象,判断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②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因为什么而改变了运动状态;③说明物体的其他部分因为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说明结论.例如:泼水时,水和杯子一起(yīqǐ)运动,杯子在手的作用下突然停止运动,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水从杯子中泼了出去.第十六页,共50页。2.条件:作用在①__________上的两个力,如果②______相等、③______相反,并且(bìngqiě)作用在④______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考点(kǎodiǎn)5二力平衡1.平衡(pínghéng)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pínghéng),物体处于平衡(pínghéng)状态.同一物体大小方向同一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十七页,共50页。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理解(lǐjiě)和判断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相同点(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力的作用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独立存在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可以独立存在力的示意图第十八页,共50页。考点(kǎodiǎn)6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_______相对运动的力.2、产生条件:(1)接触相互挤压(即存在正压力)(2)接触面粗糙(3)发生相对运动或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qūshì)3、作用点:接触面上(成对出现)4、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有时是动力)阻碍(zǔài)第十九页,共50页。种类定义图示大小实例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将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二力平衡手握瓶子静止,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在粗糙的表面上压力有关人滑冰时,冰刀和冰面之间的摩擦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正常行驶的自行车6、分类(fēnlèi)第二十页,共50页。判断(pànduàn)是否受摩擦力方法一: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入手;①两个物体(wùtǐ)相互接触并挤压,即两个物体(wùtǐ)之间有弹力②接触面不光滑(若出现光滑的桌面摩擦力f=0)③物体(wùtǐ)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注意: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方法(fāngfǎ)二:从力的平衡条件入手;难点突破第二十一页,共50页。(1)静止的物体(wùtǐ)例3.下图(1)中,物体(wùtǐ)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图(2)中,物体(wùtǐ)B静止在斜面上;图(3)中,物体(wùtǐ)C被压在竖直墙壁上而处于静止,试分析图中,物体(wùtǐ)A、B、C是否受摩擦力?第二十二页,共50页。(2)运动的物体例3:下图中,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水平皮带(pídài)上跟随皮带(pídài)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沿着倾斜的皮带(pídài)一起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沿着竖直墙壁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不考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它们是否受摩擦力?第二十三页,共50页。判断摩擦力的方向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要想判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就要(jiùyào)理解并会运用这句话。例4:下图中,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物体B在水平接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被紧压在竖直墙壁上而处于静止,物体D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物体A、B、C、D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分别向哪儿?第二十四页,共50页。影响(yǐngxiǎng)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与压力有关,其他条件(tiáojiàn)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tiáojiàn)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说明(shuōmíng):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速度无关1、静摩擦力的大小: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静摩擦力的大小总等于和它相平衡的那个力。例:水平推物体则等于推力,竖直放置则等于物体的重力。第二十五页,共50页。方法事例增大摩擦增大压力①防止皮带打滑,把皮带张紧些;②用力握住球拍;③捏闸停车接触面变粗糙①塑料瓶盖上有一些竖纹;②放防滑地板脚垫;③结冰的路面撒煤渣;④车底装防滑链;⑤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变滚动为滑动急刹车使车轮只滑不滚,车会很快停止运动第二十六页,共50页。方法事例减小摩擦减小压力①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动作时,手握单杠不能太紧;②货车运输货物时,每次不能装太多接触面变光滑①在新用的拉链上抹一点石蜡,使拉链更光滑;②门轴上加润滑油、给自行车的轴承加润滑剂第二十七页,共50页。方法事例减小摩擦变滑动为滚动①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②滑冰时穿的旱冰鞋;③使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分离①气垫船;②磁悬浮列车第二十八页,共50页。例5: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zuògōng)____J;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9~12S推力的功率是_____W。0618第二十九页,共50页。图说(túshuō)物理命题点:力的作用效果(xiàogu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如图所示,小红穿上旱冰鞋用手去推墙,小红离墙而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相互(xiānghù)运动状态命题点:惯性、力的作用效果4.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打击下面的棋子,最下面的棋子被击后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而上面的棋子仍然保留在原处(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是因为棋子具有___________.惯性运动状态第三十页,共50页。命题(mìngtí)点力的作用效果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小铁球在磁力的作用下运动轨迹由直线变为曲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_________.运动(yùndòng)状态命题点力的作用效果在插入细玻璃管的椭圆形厚玻璃瓶中装满水,沿不同方向用力捏瓶壁,可观察到玻璃管中水面(shuǐmiàn)上升,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形状第三十一页,共50页。【图片(túpiàn)与命题】图片命题内容锤子的锤头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①________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会牢牢地套在锤柄上汽车发生碰撞时,车会停止运动,但人由于惯性还会②_____________,车上的安全带能对人体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安全气囊弹出后使人不会撞到车身惯性(guànxìng)向前(xiànɡqián)运动第三十二页,共50页。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空气阻力③_______运动员的重力,二力平衡,空气阻力方向④__________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抹防滑粉,是通过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油,可以在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使它们互不接触,⑥____________等于(děngyú)竖直(shùzhí)向上增大(zēnɡdà)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第三十三页,共50页。实验及物理(wùlǐ)方法梳理实验(shíyàn)1探究阻力(zǔlì)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方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控制小车由静止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②改变水平面的材料的目的(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表示阻力的大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所受的阻力越小2.小车在水平面滑行一段距离的原因(具有惯性);小车最终停下来的主要原因(受到阻力的作用)第三十四页,共50页。3.实验推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zuòyòng)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而总结归纳出来的.第三十五页,共50页。【例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xiānhòu)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相等(xiāngděng)水平面的粗糙(cūcāo)程度第三十六页,共50页。(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sùdù)减小得越____(填“快”或“慢”)。(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慢匀速直线运动(yùndòng)不能第三十七页,共50页。(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yòucè)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____(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jìngzhǐ)第三十八页,共50页。(7)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8)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jǐzhǒnɡ)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不是(bùshi)①不计空气对炸弹(zhàdàn)的阻力,炸弹(zhàdàn)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图。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zhàdàn)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图。乙甲第三十九页,共50页。命题点1.选择小车而不选择木块的原因:减小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2.定滑轮的作用:减小摩擦,改变_____________。3.实验中选择卡片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不考虑___________的影响。4.应选择小车处于静止为研究状态,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5.两边挂上相同的钩码,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关系。6.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二力平衡(pínghéng)的四个条件:是否同体、等大、反向、共线。7.定滑轮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8.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摩擦(mócā)用力(yònglì)方向卡片自重力的大小实验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第四十页,共50页。【例2】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tóngxué)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huálún),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相反(xiāngfǎn)钩码数量第四十一页,共50页。(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jiǎodù),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shìfǒu)平衡把小卡片(kǎpiàn)剪成两半第四十二页,共50页。(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yǐngxiǎng)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A第四十三页,共50页。【拓展设问】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cǎiyòng)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小锐同学采用(cǎiyòng)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第四十四页,共50页。(5)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6)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填“丙”或“丁”)更科学。(7)在装置丁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jiǎodù),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匀速直线运动(yùndòng)丁直线(zhíxiàn)第四十五页,共50页。探究(tànjiū)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命题点实验3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3.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使弹簧测力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