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儒学的观念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慎独”,出自《大学》“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内在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在外面,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会和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谨慎,始终恪守着做人的品德和原则,这种状态也被人称为独知。王阳明认为,人如果不在这种独知的地方,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力,而只是在言行上不表露于外,在人所共知的地方用功,那就是自欺欺人,就是一种虚伪。《大学》中指出这种人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厌”不是厌恶,而是掩藏。就是说这种人全然不在独知的时候用功,只会在遇见君子的时候隐藏自己的问题,也是一种虚伪。生活中有太多人就是一辈子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状态过来的,他们的生活不是真正自己的生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去生活。在别人眼中,做出一些虚伪的状态,并没有按照他自己内心的想法去活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以为自己是情商高,左右逢源。殊不知他弄丢了自己的初心。佛家有一句话叫做“可怜悯者”。一个人活着,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内在品格,因为人的总体生活质量高低是取决于内心的一个感受所得到的一个结果,内心品格好坏,并不能由外界的生活来决定。所以,一个人为自己负责,就是要在自己内心中找到独知,除了自己之外,没人能够帮得了自己。那么对于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来说,怎么样做才算是获得内心更好的一个良知呢?王阳明就说了一个字:诚。正如孟子所言: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在这里,孟子所说的诚,其中有一些诚实不说谎的意思,但是它最深层的意思,就是不自欺。不欺骗别人是表象,不自欺是根本。诚就是指针对自己,对自己是否忠诚。《中庸》中说:“成者自成也。”儒学中之所以说诚为成已之学,就是在于此。当你学会尊重自己的良知,诚心对待自己,不自欺欺人,不要以虚伪的面孔去展示给别人的时候,无论是在独处或者是面对别人的时候,都能够做自己,就做到了儒学中的诚,也是所说的慎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可以成为重要的角色,可以拥有巨量的财富,但是唯独很难做回自己。当一个人不懂得真正的自己是由内在品质决定的,就会把生命的重心放在某一个位置,用世俗的观念去约束自己,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来评价自己的生活。比如本来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但是他周围的人都特别虚伪,这个时候他难免会怀疑自己是否和这个群体格格不入,这也是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有时候,在一个人独处的状态上也能看得出来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如果只是拼命地打电话约朋友出来玩,证明他就是无聊和空虚的,那么独处是他不能承受的。如果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感到内心平静充实,那就是说,这个人可以拥有独立的精神生活,也有健康的内在品质,是一个能够主宰自我的人。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此独知之处,便是诚的萌芽。一个人就要懂得无论你在这个喧闹的世界有多少同类,也无论你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你的内心只有你自己能够感受到,所以要为你自己负责,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只有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真正做回自己,即做到了慎独。(摘编自王宗国《儒家要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的言行是由其内在的人品决定的,君子独处可以有独知,可以做到慎独。B.在王阳明看来,在言行方面精于内敛、只在人所共知的地方用功的人是虚伪的。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者担当重要角色,或者拥有巨量财富,但都很难做回自己。D.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决定其总体生活质量的高低,外界因素不能决定其品格好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先引出“慎独”这一话题,然后从拥有独知和实践慎独两个角度论证。B.文章论证方式多样,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等方式。C.文章兼顾理论与实际,既有王阳明心学的阐述,也有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剖析。D.文章善于引用文化经典,尤其是多处引用佛家表述,有力地论证了慎独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够为自己负责,在内心中找到独知的人,就是佛家所说的“可怜悯者”。