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可用_第1页
拿来主义可用_第2页
拿来主义可用_第3页
拿来主义可用_第4页
拿来主义可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拿来主义可用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糟粕(zāopò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针灸(zhēnjiǔ

)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堂皇冠(guān)心病

吝(lìn)啬(sè)脊髓(suǐ)磕头(kētóu

蹩进(bié)鱼鳖

瞥(piē)一眼闷热孱头孱弱国粹憔悴鞠躬尽瘁字词积累第1页/共24页

礼尚往来自诩残羹冷炙冠冕吝啬脑髓孱头蹩进徘徊

国粹譬如玄虚生字词崇尚、重视xǔgēngzhìguān

miǎnlìnsèsuǐcànbiépáihuáicuìpìxuán第2页/共24页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时任《晨报》副刊编辑的孙伏园悼念鲁迅的挽联,他将鲁迅的著作、译作和主编过的刊物名巧妙的连缀在一起,毫无斧凿之痕。第3页/共24页

《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第4页/共24页关于杂文

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以叙事。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鲁迅的杂文似匕首、似投枪,辛辣讽刺,语言朴实生动。第5页/共24页鲁迅

(1)小说集:

(2)散文集:

(3)散文诗集:

(4)杂文集:

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野草》《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第6页/共24页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第7页/共24页

为了旗帜鲜明地亮出“拿来主义”的主张,作者先从反面-----“送去主义”做文章,把“送去主义”批得体无完肤.所以,文章可分为明显的两部分.请划分.(提示:注意过渡段)

明确:(1)-(4)段批判“送去主义”,(5)-(10)段提出“拿来主义”.

其中(5)段为过渡段,承上启下.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思考?第8页/共24页分析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的?请完成小练习.

作者先指出了“送去主义”产生的根源是__________,其实,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然后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接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最后又形象的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危害:一是导致___________,二是导致____________.闭关主义送古董送梅兰芳崇洋媚外经济衰败主权丧失送古画新画第9页/共24页问题(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应怎样“拿来”?“送来”不等于“拿来”.“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第10页/共24页问题(2)★“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作者是怎样说理的?大宅子文化遗产不敢进门接受一切放火烧光“拿来”!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逃避害怕全盘否定辩证吸收全盘肯定第11页/共24页问题(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作者是怎样说理的?鱼翅

鸦片

姨太太烟枪烟灯大宅子里的遗产吃掉送药房送,毁掉走散喻文化精华喻益害并存喻文化糟粕喻封建文化一言以蔽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比喻说理: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形象生动,幽默含蓄,锋芒毕露!第12页/共24页问题(4)问题设计:(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2)“拿来”后怎样?(3).“拿来”有何意义?(4).怎样才能“拿来”?(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两个字概括)要“拿来”!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建设民族新文化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创新第13页/共24页还记得好莱坞梦工厂08年动画片力作《功夫熊猫》么?它在08年6月份全球上映后,票房大卖。这位“肥过史莱克,懒过加菲猫,可爱超七仔”的熊猫阿宝凭着一身中国功夫热卷全球。《功夫熊猫》是好莱坞继《花木兰》之后,又一取材于中国文化的动画片,从片名便可读出其中国味儿:功夫——中国国粹,熊猫——中国国宝。第14页/共24页《功夫熊猫》正是因为影片蕴含的浓浓的中国味儿而迅速走红,影片中展现的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但为什么这些本属于我们的东西被贴上了好莱坞的标签,并由他们成功地传向了世界,还因此赢得了满堂喝彩?为何中国早就打出了要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的大旗,最终却让美国人捷足先登,将其利用,并赚得了大把钞票?《功夫熊猫》成功了,美国人给我们中国人上了生动的一课。第15页/共24页当年鲁迅的“拿来主义”在新时代被美国人利用,美国人是用了“拿来主义”“拿走”了我们的文化并有所创新,请结合《功夫熊猫》的成功案例,思考新时代“拿来主义”应怎样运用。1尊重和热爱本民族以及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2用自己的文化方式呈现文化,要创新。3“拿来”思想精髓,挖掘普世价值,并与世界接轨。实行拿来主义,是要有气魄和胆识的。我们应以拿来主义的胸怀和科学精神改造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指日可待。第16页/共24页延伸阅读链接材料一:广电总局要求央视等媒体不再使用NBA等缩略词

2010年04月08日04:17《京华时报》本报讯(记者易东方)昨天,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证实,广电总局一周前向央视等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从这个月起,央视体育新闻已经在节目中开始规避“NBA”“CBA”“F1”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缩略词,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联赛”“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等中文全称。昨天,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接受本报采访时确认,广电总局上周下发了一道通知,要求在今后的电视节目中尽量屏蔽英文缩略词,转而使用中文全称。目前,央视、北京电视台等媒体的多档节目已就此进行整改。江和平说:“不仅是体育频道要执行这个通知,央视的所有频道都要执行,例如GDP、WTO、CPI这类缩写也在禁用范围内。”央视体育频道已经在NBA和CBA转播、新闻播报中进行了修正,节目字幕对“NBA”等缩略词进行了括号加注的方式给予说明。用《拿来主义》的观点谈谈你对“央视屏蔽英文简称”的看法。第17页/共24页想想议议٭有人说“开卷有益”,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运用今天所学的观点,谈谈你准备怎样阅读.第18页/共24页+古人云:“开卷有益。”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古代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杜甫所博览过的群书不可记数,虽然许多书都被他翻烂了,翻破了,但书中的知识去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子里,在他写文章,作诗的时候,一连串的好词好句便从笔尖顺流而下,一篇篇的佳作名诗便流传千古,被人们传诵。所以,多读一些有益的书,是能帮助我们写出好文章的。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知识的源泉,就像一个文明的国度如果失去了书的文化,那么这个曾经富丽繁华的国度便会遭受到灭亡的威胁。所以说,人是决不能离开书籍的。第19页/共24页

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之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着迷了,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还有第二层。其二就是,我们看书,要有选择。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进步;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因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第20页/共24页

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不是吗?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沦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一点也不假,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最后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书“卷”,能说是“有益”的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有的人看书不认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随便翻翻,有的人去读不适合自己的书,有的人甚至抱着猎奇的态度去读书,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第21页/共24页提纲设计第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