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提纲_第1页
马说教学提纲_第2页
马说教学提纲_第3页
马说教学提纲_第4页
马说教学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页,共45页。徐悲鸿:《奔马(bēnmǎ)图》第二页,共45页。徐悲鸿:《八骏图》第三页,共45页。中国(zhōnɡɡuó)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第四页,共45页。思考(sīkǎo):古代一些文人墨客

为什么钟情于马?答:马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征,在古代战场上马的作用无可取代,马的数量和质量的优劣,与一个国家(guójiā)的武装力量的强弱密切相关。第五页,共45页。马说唐·韩愈(hányù)

第六页,共45页。韩愈,字退之,唐代散文家、诗人,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愈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dàjiā)”之首。世居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作者简介:第七页,共45页。说本文(běnwén)的文体是:“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议论文的一种)大体相似(xiānɡsì)。常常运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这种文体(wéntǐ)的特点:古文常用的文体:说、铭、表、记、传、赠序、第八页,共45页。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núlì)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piáncáolì马说韩愈(hányù)chēng第九页,共45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bùzú),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shísìsùshíxiàn

dànsì第十页,共45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tiānxià)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sìyé第十一页,共45页。小组活动一: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照注释,完成(wánchéng)加点字的解释及句子翻译。第十二页,共45页。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yǒumíng)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说韩愈(hányù)表转折(zhuǎnzhé)的连词,可是即使只是辱没,受屈辱马夫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马棚、马厩喂牲口用的食器把、拿第十三页,共45页。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故虽有名(yǒumíng)马。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不以千里称也。

千里马经常(jīngcháng)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jīngcháng)有。所以(suǒyǐ)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或:不会因为它日行千里而出名。第十四页,共45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bùzú),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犹,尚且(shàngqiě)同饲,喂养(wèiyǎng)吃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的人等同,一样这样哪里,怎么同现,显现它,指千里马虽然有时小米,泛指粮食十斗或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能够第十五页,共45页。5、马之千里(qiānlǐ)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qiānlǐ)而食也。

7、是马也,虽有千里(qiānlǐ)之能,食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qiānlǐ)也?千里马,吃一顿有时(yǒushí)能吃尽一石粮食。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lìqi)不足,才能和特长不能显现出来。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实现,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第十六页,共45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tiānxià)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方法(fāngfǎ)按照(ànzhào)鞭打,这里指驱使同“才”,才能助词,无意义它,指千里马通晓马鞭握、拿到(它)跟前表反问语气,难道同“耶”,表疑问,相当于吗。表转折的连词,却表推测语气,恐怕

第十七页,共45页。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

之而不能通其意。

10、执策而临之,曰:“天下(tiānxià)无马!”

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jiéjìn)它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难道真的(zhēnde)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认识千里马啊!拿着马鞭走到千里马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第十八页,共45页。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jiěshì):邪:通“耶”,表疑问(yíwèn),相当于“吗”。食:通“饲”,喂养(wèiyǎng)。见:通“现”,表现、显现。材:通“才”,才能,能力。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才美不外见。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第十九页,共45页。一词多义:才能(cáinéng),能力能够(nénggòu)用鞭子打,这里(zhèlǐ)指驱使马鞭助词“的”代词,指“千里马”助词,无意义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策之不以其道()鸣之不能通其意()第二十页,共45页。恐怕(kǒngpà)一词多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食不饱,力不足(bùzú)()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转折的连词(liáncí),但是表承接的连词

,不译吃,动词通“饲”,喂养,动词难道第二十一页,共45页。词类(cílèi)活用: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huóyònɡ)为动词,用鞭子打,驱使两马并驾有时(yǒushí)到(它)跟前犹,尚且

等同,一样虽然字词解释:1、骈死于槽枥之间【】2、一食或尽粟一石【】3、执策而临之【】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只辱于奴隶人之手【】6、虽有千里之能【】只是第二十二页,共45页。特殊(tèshū)句式:1、倒装句:马之千里(qiānlǐ)者()2、反问句:①安求其能千里(qiānlǐ)也?②其真无马邪?定语(dìngyǔ)后置第二十三页,共45页。小组活动二:阅读本文,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什么结论(jiélùn)?本文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二十四页,共45页。①中心(zhōngxīn)论点:

