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1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2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3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4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基本信息课文题目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时间1课时教材分析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学情分析这个学龄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不再全盘接受教师的精讲剖析了,大多愿意经过探索得出自己的结晶;而且在以前就具有了阅读小说的能力。教师应当在如何使学生思维更加深入和全面上下功夫。基于此种考虑,摈弃常规的串讲法,而将课文阅读设计成几个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问题,循序渐进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由于探究问题既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是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就可以完成,因此,应当能较好地参与交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l.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人手,探讨作品主题。3.续写法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3.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2.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情景导入我们都知道,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契诃夫,每个人的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去领略一下他的创作风格。提前搜集莫泊桑的资料,了解他的其他作品。本文是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莫泊桑的小说,从作家开始导入新课,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2.诱思导学1.【作者作品】2.字词认知。3.初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变化过程,概述故事情节。1.读课文,摘录不认识的字词。2.朗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能够从宏观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体现新课标的“大语文观”的理念。3.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1.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2.分析小说中“我”在文章中的作用。3.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妇》等等?为什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总结归纳。)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们的结局怎样?这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在那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实现发财梦?1.朗读课文,分组讨论。2.推荐一名代表回答问题,其他组可有补充。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深入理解小说内容,把握小说主题。4.朗读指导朗读菲利普夫妇的言语、行为、态度。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上面所陈述的答案。巩固知识5.拓展延伸1.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所设置的悬念。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6.课文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学习了作者所运用的对比的写作手法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崇尚“拜金主义”,追求金钱至上而淡化了友情,甚至是亲情,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能够清醒的认识菲利普夫妇的势利嘴脸,我们要知道,世上除了金钱以外,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珍惜和拥有。7.作业安排给本篇小说续写一个结尾,要求结局合情合理,人物性格发展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字数:300—500字。给小说续写结尾,既是学生对文章主旨上的进一步理解,又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锻炼发散性思维。板书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跟进、讨论,在预设的学生行为中加以评价。让学生对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对比,从而了解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情况。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这些得失。取得的成绩:1.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这篇小说怎样教学才能实现耗时少、效果好?为此,我采用了“点、线、面”的教学方法,找准了切入点,事实证明,这是很有效的,学生能很快领会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进而能很快地梳理出小说的情节,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认识了菲利普夫妇这个人物形象,为下文的人物分析和主题探究奠定了基础。2.为学生创设有层次的问题来探究文本。这是对话的关键。我设计了一些问题来解决情节和人物分析的问题;设计探究活动来解决明确主题的问题;设计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反思、说读,来表达自己对人物和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并相机进行爱心教育。这是阅读的更高层次。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