B.拥有独立的精神生活、健康的内在品质,就能主宰自我,做到“成者自成”。C.孟子所说的“诚”是不欺人,不自欺的意思,如果做到了诚,就做到了慎独。D.从一个人独处的状态可见其是否在独知之境,外界环境影响也不容小觑。2、阅读下文,完各题。①城市管理者创办大型文化活动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考量,当然其中也有民生的考量。然而,大型文化活动在创办、设计,评估等一系列环节中如何强化民生意识,却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②考查如今众多的大型文化活动的创办动因,我们发现,过多重视精英需求,过量强调经济效益,轻视民生需求,忽视百姓意愿的现象不乏其例。这样的功利目的是大型文化活动的目标追求吗?必须承认,正如多元社会是由不同阶层的人群组成一样,我们的文化活动也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但我们还应承认,现代耗费巨资的大型文化活动往往是由政府创办,而政府代表的是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理由只为少数人服务,将一个牵动全城甚至打造城市标志的大型文化活动办成少数人的自娱自乐。民生意识是大型文化活动创办之本,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从第—届开始,“人民大众的节日”这一办节宗旨就牢牢扎根在每一个操办者的脑海中,将艺术节办成万民同乐、百姓共享的文化大餐,正是艺术节所有工作者的共同追求。③现代大型文化活动不管是专业类的、综合类的,打的都是组合拳。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总体结构上有演出、展览、群文、论坛、交易会、节中节六人板块,每年平均有近百个项目,品种繁多,样式丰富,风格迥异;而且一个板块,如演出中,就有芭蕾、交响、戏曲、话剧等多个艺术品种。但不管有多少品种和多少项目,不管从总体设计到项目设计,自觉的民生意识都是设计的灵魂和源泉。④首先在内容设计上要充分反映民众的接受能力和需求。大型文化活动的内容设计承载着许多功能需求,既要服从活动定位的制约,活动目标的导向;又要服从个性要求、文化追求的满足;还要服从市场繁荣、产业发展的支配。然而民众需求和接受能力却是内容设计的根本立足点。不要说本来就以吸引最大化民众参加为目标的上海旅游节以此为首要考虑,即使是艺术含金量较高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在聚焦电影艺术家和专业人士的问晌,也不敢稍存怠慢民众之心。⑤其次在形式设计上要细心考虑民众的参与欲望和方便。一方面大型活动的举办有凝聚城市人气的动因;另一方面已逐步殷实起来的市民有参与文化活动、追求精神享受的需求。两者的聚合是大型文化活动之所以越办越多,越办越兴旺的根本原因。因而在大型文化活动的形式设计上,就必须细心考虑民众的参与方法和途径。⑥再次在总体设计上要高起点考虑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大型文化活动应该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的,是政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保障所有公民都能平等地享有这种高质量服务体系的需要。上海国际艺术节运作体制的四句话:“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就精辟地体现了这—理念。⑦评估一个大型活动成功与否有很多指标:内容是否精彩,形式是否创新,票房是否火爆,等等。然而,在诸多评估指标中,最根本的应该是民众的反应。没有这—点,其他指标难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活动本身也难以实现它创办的宗旨和目的。因此,大型文化活动在建立自己科学的评估体系中必须自觉强化民生意识,将民众的反应放在首位。⑧大型文化活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眼球经济。社会的关注度是任何一个活动的操办者所极其看重的,然而在具体考量中常常会偏重专业界的关注而轻视百姓的关注,将专业关注代替社会关注。我们并不否认,大型文化活动大多带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专业界的认同。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不能引起音乐人和音像公司的关注,很难想像它能够成功举办。但如果它只能吸引专业人士的眼球,而无法打动广大民众,也很难想像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⑨一个大型文化活动其内容的构成难免有雅俗之分,自古以来众口难调。从专家明星到平民百姓都一致叫好是—种理想境界,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却是一种常态,关键是我们以哪一张“嘴”的评价来作为活动评估的主要标准。大型文化活动因其公益性质,政府背景及其承载的社会功能使我们不得不把评估的天平倾向于民众的”嘴”。我们需要专家的百张“嘴”,更需要民众的万张“嘴”。⑩笔者曾经观摩过—场耗费巨资、场面壮观的大型情景剧。这台原被炒作成大型文化活动亮点的剧目,吸引了两万多观众前往。然而演出未经过半,观众不仅不给掌声,甚至干脆起身走人。事后,一位专业人士对笔者说:老百姓用手和脚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这场演出的态度。而著名盲人歌唱家波契利上海演唱会尽管没有豪华的布景和精妙的包装,但全场八千多名观众把如潮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献给了这位音乐界的奇才。不给掌声和如潮掌声,鲜明的对比给出了真实而残酷的评判。(节选自张福荣《大型文化活动的民生意识》,原载《文汇报》。有改动)1.第①段“考量”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2.