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时)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时)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时)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时)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会写“稚、避”等15个字,会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3.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5.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教学重点1.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2.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生字可结合偏旁分类进行记忆。如:“稚、峻、啪、瞪、僻、瞅、靴、刑、哼、绑、啃、袍、执”是左右结构的字;“避、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区分形近字“僻、避”。重点指导并示范书写部分难写的关键笔画,“哼”不要多加一横,“执”的第五笔不是横折折钩,而是横折弯钩。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理解。阅读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体会“十六年前的回忆”蕴含着的深深怀念,感悟李大钊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教学时,可以围绕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先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围绕描写李大钊言行、神态和外貌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精神品质。积累运用本课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颇具特色,在引导学生品悟相关文段后,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句式训练。这样不仅能升华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李大钊同志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1.结合预习卡预习课文。2.搜集有关李大钊同志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稚、避”等15个字,正确读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了解背景活动1谈话导入,质疑课题1.导入:每个人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今天我们将和作家李星华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教师在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3.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质疑。(谁回忆?回忆谁?回忆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说是“十六年前的回忆”?)活动2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的生平。课件出示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所以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1926年3月,张作霖下令通缉李大钊。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在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仍留在北京工作。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受尽了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牢里,他继续领导党的工作,宣传共产主义。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操作指导学贵有疑。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眼、触发情思,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探究文本的兴趣。此外,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学习障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充分交流,了解李大钊生平事迹和所处的社会背景,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板块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活动1初读课文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交流。(2)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的意思。(3)把最令你感动的部分多读几遍,说说原因。2.小组合作按要求朗读课文,互相正音。活动2学习生字新词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稚”是翘舌音,读zhì;“避”读bì;“僻”读pì;“峻”读jùn;“魔”读mó,不读mé。2.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1)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字义。(2)在语境中识记生字。课件出示幼稚避免严峻瞪着僻静瞅了瞅皮靴魔鬼苦刑绑起来棉袍执行(3)理解词语。①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文,从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____”画出。②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课件出示理解词语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恐惧:惊慌害怕。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一下子挤了进来。严峻:严厉;严肃。沉着:镇静;不慌不忙。会意:会心。3.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书写本课难写或易错字。哼:左右结构,右下部分不要多加一横。执:左窄右宽,第五笔不是横折折钩,而是横折弯钩。(2)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书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操作指导此环节在教学时,要以自学为主,给学生充足的读文时间,并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生字词的学习任务,教师可针对重点内容适当点拨,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板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1默读课文,圈点批注1.导学:这篇课文我当学生的时候读过,当老师以后也读过,但每一次读,我的心里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你读的过程中,围绕着李大钊这个人,说说他说的哪些话,做的哪些事令你感受最深。一边读,一边作批注。(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内容,并作好批注。(2)小组合作,交流勾画内容。2.班内汇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感悟人物的品质。活动2合作交流,梳理内容1.导学:李星华在文中主要回忆了父亲李大钊的哪些事?请结合学生活动卡来交流。课件出示段落写作顺序具体事情第2~7自然段被捕前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第8~18自然段第19~29自然段第30~33自然段(1)快速默读课文,根据圈画内容自主完成活动卡内容。(2)组内互相交流,再次完善活动卡内容。2.汇报:根据学生的发言,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相机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3.整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出示课文通过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操作指导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借助活动卡,从找时间、说事件中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板块四拓展延伸,查阅资料1.扫读课文,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设疑。预设:局势为什么越来越严重?为什么李大钊说他不能轻易离开北京?敌人为什么要杀害李大钊?李大钊被捕后都经历了什么?2.引导学生将问题分两类:一类为“感兴趣提问”,另一类为“加深课文理解提问”。3.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准备下节课和同学分享。操作指导先设疑提问,然后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2课时课时目标1.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2.