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第六章 第二节 拜伦_第1页
外国文学史:第六章 第二节 拜伦_第2页
外国文学史:第六章 第二节 拜伦_第3页
外国文学史:第六章 第二节 拜伦_第4页
外国文学史:第六章 第二节 拜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史第二节拜伦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生平创作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篇洋溢着民主理想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激情,他毕生为民主自由而战,是西方文学史上用生命去实现理想的著名代表。一、生平创作不幸的童年生活。破落贵族之家,4岁时父亡,母亲性格暴躁乖僻。拜伦天生跛足,常受人的欺凌,形成忧郁、孤独、反抗的性格。求学阶段。10岁继承勋爵爵位,搬家至伦敦,1801-1808求学于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不幸的初恋;广泛阅读;卢梭的信徒;喜爱运动;贵族习气;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刻》(1807)

。一、生平创作国外旅行及回国后与统治阶级决裂阶段(1809-1816)。1809以世袭议员的身份进入上议院。

同年开始出国旅行,为期两年,1812《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出版,风靡全英。拜伦:“当我在清晨醒来,已经名声远扬,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一、生平创作他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812年,他在上议院发表过两次激烈的演说,结怨于统治集团。拜伦孤独苦闷,从1813年开始,写出了一系列以东方为题材的“东方叙事诗”。拜伦因家庭原因受到大肆诬蔑诽谤,1816年永远离开英国。“如果这些流言、诽谤和咒骂是真实的,那么我就不配居住在英国;如果是假的,那就是英国就不配让我居住。”一、生平创作侨居国外阶段(1816-1824)。拜伦在日内瓦结识雪莱,从此成为挚友,彼此倾慕。在雪莱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下,拜伦克服了悲观情绪,在1816年创作了《锡雍的囚徒》、《普罗米修斯》、《路德分子之歌》等反映革命者积极斗争的名篇。一、生平创作1817-1823年拜伦定居意大利,他参加了烧炭党的革命活动,并成为烧炭党的领导人之一。完成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三、四章,以及哲理诗剧《曼弗雷德》(1817)、讽刺诗《别波》(1818)、神秘剧《该隐》(1821)、《审判的幻景》(1822)和他的压卷之作《唐璜》(1818-1823)。一、生平创作1823年夏,拜伦前往希腊参加民族解放斗争。他筹集资金,被选为希腊远征军总司令,冒雨巡视病倒,于1824年4月19日死于希腊军中,年仅36岁。拜伦参加革命一、生平创作希腊视他为民族英雄,全国为他志哀21天。他的心脏葬在希腊,遗体运回英国,姐姐奥古斯塔为他写铭文:“这里葬着乔治·戈登·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作者的遗骸,他于1824年4月19日在希腊西部的迈索隆吉翁逝世,当时他正在英勇奋斗,为这个国家夺回她往日的自由和光荣”。一、生平创作拜伦的死,震动文坛,引起了全英国和欧洲进步人士的悲悼。歌德赞他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为“思想界的君王”。诗人的不朽,都在他们的作品。拜伦的不朽,还在于他是19世纪初期最伟大的反抗者和行动者。二、“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塑造的一系列充满浪漫主义情调,与社会对立,与命运抗争的孤独、高傲的叛逆者形象。他们包括哈罗尔德(《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中的系列人物:异教徒(《异教徒》)、康拉德(《海盗》)、莱拉(《莱拉》)、阿尔普(《柯林斯的围攻》)和曼弗雷德(《曼弗雷德》)、该隐(《该隐》)。二、“拜伦式英雄”精神特征:首先是反叛性。他们都不见容于社会,傲世独立,不惜与命运相抗衡。即使失败甚至死亡,也决不向上流社会妥协。其次是孤独性。高傲不羁,鄙视一切,和周围一切人格格不入。第三是浪漫性。他们大都有热烈奔放的爱情,能恨也能爱,恨使他们走向斗争,爱使他们纯真而深沉,情感强烈。二、“拜伦式英雄”这一点跟中国描写反叛的英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集体主义,兄弟情意,不重夫妻感情,男女感情。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第15回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拜伦式英雄”的意义1、积极的革命作用。揭露反动统治者,号召人民起来斗争的积极作用。2、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孤独斗争,脱离人民,消极悲观。