第②段举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例子,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3.第⑤段画线部分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句,表明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在“________________”与“满足市民需求”这两方面同等重要。4.根据文意,大型文化活动最根本的评估指标具体是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关于本文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A.全文共分三层,第①、②段为第一层,是总起。B.全文共分四层,其中第②段、第③—⑥段、第⑦—⑩段是分说。C.第③—⑥段与第⑦—⑩段是递进关系,都是“总一分”形式D.第③—⑥段与第⑦—⑩段是并列关系,为文章的第三层。6.联系全文,推究大型文化活动强化民生意识的重要意义。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陈怀,合肥人。袭父职为真定副千户。永乐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从平安南,进都指挥使,莅山西都司事。再从张辅擒安南贼简定,从都督费瓛征凉州叛人虎保,皆有功。仁宗立,进都督同知。宣德元年,代梁铭为总兵官,镇宁夏。时官军征交阯者屡败,诏发松潘军援之,将士惮行。千户钱宏与众谋,诈言番叛,帅兵掠麦匝诸族。番人震恐,遂反。杀指挥陈杰等,陷松潘、叠溪,围威、茂诸州。指挥吴玉、韩整、高隆相继败绩,西鄙骚然。诏遣鸿胪丞何敏、指挥吴玮往招之,而命怀统刘昭、赵安、蒋贵帅师数万随其后。玮等至,贼不顺命。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击贼,复松潘。比怀至,仍用玮前锋,遂复叠溪,降二十余寨。招抚复业者万二千二百余户,归所掠军民二千二百余人,事遂定。进左都督,厚赍金币,而绌玮功不录。怀留镇四川。在镇骄纵不法,干预民事,受赇庇罪人,侵夺屯田,笞辱佥事柴震等,数为言官所劾。帝降敕责让,复避御史王礼弹章示之。怀引罪。置不问。六年,松潘勒都、北定诸族暨空郎、龙溪诸寨番复叛。怀遣兵战败,指挥安宁等死者三百余人。怀乃亲督兵深入,破革儿骨寨,进攻空郎乞儿洞。贼败,斩首坠崖死者无算。革儿骨贼复聚生苗邀战。击破之,剿戮殆尽。于是任昌、牛心诸寨番闻风乞降,群寇悉平。久之,巡按御史及按察使复奏:“怀僭侈逾分。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宣宗怒,召怀还,命文武大臣鞫之,罪当斩。下都察院狱,宥死落职。正统二年以原官镇大同。时北人来贡者日给廪饩,为军民累。怀言于朝,得减省。居二年,以老召还,命理中府事。九年春,与中官但住出古北口,征兀良哈。还与马亮等同封,而怀得平乡伯。十四年扈驾北征,死土木。赠侯,谥忠毅。子辅乞袭爵,吏部言非世券,执不许。景帝以怀死事,许之。(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B.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C.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D.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袭父职,是指儿子承袭已死的父亲的爵位或官职。承袭者只能承袭比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世袭罔替即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原有爵位。B.御史,官名,职掌弹劾百官,巡按州县,考察官吏。C.廪饩,由官府提供的薪俸,一般按月供给。D.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外刻其功,中镌其过。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怀战功卓著。他先后参加平定安南、擒拿安南贼人,征伐凉州叛贼的战役,都立有战功,职位一路升迁。B.钱宏诈称番人反叛并率兵抢掠,导致番人造反,攻陷松潘。陈怀率领吴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收复了松潘。C.陈怀虽然战功大,但他不够奉公守法,多次被言官弹劾并遭到皇帝的责备,皇帝把弹劾他的奏章给他看,他向皇帝认了错。D.陈怀镇守地方时,考虑到地方军民的负担沉重,向朝廷汇报,使负担得以减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进左都督,厚赍金币,而绌玮功不录。(2)命文武大臣鞫之,罪当斩。下都察院狱,宥死落职。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坐池上朱槔①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②万死台。[注]①朱槔:南宋诗人,长年隐居,历经金兵南袭、靖康之乱。②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巡每誓师,嚼齿穿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诗人来到池塘乘凉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离开坐席来到池边多次,可见诗人追凉心切。B.颌联中“鱼方乐”“雁不来”借用典故,表面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实则暗含着雁书未达的惆怅。C.颈联想象新奇,翠树答话,红花劝酒,以拟人手法生动写出池边枝繁叶茂、红花掩映的热闹景致。D.全诗无一“夜”字,却通过“落日”“斗沉”“月过”等意象,体现夜色渐深,从而照应题目。2.有人认为,尾联用典看似突兀,实则合乎情理、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1)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___。