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典人物评析(中日甲午战争)_第1页
历史经典人物评析(中日甲午战争)_第2页
历史经典人物评析(中日甲午战争)_第3页
历史经典人物评析(中日甲午战争)_第4页
历史经典人物评析(中日甲午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经典人物评析——甲午海战名将制作团队:第E小组

甲午中日海战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丰岛海战中,作为“浪速”舰舰长,击沉清朝运兵船“高升”号,殉难者达七百余人。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中,指挥“浪速”舰作战。

清将篇甲午海战名将

日将篇甲午海战名将

遇难同胞勿忘国耻理性爱国本次历史经典人物分析

到此结束

对马海峡海战1905年5月27日东乡平八郎指挥对马海峡海战,彻底歼灭俄国增援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此役决定了日俄战争中日本的最后胜利。——李鸿章最难以评判的将领生平简介: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主要思想(洋务运动)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主要人物迈出中国近代化实践的第一人,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器物来改变中国落后的状态。“师夷长技以自强”。最终还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他毕生致力于洋务事业,在整个洋务运动中居于不可争辩的显赫的首脑地位。剖析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是研究洋务运动所不容回避、不能或缺的重要方面。

“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对李鸿章的评价正面评价: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李鸿章热衷官场,亦深得朝廷倚重,历数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孙文上书李鸿章时,曾---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1896年,美国《纽约时报》认为美国民众对李访美反响热烈是因为“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因为此人统治的人口比全欧洲君主们所辖子民的总和还多”国宾礼遇“不仅表明了他个人的崇高尊严,同时也表明了大清帝国的伟大。”1896年,李鸿章访俄,俄罗斯帝国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评论对李鸿章的印象时说:“我认为李是一个卓越的人物,当然他是中国人,没受过一点欧洲教育,但受过高深的中国教育,而主要的是他有一副出色的健全的头脑,善于清晰地思考。正因为如此,他在中国历史上,在治理中国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这就不足为奇了。当时治理中华帝国的实际上就是李鸿章。”负面评价清朝和法国的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放弃对越宗主权,左宗棠评价李鸿章是:“对清朝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李鸿章访问德国,会见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麦问他:“你当了一辈子的中国宰相,告诉我,你有什么足以自傲的政绩?”李鸿章就说,他怎样领导军队剿灭了太平天国和造反的捻匪。据梁启超记述,俾斯麦听了通过翻译告诉李鸿章:“真的是很崇高啊!不过,我们欧洲人却认为,打仗要战胜外族人才是功劳;国内自相残杀来保持一国的稳定,我们欧洲人不拿出来谈。”传闻李鸿章在见了俾斯麦后,曾得意地说有人称他是“东方的俾斯麦”,但俾斯麦听后,却微笑回答可没有人说他是“欧洲的李鸿章”。——邓世昌宁死不屈生平简介: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在黄海与日寇海战中为国捐躯。民族英雄。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其后人多为仁人志士,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人学习算术、英语。甲午战争中“致远舰”管带

主要思想“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主要事迹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据日方纪录其冲撞的是浪速号)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全舰官兵只有16人一同获救。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邓世昌的影响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现世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对邓世昌的评价真实的邓世昌同时又是一个勇敢而多少有些鲁莽的军官。他练兵有方,勤奋过人,是唯一不在陆上购置房产的舰长,出海常在大洋上作演习而闻名,他带兵非常严格,甚至近乎苛刻。在大东沟海战前,他正在受到审查,理由就是治军太严,而“鞭打士兵致死”。他带船多年,事故率在北洋水师各舰长中最高,他担任镇字号炮舰舰长的时候,曾经在风浪中把军舰搁浅,担任扬威舰舰长的时候,一次煤带的不足,在海上漂流了许久,一次因为不熟悉水情,螺旋桨叶片刮底受损。这些记录因为他另有敢做敢为的精神而没有影响他的升迁,但是作为舰长,邓大人也难辞其咎。在水兵中因此称邓世昌为“邓半吊子”,意思大概是“太酷了”。北洋水师的官兵起外号挺有水平的,比如称方伯谦为“黄鼠狼”,就惟妙惟肖。致远舰致远舰,防护巡洋舰(穹甲巡洋舰),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造价84万5千两白银,1887年完工,于当年11月回国。柱间长76.2米,舰宽11.58米,吃水4.57米,排水量2300吨,穹甲厚2至4寸;动力为4座锅炉,2台往复式蒸汽机,功率7500匹马力,双桨单舵,航速18.3节。乘员202人,管带为副将衔。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同舰官兵246人同殉职,邓与其爱舰同沉。全舰仅7人获救。致远舰沉没地点是现今辽宁省东港市大鹿岛西南16.9公里的海域,近年国家已开始计划打捞。其实最初致远的主桅在低潮时仍露在海面上,后被当地渔民锯掉变卖了,二战期间日本人亦曾打捞一些物件。——东乡平八郎身高159的舰队司令生平简介:东乡平八郎(とうごうへいはちろう‎,1848年1月27日—1934年5月30日,即弘化4年12月22日—昭和9年),日本帝国海军元帅、海军大将,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国主义的“军神”。在对马海峡海战中率领日本海军击败俄国海军,成为了在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相关标签:1.军神2.东方纳尔逊3.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4.王阳明作战简历