三、《唐璜》分析《唐璜》(1818—1823)是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这部长达16584行未完成的诗体小说的主要精神和艺术魅力在于它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真诚追求和唤起人民的积极行动,主要成就在于讽刺方面。唐璜的形象拜伦改造了传说中的唐璜。传说中的唐璜是一个登徒子。他曾出现在莫里哀、梅里美、莫扎特、萧伯纳的笔下。拜伦把他改造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心地善良的热血青年。他笔下的唐璜天生温存、安详,“毫无一般花花公子的虚浮”,“他整个生命都和我们起着共鸣”。唐璜的形象诗人为什么选择唐璜?是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因此,/对这些,/我就不人云亦云了,/而想把我们的/老友唐璜来传颂——”雪莱评价:《唐璜》是用“人类感觉的永恒色彩涂抹出来的人性图画”。唐璜的形象(一)戳穿虚伪道德,人的天性苏醒唐璜从小由师尊、教父和母亲严加管束,“他们在他身上尽力压灭天性”,“生怕他误入歧途”。然而,人的天性是不可压灭的,16岁的翩翩少年产生了追求感官满足的心灵要求,唐璜堕入了情网,这是对假道学的一个嘲讽。唐璜的形象(二)现代文明外衣掩盖下的狼性作为生命的自然实体,唐璜有强烈的人的意识。他禁止海上遇难的水手酗酒,把住酒窖的门锁威严地宣称:“虽然我们都要死,但该死得像个人,别学野兽的下场”。他拒绝吃人肉,不愿失了人的本性。唐璜的形象(三)淳朴恋情:天人合一唐璜与海盗的女儿海甸真挚相爱,“他们本诸天性,让炽热的灵魂向着彼此倾注”。在拜伦看来,海甸是自然神的女儿,是大自然的象征。两者的结合就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就是摆脱社会和现代文明,返归自然,实现“天人合一”。唐璜的形象(四)在欲海与血海中保持贞洁唐璜被卖到苏丹后宫为奴,拒绝苏丹王妃宠幸。“囚笼的鹰都不肯配对,/我怎么侍候/一个女苏丹的色情的梦?”他偶然参加俄军,在战场上救出一个小女孩。他感到救出一个生命比从那一堆腐烂的人尸长出最绿的桂花还要甜蜜得多。唐璜的形象由于战功赫赫,成为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宠臣,出使英国,进入上流社会。至此中断,但拜伦曾表示:“我的意图是使唐璜完成欧洲的旅行,经历各种围攻、战役和冒险,最后,以他参加法国革命为长诗的结尾。”唐璜至始至终有一颗善良的心。“虽居于巨大的皇臂内,他毫不顾职责,却渴望着美”。唐璜的形象总结:唐璜是个平凡普通、顺应自然天性生活的贵族青年。他不受虚伪道德的束缚,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满腔热忱、见义勇为的民主青年。(二)艺术特点1、口语化的语言风格。针对文坛雕琢、沉闷、虚假风气,“教他们见识一场真正的笔战”,拜伦有意识地采用口语风格。他用闲谈趣味代替雕琢修饰,“我从不搜索枯肠,作半日苦吟”;用浪漫清新代替沉闷阴郁,“半庄半谐的诗肇始于帕尔其……我想,写现代的题材也许较好”;(二)艺术特点用反语揶揄代替痛骂与憎恶,“我的缪斯哪怕是骂得最严厉,也是带着微笑的,接着她还会请一个安退下来,谁也不得罪”;用深厚的博爱代替英国至上主义,“她怎能夸称自由呢,当她自己不过是奴隶头子?全世界的民族都在禁锢中,管牢的又算得了什么?”(二)艺术特点2、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主人公的经历和作者的议论互为层次,有机结合。作者常常中断叙事去自由地发议论,充满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性。待作者发现“扯”得太远,议得太久时,又将笔触返回到唐璜的故事上。(二)艺术特点例如在第三章,作者叙述唐璜在孤岛上的浪漫爱情,由“侍从开始献艺给他们取乐”,伸发到讽刺桂冠诗人骚塞的“变节”行为。议论一番后,他打住话头写道:“但话归本题吧。想想看,说到哪了?”由此转向叙述。故事刚接上头,他又继续谈论自己对湖畔派诗人颂扬英国政府反动政策的看法。及至又承认自己“爱闲扯,尽自离题议论不休”,索性又议下去,谈个痛快。最后笔锋一转说,“讲我们的故事吧。——筵席散了,奴仆退下”。(二)艺术特点这种形式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唐璜凭直觉选择的争取个人自由的行动二是作者凭理性选择的争取民族自由的行动这是《唐璜》的独特之处。起伏的山峦望着马拉松,

马拉松望着茫茫的海波;我独自在那里冥想了一时,梦见希腊仍旧自由而快乐;因为当我在波斯墓上站立,我不能想象自己是个奴隶。怎么,还是无声?一切都沉寂?不是的!你听那古代的英魂正像远方的瀑布一样喧哗,他们回答:‘只要有一个活人登高一呼,我们就来,就来!’噫!倒只是活人不理不睬。“哀希腊”片段我要和一切与思想作战的人作战,至少在文字上,(如果可能,也在行动上。)而在思想的敌人中,暴君和献媚的奴才一直是最凶。我不知道谁会胜利,但即使我有先见之明,也不会使我这种公然的、坚决的、毫不含糊的憎恨,对各国的任何暴政稍减一分。诗人誓言思考题1、“拜伦式英雄”。2、分析唐璜的形象。3、如何理解《唐璜》夹叙夹议的叙述特点?锡雍古堡锡雍的囚徒你磅礴的精神之永恒的幽灵!自由呵,你在地牢里才最灿烂!因为在那儿你居于人的心间——那心呵,它只听命对你的爱情;当你的信徒们被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