(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2)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3)渐霜风凄紧,___________,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4)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5)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6)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微写作。下面是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用的典故,请你从这句话中提炼一个观点,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超过100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出自《尚书》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冬天大雪后,使用融雪剂能够快速除雪化冰,使道路畅通,但过多使用融雪剂也有很多危害,如破坏路面、污染地下水、伤害路边植物、侵蚀汽车轮胎及底盘等,今年冬天,某城市实施绿色清雪行动,除市区干道及主要支道可以适当使用融雪剂外,其他道路的清雪以机械和人工为主,严控融雪剂使用。这一举措实施后,市区清雪速度明显迟缓,这给市民出行带来一些不便。有网民发出不满声音:路滑难走,生命都受到威胁,这时候还顾什么环保?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写一段回复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流畅得体。120字左右。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什么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是消除一切压力与焦虑,摆脱所有传统习俗与社会舆论,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还是体认到自由与责任永远相伴相生,人必须在责任与压力中淬炼生命?前一种只是乌托邦,后一种才是真实世界。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并且最好欣然接纳世界的真实模样,接纳生活的本来面貌。在此基础上,不堕信心,不失希望,不断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南方周末》新年献词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中提炼出一个明确的主题,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C2.D3.A【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C项,“但都很难做回自己”错,原文是“有很多人可以成为重要的角色,可以拥有巨量的财富,但是唯独很难做回自己”,强调“有很多人”,并不全部包括。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多处引用佛家表述”错,佛家表述只引用了一次。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就是佛家所说的‘可怜悯者’”错,佛家所说的“可怜悯者”是弄丢了自己的初心的人。“能够为自己负责,在内心中找到独知的人”是真正的“慎独者”。故选A。【点睛】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2、1.(目的、意义的)思考和设想2.说明民生意识是大型文化活动创办之本3.并列凝聚城市人气4.(1)民众的关注度(眼球)(2)民众的讦论(嘴)(3)民众的欢迎度(掌声)5.B6.(1)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2)有利于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所有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3)吸引广大民众的关注和参与,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先要仔细读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再根据词语所在的语境,结合上下文内容体会词语的含义。本题中,“考量”意思是,思考衡量,本意是对一件事情反复斟酌,反复的推敲不断的考虑。分析词语所在语境“城市管理者创办大型文化活动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考量,当然其中也有民生的考量”可知,“考量”的含义是“思考和设想”。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的能力。具体考查举例论证的作用。举例论证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结合原文“民生意识是大型文化活动创办之本,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如上海国际艺术节......”可知,本题中列举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本段“民生意识是大型文化活动创办之本”这一论点。3.本题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审题,理解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本题要求分析划线句的复句特点,根据“一方面”“另一方面”这样的关联词语可知,本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凝聚城市人气”和“满足市民参与文化活动、追求精神享受的需求”对于大型活动的举办同等重要。