②结论:

③论证方法:世有伯乐(bólè),然后有千里马。其真不知马也。举例论证、道理(dàoli)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第二十五页,共45页。小组活动三:阅读第二节,思考: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yuánwén)句子回答。直接(zhíjiē)原因:根本原因:食不饱,力不足(bùzú),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二十六页,共45页。小组活动四:读了本文后,你觉得“千里马”、“伯乐(bólè)”、“食马者”在本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第二十七页,共45页。

托物寓意千里马人才(réncái)借千里马难遇伯乐,终被埋没,揭露(jiēl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伯乐赏识(shǎngshí)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愚妄浅薄、埋没人才的人第二十八页,共45页。写作(xiězuò)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tiānxià)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第二十九页,共45页。指出千里马被埋没(máimò)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一段提出(tíchū)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zhèngmiàn)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反面论证: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论证:全文内容小结:(论证过程)反面论证,得出结论:其真不知马也(主旨)第三段第三十页,共45页。文章开篇首先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gàikuò)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食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最后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主旨,并与开头的论点照应。作者如何(rúhé)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第三十一页,共45页。思考(sīkǎo):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kělián)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在你学过的古诗文中,你收集(shōují)到了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人及其诗句?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③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第三十二页,共45页。我来谈谈(tántán):A、韩愈怀才不遇写文章B、苏秦悬梁刺股苦读书(dúshū)C、毛遂大胆自荐求重用D、陶潜归隐田园乐悠悠1、你还知道哪些(nǎxiē)怀才不遇的古人?2、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哪位古人?第三十三页,共45页。拓展(tuòzhǎn)延伸一: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tóngyì)作者的观点?答:①“千里马”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毅力、乐观(lèguān)的态度,更要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能创造并抓住机遇。②不同意。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我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赏识,应主动创造机遇。第三十四页,共45页。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gàikuò)他的事迹。拓展(tuòzhǎn)延伸二:①齐桓公发现并重用(zhòngyòng)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答: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任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②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使秦国迅速称雄于六国。③刘备三顾茅庐,重用诸葛亮,开创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十五页,共45页。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能马马虎虎,心猿意马,走马观花,更不能指鹿为马,溜须拍马,成为害群之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说话就要(jiùyào)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有了缺点错误,赶快悬崖勒马,马上改正。从现在起,只要我们发扬龙马精神,勤奋学习,马不停蹄,快马加鞭,相信大家今后都能成为千里马,前途一马平川,事事马到成功!老师(lǎoshī)寄语:第三十六页,共45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在上文横线上填上确切的文字。2.从上文中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表现食马者浅薄无知(wúzh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上文的阅读中,围绕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简要说说你的想法。其真不知马也作业(zuòyè)一:中考试题精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tiānxià)无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第三十七页,共45页。马价十倍《战国策》人有卖骏马(jùnmǎ)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jùnmǎ)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作业(zuòyè)二:

有一个卖千里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不知道他卖的是千里马。这个人就去拜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要卖,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和我谈生意。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shíhou)再回头看看它,我会付你一天的价钱。”伯乐就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shíhou)回头看它。一天之内马价涨了十倍。第三十八页,共45页。马价十倍《战国策》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1、解释加点词:比三旦立于市()伯乐还而视之()2、断句(duànjù):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3、翻译句子: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接连(jiēlián)环绕(huánrào)译: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离开时再回过头去看一了眼。一天之内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第三十九页,共45页。4、阅读《马价十倍》,你得到(dédào)了怎样的启示?答:★从马的角度(jiǎodù)谈启示:②名家的赏识很重要。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名家赏识,它的身价就会加倍(jiābèi)增长。①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能得到别人赏识和重用,首先得要有真才实学。

★从卖马者的角度谈启示:①我们在做事不顺利时,不能墨守成规,应勤于思考,挖掘各方面的潜能,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往往会获得成功。第四十页,共45页。①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

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chóngbài)和迷信别

人,更要提防有些庸才借助或冒用权

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的做法。①作为权威人士而言,说话做事都要凭良心,实事求是(shíshìqiúshì),要爱惜自己的名誉,不能被贪欲蒙蔽,随便收别人好处而办事。★从买家的角度(jiǎodù)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