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2.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海洋
B、草原
C、海陆交接地带
D、荒漠
3.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4.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A.寄生B.竞争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
5.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6.生长在水中的溞在夏季具有发达的头盔,到冬季头盔就消失,这是溞对温度变化的()
A.生理适应B.形态适应C.行为适应D.结构适应
7.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下降型
8.生长在珊瑚虫周围的藻类大量死亡而引起珊瑚虫群体的死亡,这个现象说明生物种间有()作用。
A.竞争B.共生C.寄生D.他感
9.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1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草与豆苗的关系是()。
A.种内斗争B.竞争C.共生D.寄生
11.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
12.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馈控制和多元重复控制同时存在,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有效地保持。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长,层次越多,自动控制的机能越完善,所以食物链应无限延长。
C.生态系统控制是有既定目标的控制。
D.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差,是由于其作物品种多、产量高。
13.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荒漠
14.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是()。A.网状结构B.团块结构C.团粒结构D.块状结构
15.高尔基体中,寡糖链的合成与加工非常像一条装水线,N-连接和O-连接糖基化最后一步都是要加上唾液酸此可推测催化唾液酸转移酶最有可能存在于高尔基体的()。
A.(;GNB.顺面膜囊C.中间膜囊D.反面膜囊和TGN
16.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景观B.生物圈C.种群D.群落
17.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18.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
19.内源性自动调节学说将种群的自动调节分为内分泌调节、行为调节和()
A.土壤调节B.气候调节C.食物调节D.遗传调节
20.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鸟与树的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21.氮循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有()。A.使土壤成分缺氮B.偏施氮肥,造成养分失衡C.气候变暖D.水污染
22.下列不是导致生态失调的原因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B.滥用资源C.自然灾害过频D.经济与生态分离
23.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
24.温周期对生物有利的方面是()。
A.提高了种子发芽率
B.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低温有利于呼吸作用
C.可提高动物繁殖率,减少“死胚”率
D.可提高动物蛋白质、糖分含量
25.低温期(),植物受害越重。
A.温度越高B.越短C.越长D.有间隔
26.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27.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
28.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A.红外光B.可见光C.蓝光D.紫外光
29.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B.湖泊C.热带雨林D.北方针叶林
30.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31.草原弃耕地上的演替按照时间划分是属于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都不是()
32.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A.生物组织层次B.生物类群C.生境类型D.应用领域
33.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和C分别代表()。
A.发育历期,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C.有效积温,平均温度D.发育历期,生物学零度
34.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35.下列关于阴性植物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耐干旱B.光饱和点高C.光补偿点低D.光补偿点高
36.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绿色植物属于()
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
37.磷循环属于()。
A.气相型循.B.沉积型循坏C.液相型循环D.混合型循环
38.r对策者的死亡率(),迁移能力()。
A.高;强B.高;弱C.低;强D.低;弱
39.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40.植物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影响叫做
A.他感作用B.他毒作用C.毒作用D.抑制作用
41.氮循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A.使土壤成分缺氮B.偏施氮肥,造成养分失衡C.气候变暖D.水污染
42.用浅蓝色薄膜育秧与无色薄膜相比()。
A.前者秧苗及根系都较粗壮
B.前者插后成活快,分蘖早而少
C.后者生长茁壮,叶色浓绿
D.后者粗纤维和粗淀粉以及含氮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都较高
43.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D.以上全部内容
44.自然界中符合“S”形种群增长的生物是()。
A.蘑菇B.酵母C.小麦D.水稻
45.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于()引起的。
A.风速差异B.海拔高低差异C.太阳辐射差异D.降水幅度差异
46.下列选项中,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作用最大的物种是()
A.伴生种B.建群种C.亚优势种D.罕见种
47.下列关于能量和物质循环正确的说法是()。
A.能量不断地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环境方向逐级流动
B.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各营养级间往返流动
C.物质循环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循环运转
D.循环”一词意味着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被永远重复利用
48.在一个群落中,如果频度在21%~80%的物种比例增高的话,说明()。
A.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B.群落中结构的分布不均匀C.群落中能量的分布不均匀D.群落中信息的分布不均匀
49.下述四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哪种营养结构的生态系统最稳定()
50.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A.1~2B.2~3C.3~4D.5~6
二、填空题(20题)51.华北的农谚“枣发芽,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中的枣和杏在此被指为______生物。
52.地形是通过对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等重新分配对生物生长产生影响,因而它是______生态因子。
53.南极鳕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是-2℃~2℃,说明其属于______性生物。
54.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流、物流和______。
55.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_、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56.生态系统是个无______、非中心式的自我控制系统。
57.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树皮较厚、生长较快。这是______植物的特点。
58.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量称为______。
59.栽培作物没有自然植被茂密,不能覆盖全部土地表面。特别是当农作物收割之后,土壤直接暴露在风雨的冲击之下,细小的土壤颗粒会随风飞散,随水流失,使土壤肥力降低,逐渐变得不适于农作物生长。这个过程叫做______。
60.______寄生是指寄生生物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
61.能表现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62.捕食者捕食能力的进化引起猎物反捕食能力的进化,猎物的进化又会引起捕食者捕食能力的进一步进化,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属于______。
63.温室气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4.我国生态学家______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65.我国天然淡水水域中常见的鲤鱼、鲫鱼,每年产卵和孵化的时间,从南方地区到北方地区逐渐后退。这是由于鱼类的产卵期受______的显著影响。
66.______是系统无序性的量度。
67.动物的内禀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动物的生殖能力、寿命、发育速度和______等因素。
68.一个种类没有受到另一个种类因竞争而引起的抑制作用时占据的最大的生态位叫______。
69.解决生态失调要依靠生态系统的恢复和______。
70.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狼借助嚎叫声表示它是某块领域的占有者。()
A.正确B.错误
72.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A.正确B.错误
73.向日葵、甜菜、高粱和棉花属耐酸性植物。[]
A.正确B.错误
74.金鱼藻→蜉蝣→鳙鱼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A.正确B.错误
75.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以进行虫情预测预报。()
A.否B.是
76.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生物小循环加强。
A.正确B.错误
77.大型动物的生态效率低于小型动物。()
A.正确B.错误
78.水生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表现在通气组织发达。()
A.正确B.错误
79.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A.正确B.错误
80.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四、简答题(5题)81.从湖泊裸底到森林的水生演替系列大体要经历哪些阶段?