4.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一般做此类题时要立足全文,而不应只从某一段找答案。本题要求概括大型文化活动最根本的评估指标,筛选语境主要在8、9、10三段,关键句有:“如果它只能吸引专业人士的眼球,而无法打动广大民众,也很难想像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我们需要专家的百张‘嘴’,更需要民众的万张‘嘴’”“不给掌声和如潮掌声,鲜明的对比给出了真实而残酷的评判”。据此概括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第①、②段为第一层,是总起”错误,②段是分说。C项,“递进关系”错误。D项,“为文章的第三层”错误,第③—⑥段与第⑦—⑩段分别是文章的第三层和第四层。故选B。6.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本文中,分析大型文化活动强化民生意识的意义,主要结合原文以下关键句:“我们的文化活动也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总体设计上要高起点考虑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如果它只能吸引专业人士的眼球,而无法打动广大民众,也很难想像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据此分析即可。【点睛】文意概括性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围绕题干找到文中的关键语句然后分点作答.筛选之前要先依据题干确定答题的区域,然后再找与之相关的内容.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3、1.D2.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3.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A项,分析错误,错在“孤僻”这个地方。从“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可见,他并不“孤僻”。B项,表述不确切,错在“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这个地方,这个“惊心动魄的谈判”是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的谈判,不只是六安爷一个人,文章也没有单独刻画他在谈判后的个人感受。C项,过度解读,错在“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这个地方。小说所表达的主要是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而不是“环保”。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标题作用的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答时注意结合文本内容,由表及里的分析。一般标题的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义;(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7)寄托作者情感;(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解答时在理解标题“锄”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以从六安爷对土地的感情、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概括作答。本文标题“锄”是一种农具,是像六安爷一样的农民与土地发生密切联系的工具,他通过“锄”与土地对话,象征着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锄”是文中六安爷所做的事,一种劳作行为,这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这是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概括;从深远的角度来看,“锄”可以说是传统农业的象征,而百亩园被卖之后,六安爷最后一次锄地,则体现出他对土地的不舍与告别。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妙处),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的能力。做这种题应结合上下文,从表达、内容、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句中数量词的使用能让表达更有力度,更震撼。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能够更好地突出百亩园对百姓的贡献,突出六安爷对土地的不舍,也与现代工业进驻农村,田地荒芜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文章的主题,也令人反思。【点睛】如何把握文学类作品的主旨1.从重点语段上找突破;(1)抓标题与文体;(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从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4、1.D2.C3.B4.(1)(陈怀)进升左都督,朝廷优厚赏赐金银财物,而废弃吴玮的功劳不予记功。(2)(宣宗)命令文武大臣审问他,论罪应当判处死刑。将他投进都察院监狱,宽免死罪剥夺官职。【解析】1.