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1-宇宙中的地球2课时_第1页
必修一1-宇宙中的地球2课时_第2页
必修一1-宇宙中的地球2课时_第3页
必修一1-宇宙中的地球2课时_第4页
必修一1-宇宙中的地球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公元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公元18世纪,天文学家提出“星系”一词;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逐渐扩展到20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宇宙大爆炸假设理论提出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即“可见宇宙”半径:约200亿光年!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光年“光年,即光在真空中用去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距离=速度×时间,光速约为每秒30万千米(每秒299,792,458米),1光年为9454,254,955,488千米。1、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的概念:

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天地万物的总称。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宇宙的特征:(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物质性运动性{天体类型:2、宇宙是一个物质世界---由各种天体组成自然天体——天体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通称天体。主要为恒星、行星、星云、彗星、流星等人造天体——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实验室等太阳(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自已能发可见光的球状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系中约有1000多亿颗。蟹状星云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仙女座大星云马头星云草帽星云土星(行星)行星是沿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转的球状天体。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月球——天然卫星

卫星是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哈雷慧星慧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狮子座流星雨流星体——流星现象——陨星(陨石、陨铁)ABC类型组成或成员特点观察形态星云恒星行星流星体卫星彗星星际物质天体类型比较表气体和尘埃炽热气体如八大行星尘埃、固体小块如月球冰物质气体和尘埃云雾状自身发光质量小,自身不发光质量小,数量多绕行星公转,自身不发光质量小,云雾状及其稀薄,密度小模糊闪烁移动有流星现象有圆缺变化拖着长尾不能用肉眼观察宇宙飞船天空实验室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人造天体例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双选):A.人类的家园—地球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C.轮廓模糊的星云D.待发射的人造卫星BD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天体类型:例2:天上星光闪烁的是_________

一闪即逝的是________

轮廓模糊的是________

圆缺多变的是________

拖着长长的彗尾的是________恒星流星星云月球(卫星)彗星基本天体:星云、恒星记住1、自然天体:2、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载人航天器天体天体系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二、宇宙的运动性地球与月亮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距离38.4万千米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地球是距离太阳比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银河系。在宇宙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多亿颗。直径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距离3万光年。在河外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河外星系。银河星系和河外星系,统称总星系。是目前知道的最高以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地月系月地平均距离38.4万千米。TheSolarSystem太阳系TheMilkWayGalaxy银河系银河系有太阳这样的恒星2000多亿颗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河外星系用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察到数以十亿计的星系离我们最远的星系估计为150〜200亿光年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天体系统的隶属关系地月系总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天体系统的层次注意:总星系≠宇宙星座不是天体系统堂上练习:判断题:(对或错)1、天文学上把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统称为总星系答案:错(因为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2、银河系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答案:对(因为这是天体系统的特性)3、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答案:错(应该是同一级别)4、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答案:对5、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答案:错(应该是太阳系)判断题:下列的地理事物是否属于天体?1、人类的家园——地球答案:是(因为它是行星)2、河外星系答案:否(是天体系统)二、太阳系构成太阳——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以上)

八颗行星及卫星

小行星矮行星

彗星

流星

行星际物质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冥王星又因何被“降级”?“行星”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布朗等人的发现使传统行星定义遭遇巨大挑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行星定义,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

水星Mercury金星Venus火星Mars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地球Earth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类别包括行星距日远近表面温度质量体积卫星数目类地行星水金火地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近中远高中低小大中小大中少或无多少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认识太阳系:识记八大行星的位置

行星的分类

小行星带的位置

运动特征

地内行星地外行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记住)太阳系八大行星之最1、距太阳最近的是

,最远的是

。2、距地球最近的是

,最远的是

。3、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4、平均密度最大的是

。5、八大行星逆向自转的是

。6、自转周期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

。7、八大行星中,距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公转周期越短。公转周期最长的

,最短的是

。8、卫星数目最多的是

,没有卫星的是

。水星海王星金星海王星木星水星地球木星金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和天王星木星水星和金星二、地球1.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在质量、体积、密度方面与类地行星接近公转、自转周期与火星非常相似特殊普通有生命的存在1、安全的宇宙环境2、稳定的光照1.5亿千米(1个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1、适宜的温度2、液态水的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有何特点?这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提供了什么条件?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2.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液态水的产生外部条件: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特殊行星八大行星运动特征普通行星太阳系天体系统学习小结天体八大行星结构特征1、太阳之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根本原因是()A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均能绕太阳运动B太阳能自己发光C太阳居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D太阳有巨大的质量和体积2.目前,根据人们的探测技术,能够探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约有: ()A.200亿光年B.1.496亿千米C.120亿千米D.8万光年3.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A.地球和火星B.火星和木星C.木星和土星D.土星和天王星答案:B答案:A4.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答案:B连线题:把下列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及形成原因用线连接起来。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形成原因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稳定…A地球所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