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婚姻家庭问题_第1页
第六讲婚姻家庭问题_第2页
第六讲婚姻家庭问题_第3页
第六讲婚姻家庭问题_第4页
第六讲婚姻家庭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婚姻家庭问题教学要点婚姻家庭问题的基本理论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的特点婚姻家庭问题的内容婚姻家庭问题的社会原因婚姻家庭问题的社会干预一、婚姻家庭问题的理论婚姻家庭问题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的特点婚姻家庭问题的相关理论流派(一)婚姻家庭问题婚姻家庭理解婚姻和家庭的三个层面婚姻家庭问题婚姻所谓婚姻是为社会所认可的,主要是指涉及男女双方关系的制度化安排。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一对男女配偶的关系是为社会所认可的,即合乎社会习惯法或成文法律;同时,这对配偶关系具有排他性。(2)同居,并具有建立家庭和生育后代的意向。(3)有共同的劳务和经济权益。(4)生儿育女有积蓄,子女有社会公认的家庭财产继承权。家庭弗洛伊德:家庭是肉体生活与社会机体生活之间的联系纽带。马克思和恩格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E.W.伯吉斯和H.J.洛克:“家庭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联合起来的人的群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孙本文:“所谓家庭,是指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之团体而言。故家庭成立的条件有三,第一,亲属的结合;第二,包括两代或两代以上之亲属;第三,有比较永久的共同体生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的职能首先,对大多数人来说,家庭是实现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其次,家庭满足人们的性欲调控、情感慰藉、繁衍后代等各种需求。再次,作为一种初级群体,家庭还是一种实现社会控制的基本工具。家庭的变迁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多元化“六D危机”DeviationfromexpectationDisgraceDepressionDepartureoffamilymembersDivorceDeath一夫一妻制家庭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之后,正发生着一场性质与形态的大变革,即从农业社会的血亲主位、父子轴心、男性专权的传统一夫一妻制家庭,向工业社会的婚姻主位、夫妻轴心、两性平等的现代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家庭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理解婚姻与家庭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关系层面。婚姻和家庭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其次是制度层面。婚姻和家庭是一套以性禁忌为主的规范系统,它虽然从形式上保证了男女两性的结合,实质上却是对婚姻之外的两性关系实行的约束。最后是文化层面。婚姻和家庭表达了特定的文化内容,包括性观念、生育观念、婚姻观、家庭观、生活方式等。婚姻家庭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是指引起家庭成员矛盾冲突、伤害家庭成员心理与生理、导致婚姻关系不协调及家庭解体的现象。

(二)我国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家庭最多的国家“大概率现象”和“大概率价值观”我国的婚姻和家庭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三)婚姻家庭问题的相关理论流派社会学学派:社会变迁理论/观念领域的革命人口学学派:人口期望寿命的不断延长不可避免地导致更多的婚姻问题经济学学派:加里.S.贝克尔(GaryS.Becker)的婚姻收益递减论和伊斯特林(R.Easterlin)的收入决定论。心理学学派:婚前对婚姻的过高期望、婚后配偶双方相互吸引的资源枯竭和婚外生活的心理诱惑等都可能影响婚姻生活的质量和稳定性。生理学学派:人的初次性行为年龄的前移与人的性成熟提早有关。二、婚姻家庭问题的内容婚姻家庭内部问题婚姻家庭外部问题(一)婚姻家庭内部问题离婚家庭暴力“空巢家庭”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1.离婚“离婚自由”的口号由资产阶级在18世纪率先提出,它是对封建制度的一种反抗。1792年法国在《人权宣言》中确认了离婚自由的个人权利。最近几十年,离婚率呈现陡涨的趋势中国出现了三次离婚高峰第一次离婚高峰是20世纪50年代初新婚姻法颁布后第二次离婚高峰是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第三次离婚高峰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离婚率首位,北京——离婚率39%第二位上海,离婚率38%