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要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每旦”是句前的时间状语,后面断开;“有事”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白”后面要断开;“怀”是所在句的主语,前面断开;“称旨”“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各自省略的主语都是前句的“陈怀”,前面都要断开;“致城寨失陷”省略的主语是陈怀的这种行为,前面断开。因此选D项。2.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C项,“由官府提供的薪俸”理解有误,应为由官府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3.试题分析: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整体句意理解有误,应是何敏、吴玮前去招抚,贼人不服从命令不顺命。吴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攻击贼人,收复了松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进,进升;赍,赏赐;金币,金银财物;录,记。第二句中,鞫,审讯,审问;宥,宽恕,宽免。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参考译文:陈怀,是合肥人。承袭父职为真定副千户。永乐初年,累积军功升到都指挥佥事。跟从平定安南,升为都指挥使,掌管山西都司事务。他再次跟从张辅擒拿安南贼简定,又跟从都督费瓛征讨凉州叛贼虎保,都有功。仁宗即位后,他升为都督同知。宣德元年,他取代梁铭为总兵官,镇守宁夏。当时征伐交阯的官军屡被打败,诏令调发松潘军去增援,将士们都害怕前去。千户钱宏与众人谋划,诈称番人反叛,率兵抢掠麦匝等部落。番人非常害怕,就造反。他们杀死指挥陈杰等人,攻陷松潘、叠溪,包围威、茂等州。指挥吴玉、韩整、高隆相继战败,西部边地扰乱。诏令派鸿胪寺丞何敏、指挥吴玮前往招抚,而命陈怀统领刘昭、赵安、蒋贵率军队数万人跟随他们之后。吴玮等人到达后,贼人不服从命令。吴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攻击贼寇,收复了松潘。等到陈怀到达后,仍用吴玮为前锋,于是收复了叠溪,降服二十多个寨子,招降安抚并使之恢复生产的有一万二千二百多户人家,让被劫掠的士兵百姓二千二百多人返回家园,事态就平定了。陈怀进升左都督,朝廷优厚赏赐金银财物,而废弃吴玮的功劳不予记功。陈怀留下镇守四川。他在镇所骄横放纵不守法度,干预地方行政事务,接受贿赂庇护罪人,侵占夺取屯田,鞭打折辱佥事柴震等人,多次被言官弹劾。皇帝降下敕令责备他,又将御史王礼弹劾他的奏章拿给他看。陈怀认罪上奏。皇上置而不问。六年,松潘的勒都、北定等部落以及空都、龙溪等寨的番人又反叛。陈怀派兵作战失败,指挥安宁等有三百余人死难。陈怀于是亲自督率军队深入,攻破革儿骨寨,进军攻打空郎的乞儿洞。贼人战败,被斩首和坠崖而死的不计其数。革儿骨贼寇又聚集了不开化的苗人迎战。陈怀击败他们,剿杀殆尽。于是任昌、牛心等寨番人闻风请降,群寇全被扫平。很久以后,巡按御史和按察使又上奏说:“陈怀僭越名位奢侈过分。每天早上,他命令三司官员分班而立,有事要跪下禀白。陈怀中间落座,口称按皇上旨意进行调遣。而且每天因酒废事,不整治边境防备,致使城寨失陷。”宣宗大怒,召陈怀返京,命令文武大臣审问他,论罪应当判处死刑。将他投进都察院监狱,宽免死罪剥夺官职。正统二年,他以原官职镇守大同。当时北方来的贡使天天要供给他们膳食,这成为军民的沉重负担。陈怀向朝廷汇报,得以减轻。两年之后,他因年老被召回,受命管理中府事务。九年春,他与宦官但住出古北口,征讨兀良哈。回来后与马亮等人一同受封,而陈怀得以封为平乡伯。十四年,随从护驾北征,死于土木堡。赠侯爵,谥号忠毅。儿子陈辅恳请承袭爵位,吏部说没有世袭诰券,坚持不批准。景帝因陈怀死于国事,同意了。5、1.C2.诗人在描绘闲居生活后突然提到“睢阳万死台”,看似突兀,实则体现他“闲而不静”的心理状态。“莫上”为反语,写自己并非不想“上”,只因统治者偏安一隅,自己虽有心效力却报国无门,表达诗人年华老去无所事事的寂寥。此意在颔联也有暗示。“雁不来”,表明期盼的音信并未传来,暗示诗人虽超然尘世却仍期盼国土收复的复杂心境,为尾联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故而合乎情理。【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曲解文意,错在“枝繁叶茂”和“热闹景象”这个地方。原句“疏翠庭前供答话”中“疏翠”说明枝条稀疏了,并不繁密;既然是“疏翠”“浅红”说明景象并无“热闹”的氛围。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用典手法的理解和情感表达的分析能力。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尾联用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嚼齿穿龈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过着苟安的现状的愤慨。表面上颈联是写诗人在庭院的闲居生活,但其实是反衬了当朝统治者的昏聩无能,真正有志之士和力主抗金的官员,得不到重用,表达了他们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所以用此典故并不是突兀,反而别有深意。同时,“莫上”二字,其实是反语,内心还是渴望杀敌立功的,怎奈“雁不来”,即喻指朝廷出兵征讨金兵的音讯杳无,所以诗人借此典故委婉、巧妙地抒发了内心愤懑不平的情愫。【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6、杜鹃声里斜阳暮锦江春色来天地关河冷落此心吾与白鸥盟黄沙百战穿金甲阴晴众壑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是直接填写上下句,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比如“暮、锦、鸥、壑、峦”等字词。【点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7、有志者事竟成。