82.简述土壤组成及其特性。
83.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ChristenRaunkiaer)按照更新芽或休眠芽的位置,把高等植物分为哪几种主要的生活型?
84.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85.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87.论述群落演替的动因及其类型
六、单选题(0题)88.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D
6.B
7.B
8.B
9.B
10.B
11.A
12.A
13.C
14.C
15.D
16.B
17.D
18.B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F1(频率)=ni(某物种出现的样本数)/N(样本总数)×100%。
19.D
20.B
21.C
22.D生态失调的原因主要受气候变化、资源问题、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的影响。
23.C
24.C
25.C
26.B
27.A
28.D
29.C
30.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31.C
32.A根据组织层次分类: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区域生态学(景观生态)、生态圈生态学(又叫全球生态学)。
33.D
34.B
35.C
36.A
37.B
38.A
39.D
40.A
41.C
42.A
43.D
44.B
45.C
46.B
47.C
48.A
49.B
50.D
51.指示
52.间接间接
53.窄温窄温
54.信息流
55.物质循环
56.目标
57.阳性
58.种群密度
59.土壤侵蚀
60.专性专性
61.群落最小面积
62.协同进化协同进化
63.CO2、N2O、CH4、CFCs
64.马世骏
65.水温
66.墒墒
67.年龄结构年龄结构
68.基础生态位
69.重建
70.风播
71.A
72.A
73.B
74.A
75.Y
76.A
77.A
78.A
79.B
80.N生态学研究的对象视研究目的而定。
81.(1)沉水植物阶段;(2)浮叶根生植物阶段;(3)挺水植物阶段;(4)湿生草本阶段。(1)沉水植物阶段;(2)浮叶根生植物阶段;(3)挺水植物阶段;(4)湿生草本阶段。
82.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包含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土壤的特性: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土壤酸碱度;③土壤生物性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83.(1)一年生植物;(2)隐芽植物或地下芽植物;(3)地面芽植物;(4)地上芽植物;(5)高位芽植物。(1)一年生植物;(2)隐芽植物或地下芽植物;(3)地面芽植物;(4)地上芽植物;(5)高位芽植物。
84.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有三个阶段。①裸地形成。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称为裸地,它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裸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类:地形、气候、动物牧食和人类活动。裸地的共同特征是环境条件比较极端,或者潮湿,或者干燥,常常盐渍化程度严重,等等。原生裸地的条件比次生裸地更为严酷,一般群落形成的速度比次生裸地缓慢。②物种传播。群落形成过程中物种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物种向群落内的扩散过程。物种扩散有被动扩散和主动扩散两种类型。植物主要以被动形式扩散,主要依靠风力传播。被动扩散的动力还有水、人和动物的活动。有些植物的繁殖体具有钩、刺、芒、黏液,可以依附在动物体上传播。有的则种皮坚硬或是浆果,靠动物吞食后到处扩散。主动扩散一般针对动物而言。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动物总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不断地向新的区域扩散,如飞行和洄游。有些植物的繁殖体也能进行主动扩散,有些植物则依靠根茎向外蔓延。③物种定居。生物扩散到一个新区后,定居成功的可能性和扩散距离及对新区域环境的适应程度有关。最迅速定居成功的是扩散力很强、对环境条件忍受幅度大的物种。先锋物种有开拓新区的能力。在原生裸地最初形成的只能是地衣群落。而在次生裸地,一般最早形成苔藓群落或杂草群落。随先锋植物进入新区的还有昆虫、螨类等开拓性动物。
85.①种类组成。②结构特征。③动态特征。
86.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假期乘务员社会实践报告
- 小儿肘关节脱位课件
- 农村劳务合作社协议合同
- 青训球员补偿协议合同范本
- 劳务外包协议解除协议书
- 出租车间协议无违约合同
- 下水管改装维修合同范本
- 三人行结构课件
- 乌克兰关闭总领馆协议书
- 冷链食品供货协议书范本
- 动静能设备管理制度
- 投资款退回协议书
- 外墙仿石漆合同协议书
- 2025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课件十:主要负责人安全公开课
- 解约合同协议书范本
- 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方案
- 2025东航招聘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基层卫生岗位(社区护理组)练兵和能竞赛试题
- 2025年浙江省数字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两个女儿离婚协议书模板
- 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