第三位,深圳特区,离婚率36.25%第四位广州,离婚率35%

第五位,厦门离婚率34.9%第六位,中国台北离婚率34.8%第七位,香港特别行政区,离婚率33.8%第八位,大连离婚率31%

第九位杭州离婚率29%

第十位哈尔滨离婚率28%离婚率上升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婚姻生活功能的精神层面。其次,改革开放以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他们原先是相对较低的离婚风险的农村人口,现在已经成为高离婚概率的城镇居民或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再次,由于婚姻登记条例和协议离婚条例人性化取向的改革,结婚和离婚手续的方便,离婚程序成本的降低,也使得一部分人非理智的冲动型离婚变得非常容易。又次,整个社会对离婚行为的理解、宽容甚至莫名其妙的艳羡,都诱导着许多人走向离婚。此外,离婚还有许多其他原因,比如,结婚太草率、志不同道不合、家务矛盾纠缠、第三者插足、性生活不协调或没有性生活、遭遇生活事件、寻求浪漫、生活变迁、妇女的自立和解放,等等。离婚的负面影响离婚对成年人的影响:高离婚率引起社会的忧虑,担心遭受这种崩溃的个人会受到长期和短期的消极影响。对孩子的影响要视下列情况而定2.家庭暴力由一个家庭成员对另一个家庭成员或另一些家庭成员所进行的身体虐待。1993年12月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的《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中指出,对妇女的暴力系“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体、心理及性方面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这类暴力、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宣言》,重申免遭暴力侵害是妇女的一项基本人权。显性暴力/隐性暴力生理暴力/心理暴力/性暴力我国的家庭暴力的主要特点一是行为的隐蔽性;二是时间的连续性;三是后果的严重性;四是手段的多样性。家庭暴力的基本原因

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的影响社会宽容的助长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偏低家庭生活的特殊性家庭暴力与各种社会模式之间的相关性3.“空巢家庭”问题

空巢老人家庭产生的社会问题是:精神生活质量下降;生活没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4.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

城乡有别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家庭本身存在的种种障碍(二)婚姻家庭外部的问题重婚纳妾(包二奶)广州市妇女向妇联投诉丈夫重婚、姘居或其他婚外性行为的个案,呈逐年上升态势,1998年168宗,1999年246宗,2000年1-9月401宗,比1999年同期上升43.6%。什么样的男人在“包二奶”?

据调查统计,有钱者占50%,夫妻不和者占15%,有权者占5%,赶时髦者占5%,打工者占10%,另有的15%则是一些在城郊结合部发达起来的农民新贵。“包二奶”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

严重违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败坏社会风气,冲击一夫一妻法律制度。严重破坏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产生大量的社会隐蔽人口。败坏了党风,引发官员以权谋钱,造成腐败现象。造成大量家庭破裂、解体,离婚率上升,影响社会稳定。(三)非主流的婚姻家庭模式大龄未婚和独身浪潮无子女家庭同性恋伙伴非婚同居家庭开放式婚姻单亲家庭1.大龄未婚和独身浪潮

大龄未婚人口,是指那些过了社会上通行的结婚年龄即“结婚适龄期”而尚未婚配的28-49岁的男女,不包括离婚、丧偶者。2.无子女家庭所谓无子女家庭,也就是“丁克”家庭。“丁克”一词来源于DINK(Doubleincome,nokids),即双收入无子女家庭。3.同性恋伙伴同性恋是homosexuality的意译,最早是法国医生Bekert于1869年创造的,是指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为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男性同性恋称Gay,女性同性恋称Lesbians。男同性恋中有MC的简称女同性恋中也有TP的简称1999年8月23日,由世界性学会(WorldAssociationforSexuality)组织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世界性学大会在中国香港举行,会议通过了《香港性权宣言》,宣称性是每个人格之不可分割的部分,性权是基本的、普世的人权,并规定了性自由权、性自治权、性完整权、性身体安全权、性私权、性公平权、性快乐权、性表达权、性自由结合权等11项性权利。4.非婚同居家庭“准婚姻”同居者“试婚”式同居者性互助式同居者老年同居5.开放式婚姻乔恩.谢泼德和哈文.沃斯指出:开放式婚姻强调的是共同作用,指结合在一起的男女,在不损害各自个性的前提下,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以取得两人之间以及两人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密切发展。6.单亲家庭导致单亲家庭的因素有夫妻分居、离婚、父母一方的死亡或者非婚生育。三、婚姻家庭问题产生的社会条件婚姻家庭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加强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的社会原因家庭与经济过程关系的变化社会流动增加理想婚姻与现实的差距社会竞争压力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地位提高,家庭关系变化观念变化加强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早婚的人的离婚率要高于正常年龄结婚的人的离婚率;婚前相识较短的人的离婚率要高于相识较长的人的离婚率;在大学、工作场所及偶然的机遇而相识和结婚的人,其离婚率都较高,而在青梅竹马时代便相识和后来结婚的人,其离婚率则最低;定婚期短或没经订婚就结婚的人的离婚率要高于订婚半年以上才结婚的人的离婚率;家庭社会背景、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相异的夫妇的离婚率要高于相同的夫妇的离婚率;家庭和亲友不赞同的婚姻,其离婚率要高于赞同的婚姻。四、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社会干预(一)针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干预(二)为单亲家庭提供服务与社会保障(三)加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四)开展婚姻与家庭方面的辅导(一)针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干预

(1)制定一个全国性的反对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对家庭暴力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干预。(2)发挥行政机关的作用,加大对家庭暴力的行政干预力度。(3)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以居民(村民)社区为基础单位的多机构合作、共同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氛围。(4)一切教育单位应对学生开展性别平等、反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平等、民主、和平的新型家庭关系的观念。(二)为单亲家庭提供服务与社会保障政府非政府组织(三)加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在我国还是要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养老模式:(1)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