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3.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理清思路1.听写词语。(1)教师逐一读词语,每个词语读2遍:幼稚避免严峻瞪着僻静瞅了瞅皮靴魔鬼苦刑绑起来棉袍执行(2)听写结束后,小组交流并派代表汇报。(3)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指导。2.复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思考:李大钊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3.导入: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走进那段历史。操作指导简单的复习可以唤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课文的整体回忆,让学生理清思路,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板块二精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活动1学习“被捕前”这部分1.指名读课文第2~7自然段,教师相机出示重点段:课件出示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1)学生抓住语段中的重点句子,先议后读,表达自己的感受。(2)根据学生的发言,朗读课文的第2~7自然段,通过“局势越来越严峻”和父亲态度的对比,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感受人物的内心。预设:生1:由“坚决”可以体会到李大钊说话时的毫不犹豫、态度的坚定、留下的决心。生2:由“不能轻易”“哪能离开”可以体会到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离开的。生3:由“现在是什么时候”“多么重要”可以体会到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李大钊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他是一个把党的工作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活动2学习“被捕时”这部分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不慌不忙”,走进人物内心。2.导学:“几声尖锐的枪声”,父亲听见了,可他依旧“不慌不忙”。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第17自然段。(1)导思:你从“严峻”一词中想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严峻态度”,走进人物内心。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活动3学习“被捕后”这部分1.指导学生读议第20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外表的变化谈感受。2.依循学生的阅读需要,以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为切入点,联系上下文学习。(1)导入:这是“我们”被捕十多天之后,亲人间的第一次见面,其实这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多么希望父亲能对“我们”说些什么啊!可文章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3自然段的前两句话。(2)学生朗读质疑:“没有说一句话”,为什么?父亲是不是不爱他的孩子?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3)联系上下文阅读第19~28自然段,学生谈自己的想法。3.导学:在李大钊的子女后来的访谈和传记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李大钊对孩子的爱。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妻子的丈夫,他深深地爱着他们。可是为了不连累亲人,为了不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丝毫的软弱,他把爱深深地埋在心里。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啊!这种力量从何而来?(1)联系上下文,同桌间互相探讨,在探讨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精神的伟大。课件出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①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子。②引导学生感悟人物不平凡的内在原因。(2)总结全文:正是因为他的心被这样一种力量占据着,所以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面对魔鬼般的敌人,他依然保持着他那严峻的态度;面对凶狠的法官、亲人的呼喊,他能那样的镇定、从容。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的心——(生齐读重点句)课件出示落实语文要素本文表达的突出特点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客观、立体地塑造了一个英雄的父亲的形象。引导学生借助对李大钊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品质。操作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和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但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很难理解烈士的伟大精神,要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景,体会人物的内心。板块三体会表达方式,感受人物形象1.指名再读文章的首尾两个部分,体会其在内容上的联系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2.朗读课文首尾两个部分,体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3.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操作指导可通过对照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李大钊对家人的深刻影响,感受作者表达出来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之情。板块四分享资料,拓展阅读活动1分享资料,了解先烈事迹1.导学: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根据上节课要求查找的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2.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资料,教师相机补充。活动2拓展阅读1.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囚歌》,并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身陷牢笼的叶挺将军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仰。)2.配乐齐读《囚歌》。3.拓展作业:搜集其他革命先烈的故事,读一读,并利用班会开展一次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演讲会。操作指导语文,正是依靠着文字向阅读者传递着信息与情感,只有“读进去”,才能“悟出来”。此环节,重在鼓励学生阅读搜集的资料及拓展阅读篇目,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革命烈士英勇无畏的革命者形象和英雄气概。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1.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师生与文本及作者进行反复、深层次的“对话”。本节课的教学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领悟、探究、发现,把握文本的主旨。2.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时,为了抓住文本的“热点”与“难点”,打通课堂的壁垒,将阅读活动立体化,将平等对话互动化,将探究体验情感化。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时,关注描写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3.重视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革命先烈事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还想了解的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为了进一步拓展对革命先烈的认识,引导学生搜集其他革命先烈的故事,开展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演讲会,感受革命者的浩然正气。学生课堂活动卡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用时5~6分钟活动内容自主探究: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课文写作顺序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小标题★活动建议1.在教师引导下阅读课文,试着概括写作顺序。2.小组内交流,讨论如何分层并概括小标题。3.全班交流,理清文章脉络。学生课前预学案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预习字词1.认真抄写下列生字并给生字加音节。()()()()稚避瞪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