对幕府作战:1866年参加萨摩藩新成立的海军。对中国作战: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中,指挥“浪速”舰作战。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任日本常备舰队司令。对俄国作战:在对马海战中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突袭中国旅顺港内的俄国舰队。1904年8月10日组织黄海海战,击败旅顺的俄国海军的突围。1905年5月27日指挥对马海峡海战,歼灭俄国增援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俄海军将领马卡格夫触雷身亡。历史评价东乡平八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海军生涯中所取得的“辉煌战功”,决定了他在日本海军史上无以伦比的偶像地位,堪称为日本海军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并且在日本海军中有“军神”之称,在世界海军史上也有一席之地,也是令山本五十六大将也终身仰慕的日本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东乡平八郎在日俄战争结束时的一句话“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他创造了日本近代史上的巅峰时刻,在日本人的精神上影响极为巨大。他完胜了俄国海军,使日本人信心“爆棚”,有了独霸东亚的野心,最后竟不惜与超强的美国为敌。创了后来世界海军所流行的纵队战术。——刘步蟾无可挑剔生平简介;刘步蟾(1852-1895)清末海军将领。字子香,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後,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归。1895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主要事迹1885年秋季,刘步蟾督带"定远"舰回国,被任命为"定远"舰管带,授参将。自此,刘步蟾积极协助北洋海防统领丁汝昌筹建北洋海军。他直接参与了北洋海军章程的起草与定稿,"海军规划,多出其手"。

1888年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刘步蟾"升授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加头品顶戴。“北洋舰队组建之后,清廷为之沉醉,便停止了增购军舰扩建海军的步伐。刘步蟾对此深为忧虑,他认为“日本增修武备,必为我患”。为此,他特别亲自面谒李鸿章,进言按年添购铁甲战舰以扩建海军。当李鸿章未置可否时,刘步蟾进一步慷慨直言道:“相公居其位,安得为是言!且平时不备,一旦偾事,咎将谁属?”刘步蟾的此番直言,引得四座悚然不已,而李鸿章竟也为他这一片赤诚坦荡之情所感动。但由于封建朝廷的昏庸腐败,刘步蟾的一系列加强海军海防的建议和主张,都未获采纳。他为中国近代海军、特别是北洋舰队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伊东佑亨生平简介:伊东祐亨((1843-1914)いとうすけゆき,甲午战争时以海军中将衔任联合舰队司令官,战后封子爵,升海军军令部长。日俄战争时任大本营海军幕僚长,后受封为伯爵。获海军元帅称号。日本元帅海军大将,伯爵。明治初年加人海军,曾任“浪速舰”、常备小舰队司令、海军军令部第一局局长兼海军大学校长。中日甲午战争时晋升中将,任联合舰队首任司令,且是“松岛”舰长。歼灭北洋舰队后封为子爵,晋升海军军令部长。日俄战争时任大本营海军参谋长,后封为伯爵.晋升海军元帅。日军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劝降丁汝昌书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作战简历1894年7月20日,伊东佑亨被任命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7月25日,派第一游击队以突然袭击的手段,悍然挑起了中日战争;9月16日,伊东佑亨率联合舰队军舰12艘,参与中日两国海军主力决战――黄海海战。10月,日军分两路侵入中国。伊东佑亨配合第二军的陆上作战,攻占了大连和旅顺。12月24日伊东佑亨率领联合舰队于30日攻占了威海炮台,此后水陆合围,北洋舰队陷入绝境。至次年,伊东佑亨数次致劝降书与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遭拒。后在劝降无效的情况下,炮轰刘公岛和北洋舰队,并派鱼雷艇潜入港内偷袭,最终北洋舰队在内外交困下全军覆没。历史评价伊东祐亨在甲午海战中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战略战术完备,战争经验丰富,对北洋舰队造成了严重打击。伊东祐亨对政治不感兴趣,但他自幼对海军感兴趣,大力提倡军事,发展了日本的海军力量,由于其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被封海军大将。当时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生平简介:姓名:いとうひろぶみ(1841-1909)籍贯:长州藩(今日本国山口县)

日本天保十一年出生于长州藩山村的贫农家庭。其父被下级武士伊藤家收为养子,并被选为继承人,遂继姓伊藤。幼名俊辅,号春亩。长州五杰之一。早年曾入吉田松阴创办的松下村塾学习,并与井上馨一起被秘密带往英国学习现代海军技术。在英期间,了解到英国战舰炮轰萨摩藩,于是回到日本,回国后发现长州藩也被炮轰了,即加入长州藩军队,反对幕府统治,主张“开国进取”。思想体系

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政体思想直接影响着日本近代政治体制。伊藤博文最高的政治理念是在日本建立举国一致、具有高度权威的、近代天皇制中央集权体制。而且,他还能依据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在日本实现了宪政、政党政治。从而使日本的政治体制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日本社会。伊藤博文的政体思想显示出温和的进步主义和高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