凡能有所成就者,无不是有志之人。“志”让项羽破釜沉舟,一举击败秦军;“志”让詹天佑砥砺奋进,成为中国铁路之父;“志”让鲁迅毅然弃医从文,拯救万民于水火。【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文章可以围绕“志”或“勤”来写,观点准确,有论据分析,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如天道酬勤。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古往今来,多少成功之人,无不是通过挥汗如雨的付出才开启了通向成功与真理的大门。所以只要勤劳,自有酬报。【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8、不赞同。虽然人工清雪面临困难很大,为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花更红,造福子孙后代,环卫处坚持实施绿色清雪,我们应该理解。使用融雪剂后的积雪常常堆积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或农田,开春后其盐类残留物全部堆积在农田和绿化带里,使土壤盐碱化,破坏植被。【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解答此试,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写一段回复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需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路滑难走,生命都受到威胁,这时候还顾什么环保”这个观点,做出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回复。可以结合实施绿色清雪行动的好处和使用融雪剂能够快速除雪化冰带来的危害角度分析。如“腐蚀道路、桥梁等路政设施”“污染地下水资源”“融雪剂还可能腐蚀底盘”等。融雪剂的危害性是长久的,范围之广,还有一些未知的危害性。虽然人工清雪面临困难很大,但是环保,可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9、例文:活在当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名中华中学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活在当下》。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事物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去的都已过去,未来的也未能来临。既然这样。那么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状态自然是要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要斩钉截铁地告别过去。每个人都知道时光连一分一秒都倒退不了,可仍然有很多人为了过去的光荣与失败,或是骄傲或是叹息。人们的目光常常流连于过去,以致漠视现实,荒废现在,轻则岁月蹉跎,重则功败垂成。项羽自矜功伐,自以为已取得别人永远无法超越的成功,沉溺在过去辉煌的战绩之中,最后却被刘邦逼得自刎乌江。拿破仑这位枭雄,也是因为沉溺于自己以前取得的荣耀,不知顺时而变,最后被反法联盟俘获的。所以,总是活在过去的阳光下,不仅没有突破,反而会贻害无穷。人们要关注现在,不仅是要告别过去的辉煌,也要告别过去的低谷。因为如果一味流连于过去的阴影而颓废失落,是认不清现在的情势,看不到未来的前途的。这样的人,不仅会错过现在满天的星光,也会错过明天灿烂的阳光。所以,活在当下,就是要与过去告别,把现在的每一刻都当成新的起点,这样,人生的大道才会不断延伸。活在当下,就要沉着镇定地应对未来。未来在乐观者眼里是绚丽无比的烟花,在悲观者眼里是暗道茫茫的崎岖。有的人会整天做着白日梦,想象着自己将来的飞黄腾达,但不肯脚踏实地、付诸行动。有的人会畏首畏尾,以为前途堪忧,整天郁郁寡欢。清朝晚期,统治者看不到世界的时局变化,仍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坐井观天、不思进取,以为祖先基业将会万古留传。结果,对于帝国主义的魔爪肆虐,清朝政府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由宰割。近代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机叶片涂装质量检验考核试卷及答案
- 滴水法松香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推土犁司机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作文物修复师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翻罐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劳动定员定额师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影像学技术面试题及答案
- 地产项目前期营销策划合同
- 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6章 基(营)地研学课程操作
- 【MOOC】人格与精神障碍-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土地增值税培训课件
- JISG3506-2004高碳钢盘条(中文版)
- 老港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自评报告
- 张宗子《春在溪头荠菜花》阅读答案
- 白酒委托灌装合同协议书范本
- YGL系列有机热载体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
- 中国美术史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